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苏轼词中的隐喻

2011-11-07 08:37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源域首词苏轼

陈 雁

(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苏轼词中的隐喻

陈 雁

(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宋词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宝贵文化财富,吸引着众多海内外学者,而苏轼词也一直是中国诗歌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本文尝试通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宋词中具有代表性的苏轼词中的隐喻,对其定义分类,并分析了这些隐喻的文化和认知方面的特点。笔者相信这种尝试对于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欣赏和翻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跨文化;认知;苏轼词;隐喻

隐喻的修辞学研究始于亚里士多德,后人将其隐喻观概括为“替换论”,其基本观点是,隐喻是一种修辞现象,是词与词之间的替换。由于是一种替换,因此隐喻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工具,它只是增加语言表达力的一种工具[1]。传统的隐喻研究只是把隐喻看作一种语言现象,一种仅限于修辞学和文学研究的对象。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隐喻的本质不再只是一种语言现象,而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型。特别是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的出现,隐喻更是明确地被认为是人类用来组织其概念系统的不可缺少的认知工具。作为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的手段,隐喻在人类的语言和思维中无处不在,是人类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

在各种语言现象中,笔者选择了中国的宋词作为研究对象,因为诗歌与隐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隐喻的海洋。C.Lewis曾说过: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是诗人的主要文本和荣耀。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众多的词家中,苏轼的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2]。

一、苏轼词以及对其的传统研究

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他在词境方面的重要贡献是他在保留传统词的畛域的同时充分拓展词的新境界。在苏轼之前,人们普遍认为诗歌可以反映广阔的社会现实内容,而词只能用来抒写狭窄的男女感情,从风格的角度也形成了“诗庄词媚”的说法。在苏词中,占重要篇幅的是有关壮志、哲理、送别、旅怀、风光、农村、怀古、悼亡、闲适、贺寿、嘲谑等题材的词。正是这种质和量的变化,使苏词与前代任何词人的词都有了某种实质的不同。

历年来,众多的学者、研究者对于苏轼词中的隐喻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苏轼词的修饰手法,如拟人、明喻、暗喻、联想等;2.苏轼词的意象;3.苏轼词的翻译。简而言之,对于苏轼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的内容上,鲜少有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与繁荣以及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为代表的有关隐喻与认知之间的研究的出现,学者们开始尝试从认知的角度分析、研究诗歌。在西方如Leech,Owen,Brouwer等在这个方面都做了成功的尝试。在中国,也有许多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如:季广茂是第一个从认知隐喻角度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的学者,他很好地分析了从隐喻角度研究中国诗歌的利弊;耿占春试着通过分析中国古代诗歌来阐述隐喻与认知的关系;文旭和叶狂从认知的角度分析和翻译了陶渊明的一些诗词。诸如此类的研究已有很多,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研究者们大多选择的是英文诗歌,通过对其的分析来显示中西方的文化差异。2.在中文诗词的研究方面,他们大多都侧重于探讨如何翻译隐喻。除此之外,鲜少有人触及词这个方面,特别是苏轼词,而本文正是要采用认知隐喻的理论来研究苏轼词。

二、莱考夫和约翰逊的认知理论

莱考夫在《人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列举的隐喻大致分三类:1.结构隐喻: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领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将谈论的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2.方位隐喻:参照空间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3.实体隐喻:在这类隐喻概念中,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做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因而可以对其进行谈论,量化,识别其特征及原因等。[3]

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主要有如下特点:1.系统性:每一个概念隐喻中的目标域与源域之间都有一套对应的系统,这套系统控制着隐喻的生成。通过蕴含关系,概念隐喻自身彼此相互关联,形成一致的系统。2.文化传承性:隐喻具有文化传承性。

莱考夫采用源领域和目标领域来解释隐喻的产生,他把两个领域之间的这种带方向性的互动称为“映射”。映射一般由源域向目标域进行,因此具有单向性的特点。映射同时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即源域的结构系统地映射到目标域中。源域具体、结构简单,而目标语则抽象、复杂,隐喻就是将始源域映射到目标域之上,即:

三、苏轼词中的隐喻

本文选取了318首苏轼词,通过逐字逐句地分析,笔者在苏轼词中发现了大量的隐喻,这些隐喻主要分为如下六类:生命隐喻、时间隐喻、情感隐喻、植物隐喻、仕途隐喻、志向隐喻)。这些隐喻又可以进行如下的细分:

1.生命隐喻

+人生如梦+(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是旅程+(如:天涯踏尽红尘)

+人生如飘萍+(如:分携如昨,人生到处萍漂泊)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在本首词中,源域(梦)与目标域(人生)所共有的特征为:难以解释、短暂、充满不确定性、梦醒了就结束了,而人死了生命也完结了。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种概念隐喻体现了苏轼的人生观,而这也验证了莱考夫和约翰逊的观点,即隐喻的形成是基于人类自身经验的基础上的。由于梦与人生的相似性,苏轼选择了用梦来比喻人生,由于每个人都做过梦,所以人们能很好地理解这个隐喻,通过梦来理解这首词,理解人生。

2.时间隐喻

+时光如流水+(如:流年未肯付东流。)

+光阴似箭/闪电+(如:朝来庭下,光阴如箭)

在本首词中,源域(梦)与目标域(人生)所共有的特征为:一去不返、永不停歇、不可逆转和速度快。在这一认识上,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是如此,这也表现了隐喻的共同性。[4]

3.情感隐喻

+月亮代表情感+(如:人又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悲伤是流动的+(如: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东江)

+悲伤是物体+(如: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作为苏轼最有名的词之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展现的是中秋月圆之夜,本该是家人团聚的时刻,可作者却孤身在月下独酌的情景。虽然与弟弟苏辙相距并不遥远,可是两兄弟却不能相见,而那皎洁的月光与当时作者的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激发了作者创作出他词中的情感隐喻。

在本首词中,从源域(月亮)到目标域(情感)的映射如下:画隼横江喜再游,老鱼跳槛识青讴。流年未肯付东流。黄菊篱边无怅望,白云乡里有温柔。挽回霜鬓莫教休。

《浣溪沙》

通过这样的映射,作者把月亮的特征转移到了人类的情感上,使诗歌更为生动、感人和易于理解。

4.植物隐喻

+花草是人+(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树是人+(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

在中国诗词中,杨花事实上指的是柳絮。春天柳树开花,这种花形态碎小,色淡无香又隐身枝花,且花期不长,到了春末,便随风飘落,由于花朵太小,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即使注意到了,也不会有人因为落花而产生怜惜之情。然而苏轼却抓住了杨花的这种特质,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将其赋予了人的特征。在本词里,杨花代表着一位一个美丽中忧伤,在忧伤中美丽的思妇。

在本首词中,从源域(杨花)到目标域(思妇)的映射如下:

5.仕途隐喻

+惨淡的仕途犹如暴雨倾盆+

+仕途得意宛如阳光灿烂+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在本首词中,苏轼借风雨来解释他的仕途,想要理解这个隐喻,首先必须了解源域(风雨)与目标域(惨淡的仕途)之间的关系:

正是通过两者之间共有特点的联系,作者用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6.志向隐喻

+闲云野鹤象征着崇高的品格+

+仙鹤象征着自由+

分携如昨。人生到处萍飘泊。偶然相聚还离索。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尊前一笑休辞却。天涯同是伤沦落。故山犹负平生约。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醉落魄》

何为自由?苏轼通过仙鹤的意境,很好的阐释了抽象的自由观。

四、总结

什么是隐喻?它的作用仅仅是修辞吗?通过对苏轼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隐喻应该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不是词的单纯替换或转换,它是以已知喻未知,以熟悉喻不熟悉,以简单喻复杂,以具体喻抽象,以通俗喻科学,从而形成抽象思维的手段[5]。虽然隐喻的映射具有普遍性,但是它深受文化的影响,比如苏轼词中的隐喻意象,大多来自于传统的中国宗教和文化。隐喻意象是中国诗歌的翻译与传播的一大难题,然而,通过源域到目标域间的映射,笔者以为“忠实性”和“叛逆性”的创造是必不可少的,这也就对译者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束定芳.认知语言学导读,克罗夫特,克鲁斯,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周昌汝等.唐诗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3]耿占春.隐喻[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宋词鉴赏——定风波(苏轼).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6816897.html

[6]苏轼词全集.http://www.my285.com/gdwx/SC/sushi/

[7]苏轼词中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与认知.http://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604/8/51001108.pdf

[8]苏轼月意象诗作编年.http://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530/14/91201514.pdf

[9]杨珉华.浅析苏轼词中的常规隐喻[J].《写作:高级版》2007年第8期.

A Study of Metaphorsin Su Shi’s Ci From the Perspective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CHEN Yan
(Collegeof Foreign Languages,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Hainan)

Poetry is a sea of metaphors.As the gem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Song ci enjoy an important place in Chinese history.Among the famous cipoets,Su Shimakes cigenrereach thepeak of perfection.This paper tries tostudy metaphors in Su Shi’s cifrom the perspectiveof cognitive linguistics.By doing this,the author tries to:1.define and classify different metaphors in Su Shi’s Ci;2.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classes of metaphors.Theauthor believesthat her study will shed light on theappreci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Chinesepoems.

cognitivestudy;cross-culture;metaphor;Su Shi’s Ci

A811

A

1671-5004(2011) 06-0062-03

2011-11-25

陈雁(1980-),女,湖南省湘潭市人,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09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源域首词苏轼
基于参数字典的多源域自适应学习算法
从善如流
神回复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宋高宗的眼力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可迁移测度准则下的协变量偏移修正多源集成方法
我记得,我记得
月人《元词六十首选评》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