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苗 刘云 黄玉英
“W.S.O”教学模式在《世界民族音乐》课程中的实证
□黄苗 刘云 黄玉英
《世界民族音乐》是高师重要的公共专业基础课之一。通过的教学实践,结合实验测试与数据分析,证实在高师《世界民族音乐》教学中运用“W.S.O”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高师;世界民族音乐;W.S.O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多元化发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认同并付诸实施。基于这一发展趋势,2004年12月国家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将《世界民族音乐》列入必修课范畴。然而由于该门课程进入我国高师课堂时间尚短,无论在教材编写、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学模式的实施等方面都处于初期阶段。因此,如何在师范院校科学有效实施《世界民族音乐》的教学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之前国内相关研究或是停留在教学理论而缺少教学实践的探究,或是针对对象为专业院校的学生,而非师范类院校学生。而本课题正是将视角投放到该门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实践研究上,拟运用“W.S.O”综合教学范式探索高师实施《世界民族音乐》教学的有效途径,为学生今后从事基础音乐教育奠定基础。
本研究运用的“W.S.O教学模式”是根据音乐教育教学的特点与该课程的特殊性所构建的一种综合教学范式。“W.S.O”包括:WebQuest教学模式、Seminar研讨式教学法以及Orff音乐教育教学法。WebQuest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一种“主题探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发现、创新与协作能力。具有“F-O-C-U-S”即针对性(Focusing)、开放性(Open)、合作性(Collaborative)、综合性(Universal)和辅助性(Scaffolding)五大特点。[1]Seminar研讨式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某一课题结成小组,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教师自由地进行学术探讨,从而达到教学和科研的双重目的的教学模式。[2]教育部教高2005年1号文件中第11条明确指出“积极推动研究型教学”,要求“积极推进讨论式教学”。为做到这点,“W.S.O教学模式”中结合WebQuest教学模式与Seminar研讨式教学法,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研究的能力。而Orff音乐教育是当下对世界音乐教育产生重大影响、流传最广的一种音乐教育教学法,其强调音乐教学中动作、舞蹈、语言的紧密结合,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的“原本性”音乐教育行为方式,是一种“音乐教学的综合体”。[3]在课程教学中运用该教学法,不仅让学生更为切实的掌握本专业知识,同时也对将来他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提供范例。“W.S.O”教学模式将此三者有效融合,形成一种新型教学范式,并将其运用至高师《世界民族音乐》教学之中,探究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可行性。
本研究着力于教学实践,探索“W.S.O”模式在高师《世界民族音乐》的教学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1.实验对象。实验选取江西某高等师范学院2009级共计121名学生为实证研究对象,实验周期为一个学期(共16教学周)。121名学生被分为控制组与实验组两个教学班进行分组教学,其中控制组为09音乐学3班与音乐表演班,共56人,采用传统教学;实验组65人为09音乐学1班、2班,采用“W.S.O”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两组学生采用同一教师教授,且学习能力无显著性差异。
2.课程设置。《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知识涵盖面较为广泛,在一个学期的教学计划中难以面面俱到,故本研究以王耀华教授的《世界民族音乐》一书为教材,选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为该实验的实践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如下:
表-1 教学计划
由于课时有限,每一个地区与国家的民族音乐的讲解均从文化入手,以民歌、乐器与舞蹈为主要学习内容。
以“朝鲜半岛的传统音乐文化”章节为例,具体阐述该实验过程。
首先,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总体要求,并列出事先搜集、筛选过的网络清单,以便学生能更为快捷、高效的获取有效信息。之后将实验组的学生分为A、B、C、D四组,每一组学生按照要求利用网络进行相关知识的搜集、整理与课堂讲解,同时每组确定小组长进行组内的分工合作。如:A组将本组分为资料搜集、资料整理与资料汇报(即课堂讲解)三个小组,A1组通过网络进行朝鲜半岛地区的历史人文相关资料的搜集,而后由A2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待小组讨论分析之后,由A3组进行资料汇报。
表2 分组及任务
由教师担任主持,宣布本次课的讨论主题,简单概述本主题涉及的相关内容。2)分组资料汇报,教师提出问题:该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等对其民歌、舞蹈以及传统乐器的形成有哪些影响?引导其它学生将彼此了解的知识点进行串联与联想,通过知识点的外在形式思考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拓展思维;每一组资料汇报之后,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评议,对各小组表现进行量性评价,教师进行小结;学生与教师展开自由提问与激烈讨论,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点。对产生争执的问题教师及时做出解答,并在Seminar进行不畅时进行调节、梳理;教师归纳本章节主要内容,并对学生的讨论与争辩进行总结;各组学生根据讨论结果修订本组的汇报内容,提交Semina成果。同时,指导学生在进行资料汇报时充分运用Orff音乐教学法,如讲授“朝鲜半岛的民歌”时,通过聆听、演唱、肢体动作、表演等Orff教学手段,将每一知识点生动、形象的表述清晰,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熟练掌握教学内容。
控制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按教学计划同步教学。
为测试实验组与控制组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后在课程测试成绩以及课程满意度的差异情况,本研究编制了“《世界民族音乐》期末测试卷”及“《世界民族音乐》课程满意度问卷”两份量表作为测试工具。
1.《世界民族音乐》期末测试卷。本测试卷为标准的期末考试卷,考试内容以本学期教学计划为依据,体现了教学大纲的核心要求,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由五大题型构成,分别为填空题(18分,每空一分)、选择题(18分,每题三分)、名词解释(20 分,每题五分)、简答题(24 分,每题8分)、论述题(20分)。该试卷在题型设计上比较合理,而且试题难易程度适中,知识面覆盖较广。其中,识记类试题占56分,理解类试题占24分,综合应用类试题占20分。例如:论述题“论述音乐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宗教、语言的关系,并根据所学日本民族音阶的特点,编创一首具有日本风味的民歌”,此类题目内容涉及本课程重要知识点,旨在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及综合把握能力,并能客观的考察出学生的综合知识架构。
本试卷试题设计既能全面反映学生对该学期课程知识点掌握情况,又能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
2.课程满意度问卷。本问卷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被试对该学期课程的满意情况。问卷类型属于自陈量表,被试根据对测试项目的认同程度选择对应的选项。问卷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法,完全不同意计1分;有点不同意计2分;不确定计3分;有点同意计4分;完全同意计5分。问卷共由10个问题构成,例如:“学完这门课程后,我感觉收获很大”,“我对课程的教学形式比较满意;”,“每次我都怀着愉悦的心情参与课程”等。
本研究使用SPSS13.0社会统计学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平均数差异性检验。从表-3数据来看,对于课程考试测试卷,实验组的平均分为77分,控制组的平均分为70分,标准差分别为5.77、5.17,t值为2.88,p为0.005,测试数据表明,实验组课程考试平均分显著高于控制组。对于课程满意度测试卷,实验组的平均分为4.2分,控制组的平均分为2.7 分, 标准差分别为 10.1、9.6,t值为 2.16,p 为0.005,测试数据表明,实验组课程满意度平均分显著高于控制组。
表-3 实验组与控制组测试分数差异性检验
M为平均数,SD为标准差,t为差异性检验统计量,p为概率值。统计学根据显著性检验方法所得到的P值,一般以P<0.05为显著,P<0.01为非常显著。
本研究以《世界民族音乐》课程为载体,通过对采用“W.S.O”教学模式的实验组和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控制组学生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W.S.O”教学模式的学生在课程考试测试分数以及课程满意度得分上显著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该模式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和观点,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借鉴该研究方法和思路,将新型教学模式运用到其他课程中,结合不同课程的教学特点,探索相适宜的新型教学模式。
[1]刘胡英.WebQuest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实证研究[J].湖南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11(9):6.
[2]王林义,杜智萍.德国习明纳与现代大学教学[J].外国教育研究,2006(7):77-80.
[3]李妲娜,等.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学校美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9.
黄苗(1982-),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民族音乐学;刘云(1982-),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学;黄玉英(1955-),女,江西南康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音乐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课题“全球视野下高师《世界民族音乐》教学模式探究”阶段成果之一。
G712
B
1001-7518(2011)23-0095-02
责任编辑 何颖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