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雅君 姜 静 郝 楠
米氮平是一种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五羟色胺能抗抑郁剂,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显著,而丁螺环酮为非苯二氮类抗焦虑药,也有抗抑郁作用。为此,本文采用米氮平合并丁螺环酮与单用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对象 为2008 年1 月~2010 年12 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入组标准:①符合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抑郁症诊断标准[1];②年龄≥60 岁;③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 项评分≥18 分[2];④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对本药过敏者及自杀企图严重者、应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或心境稳定剂治疗者。共入组70 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 例。研究组男15 例,女20 例,年龄(67.3 ±7.3)岁,病程(5.3 ±4.6)年。对照组男13 例,女22例,年龄(66.6±8.4)岁,病程(3.5±4.7)年。两组在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首诊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
1.2 方法
1.2.1 给药方法 两组均采用口服给药方法,1 周药物清洗期后纳入研究,疗程6 周。两组米氮平起始剂量为15mg/d,1 周内加至30~45mg/d。研究组合并丁螺环酮(商品名一舒,由江苏恩华药业集团的有限公司生产),剂量为10mg,3 次/d。研究期间禁用其他抗抑郁剂及抗精神病药物,入睡困难者可酌用苯二氮类药物。
1.2.2 疗效评定 采用HAMD、TESS 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第1、2、4、6 周末各评定一次。以HAMD 减分率判定临床疗效:即≥80%为痊愈,60%~80%为显著进步,≥30%为进步,<30%为无效。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 周末分别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检查。
1.2.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 统计软件包处理,量表评分及减分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6 周末,研究组痊愈17 例,显著进步12 例,好转5 例,无效1 例,显效率为83%;对照组分别为12 例,10 例,10 例,3 例,显效率为63%;研究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2.3,P <0.01)。
2.2 两组治疗后HAMD 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HAMD 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后HAMD 评分比较(±s)
注:两组间比较,1)P <0.05;2)P <0.01。
由表1 显示,研究组1 周末减分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2 周末起有报显著性差异(P <0.01)。
2.3 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TESS 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后TESS 评分比较(±s)
注:组间同期比较,P >0.05。
由表2 显示,两组在治疗后的1 周不良反应较明显,但能坚持治疗,自2 周后渐减轻,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 >0.05)。研究组以嗜睡、乏力为多;对照组以恶心、出汗、头痛为多。两组间均未发生血、尿常规和心电图异常。
米氮平是一种去甲肾上腺素能(NE)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5-HT)抗抑郁剂,治疗抑郁症起效快,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轻微[3,4]。丁螺环酮是一种新型的非苯二氮类抗焦虑药物,它主要通过激活中枢5-羟色胺能受体,负反馈的降低5-羟色胺能神经活性引起的。本文显示,米氮平联合丁螺环酮组疗效确切,其显效时间明显短于单用米氮平组。HAMD 减分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说明米氮平与丁螺环酮联合治疗老年抑郁症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对早期缓解焦虑症状,尤其对缓解抑郁症消极观念,防止自杀有积极意义。其次,两药联用与单用米氮平,其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Joffe RT.A large open-Lable study of venlafaxine deprssed out-patients by community-based physicians[J].J Clin Psychiatry,1998,59(10):515.
2 Davidson JR.Efficacy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venlafax-ine extended release and buspironein outpatients with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J].J Clin Psychiatry,1999,60(8):528.
3 Keller MB,Pinder RM.The role of mirtazapine in the pharmacotherapy of depression[J].J Clin Psychiatry,2000,61(4):609.
4 马建东,钱东丽,李转清.米氮平治疗抑郁症及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比较[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1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