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影片对外传播中的文化流失现象研究

2011-11-16 13:21吴迎阳,潘不寒
电影评介 2011年17期
关键词:宣传语英译文化

一、引言

电影作为一种产业也是一门艺术。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电影更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手段。电影最主要的宣传工具与方式为英译片名、海报及宣传标语(通常出现于海报上),电影制作与发行方应充分利用这些渠道达到推销功能最大化。

1986年美国传播学学者郝伯特•席勒提出“媒介帝国主义”的观点,对影视翻译的研究逐渐增多。通过对三十余篇相关文献资料的阅读笔者发现,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侧重于片名翻译,而对电影中其他元素如海报、宣传语这类重要传播媒介却很少涉及。而且,对于片译名的研究也主要侧重于按照翻译的方法对影片片名的翻译加以分类探讨;亦或侧重于片名英译的功能对等四大价值(信息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商业价值)加以分类的研究。而本文是建立在对近十年(2002—2001)最新华语出口影片的收集整理之上对影片译名从文化传播流失的角度加以分类研究,收集的51部电影按片名类型分为:片名为人名,如:《花木兰》(2009)、《梅兰芳》(2009)等;片名为地名,如《观音山》(2011),《赤壁》(2009)等;片名为文化意象,如:《东风雨》(2010)《茉莉花开》(2004)等。此外,本文还将对前人研究较少的海报,宣传语这两类文化传播媒介的作用和不足加以探讨,力求促进华语影视的对外文化传播。

二、译名

电影片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好的片名不仅能够引起观众兴趣,更是电影中心思想的点睛之笔,文化内涵的象征标志。而中文与英文之间的语言与文化背景差异,译者水平的高低往往导致英译片名实际质量参差不齐。

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归化与异化是两种常用的传播手段。具体到翻译领域,归化指在译文中用目的语中的等价物来代替源语言中的带有独特文化价值的元素、意象等,转化为目的语受众熟悉的表达方式来减少其理解中的障碍,而源语言中独有的文化现象和价值内涵也不可避免地有所丧失;异化指在译文中保留源语言独特的文化价值元素、形象及其表达方式,刻意创造新奇感,虽然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目的语受众的理解与接收,但它是文化传播交流中必要的过程。因而,出于传播中国文化的诉求,笔者认为异化应该作为翻译中文片名时的主要手段。

首先,对待以人名尤其是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可以音译的方式直接翻译,将其作为某种民族文化的符号,增强象征性,也更容易记忆。如2008年的电影《叶问》英文片名为Ip Man, 它既是叶问的粤语发音,又形似美国近年来颇为流行的超级英雄电影片名如 Super Man、Spider Man、Iron Man,使人印象深刻。而同样是功夫片的《霍元甲》(2006)却译成了Fearless,乍看是影片思想内涵的概括,事实上对影片所包含的更深刻的儒道思想作了简化淡化处理,使之成了一部单纯宣扬勇气这样的普世价值观的功夫电影,错过了将霍元甲打造成像李小龙、黄飞鸿,甚至孔子这样的文化标志的机会。因而,笔者认为如果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这就是一个失败的片名英译。而中国古代替父从军的“花木兰”由于一部著名的同名迪斯尼动画已经为外国观众所熟知,2009年的电影《花木兰》(2009)翻译成Mulan是颇为便利且无可厚非的做法。相信对于观者来说,中国传统中对于孝道的崇尚、忠君为国思想的颂扬和女子驰骋沙场的敬佩集中在了花木兰这一传奇人物的故事中,并涵盖于Mulan这一名字中。

片名为地名的影片同样如此。《赤壁》(2009)的英文片名Red Cliff常被诟病为过于直白,从没读过《三国演义》的国外观众必不能领会其中对于诸葛亮以少胜多的智谋与勇气的赞颂。但不能忽略的是,观影即是文化传播的过程,片名需起到辅助加强影片文化内涵而非误导观众的作用。观影完毕后,影片本身必将作为片名“Red Cliff”的注解留在观众脑海中。《南京!南京》的片名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翻译方法:Nanking! Nanking! 与City of Life and Death。有一种观点认为,后者能更直接地体现影片主旨,引起观众兴趣。但笔者认为,这两个片名的另一不同之处在于,直译的Nanking! Nanking! 强调了南京作为中国的民族伤痛与耻辱的标志性地位,而City of Life and Death更倾向于就事论事的评价。笔者相信当再次接触到“南京”这个名字时,这两个片名的受众的反应与体会将是不同的。

对于片名本身即为中国文化元素的电影,直译也是传达这种文化内涵最直接有效的方式。电影《东风雨》的译名East Wind Rain曾被批评为影响国外观众对电影的理解。原因是在中国,东风象征着春天、希望、革命;而对于地处欧亚大陆西部的欧洲国家来说,来自大西洋的温暖湿润的西风才是希望、革命的象征,比如雪莱的诗歌《西风颂》。因而,将影片翻译为West Wind Rain才是合适的选择。但电影作为文化传播工具的意义就在于用一种更直观的方式向其他名族介绍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如果一味迁就目的语观众的理解角度,相当于抹煞源语言文化在对方意识中的存在感和重要性,长此以往会将自己置于文化弱势地位,不利于双方在其他方面的深入交流与理解。又如,中西方不约而同的将女性与鲜花相联系,但双方评价女性标准不同,审美习惯不同,青睐的花的种类也不同。茉莉花是中国文化尤其是民间文化中一个重要意象,她象征着亲切、纯洁、坚贞,将女性比作茉莉花的例子在中国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中国申请奥运会时更是将民歌《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作为主题曲,将茉莉的清新淡雅送出了国门。而在西方,人们则更倾向于将美丽的女性比作玫瑰,言其美丽,幽雅,热情:英国国花即是玫瑰;受人爱戴的戴安娜王妃被称为“英伦玫瑰”;著名的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更是脍炙人口。讲述中国上海三代女性成长历程的《茉莉花开》译为Jasmine Women即是这种东西方差异的体现,也提醒国外观众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中理解影片。

另外,对于那些不包含文化元素的片名,其片名英译则应视影片内容而定,以求传达影片的主要内涵。有时英译片名甚至能比中文原名取得更好的效果,比如在戛纳电影节中获奖的电影《青红》(2005)。该片在参加电影节是最初的译名定为影片名即片中女主角的名字Qinghong。但国外观众在看到片名时不得要领,这个名字本身在片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而改为Shanghai Dream。戛纳的评委及观众显然更熟悉上海这个东方都市,“上海之梦”也是片中主人公们逝去的青春、自由、梦想的象征,这一译名获得了好评,也为影片获奖加了分。由此可见,本文强调的直译本质上不是片名的直译,而是文化的直译,文化元素、意象的传播才是要旨。

三、海报及宣传语

当片名的有限容量不足以承载文化传播的要求时,海报及宣传语就起到了辅助补充的作用。随着前期宣传策略对于电影票房成绩的影响日臻明显,这种辅助补充的作用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电影海报属于平面广告设计,它以审美性的艺术形式推销电影。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电影海报必定带有民族性特征。中国海报业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但尚未形成规模。五十年代电影海报多采用手绘形式,雕塑、国画、版画、连环画以及剪纸等传统艺术形式为此时的海报设计提供了丰富素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传统文化中的国画、工艺美术以及少数民族装饰艺术对电影海报的影响的痕迹俯拾皆是。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海报设计多采用电脑技术与摄影图片结合的方式,商业化趋势加强并开始西化。在这一趋势下仍有结合了现代技术和独特中国文化的优秀电影海报产生,但也出现了粗制滥造的产品。

一张出色的电影海报可以引起观者的兴趣,提升电影的艺术品味,甚至成为电影内容所成就的某种文化的象征性代表而成为艺术品。比如《青红》(2005)发布的英国版海报:海报主色调为暗黑色,映衬着右上方一双鲜红的老式女皮鞋,它在片中代表着被压抑的爱情,逝去的梦想,颜色的鲜明对比也是片中两代人之间的情感与价值观冲突的写照;左下一张老照片则象征着流逝的岁月与青春,呈现出浓郁的怀旧伤感的情绪。海报元素与影片主题相得益彰,体现了中国某个特殊时期的历史风貌和某个特殊人群的独特心理。同一年《孔雀》(2005)参加第55届柏林电影节时的主要海报中的降落伞等元素具有同样的象征性作用。

那些质量差强人意的海报往往缺乏创意及美感,设计连连撞车,“大头照”泛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设计者企图通过突出简单的中国元素以满足国外观众的猎奇心理;一方面淡化简化独特的中国文化内涵以迎合国外观众的理解。比如《新少林寺》与《建国大业》的两张海报的构图极为相似;《将爱》的两个主演的脸各占海报二分之一,一如美国电影《返老还童》的海报。总结中国海报设计行业的特点为:过分商业化导致海报中诉求过多,充斥各种广告商标;未形成产业,因而操作不成熟,设计人员不专攻且不受重视,流程繁杂。然而研究国外成熟的海报商业化操作即可发现,商业性与艺术性并不是冲突的,在电影制作发行的不同阶段所发布的海报有着各自的功效价值。电影制作前期,海报以高概念、神秘感作主导。电影制作的中后期或上映前两三个月甚至更久,开始大规模披露人物造型、关系和剧情,发布以各种创意图片为主的海报从各种角度解读电影,吸引持续关注。电影上映之前往往用罗列主演“大头照”进行密集宣传,用演员的票房号召力吸引观众进入影院。比如电影霍元甲在中后期发布的一张海报前景为比武台及霍元甲手持溅血的长剑,是武术及暴力元素的象征。背景为云雾缭绕的山川,是片中主角再次找到内心平和的修炼之所,代表了儒家的谦逊,佛教的慈悲及“尚武精神”。这一海报巧妙结合片中两条线索,两种心境,引人思考。而后期海报则以主演李连杰为中心排列了主要演员。可见,经过周密的策划,电影海报在主题刻画与电影宣传中能够发挥同样重要的作用,甚至利用海报直观性较强的特点而在“异化”上达到比文字传播更为直接的效果,为影片的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同时加分。

同样,电影宣传语的设计也面临着商业与艺术难两全的困境。宣传语大多出现在海报上,以简短的语句暗示影片内容与主旨。如果一味注重商业目的迎合国外观众的猎奇的心理需求,而放弃引导观众进一步理解影片中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则有可能错失这一推广民族文化的机会,也降低了电影本身作为文化产物的艺术价值。电影《叶问》英国版海报宣传语为:In the last great war, one man defied an empire.The best kungfu movie in a generation.Martial arts cinema at its finest.这一宣传语只是宽泛地提到了保家卫国的主题,仍然主打功夫元素,忽略更重要的谦卑、礼义等民族气节,而这些不仅是主角叶问的人格闪光点,也正是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的立足点所在。《海角七号》的美国版海报宣传语为:Everybody’s heart harbors.An unbelievable love letter.影片亮点在于对市井民情细致入微的刻画,同时展示了台湾人民在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中民族意识的特点,海报语为迎合北美观众转而以作为背景的情书作为宣传点,影片所反映台湾民众对日本微妙感情及对自我身份的认知恐难为北美观众理解。而《十月围城》的海报宣传语为:5 hours,13 blocks.To save a nation’s future, they must protect one man from its past.这既是电影内容的梗概,又传达出了电影的主旨—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运用短句烘托了紧张的气氛,制造悬念。可见,宣传语不仅需要展示情节,更应该、并且可以传达故事背后的文化精神。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影是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载体,其制作与发行者可以说站在全球化浪潮的前沿,文化交流的第一线。电影出口只是一个产业操作程序中的一环,文化出口却需要几代人在艺术造诣、技术水平上的漫长努力。在这一过程中传

承影片中宝贵的中国传统文化及思想内涵既是电影工作者的要务,也是特殊时代背景下增强国家软实力、对抗强势文化的侵蚀、加强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手段。当电影中出现了与影片主旨相关的民族文化要素时,电影人应该有限地采取淡化或回避的态度,结合影片内容,在片名英译、海报及宣传语制作中对其给予充分考虑与大胆体现。通过对近十年出口华语电影对外传播中三方面的研究证明,国际性不排斥民族性,归化不是保证无损交流的唯一有效方式,主动传播民族文化必须诉诸于一定程度的异化。

此文为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SRF)项目“近十年华语出口影片对外传播中的文化流失现象研究”的研究成果。

[1]陈德彰.《英汉翻译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黄琳.中文电影片名文化负载词的英译[J].安徽文学, 2009(1).

[3]王芳.白与红:中国的茉莉文化与西方的玫瑰文化审美心理差异[J].汉字文化,2006(2).

[4]许建平,张荣曦.跨文化翻译中异化与归化问题[J].中国翻译,2002(5).

[5]张廷波.浅谈中国电影片名的英译[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2002(1).

猜你喜欢
宣传语英译文化
公益广告
年味里的“虎文化”
摘要英译
为“我”,还是为“我们”?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谁远谁近?
功能对等论在英汉宣传语中的体现
弗吉尼亚就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