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
企业民主管理是企业管理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和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对于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进一步调动职工参与企业建设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会组织只有坚持“党政重视、职工信赖”,积极搭建企业与职工交流平台,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民主管理工作新内容、新模式,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职工的民主权利和经济利益,才能调动职工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健康稳健发展。
创新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必须抓好“三个结合”
第一,要把企业民主管理与发动群众相结合。企业民主管理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发动广大职工群众参与,才能充分展现出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是新时期下,民主管理建制模式呈现多样化,企业的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特点、新问题,仅仅依靠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来解决,肯定是不够的,而现在的职工群众,文化程度普遍较高,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敏感,敢想、敢说、敢干,民主参与意识较强。因此作为企业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特点和需求,尊重职工的民主权利,畅通信息交流渠道,注意倾听他们的意见,使企业各项管理活动中都能融贯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增强企业管理层和广大企业职工之间的信任感、增强企业认同感,提高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进一步激发进取心和责任心,从而更好的推动企业的全面发展建设。
第二,要把企业民主管理与职工主人翁地位相结合。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他们有权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发表意见,有权力和义务参与企业的各项管理。而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生产经营、发展变革等也都离不开职工群众来执行和实现,这是企业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和源泉。可以说,职工主人翁地位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企业民主管理的好坏。新形势下,随着劳动用工形式的多样化,民主管理工作领域的不断拓展,民主管理工作也日趋规范化、制度化。因此,只有充分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坚持民主权利、民主管理,才能进一步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增强职工爱厂如家的向心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样,只有采取扎实有效的办法,不断健全和创新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真心实意让职工参政议政的长效机制,才能使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在实践中,通过职工来不断补充和完善,使之日趋成熟。
第三,要把企业民主管理与民主集中制原则相结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和民主制度的基本要求。因而,企业在管理活动中,就必须把坚持集中求发展、发扬民主促建设的原则紧密结合起来。只重视集中,忽视民主,必然犯主观主义的错误,最终会导致脱离群众;而一味地求民主,忽视决策职能,最终会导致人心涣散、管理松软。高度的集中是为了把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企业的决策上来,把职工的心往一块拢、劲往一处使,自觉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各项决策;而充分发扬民主的目的,又是为了更好的在企业决策指导下实行齐抓共管,培养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即坚持集中,又发扬民主,这是个辩证统一的关系,必须认真落实执行好这一原则。只有正确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企业的民主管理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出应有的效力。
创新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必须抓好“三个坚持”
第一,要坚持解放思想,深化观念更新。企业发展需要的是企业群体的功能。企业的好坏,关键在于领导班子的好坏。如果盲目的以“厂长(经理)负责制”为理由,简单的把自己视为企业的主人,把生产者当作雇佣者,必将伤害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企业管理层的思想认识问题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领导班子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工作能力,思想端正,作风正派,而且更要勇于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经常听取职工对企业大事和领导者的批评和建议,多为企业为职工做实事,善于团结群众、关心群众、依靠群众,取得职工的信任和理解,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广大职工作为企业的主人,要有以厂为家、爱岗敬业的信念。这方面绝大多数职工都能较好的发挥主人翁作用,但也不排除一部分职工因为文化、习惯、意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并没有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主人,对企业的发展漠不关心,还有一部分缺乏与企业共荣辱的思想,上一天班、挣一天钱,好高骛远,不安心工作,抱着混日子的心理。要解决好这方面的思想认识,就必须加强形势、责任、目标、任务教育,对职工进行社会责任感、企业主人翁精神教育,培养职工强烈的自我进取意识,引导职工成为规章制度的模范遵守者和管理者,真正发挥好主人翁作用。
第二,要坚持厂务公开,强化日常监督。厂务公开是落实职工知情权、参与权的有效途径,是联系职工群众,增强信任度的有力手段。要使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持之以恒,常抓常新,就要努力实现厂务公开的内容全面公开、全程公开、经常公开。厂务公开的实施过程,是不断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的过程。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难点要公开,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将企业发展前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技术改造项目、生产经营措施等问题向职工群众讲清、讲明、讲细,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和危机感。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要公开。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约情况、工资奖金的分配办法、职工疗(修)养、带薪休假的执行情况等方面工作进行公开,做到政策透明、操作公平,使每一项政策的实施,都能够得到职工的拥护和支持。还有就是党风廉政等敏感问题要公开、干部的任免、领导干部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的有关情况、内容及时公开,使领导干部都能够在职工群众的监督之下,推动企业生产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公开透明、持续发展。
第三,要坚持职工大会,切实发挥作用。要充分发挥好职工代表大会作用。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职工参政议政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一种基本形式,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起了较大的作用。因此,要搞好民主管理工作,就必须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支持职代会依法行使各项职权,充分发挥职代会参与企业决策、管理和监督干部的作用,坚持把事关企业发展的重大决策、生产经营的重要问题、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以及业务招待费、工资分配、经济责任制等作为重点,严格按照民主程序提交职代会审议,做到不审议不出台,不通过不实施。此外,通过职工代表团组长会议,对事关企业发展稳定和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方案进行讨论审议。要创新职工代表管理制度,更好地发挥职工代表的作用。提高职代会的参政议政能力和质量,广泛征求职工的意见,广开言路。要加强职工提案管理制度的改革调整,更好地发挥出提案的作用,可以围绕生产经营、技术创新、质量提升、职工福利等方面下发职工调查问卷及召开座谈会,使提案征集活动变成合理化建议活动。与此同时,还应完善提案处理的民主程序,对职工提案要立案处理,件件有回音、有落实、有检查、有考核,真正把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发挥出来,推动企业各项工作顺利展开。
创新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必须抓好“三个要求”
通过深入开展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发挥了职工主人翁作用,极大地调动了职工工作积极性,拉近了企业与职工、干部与职工的距离,构建了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了企业良性发展,为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
一是要秉承好坚持原则的要求。企业民主管理作为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监督企业领导行为的重要途径,不论企业的所有制如何,不论企业经济效益如何,都应本着以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构建稳定和谐劳动关系,共谋企业发展的原则,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职代会、厂务公开等制度。
二是要坚持好创新工作的要求。要与时俱进,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完善。通过政治学习、形势教育、演讲比赛、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宣传职工群众主人翁地位和作用,宣传企业理念精神,增强职工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
三是要坚持好拓宽民主渠道的要求。通过企业报纸、广播、职工代表联系职工群众制度等拓宽言路,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要注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健全企业内部网络民主管理机制与平台,增强员工参政议政的点与面,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使职工融入企业管理中。
企业民主管理工作涉及面广、责任重大、工作要求高,要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并在巩固、深化中体现继承性,注重实践性,富于创造性,就必须紧密围绕企业自身实际,加大工作创新力度,努力做到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完善,在创新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深化民主管理,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江油川西北公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