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常云昆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710127)
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测度及其分解:新的变化
柳江,常云昆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710127)
采用泰尔指数对中国1978-2008年的人均GDP进行测度和分解发现,中国地区经济差距以1990年为拐点呈U形变化,但在2003年之后差距呈小幅持续缩小的趋势。地区之间的差距仍然是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组内各省之间呈现出某种趋同倾向,而西部地区组内各省却呈现出“群体趋异”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蒙、川、渝、陕四省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与其他西部地区省市的差距拉大所致。
地区经济差距;泰尔指数;西部地区;“群体趋异”
对于地区经济差距的关注,除了对于不平等的关怀是所有道德哲学的共同特征外,还因为其在理论和现实上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不断扩大的地区差距对于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挑战。已有研究发现无论是全国还是农村内部和城市内部,地区差距都非常大,了解地区经济差距对于缩小收入差距、扩大内需从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极为重要,同时,从政策含义看,准确度量地区经济差距,透彻理解各种因素在地区差距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找出造成差距的主要因素,是选择并实施切实有效的经济政策的基础,也是客观评价改革的成果与问题的必要内容之一。
总结以往的研究,重点大体集中在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与影响因素方面,然而对于结果的判断却并不一致。所选取的样本数据的时间大多在2000年以前,缺少对近几年来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演变情况的详细分析,无法反映近几年来地区经济差距的动态变化,尤其是无法反映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新变化。因此,本文关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地区经济差距演变态势的分析,可能的边际贡献在于:一是包含了对最近几年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变化的研究。本文使用的数据更新,分析的时间序列更长,能更清楚地反映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尤其是最近几年的演变态势,例如研究发现2003年之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似乎出现了缩小的趋势;二是从地区的构成考察了导致地区间经济差距扩大的原因。结果发现,尽管地区间差距仍然是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成因,但近年来西部地区各省市发展的分化对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变化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和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恶化吸引了大批经济学家的注意,然而对于研究结论却始终存在着争论。杨开忠(1994)、陈国阶(1997)、覃成林(1997)、陆大道(1999)等研究认为改革开放后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以及沿海与内陆之间的经济差距在不断扩大;Fan(1995)研究认为中国东部地区的省域之间经济差距在缩小;而Wei yehua(1998)研究认为中国所有省域之间经济差距均有所缩小;李小建、乔家君(2001)进一步研究发现1990—1998年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对经济差距缩小,但沿海与内陆之间的经济差距则出现扩大态势;魏后凯(1997)等、Max(2002)等研究认为,1978-1990年间中国省域之间经济差距在缩小,自1990年起又开始扩大;王铮、葛昭攀(2002)研究发现,中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在20世纪90年代加速扩大,而中部与西部差距变化较小;王小鲁、樊纲(2003)等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地区差距一直处于扩大状态,只是在不同期间扩大的程度有所不同,东西部差距的明显扩大主要是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但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拉大了;Kanbur和Zhang(2005)使用GINI系数和GE系数对中国50年来地区差距的变化做了回顾,发现当前的地区差距已处于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上升通道中,过去的50多年来,中国的地区差距经历过农业危机、改革开放前夜两次高峰,目前仍处于第三次高峰的上升阶段,而且其严重程度远远超过历史记录(与1960年相比,2000年的GINI系数高出了16%)。改革开放以来,地区差距曾有所下降,但自1987年以来总体上始终处于扩大区间,并且从1998年开始,地区差距的扩大还出现了加速的趋势,似乎成为地区分化的一个拐点。刘夏明(2004)等人通过基尼系数的分解研究认为,中国地区经济的总体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有所下降,但20世纪90年代呈上升趋势,其原因主要来自于沿海与内陆之间的区间差距;鲁凤、徐建华(2005)研究认为省内差距对于中国整体差距的影响比三大地区之间差距和三大地区内省间差距显著得多,是构成全国整体差距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以基尼系数为指标,石磊、高帆(2006)实证讨论了中国31个省份1978-2004年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及其结构性原因,认为以1990年为拐点,地区经济差距有一个先缩减、后增加的“U”型变化轨迹,1978-1990年的差距缩小主要源于东部高收入地区的内部收敛,而1990-2004年的差距扩张主要源于中部中等收入地区和东部高收入地区的省际发散。黄涛(2006)等通过经验研究发现,东中西部的人均GDP分布差异占到了全部省市分布差异的70%以上,在1996年以后更稳定在80%左右。
大量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理论、选择不同的方法和指标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进行了衡量和分析,尽管结论不尽一致,但几乎都认识到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由于各种原因呈现出日益扩大的发展趋势。这种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势必会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未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1.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在地区经济差距问题的研究当中,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的分析方法是主要的分析方法。绝对差距方法包括平均差、标准差、离差和极差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不能全面地反映区域差距的结构性特征。相对差距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广义熵等指标,它们能较细致地反映区域差距的结构性特征,主要的差别在于参考值和相对差幅的定义上。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选择泰尔指数作为分析的指标。1967年泰尔(Theil)运用信息理论中的熵概念提出一个可以按照加法分解的不平等系数,该系数可以满足达尔顿-庇古(Dalton-Pigou)转移支付准则以及人口和收入均质性等所有条件。而且泰尔指数具有把整体差异性分成组内与组间差异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区域整体差异以及区域间差异的实证研究。
根据A.F.Shorrocks(1980)的方法,假设样本y中包含n个收入向量y=(y1,y2,…,yn),则泰尔指数可以写为:
其中,μ是向量均值,将样本分成G组,每组包含ng(ng≥1)个向量,为g组的向量均值,则泰尔指数可以分解为:等式右边第一项为组内差距,第二项为组间差距。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计算中,必须考虑是否取人口作为权重。在计算区域差距时,选择考虑人口作为权重或不考虑人口作为权重的地区差距指标,取决于作者的伦理判断和地区差距是否受到人口分布的影响(崔启源,1994),两种方法产生的结论可能相距甚远。参考魏后凯(1997)、Kanbur和Zhang(2005)等的作法,本文没有采用人口权重,范剑勇(2002)认为,含有人口权重的计算加重了低收入地区的份额并降低了高收入地区的份额,导致的结果是地区间收入差距缩小。
文中收入水平以各省人均GDP作为代表,并对所有数据以2000年为基期进行折算,这样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价格可比性问题而导致的误差。样本包括除港、澳、台之外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1978-2008年的数据;所有数据均来源于《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2.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经验检验结果。在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经验检验中,经常碰到的另一问题是区域的划分。我们仍然遵循传统的区域划分方法,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这种划分基本上使地带内部各省份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同一阶段,从宏观上基本反映了我国生产力分布的总体态势和一般特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本文将全国人均GDP地区差距分解为:东部地区省际差异、中部地区省际差异、西部地区省际差异以及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限于篇幅,不列出历年具体泰尔指数)。图1反映了1978-2008年中国人均GDP泰尔指数的演变趋势,图2反映了三大地区及地区间差距的贡献。
图1 1978-2008年中国人均GDP泰尔指数
从图1中泰尔指数的变化可以看出,在1978-2008年期间,泰尔指数经历了一个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过程,这表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的过程,其间的拐点出现在1990年,这和其他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以来,中国人均GDP泰尔指数已经出现持续小幅的下降。当然,这是否预示着地区经济差距的缩小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
图2 1978-2008中国人均GDP泰尔指数中三大地区及地区间贡献
从三大区域及区域间差距对全国整体地区经济差距贡献的角度看,东部地区组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省级差异对全国整体的地区经济差距贡献份额一直较大,但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40.76%下降到2008年的17.26%;中部地区组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省级差异对全国整体的地区经济差距贡献份额一直较小且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008年已经下降到不足3%,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许多经济学家所担心的“中部塌陷”论;西部地区组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省级差异对全国整体的地区经济差距贡献份额恰好与中部地区相反,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在2001年之后,组内省级差距呈现出明显的扩大趋势,其对全国整体地区经济差距的贡献度也快速上升,2008年达到了11.82%。三大区域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差距一直对全国地区经济差距的贡献较大并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1978年的46.33%上升到2000年的72.55%,随后出现了缓慢下降,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已经成为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变化的主要原因。中国目前的地区经济差距已经主要表现为三大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
总体上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组内差距水平大幅缩小,而地区间经济差距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在1990年以前这种组内差距水平缩小的作用超过了地区间经济差距扩大,带动全国经济差距总水平的下降;1990之后,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立了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之后,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迅速扩大,这是全国总体经济差距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换句话说,1990年之后,东部地区快速地向市场化转型,带动了经济的大幅发展,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迅速拉大,成为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成因。这种地区之间经济的差距,在2002年之后出现了趋缓的迹象。如果再经过进一步的观察,这种转折确实是存在的话,那么足以证明,国家实行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措施已经而且正在起到应有的效果。国家实施的这一系列平衡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对于平衡全国的资金、劳动力、资源等的地区间分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西部地区整体上呈现出较快的发展速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西部地区内部经济差距在2002年之后迅速扩大,出现“群体趋异”的现象,与此同时,东部地区内部和中部地区内部却呈现出趋同现象。为了进一步检验这种印象,我们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对初始年度(1978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作一元回归,分别观察是否存在着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趋同趋势。表1中的回归结果表明,全国和西部地区都没有显示出统计上显著的趋同趋势;而东部地区内部和中部地区内部都呈现显著的趋同趋势;但把中西部地区合并起来考察,显著性有所提高,意味着中部和西部地区在某种程度上的趋同。我们认为,西部地区的这种现象反映出西部地区各省市发展的速度已经出现分化,从人均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上看,1978-2008年增长最快的是内蒙古,年均11.1%,最慢的是青海,年均不足7%;当我们从西部地区剔除内蒙古、四川、重庆和陕西四省市后,重新计算的西部地区泰尔指数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对初始年度(1978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作一元回归,也呈现出更高的显著性。这表明西部地区内部经济差距的扩大主要是由于蒙、川、渝、陕四省市表现出更高的经济增长率所致,这四个省市已经表现出很强的脱离西部地区这个“贫穷俱乐部”的势头。
表1 全国及三大区人均GDP增长率对1978年人均GDP的一元回归结果
本文运用泰尔指数测量了1978-2008年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态势并进行了地区构成的分解。从总体趋势上看,中国人均GDP的泰尔指数经历了下降(1978-1990年)、扩大(1990-2002年)、再下降(2003-2008年)的演变,表明近几年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已经出现了缩小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西部地区在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发展较快,从而使地区间经济差距不断缩小。从构成上看,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地区之间的差距成为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三大地区内部的经济差距逐渐在缩小,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组内各省之间呈现出某种趋同倾向,而西部地区组内各省却呈现出“群体趋异”的趋势。然而当我们从西部地区中剔除蒙、川、渝、陕四省市重新计算其泰尔指数时却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也表现出较强的趋同现象,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蒙、川、渝、陕四省市表现出了更快的发展趋势,与其他西部地区省市的经济发展差距拉大所致。
[1]A.F. Shorrocks.The Class of additively decomposable inequality measures, Econometrica, 1980,48(3).
[2]Fan C C. Of belts and ladders:state policy and uneven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post Mao China[J].Annals of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95,85(3):421-449.
[3]Jongchul Lee. Changes in the source of China’s regional in equa1ity[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0,(11):232-245.
[4]Max L,Wang Enru. Forging ahead and falling behind :changing regional inequalities in post —reform China [J].Growth and Change,2002,33(1):42-71.
[5]Wei Yehua.Regional inequality of industrial output in China,1952 to 1990 [J].Geografiska Annaler,1998,80(1):1-15.
[6]陈国阶.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原因分析[J].地理科学,1997,17(1).
[7]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O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56(2).
[8]刘夏明,魏英琪,李国平.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04,(7).
[9]鲁风,徐建华.基于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方法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地理科学,2005,25(4).
[10]陆大道,刘毅,樊杰.我国区域政策实施效果与区域发展的基本态势[J].地理学报,1999,54(6).
[11]石磊,高帆.地区经济差距:一个基于经济结构转变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5).
[12]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13]王铮,葛昭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多重均衡与转变前兆[J].中国社会科学,2002,(4).
[14]魏后凯,刘楷,周民良.中国地区发展:经济增长、制度变迁与地区差异[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39-40.
[15]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1994,(12).
[16]张茹.中国经济增长地区差异的动态演进:1978-2005[J].世界经济文汇,2008,(2).
F12
A
1002-7408(2011)03-0089-03
柳江(1975-),男,江苏人,西北大学博士生,兰州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常云昆(1951-),男,云南人,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
[责任编辑:孙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