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

2011-11-15 06:09周宗奎
关键词:教师职业职业倦怠校长

周宗奎

(华中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

周宗奎

(华中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

了解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生存状态及其变化,能够为制定合理、有效的农村教育政策提供事实依据与理论支持。本文采用问卷法,连续三年分别对中部农村中小学1542名校长和2044名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中小学校长的职业倦怠较低,工作满意度较高,但对工资待遇满意度较低;教师总体上对工作满意、对自身人际关系评价较好,但对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收入福利满意度不高;另外,大多数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业成绩较好,学习积极性较高,但认为学生道德水平不如以前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权威影响力下降了。对比三年调查结果发现,校长和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的降低。本文认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生存状态较好,但存在显著的下降趋势。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满意度

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的内涵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工作状况。教师职业生存状态是指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感受、工作现状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和感受,包括教师的职业评价、自身工作能力评价、工作对象评价、职业前景预测、职业压力、职业满意度、生活满意度等心理和行为指标。它对于教师的从业行为有着显著的导向和预测作用。目前,研究者对于中小学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研究主要围绕压力及其相关因素展开。已有研究表明,中学教师压力较大,中小学校长的压力存在城乡差异①;在对于压力可能造成的职业倦怠的研究中发现,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整体水平不高,但情绪衰竭体验较为严重②。同时,受压力影响他们的工作满意度较低③。以往研究在不同维度上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给予了探讨,但是对农村中小学教师重视不够,所选样本代表性不强,缺少对职业生存状态多个维度的综合考察,更缺乏对其变化趋势的探讨。

针对以往研究中的不足,本研究以农村中小学教师为对象,综合职业生存状态的多个维度,连续三年对中部地区的教育大省——湖北省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以期获得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生存状态及其变化趋势的认识,为有效的干预政策提供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研究者连续三年对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第一年(2007年)的调查涉及湖北省36个(县)市,调查教师577人,校长843人;第二年(2008年)的调查涉及17个(县)市,选取教师430人、校长367人;第三年(2009年)的调查涉及20个县(市),选取教师1037人、校长332人。三次调查共抽取的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分别为1542人和2044人。农村中小学教师中,女性1099人,男性945人,小学教师1372人,初中教师457人,高中教师215人;农村中小学校长中,女性128名,男性1414人,小学校长1133人,初中校长187人,高中校长724人。

2.研究工具

为了保证调查研究的效度,研究者针对调查工具和工作方案进行了预备研究,编制了校长问卷和教师问卷,并选用了部分专门用于测量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测量工具。本研究使用的校长问卷和教师问卷经过试测和修订,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职业倦怠问卷。采用Maslach编著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MBI一共三个维度22个题目,分别是情绪衰竭维度(包括9个题目),如“我对自己的学校管理工作常觉得负担沉重且耗尽心神”;去个性化维度(包括5个题目),如“我感到对待有些学生像对待没有生命的物体一样”;低效能感维度(共8个题目),如“我能很有效的处理教师和学生的问题”。采用5点计分法,维度分数为该维度所有项目的平均分。如果情绪衰竭维度、去个性化维度和低效能感维度得分越高,则职业倦怠程度越严重。有研究发现,其信度和效度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④,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1。

(2)工作满意度问卷。自编工作满意度问卷,该问卷有8个项目,反映教师/校长对晋升机会、工资待遇、工作现状的满意度。采用liket 5点量表计分,得分越高表明工作满意度越高。

(3)教师职业满意度问卷。自编教师职业满意度问卷,该问卷共有5个项目,分别反映教师是否愿意再次选择教师职业(职业复选率)、对自己作为教师的社会地位、收入和福利、自身人际关系以及教学能力的满意度。采用liket 5点量表计分,得分越高表明教师职业满意度越高。

(4)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问卷。自编教师对学生评价问卷,该问卷共12道题目,反应了教师在学习、道德、社会适应等方面对学生的评价,以及教师感知到的学生对教师的看法等方面。采用5点量表计分。

3.调查程序

本研究连续三年(2007年8月、2008年8月、2009年8月)对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团体施测,对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分别集中进行施测,问卷均当场发放和收回。测试前先训练调查对象学会正确使用5点量表,在确认对象理解了要求后开始施测。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生存现状

1.农村中小学校长的职业生存状况

(1)职业倦怠水平较低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中小学校长的职业生存现状,将三年调查数据按照维度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农村中小学校长的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依次为:情绪衰竭2.76、去个性化2.49、低效能感3.99。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农村中小学校长的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得分均显著低于中间值3,但低效能显著高于中间值,说明农村中小学校长对所从事的职业效能感较低,但总体上的职业倦怠水平较低,不存在严重的职业倦怠现象。

表1 农村中小学校长职业倦怠状况

(2)工作满意度总体水平较高,对工资待遇满意度偏低

将三年调查所获得的农村中小学校长工作满意度数据按照维度进行整体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显示,除了工资与晋升外,其余三个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中间值3,表明总体上校长的工作满意度较高,对自己所在的学校、所领导的教师满意,但是对工资待遇和晋升机会满意度较低。

表2 农村中小学校长工作满意度状况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69.5%的校长总体上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与同类学校相比,61.9%的校长对自己所在的学校比较满意;64.4%的校长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与现状感到满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工资与晋升机会,仅有13.9%的校长感到满意,持中间态度的占33.3%,而有52.8%的校长感到不满意。调查结果说明,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工作满意度较高,但对工资和晋升机会感到不满。

2.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生存现状

(1)总体工作满意度较高,但对工资、晋升机会满意度较低

工作满意度是指从业者对所从事的工作的满意程度,它对从业者的工作绩效等多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将2007—2009年三年的数据进行整体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被调查教师在工作总体满意度、学校内环境、性质与现状、工资与晋升四个维度上的平均分分别为3.32、3.07、3.36和1.97。四个维度的平均值与中间值3的差异比较结果表明,除了工资与晋升维度的得分显著低于中间值外,其余三个维度均显著高于中间值。说明农村中小学教师对自己工作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对于工资待遇和晋升机会的满意度则较为不满意。

进一步对教师在各个题目上所选择的百分比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总体满意度、学校内环境和性质与现状的选择比率相似,即满意和持一般态度的老师人数相似,而不满意的老师则比率较少。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工资与晋升,71.3%的老师感到不满意,而满意的则仅占8.4%。此结果表明,大多数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对自己的工资待遇和晋升机会较为不满,但对于工作的其他方面,农村中小学教师都较为满意。

表3 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状况

(2)满意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人际关系,但对教师的社会地位、收入和福利不满

职业满意度,是指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满意程度,它是职业复选率、社会地位、收入福利以及工作胜任能力等方面的一种综合。本研究将连续三年的调查数据进行了整体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教师对于自身人际关系、教育教学能力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中间值3,说明教师有较高的自我认同,但是,他们对于教师的社会地位、收入与福利两方面的满意度则显著低于中间值。这种较高的自我认同和对职业回报不满的反差,体现出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不高。

表4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满意度

进一步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教师职业满意度各个题目上所选择的百分比进行比较后发现,56.7%和62.5%的教师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和能力水平感到满意;对于教师的社会地位,满意和不满意的人数比率较为相似,分别为38.8%和36.2%;如果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不愿意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有31.2%;此外,57.9%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对自己的收入和福利感到不满意。这些结果说明,农村中小学教师对自身的人际关系和能力水平较为满意,但对教师的社会地位的看法不一致。值得重视的是较高比率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对自身的收入和福利水平感到不满,而且对教师职业的忠诚度较低。

3.农村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1)总体上说,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比较积极,认为学生的学业成绩较好,学习积极性较高,能够适应学校生活,对学生道德水平基本满意,但是多数教师认为,与十年前的学生相比,现在学生对教师的权威认同降低了,学生的道德水平有所下降。

学生是教师的主要工作对象,教师对学生的印象和评价极大地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感受和职业体验。因此,本研究连续三年调查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分别涉及四个方面: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对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评价和对学生道德水平以及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

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结果显示,农村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比较积极。其中,80.2%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中等以上,64.2%的教师认为学生听课和完成作业比较认真,认为不太认真的仅占7.9%;58.3%的教师认为学生重视自己的考试成绩和班级内排名。但对于学生平时表现出的厌学情绪,教师们的观点不一致,认为厌学情绪严重的占27%,认为不严重的占32.1%,40.9%的教师则认为学生厌学情绪一般。

教师对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评价结果显示,88.7%的教师认为大部分学生能适应学校的学习与生活。但对于学生的竞争观念和竞争意识以及合作精神的发展趋势,教师们的观点较为不一致,如51.1%的教师认为当前学生的竞争意识有所削弱,但也有37.8%的教师认为当前学生的竞争意识有所增强;此外,34.3%教师认为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相对于以往有所削弱,但49.8%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合作精神有所增强。

图1 与以前相比,老师的“权威”在学生心中的影响力有变化吗?

教师对学生道德以及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的评价出现相似的趋势:既肯定现状,又担忧发展趋势。结果表明,50.7%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的道德水平比较满意,非常不满意的仅占2.8%;但与十年前的学生相比,68.2%的教师认为当前学生的道德水平有所下降,而认为有所提高的则有28.8%;同样,对于自己在学生心目中形象的评价也有类似的发展趋势,教师认为学生对自身和学校的满意度较高,其中,65.9%的教师认为学生对自己的学校和老师比较满意,不满意及非常不满意的仅占5.6%。但认为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影响力显著降低,如图1所示。与之前相比,75.7%的教师认为教师的权威在学生心中的影响力降低了,而认为显著增强的仅占1.2%。

三、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生存状况三年比较

1.农村中小学校长三年调查结果比较

(1)职业倦怠

将连续三年调查的农村中小学校长职业倦怠的均数(2007、2008和2009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农村中小学校长职业满意度的三年比较

校长职业倦怠的三年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由表5和图2可知,三年间,农村中小学校长的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虽然不存在显著的年度差异,但是三年的均数具有增长的趋势。低效能感存在显著的年度差异,具体表现在农村中小学校长对工作的效能感越来越低(得分越高,效能感越低),说明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工作效能感有越来越低的发展趋势。总体上,校长的职业倦怠水平具有逐渐增长的发展趋势。

图2 农村中小学校长职业倦怠的三年变化趋势

(2)工作满意度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将2007年、2008年和2009年校长工作满意度的均数进行年度差异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由表6可知,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工作满意度各个方面均有显著的年度差异。

表6 农村中小学校长工作满意度的三年比较

校长工作满意度的三年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农村中小学校长工作满意度的各个方面均有显著的逐年下降的趋势,尤其体现在工资和晋升机会上(该维度的三年均数差异量数F值最大)。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中小学校长对工作越来越不满意,突出表现在工资待遇方面。

图3 农村中小学校长工作满意度的三年变化趋势

2.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满意度三年调查结果比较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满意度进行三年比较分析,统计分析结果如表8所示。由表8可知,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满意度均存在显著的年度差异。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满意度的三年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总体满意度显著降低。具体表现为教师2008年在职业再选率、自身社会地位、收入福利三方面的评价均显著低于2007年,体现为职业满意度的下降趋势。

表8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满意度比较结果

2009年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在收入与福利维度未出现显著下降,同时在职业选择的可能性与社会地位两个维度提高。原因可能是2008年国家加大了教育投入,将更多资金用于基础教育,增加了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提高了教育经费保障水平。这些措施可能使得2009年教师在对收入福利满意度评价上止跌,以及在职业选择可能性和社会地位上满意度的提高。

图4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满意度的三年变化趋势

与2007年相比,2009年农村教师在职业选择的可能性、社会地位、收入与福利、人际关系和能力水平五个方面的满意度均出现显著降低。可见,农村教师职业满意度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

3.农村中小学教师对学生评价的三年调查结果比较

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对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评价和对学生道德水平以及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三个方面,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评价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了三年的差异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农村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均比较积极。如三年调查结果均显示出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热情较高、较好完成作业和重视自己的考试成绩与班级排名。

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对学生道德的评价,三年的教师调查结果比较一致,均显示出教师对学生的道德水平比较满意,如满意的人数所占的比率2007年有59.3%、2008年有38.6%,2009年有50.7%。此外,如果与十年前的学生相比,三次调查的教师都认为当前学生的道德水平具有显著的下降趋势,如2007年有58.3%的教师认为当前学生的道德水平下降了,2008年有82.2%,2009年有68.1%。说明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认为当前学生的道德水平有所下降。

图5 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变化趋势

对于教师权威在学生心目中的变化,三年的调查结果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农村中小学教师认为教师权威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作用显著削弱,而且趋势越来越明显。如认为显著削弱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所占的比率2007年有9.3%,2008年有32.5%,2009年有20.3%。而认为教师权威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作用显著增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比率逐年递减,2007年占2.9%,2008年占0.2%,2009年占0.6%。

四、建议与对策

1.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提高工作满意度

心理契约是指组织和个人对双方权利与义务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其核心成分是双方隐含的非正式的相互责任⑤。教师与学校及相关主管部门之间存在心理契约⑥,良好的心理契约能增强教师对工作的忠诚度,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⑦。

三次调查中均发现教师的职业忠诚度较低(主要表现为职业再选率低)、对晋升机会、工资待遇等方面不满。从心理契约的视角来看,学校未能满足教师的发展期望,部分教师也不相信能通过学校机构实现他们的期望,两者之间存在不良的心理契约。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促进这一问题的解决:首先,加强沟通与合作。学校管理者要主动了解教师的多样期望,教师也要积极了解学校管理者的真实处境,双方做到知己知彼。其次,保持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期望相容。农村学校管理机构与教师之间由于期望互不相容而容易使得彼此关系不和谐。要改变这种现状,教育管理机构必须承认教师对于工资与待遇的不满与自身投入的不足有关。同时,农村教师不能用城市的工资与待遇标准来衡量自身收入。再次,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氛围。具有人文关怀的环境有益于教师与管理机构的相互理解与支持。在这种氛围中,管理机构和教师都将更愿意为教育发展的共同目标,为提高对方的满意度而不懈努力。

2.稳定教师队伍、共享优秀教师资源

目前,我国城乡经济和收入水平差距较大,造成农村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同时,家庭、学校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进一步增强了这种流失趋势。政府和学校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减少城镇中小学对于农村优秀师资的争夺;积极吸纳优秀大学生参与农村中小学教学;有效施行城乡教师换岗制度,城市中小学优秀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建立特级教师上门讲学制度。根据农村地区教师的实际需求制定授课订单,依据业务特长选择优秀教师上门实施订单式教学;借助现代多媒体手段积极引入优秀教学资源减轻教师负担。

3.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是影响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前者提供目标、后者激发动机。从激励机制来看:教育行政部门要改变对农村与城镇中小学教师相同的评价机制,建立合理而有差异的评价体系。在学校评比标准、教师晋升制度、培训考察机会等方面,对农村中小学有所倾斜。试行独立的与城镇并行的学校评价机制,基于学生入学后的提高程度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提高农村教师的晋升比例,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晋升中的学位、继续教育条件和论文数量提出更为适当的要求。

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工资福利待遇,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农村中小学的教师配置普遍偏紧,教师的课时量普遍较多,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对于那些不能保证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的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山区,试行农村教育特殊津贴制度,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提供特殊津贴、优惠医疗、退休养老保障,解除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经济压力和后顾之忧,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使他们爱岗敬业,体验到更高的职业成就感和价值感。

4.加强专业团队建设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压力较大,对于工资、晋升机会满意度低。在加强政府投入与引导的前提下,要积极建设教师专业团队,有效开展专业活动。如建立区域性的教师组织,如省级小学美术教师联合会,或者市级中学教师联合会等,通过教师专业团队的建设可以使教师有更多、更专业的交流机会。专业团队的组织机构还能为教师提供更多获得社会认可和相应社会地位的机会。同时,通过更专业的团体活动的开展,可以为缓解教师自身的压力,对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晓军、游志麟为本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徐富明教授为本研究提供了部分工具。特此致谢!)

注释

①马雪玉、王景芝:《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中国公共卫生》2010年第5期。

②甘雄:《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综述》,《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第7期。

③孙云樵、殷俊益、马强:《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压力及压力源的调查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报(自然科版)》2010年第1期。

④Enzmann D,Schaufeli,W B.“Dimensiona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Burnout Measure.”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71.4(1998).

⑤高永红、李全生:《心理契约视阈下高校教师忠诚度管理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

⑥李枫、李成江:《高校教师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研究—基于组织认同中介作用的分析》,《江海学刊》2009年第5期。

⑦田宝军、蒋芳:《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教师激励机制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2010-01-08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平台理论创新研究”(985ZB03)

责任编辑 曾新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职业倦怠校长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论校长的修养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
中等卫生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