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学习者长距离疑问句习得的原型效应研究

2011-12-05 07:03马志刚
当代外语研究 2011年11期
关键词:长距离主句二语

马志刚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510420)

1. 引言

具有长距离句法依存关系的句法结构包括关系从句、话题句以及长距离疑问句等。典型的长距离疑问句是指类似于“What do you think he will do?”这样的具有一个嵌套从属句的疑问句。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和最简方案的语段理论对长距离疑问句的生成和习得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原型范畴观认为,认知对象是否隶属于某个范畴,要依据其与范畴原型的相似程度来确定(Taylor 2002);长距离疑问句具有其原型模板(或称基本范畴),各种偏离模板的变体句的可接受程度取决于它们与原型模板的相似度。而最简方案则认为,句法结构的生成以合并作为基本操作手段,其中外合并把词项引入句法推导式,而内合并(移位)则把先期合并的词项移动到推导式内的其他位置,从而形成与陈述句不同的句式(Chomsky 1995);长距离疑问句的生成是以内合并的方式实现的,即把从句中的疑问词以连续循环的方式先移动到从句句首、再移动到主句句首。

在上述两种理论框架下的二语研究对长距离疑问句的习得状况也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和预测。本研究以原型理论为基础,以具有不同原型度的四类长距离问句为被试内因素,以中国学生对原型度不同的长距离问句的可接受性判断为因变量,实证调查二语语法中的长距离问句是否具有原型效应以及疑问词移位的观点是否具有心理现实性等问题。

2. 文献综述

2.1 长距离疑问句的理论分析

认知心理学家Rosch(1975)提出的原型理论(或称基本层次范畴理论)认为,某个范畴中能作为

认知参照点的典型成员就是原型。自然语言中的各种长距离句法结构具有词汇固定的模板结构。模板原型结构是该范畴中的典型成员,而其他非原型结构则是在典型成员的基础上替换不同词汇项目而形成的使用模式(usage pattern)。基于类比和输入频率的习得研究认为(Tomasello 2003),语言习得者倾向于参照模板,并替换其中的词汇形成偏离原型句的变体句,进而习得同一句式的不同变体。原型句类同于具有特定词汇和固定结构的表达式,被替换的项目越多,偏离原型的程度就越高。依据现有的语料库研究(Poulsen 2006),长距离疑问句的原型模板为含有疑问词的固定格式,如“WH...do you think...?”,而主句中采用think之外的其他动词、do以外的助动词、you以外的非第二人称主语、以及使用显性标句词that的对等问句都偏离模板;偏离模板的程度越高,其接受程度也就越低。Verhagen(2005)对这一原型模板的形成从理论上进行了解释,认为作为概念化实施者的主句主语(即think类动词的主语)和被概念化的对象(即从属句的命题内容)之间的心理感受性最为直接,亦即主句主语对从句命题意义的真伪具有自己的主观见解,因而容易形成原型模板。

最简方案的语段理论(Chomsky 2001,2007)认为,移位成分必须移到所有语段中心语的标示语位置,因为句法推导是以语段为单位进行的。发生移位的疑问词属于非论元,触发其移位的边缘特征EF(edge feature)只能位于语段中心语上。在长距离疑问句的推导过程中,疑问词先移动到从属句的标示语位置,然后再移动到主句的标示语位置,并留下拷贝成分(用< >标示)。例如:“What do you think [ he had bought last week]?”(Adger 2003)。在具有多个从属句的长距离问句中,只要从属句能够形成CP(complementizer phrase)语段,那么其中的疑问词就会移到每个从属句的标示语位置,最后移到主句句首,生成长距离问句。基于最简方案的习得研究认为(Thornton & Crain 1994;Guasti 2002),连续循环移位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是普遍语法内在的本质特征,因此任何类型的长距离问句的习得和接受程度应该没有显著差别。

2.2 长距离疑问句的习得研究

2.2.1 认知语法及其二语观

基于语言的具体使用会对认知结构产生塑造作用这一理念,Taylor(1995)提出,范畴化的形成过程就是将某些事物与原型进行比较,并依据其与原型是否存在足够的相似性来决定是否属于某个范畴,它要求每一个原型之外的成员必须与原型共有多个属性。而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二语研究(Taylor 2008;Bybee 2008)则强调任何语言现象的习得都必须和使用频率联系起来,语言单位的重复以及由此产生的熟悉度决定着语言结构的合法性;在复杂句法结构的习得中,频繁接触二语输入对于二语语法的构建不可或缺。依据该观点实施的二语习得研究显示(Hudson 2008:90-92),含有固定词汇的复杂句法结构(包括长距离疑问句)能够在二语语法中形成原型模板,它的出现频率越高,其抽象度就越高,被提取的速度就越快,被习得者内化的程度也就越高;模板问句是完整的语言单位,而变体问句则通过替换模板中的固定词汇而形成;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使用模板问句的频率(token frequency)和使用变体问句的频率(type frequency)都影响着二语学习者对各种长距离句法依存结构(包括长距离疑问句)的接受程度(Bybee 2008:216-218)。由于含有多个嵌套从属句以及具有各种附加语的长距离问句偏离原型句的程度较高,因此可被二语学习者接受的程度也就很低。

基于用法理论的相关研究还认为(Bybee 2006),英语长距离疑问句原型模板中的主句动词为think,而其余动词大多都属于非原型动词,含有不同动词的长距离问句的合法性也与偏离原型句的程度有关。语料库研究显示(Dabrowska 2004),非原型长距离问句的使用频率虽然很低,但还是有出现的可能性,因此主句动词为think的原型长距离问句的可接受程度应该高于主句动词为其他动词的长距离问句。考虑到ask类动词对其从属句具有句法和语义限制,我们推测,以ask类动词(比如inquire,wonder等)作为主句动词的长距离疑问句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不可能出现,语料库中也未曾发现有实际用例(Poulsen 2006),因此其可接受程度应该低于非原型长距离疑问句。

2.2.2 生成语法及其二语观

生成语法认为(Huang 1982),当长距离问句中的主句动词不同时,从属句的性质也具有不同的限制:think类动词只能选择陈述语气的从属句,ask类动词只能选择疑问语气的从属句,而know类动词选择的从属句则既可以是陈述句,也可以是疑问句。就形成长距离问句而言,主句动词为ask类时,要求疑问词只能处于从属句句首,以保证从属句具有疑问语气。比如“What do you ask he will buy?”之类的长距离问句不合法。但主句动词为think类和know类时,从属句中的疑问词都可以移动到句首,由此而形成的长距离问句均合法,如“What do you think he will buy?”以及“What do you know he will buy?”等。

就英语长距离句法结构的习得而言,Hawkins(2001)在其系列研究中提出,成人二语学习者在习得英语长距离句法结构时,可能根本就没有采用疑问词连续循环移位的语法操作。比如,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在习得英语关系从句时,采用的很有可能是在句首合并空话题或在从句中动词后的论元位置上合并空代词的习得手段(Hawkins & Chan 1997),而母语为日语的英语学习者在习得英语多重疑问句时采用置换(scrambling)策略,并把从句中的疑问词(焦点成分)直接移动到主句句首(Hawkins & Hattori 2006)。这两种习得方式的共性都是直接在句首合并相关成分(包括疑问词),这两种习得方式也都是学习者母语中已经实例化了的语法操作,很容易被学习者运用到中介语中,形成和母语语法结构具有相同的表面语序但在深层表征上却完全不同的句法形式。尽管从处理长距离疑问句的角度看,疑问词需要被保持在活动记忆中,因而需要支付更多的认知资源(Kluender & Kutas 1993),但如果能够采纳母语语法中疑问词可以连续循环移位的观点,或者中介语中在句首直接合并疑问词(而无需移位)的观点,那么无论是何种变体的长距离问句,其可接受程度以及疑问词的提取速度都不会具有显著差异(Lievenetal. 1997)。

2.3 研究问题

基于上文的理论及研究实践的回顾,我们提出如下两个具体研究问题:

1) 基于形式句法理论的二语研究,长距离疑问句在二语语法中的可接受性是否可以简略表述为:原型类=半原型类=非原型类=询问类?

2) 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对四类长距离疑问句的接受程度是否可以简略表述为:原型类>半原型类>非原型类>询问类?

3. 研究设计

3.1 认知原型度和实验材料

考虑到不同语法框架下的动词分类存在交叉和遗漏,同时为使实验结果与现有研究具有可比性,我们选用的动词在语言学文献中通常称为“桥梁类”(bridge verbs)、“事实类”(factive verbs)和“询问类”(inquiry verbs)的动词(Huang 1982;Goldberg 2006)①(也可以其典型动词为代表称为think类、know类和ask类)。这种选择主要是因为原型理论和生成语法理论都对主句含有这三类动词的长距离问句的可接受性作出了明确的陈述。基于这种陈述和相关的语料库研究,可以初步预测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对不同类型的英语长距离问句可接受性的判断结果,并可具体表述为上述两个研究问题,而且还可通过可接受性判断任务加以验证。

为了使本研究的实验材料与现有研究中的测试材料具有可比性,我们参照现有文献中的经典例句编写了测试句。比如:“Who did Mary hope that Tom would tell Bill that he should visit?”(Chomsky 1977:74)以及“What did you believe that they sent?”(Goldberg 2006:144)等。我们在原型类长距离问句中选用的动词均为think,而在半原型类和非原型类长距离问句的主句中选用的动词为know或者其他动词。这种选择的主要考虑是:在目前的语料库研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长距离问句基本上都是以think为主句动词,因此其可接受程度显著高于主句含有其他动词的长距离问句。基于相关的语料库以及上述研究问题的要求,我们的实验测试句含有四类长距离疑问句:原型类、半原型类、非原型类和询问类。每类测试句都含有四个具有同等原型度的长距离问句。

非论元成分的提取位置可在主句也可在从句中,因此会引发不同的理解(从而影响学习者对句子合法性的判断),而现有研究所采用的实验材料(Hawkins 2001;Dabrowska 2008:420)大都未区分论元成分和非论元成分。比如,Dabrowska(2008:420)的测试句中有这样的疑问句:“Where did you say they hid the treasure?”在这一句中Where可能是从主句动词say后提取的,也可能是从动词短语hid the treasure后提取的。为了避免受试对测试句作多种解读,我们的所有实验句都选用只能作论元的what,who,whom和which短语。所有测试句的主句时态都是一般时,从句时态都是将来时。

为了克服由于过多使用相同词汇所引发的频率效应和熟悉度效应,我们使任何两个实验句的从句中的其他成分(包括从句助动词、从句主语和从句动词)都尽可能不同。比如:“What do you think Jack had done?”与“Who do you remember Mary would kiss?”这两个实验句的从句中没有一个词汇是相同的,尽管其主句中的单词因整个句子的原型度不同而有所变化。下面,我们对测试材料中四类长距离疑问句的具体构成进行阐述:

1) 原型长距离问句

2) 半原型长距离问句

半原型长距离问句是主句与原型模板的主句(WH...do you think...)仅有两处差别的长距离疑问句(疑问词除外)。比如,主句模板中使用了附加语、主句使用了think之外的动词、do之外的助动词、使用引导从句的标句词that、或者具有两个从属句的长距离疑问句。另外,各个测试句也都采用了不同的疑问词。测试句的构成如:“Which book do you know that he will believe that she will sell?”

3) 非原型长距离问句

非原型长距离问句是主句与原型模板的主句具有四处或四处以上不同的长距离问句。这些不同之处表现在:主句中使用了修饰动词的附加语、用其他人称代词替代第二人称代词you、用其他动词替代think、用其他助动词替代do、采用附加语、采用显性标句词that或者含有两个具有显性标句词that的从属句。测试句的构成如:“Who did the teachers finally remember that Mary was waiting for?”

4) 询问类长距离疑问句

它与上述三类测试句都不同,其主句动词要求其后的从句必须具有疑问语气,形式上体现为在从句句首具有疑问词。这类测试句在英语母语语法中都是不合法的句子,而与上述三类测试句的区别在于主句动词为ask,wonder,inquire和be not sure。如果忽略动词语义的限制,仅就原型度而言,询问类测试句接近A类原型测试句。D类测试句的构成如下所示:“Which book are you not sure they will sell?”

做法:姜去皮,剁成蓉用纱布包起来,挤出姜汁备用。室温软化的黄油加入白糖、盐混合搅拌,再用打蛋器打发至糖融化。加入鸡蛋打至充分融合。筛入面粉、泡打粉、姜汁搅拌成光滑面团,然后盖上保鲜膜室温静置20分钟。面团擀成薄片,用模具压出喜欢的形状后,用小刀将压好的形状移到烤盘,有距离地摆放,注意不要变形。放入预热160度的烤箱中,中层烤15-30分钟至表面金黄色即可(具体时间根据自家烤箱性能和擀面的厚度来决定,要多多观察表面颜色变化)。

所有测试句与另外48个干扰句(陈述句和疑问句各24个)形成本次研究的可接受性判断任务的问卷,所有受试都要接受句式原型度在四个水平上的处理。为了克服顺序效应,我们采用了拉丁方格平衡的设计方案给所有测试疑问句排序(ABCD-BCDA-CDAB-DABC),以便达到随机呈现实验句的目的。受试要对所有句子的可接受程度进行判断,按李克特式5点量表进行设计(1=完全不可接受,2=可能不可以接受,3=是否可以接受很难断定,4=可能可以接受,5=完全可以接受)。填写要求均在问卷卷首予以示例。

我们要求受试不要在某一个句子上花费太多时间,因为我们关注的只是学习者的语感判断。

3.2 受试

我们在南方某外国语大学的四个二级学院(英语教育学院、商务英语学院、信息管理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随机抽取了170名同学作为受试。这些受试的水平不一,但本研究并不考虑学习者的二语水平,因为我们的着眼点在于二语语法中的原型度效应,尽可能选择具有不同专业背景且处于各个水平层次的受试反而有利于提高研究结论的可推广性。在课堂环境下,由任课老师发放问卷,所有受试在20-30分钟内完成,并获赠小礼品作为酬谢。

3.3 程序

为避免重复效应我们对受试对每类问句中的所有测试句的判断得分作了预处理,求得其平均值作为数字型因变量。

由于受试对长距离问句要进行四次判断,因而有可能积累判断经验,产生学习效应,同时考虑到测试句的排列顺序一致时会使得中间测试句的判断效果通常较好,因而引发系列效应,因此我们除采用了拉丁方平衡测试句的排序外,还在每两个测试句中间设置了三个干扰句(伪随机)。在本研究的设计方案中,每个被试都属于随机独立取样,而且自变量每个水平处理的样本数都是170(属于大样本),因而无需检验正态性。我们用SPSS.16.0在一般线性模型下实施重复测量的统计检验。

4. 结果

表1是受试判断四类测试句可接受性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其中原型句的判断平均分最高,半原型句和非原型句次之,而询问类的判断得分与非原型类非常接近。

表1 受试对四类长距离疑问句的判断描述性结果

由于本研究中的自变量具有四个水平(超过了3个水平),因此执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要求满足球形(Machly’s Test of Sphericity)假设。检验结果显示,各个水平内的方差变异具有显著差异(p<0.05),球形假设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因此不能在受试内因素的检验结果中选择球形假设得到满足的选项。

依据常规的统计学要求(Larson-Hall 2010),选择Greenhouse-Geisser选项所提供的数值。结果显示,原型度的确具有显著的影响(F(3,507)=122.940;p=0.000;η2=0.421)。为了落实显著性差异的具体所在,我们采用Bonferroni方法执行了自变量(原型度)四个水平间的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原型类测试句与其余三类测试句之间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为0.000),半原型类与询问类之间的对比也有显著性(p=0.000),但是半原型类与非原型类之间的对比(p=0.107)、非原型类和询问类之间的对比(p=0.076)都不具有显著性。受试对四类测试句的可接受性判断结果大致可以表述为如下四种情形:

a. 原型类>半原型类>询问类;

b. 原型类>非原型类;

c. 半原型类=非原型类;

d. 非原型类=询问类。

据此,我们可以检验研究问题1和研究问题2中依据不同理论所作的预测:基于生成二语观的预测(原型类=半原型类=非原型类=询问类)显然不能得到本研究结果的支持,因为原型类的判断得分高于其他三类测试句的判断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尽管半原型类与非原型类、非原型类和询问类都可以被二语受试同等程度地接受(因而符合基于生成二语观的预测),但半原型与询问类之间还是具有显著差异。

本文的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认知二语观的预测(原型类>半原型类>非原型类>询问类),但显而易见的是认知二语观没有预测到半原型类和非原型类问句在二语语法中的接受程度相同这一结果,也没有预测到非原型类的接受程度和完全不合语法的询问类在二语语法中也没有显著区别。总的说来,就长距离疑问句的各种变体句在二语语法中的可接受性而言,原型效应的确存在,但显然还有其他因素也影响着二语学习者对原型度较低、甚至完全不合法的长距离问句可接受程度的判断。

5. 讨论与启示

原型理论主张根据认知对象与范畴原型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是否属于该范畴,确定相似度的标准之一就是对事物抽象的完形感知,即以事物的总体图式(格式塔)为判断依据。就长距离问句的原型范畴而言,Thompson(2002)曾指出,在疑问性复合句中(即长距离疑问句),概念化的实施者必须是第二人称,这样才能与被概念化的从属句内容形成最直接的心理感受,因此原型长距离问句中的主语必定为第二人称,动词只能为可以体现主观意愿的动词think。其他长距离句法结构是否完全可被接受,则要看整个句型的完形感知是否与原型范畴一致。本研究中的二语受试对半原型、非原型、以及询问类问句的判断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原型范畴观也适用于成人二语习得。如下图1中的线性图能够直观地显示出在原型度的四个水平上二语受试判断得分的变化趋势(其中原型句的得分显然显著高于其他三个水平的判断得分,而后三者则都接近水平状态)。

图1 不同原型度水平在二语语法中的变化趋势图

生成语法认为,语法系统的运作受形式原则的制约,而长距离句法结构中的连续循环移位(successive cyclicity)是自然语言普遍遵循的句法操作原则。长距离疑问句、关系从句、话题句等复杂句法结构的生成都采用句法成分连续循环移位的操作。这些结构尽管复杂,但如果连续循环移位属于普遍语法内在的操作手段,那么任何形式的长距离句法结构都可以很容易地习得。比如,Thornton & Crain(1994:243)基于理解性实验结果提出,儿童在3岁时,就可以习得连续循环移位的句法操作。然而,本研究中的成人二语者的表现并不支持生成二语观的预测,因为本研究的被试在具有不同原型度的长距离疑问句可接受性判断上的表现完全不同。Hawkins(1999)在论述复杂句法结构的处理时提出,句法结构的长度与其处理难度成正比,因此含有两个从属句的长距离疑问句应该比含有一个的处理难度更高,而处理难度高的句法结构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出现的频率应该相对较低,因此形成原型模板的可能性很小,从而导致其可接受性相对较低。本研究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这种观点,因为二语学习者接受具有两个从属句的非原型类长距离问句的程度非常低,基本上接近对不合语法的询问类问句的判断结果。

生成语法学家经常引用含有中间wh-短语(medial wh-phrases)的证据来支持连续循环移位操作的确具有心理现实性的观点。比如,“What way do you think how he put out the fire?”(Thornton & Crain 1994:244)。但是基于认知语法理论的研究者认为,这样的句子其实只不过是两个wh问句拼接在一起的结果,即“What way do you think+how he put out the fire?”(Dabrowska 2009:573)。认知语言学家反驳疑问词连续循环移位的观点,认为儿童在理解长距离问句时,能够把从句中的疑问成分理解正确是因为疑问成分本身隶属于焦点成分,属于问话者(实验中的提问者)所寻求的新信息,而儿童正是把疑问词所寻求的内容当作新信息提供给问话者,属于正常的语用交际,并不能说明他们就具备了长距离移位的句法表征。事实上,CHILDES语料库(MacWhinney 1995)中的记载显示,儿童很难对原型长距离问句中的词汇进行替换,因为“WH...do you think...”实际上已经形成非常刻板的固定模式。即便采用say来替换原型模板中的动词think而形成的长距离问句在语料库中也仅占9%,尽管句法文献中通常把think和say归为一类。此外,基于众多语料库的研究还表明(Poulsen 2006),尽管含有附加语、以及具有多重从属句的非原型长距离问句有可能出现,但其使用频率非常低,而在二语输入中更为鲜见,因此(本研究中)二语学习者把此类问句与完全不合语法的询问类问句同等对待符合“熟悉度=合法性”的观点(Bybee 2006)。

本实验的结果清楚地表明,二语学习者在判断英语长距离疑问句的可接受性方面,表现出很强的原型效应,符合原型模板的第一类问句的可接受程度显著高于其他三类非原型问句,而且三类非原型问句的可接受性也呈现出前文所预测的递降趋势。这说明生成语法为了维护原则的普遍性而忽略具体结构的熟悉度的主张并不适用于英语长距离疑问句的习得。

研究还表明,就长距离疑问句的各种变体句在二语语法中的可接受性而言,原型效应的确存在,但显然还有其他因素也影响着二语学习者对原型度较低、甚至完全不合法的长距离问句可接受程度的判断。我们建议未来的研究更应该关注原型度和二语水平之间的交互影响。

最后需要说明,我们在对二语受试的判断数据进行分析以及与二语受试进行访谈时意识到,未来的相关研究应该考虑为原型度的划分寻找更强的理论依据,对原型度在长距离疑问句上的体现也应该作更精细的划分。另外,未来的相关研究还应该把在自然环境下习得二语的学习者考虑进去,因为本研究中的受试都是课堂环境下的英语学习者,他们在自然语料中极少出现的询问类长距离问句的判断上表现出很强的不确定性。我们推测,这很有可能是他们在课堂环境下所接受的句型操练干扰了他们对完全非原型类测试句和询问类测试句的判断,因为受过训练的语言学习者更愿意遵守语法规则,而不顾及具体词汇的语义限制等其他因素。

附注:

① Goldberg(2006)的分类包括桥梁类、已然事实类、言谈方式类(manner of speaking)等。本文不涉及后者。

Adger, D. 2003.CoreSyntax:AMinimalistApproach[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mbridge, B. & A. Goldberg. 2008. The island status of clausal complements: Evidence in favor of an information structure explanation [J].CognitiveLinguistics19(3): 357-389.

Bybee, J. 2006. From usage to grammar: The mind’s response to repetition [J].Language4: 711-733.

Bybee, J. 2008. Usage-based grammar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 In P. Robinson & E. Nick(eds.).HandbookofCognitiveLinguisticsand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 [C]. New York: Routledge. 216-236.

Chomsky, N. 1977. On Wh-movement [A]. In P. Culicover, T. Wasow & A. Akmajian (eds.).FormalSyntax[C].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71-132.

Chomsky, N. 1995.TheMinimalistProgram[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Chomsky, N. 2001. Derivation by phase [A]. In M. Kenstowicz (ed.).KenHale:ALifeinLanguage[C].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1-52.

Chomsky, N. 2007. Approaching UG from below [A]. In S. Uli & H. M. Gartner (eds.).Interfaces+Recursion=Language? [C].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1-29.

Dabrowska, E. 2004.Language,MindandBrain[M]. Georgetown: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Dabrowska, E. 2008. Questions with long-distance dependencies: A usage-based perspective [J].CognitiveLinguistics19 (3): 391-425.

Dabrowska, E. 2009. The acquisition of questions with long-distance dependencies [J].CognitiveLinguistics(3): 571-597.

Goldberg, A. E. 2006.ConstructionsatWork:TheNatureofGeneralizationinLanguage[M].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uasti, M. T. 2002.LanguageAcquisition:TheGrowthofGrammar[M].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Hawkins, John A. 1999. Processing complexity and filler-gap dependencies across grammars [J].Language75: 244-285.

Hawkins, R. 2001.SecondLanguageSyntax:AGenerativeIntroduction[M]. Oxford: Blackwell.

Hawkins, R. & C. Y. -H. Chan. 1997. The partial availability of Universal Grammar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failed functional features Hypothesis” [J].SecondLanguageResearch13: 187-226.

Hawkins, R. & H. Hattori. 2006. Interpretation of English multiplewh-questionsby Japanese speakers: A missing uninterpretable feature account [J].SecondLanguageResearch22: 269-301.

Huang, C. -T. J. 1982. Move WH in a language without WH movement [J].TheLinguisticReview(1): 369-416.

Hudson, R. 2008. Word grammar,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A]. In P. Robinson & N. Ellis (eds.).HandbookofCognitiveLinguisticsand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C]. New York: Routledge. 89-113.

Kluender, R. & M. Kutas. 1993. Subjacency as a processing phenomenon [J].LanguageandCognitiveProcesses8: 573-633.

Larson-Hall, Jennifer. 2010.AGuidetoDoingStatisticsinSecondLanguageResearchUsingSPSS[M].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Routledge.

Lieven, E. V, Julian M. P. & G. Baldwin. 1997. Lexically-based learning and early grammatical development [J].JournalofChildLanguage24:187-219.

MacWhinney, B. 1995.TheCHILDESProject:ToolsforAnalyzingTalk[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Poulsen, M. 2006.TheTimeCourseofExtractionConstraintsinDutch[P]. Manuscript.

Rosch, E. 1975.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s [J].CognitivePsychology7: 532-547.

Taylor, J. R. 1995.PossessiveinEnglish:AnExplorationinCognitiveGrammar[M]. Dxford: Clarendon.

Taylor, J. R. 2002.CognitiveGrammar[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aylor, J. R. 2008. Prototype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 In Robinson, P. & N. Ellis (eds.).HandbookofCognitiveLinguisticsand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C]. New York: Routledge. 39-65.

Thompson, Sandra A. 2002. “Object complements” and conversation towards a realistic account [J].StudiesinLanguage26: 125-164.

Thornton, R. & S. Crain. 1994. Successful cyclic movement [A]. In T. Hoekstra & B. D. Schwartz (eds.).LanguageAcquisitionStudiesinGenerativeGrammar[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15-252.

Tomasello, M. 2003.ConstructingaLanguage:AUsage-BasedTheoryofLanguageAcquisition[M].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Verhagen, A. 2005. On subjectivity and “long distance Wh-movement” [A]. In A. Athanasiadou, C. Costas & B. Canakisand (eds.).Sujectification:VariousPathstoSubjectivity[C].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323-346.

猜你喜欢
长距离主句二语
宾语从句考点梳理(二)
Wheelchair basketball stars
长距离PC Hi-Fi信号传输“神器” FIBBR Alpha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支持长距离4K HDR传输 AudioQuest Pearl、 Forest、 Cinnamon HDMI线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我国最长距离特高压输电工程开工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
英汉反身代词长距离约束的语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