武东海 尚瑞花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体育系,广东广州 510275)
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实践研究
——兼论中山大学的实践效果
武东海 尚瑞花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体育系,广东广州 510275)
以中山大学体育教学为个案,介绍了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指导思想、主要内容以及合理实施开放式体育教学改革后的成效;分析了高校开放式体育教学改革的价值所在,以期为体育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撑。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开放式体育教学
开放式教学源于科恩(R.C.Cohn)1969年创建的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型”和“开放课堂模型”——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模型[1]。开放式体育教学从广义上理解,可以看成是大课堂学习,即学习不仅是在体育课上,也可以通过其它的相关途径与方式来进行;开放式体育教学在狭义上可以说是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就课堂教学题材而言,它不仅可以来自教师、教材,也可以来自生活,来自学生等多种渠道。
目前,很多院校仍然在从事传统体育教学,虽然部分高校在尝试进行开放式体育教学,但效果往往不理想,这其中有很多原因,本文期望通过在中山大学的教学实践过程和教学效果为相关单位提供借鉴。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弊端:1)教学模式单一;2)课时限制;3)机械执行教学大纲;4)学生缺乏提出自我目标的动力机制;5)师生关系不和谐、互动性差。
针对上述种种弊端,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推行开放式教学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培养对体育的兴趣,逐步养成锻炼的习惯[2]。
高校体育应该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总体思想,为适应21世纪科技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必须适合当代科技发展、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以德育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学生身心发展为本,突出“健康第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适应新世纪的社会生产和现代生活对人的挑战,造就一代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3]。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4]。
在现有的条件下以尽量满足学生的运动、健身需要为原则;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包括3个方面对学生开放,即:硬件开放——场地的提供、器材的满足、时间的保障;软件开放——教学内容开放;对象开放——面向全校各专业、各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及全校教师。
开放以后,学生增加了活动的自由,项目的选择更具有指向性,更主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但是,开放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手不管,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开放进程中应予以加强而不是削弱,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探索式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开放取得良好的效果。当然,开放也不一定要向全体学生大面积的全面开放,开放要根据本校的自身特点和现有教学师资、场地条件逐步对学生实行开放,并不断增加开放时间、空间和项目内容。
在具体的实施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1)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同时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含量。
2)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地域、气候、场馆设施等不同情况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力求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要注意课程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并注意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衔接。
3)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教学内容应与学科发展相适应,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成果。要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
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式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的一种挑战,它不只在于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更侧重的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的开放,是观念意识上的开放,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一种个性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更能满足学生求知、探索和创新的欲望,侧重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它能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个性发展创造好的外部环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能比较有效的解决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尝试以下三种方式。
1)教学内容开放:在必修课中引入选修机制,使教学内容更具弹性,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除规定各学科学生要必选某项目外,又列出相当数量的可选项目。可选项目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志趣自主选择体育项目,在完成必修学分以外,鼓励学生更多投入运动当中,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如条件允许,可开展多媒体教学和多种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选择价值高、实用性强的内容,做到易教、易学、易用并由单纯的增强体质向强调身体素质、心理和社会适应全面化发展转化,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观和终身锻炼的习惯。
2)教学时间开放:在确保必修课学生上课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尽量创造条件在时间和场地、设施上给予满足,利用早晨、晚间或节假日等多时段开放。
3)教学管理的开放:基于多数高校现在多校区管理的情况下,让各个校区的学生根据各自的教学要求自主的选择运动项目、时间和指导教师,尽量实现学期前的预约。同时在网上开辟教师与学生交流系统,实现网上讨论、答疑和教务管理。
为确保扩大招生和大面积开放教学情况下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秩序的稳定,各高校要在开放教学运行中加强各项规范化建设与改革,到目前为止很多高校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已经制定了一套相对有效、适合大学体育教学的“全开放”运行的管理制度和教学规范。
开放式的体育教学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过去很多高校手工式的教学管理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这方面的要求。一些高校先后开发了基于校园网的网络选课系统,这些系统具有功能强、运行可靠和使用方便等特点,从项目的设置、学生的选择、教学安排、登记成绩和名单生成打印等几乎所有涉及教学环节都可以在系统下运行,整个教学过程在电子系统的调控下秩序井然,传统的管理手段无法与之相比。
经过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努力与实践,目前,中山大学体育开放式教学已经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教学观念和学风的转变;2)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分层次和个性化的教学要求;3)提高了体育教师队伍水平和教学质量;4)教学资源利用率有所提高;5)课中、课下师生的关系、互动性得到改善与增强。
总之,我们要在今后的实践与探索中进一步优化体育课程结构体系,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提高科学化程度,彰显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1]夏江涛.开放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25):163.
[2]周新华,王晓成.创建大学体育课新模式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1,8(2):99-100.
[3]王锐,王宗平.对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解读[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19(3):79-82.
[4]朱小绿.“开放式”体育教学模式初探[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4(2):41-42.
On Open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in College——Based on the practice effects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Wu Donghai,Shang Ruihua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Education School,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Guangdong,China)
This paper taking Sun Yat-sen University as a case,introduces the principle,guiding ideology and main content onopen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in college.Simultaneously,summed up the effects after reforming;analyzed the value of the open physical edueation,in order to provied the theorical and praetical help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t of P.E.curriculum system.
university sports;teaching reform;open physical education
G807.4
A
1672-1365(2011)03-0129-02
2010-04-27;
2010-05-20
武东海(1977-),男,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