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理论视域下的文化语义对比*
——以英汉“山/mountain”词汇为例

2011-11-17 06:06:52邱银香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义项范畴原型

邱银香,方 伟

(湖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原型理论视域下的文化语义对比*
——以英汉“山/mountain”词汇为例

邱银香,方 伟

(湖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词汇语义是民族文化的最直接体现。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对英汉词汇语义对比具有指导作用,本文试图以该理论为基础,对英汉语言中“山/mountain”的文化语义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造成语义相似和差异的认知和文化原因。

原型理论;范畴;原型;文化原型;山/mountain;语义

一、引言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音、语法、语义是构成语言的三个要素,其中语义的文化性最为深厚。词汇作为语言意义的主要载体,从形式上和内容上都带上了该民族的文化烙印,是民族文化最直接的体现。

地理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成和发展存在深远的影响,其中“山”是中西方共有的地理环境,在英汉语言中存在着相同的语义,在各自语言中又会由于文化差异而出现不同的语义。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对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笔者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出发,特别突出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文化原型,对英汉“山/mountain”词文化内涵义表达异同及原因进行阐述,以期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现象。

二、原型理论和原型

(一)原型理论的发展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不是直接表现或对应于现实世界,而是有一个中间的“认知构建”层次将语言表达和现实世界联系起来。原型理论是认知语言学关于范畴划分的理论,该理论对语言学、心理学、和哲学等领域影响深远。[1]

原型理论是在批判古希腊哲学家Aristotle的经典范畴理论(Classical Theory)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经典理论是基于客观主义的“非此即彼”的范畴观,该理论将范畴被视为一组拥有共同特征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即范畴是通过一组共同特征而建构起来的。该范畴划分由一组充分必要条件,范畴成员的特征是二元的(features are binary),范畴成员之间地位平等,没有典型性区别。

20世纪50年代,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开始对经典范畴理论提出挑战。他在《哲学研究》(1953)中通过[游戏]这个例子发现该范畴各个成员之间未必具有共同特征(attributes),而是有些成员是整体上的相似,有些则是细节上的相似,由此论证了范畴边界的模糊性、中心与边缘的区别以及隶属度。并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原理。“家族相似性”曾被定义为,能构成AB,BC,CD,DE关系的一组成员,即每个成员至少有一个,也可能几个,与其它一个或共同成员享有共同成分,但没有一个或很少几个成分是所有成员共同享有的。

到了20世纪70年代,Rosch等认知心理学家对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在范畴化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原型”,从而建立了现代范畴理论,即原型理论。Rosch(1976)认为:(1)范畴成员之间未必具有共同特征;(2)并不是所有的范畴都遵循二元思维;(3)并非所有范畴都能划出清晰的界限;(4)范畴成员间的地位不平等,成员间的例子典型性也不同。

基于原型的现代范畴化理论认为:范畴不一定能用一组充分必要特征/条件来下定义,在区别一个范畴时,没有一个属性是必要的。实体的范畴化是建立在好的、清楚的样本的基础上的,然后将其他实例根据它们跟这些好的、清楚的样本在某些/一组属性上的相似性而归入该范畴。这些好的、清楚的样本就是典型(即原型),它们是非典型事例范畴化的参照点。这种根据与典型事例类比而得出的范畴就是原型范畴。[2]

(二)原型

对原型的研究始于Berlin&Kay[3]对颜色范畴的研究。研究发现尽管颜色的范畴的边界在不同的语言,对不同的人来说是不同的,但焦点色却是共同的。从颜色焦点色的研究扩展到对其他物体的研究,Rosch发现并证明了原型具有普遍意义,他认为原型是物体范畴最好、最典型的成员,而其他成员具有不同程度的典型性。如麻雀就比鸵鸟和企鹅更属于“鸟”的范畴。

目前认知语言学界对“原型”的阐释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指范畴中的典型成员,是与同一范畴成员具有最多共同特征的实例,具有最大的家族相似性。“原型”被视为范畴中的“最佳成员”或“凸显成员”。二是指范畴成员的图式性表征(schematic representation),即范畴核心概念的概括性图式的表征。认知语言学对“原型”的理解经历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李福印,2008),“原型”如何定义,主要体现在是把它具体为一个典型特例还是作为一种心理表征。赵艳芳(2001)指出尽管“原型”经常用来指范畴内的最佳成员或典型代表,但原型的更确切的含义是指作为范畴核心的图式化的心理表征,是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其最佳成员只是原型的个例。[4]也就是说将“原型”作为范畴核心的图式化的心理表征来理解则更具说服力,因为认知范畴的原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一种特定的文化介入时,原型或许会发生改变,(F.Ungerer& H.J.Schmid,2001:43)[5],也就出现了文化原型。

(三)文化原型

认知范畴中的原型作为范畴的心理表征并非事先存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具体语境变化而变化的,也会受文化因素的影响。首先,范畴原型取决于语境。例如Gibbs(2003)研究发现,[饮料]在秘书休息的语境中的原型是咖啡,在卡车司机休息的语境中则会是牛奶。同时,范畴原型也依赖于存在我们心中的认知模型(cognitive model),而认知模型并不是普遍存在的,它依赖于文化模型(cultural model)。中西方人们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形成具有本族特色的认知原型。也就是说,由于中西方对原型理解因各自文化不同而不同,所以他们形成的原型概念也不同,即文化原型的不同。中西方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原型,其他的文化现象都是围绕这个不同的原型逐步辐射出来的边缘文化。例如,上文谈到的[饮料]范畴,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汉语中的[饮料]原型通常是茶,而在西方文化中,英语中的[饮料]原型可能是咖啡或者可乐。可见,同一个范畴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原型可能不一样,即文化差异是影响范畴原型的重要因素。即在文化这一语境下,不同的民族可以根据各自的文化背景,乃至不同的个体根据各自的经验经历,对同一概念或范畴有着不同的认知模式和文化模式从而形成某一群体或某一个体特有的认知行为和思维模式,并体现在各自语言的表达中。

三、原型理论下的英汉“山/mountain”的语义分析

认知语言学认为词汇语义的扩展是在人类认知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知手段使词汇意义由其核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它意义延伸。我们查字典时,都可以看到每一个词条下面都罗列出了很多含义,而且这些词义之间都具有一定的联系,这些有联系的词义构成这意义网,形成了该词的意义范畴。最基本的是中心义项,一般放在词条的首要位置,而其他义项是通过隐喻和转喻形成的与基本义项具有某种关联的义项。一般说来,原型义项是该语言集团成员想到的该词的第一词义,也是语言符号最早获得的义项。由于人类赖以生存的一切外部条件,包括生态环境、季节更迭等都存在着种种共性,这些共性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感觉、认知基本相同,英汉两民族对于某些共同的经历就会使用某种共同的文化意象,体现在在汉英两种语言便具有相同的表达方式。

然而,每一个词汇除了本义以外,由于各民族在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宗教信仰、气候条件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同一词汇在不同文化的读者中的联想和感觉自然不一样,从而形成了各自文化中独特的文化内涵义。交际者在具体的交际中,如果忽略该词的文化、语境等语言因素,会引起听话者理解的意义与说话者想传达的意思上的差异,将会导致交际双方理解上的偏差从而导致交际的失败或失误。

(一)英汉语言中“山/mountain”的词典义项比较

词的原型义与文化意义实际上是指词的本义与引申义,而且引申义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笔者根据《现代汉语词典》(2005)、《中华成语词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1995)和《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 Chinese Dictionary》(1997)总结出英汉语言中“山/mountain”的主要义项常见表达,见下表:

义 项汉语表达 英语表达高度较大,坡度较陡的高地 山脉,高山,山峦,山川mountain stream比喻许多、大声、大量mountain areas,mountain peak,grain mountain比喻力量强大,任务艰难山响、山呼万岁、人山人海,恩重如山a mountain of flesh,beef mountain、in labor比喻国家、政权或地位排山倒海,泰山压顶,力可拔山move mountains,mountain江山如故、铁桶江山、打江山、半壁江山无比喻隐蔽或不得志 山隐,东山高卧,山谷臣 无比喻重要人物 泰山北斗 无比喻主题 开门见山 无比喻学术,技艺 开山祖师,隔行如隔山 无比喻稳固,长久 寿比南山,执法如山 无

(二)文化原型视角的“山/mountain”语义对比分析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发现:英汉“山”与mountain的本义,即原型义基本相同,都是指人们相同的生存地理环境。但是汉语中的“山”的词义文化内涵丰富,而mountain在英语中的文化蕴含义很少。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中西方[地理环境]这个范畴中各自的文化原型的不同。

1.汉语中的“山”

地理环境与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远古人类就是在对自然的不断征服、改造中发展和壮大起来的。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定的文化,特定的文化又产生特定的表达方式。[6]在[地理环境]这个范畴中,中国的原型是“山”。这是因为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东边和南边均是难以逾越的海洋,西南是喜马拉雅山脉,西北是广袤的大沙漠,而且中国的山地多于平地,山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以上,“山”是中国文化中[地理环境]范畴中的典型成员。“山”作为中国[地理环境]的原型为揭示“山”的词义文化内涵提供了基础。

中华民族的文化历来与山处处结缘。古人认为,山里住着神灵,产生对山的敬仰之情,“高山仰止”即是反映。在古人心目中,山一度是顶天的柱子,也反映出古人对山的崇敬。古代中国人对于山有着近乎宗教一般的崇拜与敬畏,自夏商时代始,历代帝王都有登山封禅和祭祀山帝的传统。山在古代帝王的思想里成为祈求统治稳定的神符,因此出现了将国家行政权物品化的现象,因而中国古代封建政权的代号为“江山”。在“半壁江山”中,山就是用来指代国家的疆土,因为山是一个国家疆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人们想到疆土的时候,就会想到疆土上的山川,河流等。在汉语中,“山”成为了政权或地位的象征,语言表达有:、铁桶江山、江山如此多娇、打江山等。根据“山”这一特定文化原型,还出现了许多与山有关的成语,如: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安如泰山;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等,比喻事物存在的稳固和长久。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在黄河流域,黄河下游高耸的泰山造就了诸如“泰山北斗”、“有眼不识泰山”等成语,这些成语中“山”用来喻指某一领域的重要人物。同时,在中国古代,诸多文人或官员因不满当时封建王朝等级制度,为远离功名而遁入深山,脱离世俗。如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追求的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达到“山寺日高人未起,功利再多不如闲”的人生境界。在汉语中“山”象征隐居或不得志的含义,如山谷臣、山谷之士、东山高卧等这些汉语中的特有表达。

总之,山文化中的山具有丰富的文化涵义,在汉语中也出现了大量的具有独特文化涵义的短语和习语,如:名落孙山、车到山前必有路、不识庐山真面目,山寨,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等这些都是西方文化中所缺乏的。来看以下句子:2011年头两个月,加息步步紧逼,房产税“敲山震虎”,在“最严调控”升级的压力下,楼市步入降温通道。(网易,2011-2-11),该句中“敲山震虎”表达的是一种委婉的警告。历代文人也常以山言志,抒发自己的情感,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等等。

2.英语中的“mountain”

从以上列表可见,英语中“山”的语义主要体现于基本义项范畴,且可与汉语基本义项对应,主要有以下三个语义:第一,表示“地面形成的高耸部分”的语义。例如:mountain areas,mountain top,mountain ridge等。第二,表示“许多、大量”的语义。例如:a mountain of work,grain mountain等。第三,表示比喻“费力,任务艰难”的语义。例如move mountains,mountain in labor等。英语句子“English is his mountain.”(英语是他的高山。)将“英语”比作成“高山”,比喻要学好英语,必须费劲艰辛。

可见,在西方文化中,并没有赋予被赋予很多的象征意义。汉语中“山”的其它的文化语义几乎没有。因为山在英国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英国是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如此的地理环境,使英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典型的“海洋文明”和“蓝色文明”。早期的英国人为了生存,必须与气候恶劣的海洋环境抗争。这种与海洋抗争的过程使英国人形成了一种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民族性格,其[地理环境]的原型不是“山”,而是“海”。在“海洋型地理环境”中“海”在英语表达中具有探索、征服自然的文化象征意义提供了基础,相关的语言表达有:如:ship a sea(冒浪前进);head the sea(迎浪行驶);all at sea(不知所措);between the devil and deep sea(进退两难);being on sea,sail;being on land,settle( 随遇而安) 等。[7]这些习语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展示了西方人勇敢地探索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艰难过程。

四、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语言核心要素的英汉词汇与人类认知的发展规律是一致的,由于词汇意义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也就赋予它们各自不同的文化原型和人们对词汇文化的不同认知模式。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的视角来解读词汇语义,可以拓宽我们研究词汇语义的视角,找到不同词语之间语义差异的文化和认知成因,促进跨文化交流。

[1]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袁毓林.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中国社会科学,1995,(1).

[3]Berlin.B.& Kay.Basic Color Terms:Their University and Evolution[M].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F.Ungerer& H.J.Schm 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6]王建梅.中西地理环境、生活生产方式对汉英对译的影响[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25,( 增刊 1):95.

[7]吴石梅.文化图式下“山”与“海”的中西文化内涵解读[J].长春大学学报,2010,(5):49 ~52.

H030

A

1006-5342(2011)04-0061-03

2011-03-02

猜你喜欢
义项范畴原型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包裹的一切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小心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剑南文学(2016年14期)2016-08-22 03:37:42
原型理论分析“门”
人间(2015年20期)2016-01-04 12:47:08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知识窗(2015年1期)2015-05-14 09:08:17
Enhanced Precision
Beijing Review(2012年37期)2012-10-16 02: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