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达
摘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这种思想严重缺失。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对以往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生评价方式给予辩证否定。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育思想;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一、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时代内涵
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和西方近代就已被提出,并都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过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但他们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有着本质的区别,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本”是本源、根本,是出发点、落脚点,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无论是中国古代或是西方近代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由于其阶段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其实质都是维护少数人的利益。
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内涵和价值取向,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精髓。践行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时代内涵,笔者认为就是指教育必须面向最广大的学生而不是少数精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新课程改革以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缺失
思想政治课程由于其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在德育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地位。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以知识为本”、“以分数为本”的教育观念。这种教育观念过分强调知识的逻辑体系,强调知识的系统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很多教师把学生当作盛放知识的容器,把讲授知识和训练解题技能作为教育的最主要职能,把考高分作为教育的最主要目标。由于过度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心理和人格健康的重要性,只教做题、做事,不教做人,重智育轻德育,导致了部分学生品行不佳、综合能力不强、意志薄弱、价值观出现偏差,也导致了不少恶性校园事件的发生,如中学生自杀、自残和伤人等。
三、高中政治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提出,为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指明了方向
高中新课程实验启动后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三个维度界定教学目标,强调“学习是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过于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基本技能培养的倾向,强调教学目标应由重知识教学向知识和价值观并重转变,能力培养由较为单一向综合能力转变。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若能达到这三维目标,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也就得到了真正的践行。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践行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三点尝试
为了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真正促进一切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笔者几年来坚持不懈地进行实践与探索,并深刻体会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必须确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和转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1.确实转变教学方式,达到明理与导行、德育与智育协调发展的双重效果
教育是具有生命力的。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更是师生生命发展、情谊交流的载体。传统的政治教学中,教师的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普遍感受不到自己生命的力量、自我存在的价值,普遍感到政治课枯燥无味,课堂死气沉沉,毫无活力。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以前这种单一乏味的教学方式,综合运用辩论式、对话式、案例探究式、问题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努力使学生的认识、情感、意志、态度等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和理解知识的内在意义,从而获得精神的丰富和完整人格的成长。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扣开学生的心灵之窗,真正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例如,在讲“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这一知识点时,笔者采用的是“中学生上网利大还是弊大?”这个在老师、学生、家长之间存在较大意见分歧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分成正反双方进行辩论。通过辩论一方面给学生讲出一些自己平时想说却没有时间和场合去说的话,起到“疏”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比较充分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便在“导”时更具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在学生辩论完之后,笔者做了这样的总结:利和弊是矛盾的双方,这双方既相互对立、相互斗争,又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还会相互转化。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必须承认上网确实有利有弊,中学生不是不可以上网,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创造条件让上网的“利”越来越大,而“弊”越来越小。在学生认可这样的说法后,接下来正反双方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又各派一位代表上台讲述自己今后扬利避害的具体做法及可能碰到的困难,而笔者则在一旁不时加以补充和引导。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笔者发现其教育效果远比部分老师和家长片面的说教、堵禁更大。而我们的教学更是达到了明理与导行、德育与智育协调发展的双重效果,践行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也就落到了实处。
2.确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等综合能力
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有“法”可用,成为会学习的人是现代教育的目标之一。要达到“不教自会”,靠学生传统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是很难做到的,因此,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其实,每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但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使学生学习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学习过程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新课程要求突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变学生以往简单的学习方式,在批判继承传统学习方式的基础上,积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主动、独立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和适应社会奠定基础。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协作、分享的精神,为学生在社会性的群体的适应和发展作准备。探究式学习培养了学生探究未来世界的能力,为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三种学习方式既相互并行又互为补充。通过引导学生采用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孤立学习转变为合作学习、自我封闭学习转变为开放探究式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学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打好基础。例如,笔者在上《公司的经营》这一课前,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一组通过网络查询、书籍查阅等方式,收集整理海尔集团成功经营的经验,另一组通过实地调查、走访一家曾经是本地区最大的国有啤酒厂的相关人士,收集整理其经营成与败的经验和教训,然后在课堂上由两组代表分别上台展示小组的探究分析报告,最后在笔者的引导下全班同学借鉴两组同学的意见并结合课本知识,以“假如我是××公司的总经理”为题写了一篇政治小论文。通过小论文笔者发现,多数学生能从企业的经营战略、科技创新、现代化管理、诚信经营、合并兼并等方式来论述,甚至有的学生写出上市融资、多元经营、风险规避等专业性较强的论点来。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有力的提升,为学生的持续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确实转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教育部原副部长、总督学柳斌在《四谈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一文中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和人事制度。教育评价有着强烈的导向、反馈、鉴定、选拔、激励等功能,而学生评价则是教育评价的最基本环节。高中政治老师评价学生的传统方式是以知识性和单一性为主的纸笔测验,重视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形成性评价,只看结果不看过程,这种评价方式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和短视缺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高中政治新课标指出,“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要注重从积极的方面、用发展的眼光给予评价”,“评价要全面、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注重考查学生的行为,特别关注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表现”。这些建议就是针对传统评价方式的不足提出的,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人本思想。
因此,高中政治教学必须确实转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把发展性评价这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真正贯彻落实。发展性评价改变了以往简单单一的评价方式,不仅对知识技能做出评价,还不断探索出对综合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价的方法和途径。除了延续传统的纸笔测验以应对高校选拔、甄别人才外,还注重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指标综合化、评价重心过程化、评价主体多元化,通过谈话观察、描述性评语、学生自评与互评、个人成长记录等。笔者的做法是将学生的模块综合成绩分解为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政治小论文、模块考试等五部分,其中前四部分各占10%。实际操作又利用课前3~5分钟让学生进行时事演讲与评述,通过学生自评、互评、老师点评,考查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引导学生的思潮;利用课堂讨论、提问,考查课堂表现及应变能力,并渗透赏识教育,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政治小论文考查学生的学习体会、知识迁移、运用与创新及思想转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通过模块考试,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及应对考查、考试的能力。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学生学习政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极大提高,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个性发展得到有力推动,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按照党和国家关于教育改革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育人为本”的方针,必须真正实现这三个转变,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持之以恒地贯穿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推进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04.
[2]钟启泉,崔允漷,吴刚平.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
[3]朱慕菊.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作者单位 福建省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