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戡 罗青平
师范学校升格后如何架构实践技能培养体系
□孟 戡 罗青平
中师学校升格后,应从设置全面、均衡的学习内容;构建全程、立体的教学模式;形成长效、灵活的激励机制;建立完善、有效的管理机制等方面重新架构实践技能培养体系,以实现实践技能培养系统升格。
师专学校;实践技能;培养体系
实践技能历来是中师的培养特色。中师升格为师专后,招收的学生规模比原来大得多,学校各方面建设都面临新的挑战。原有的实践技能培养工作虽然有较好的基础,但对照高等教育的要求,还有明显的差距。师专应在高等教育的框架下重新思考实践技能的培养目标、内容、实施要点及特点,在新形势下,架构起更为完善和更为现代化的实践技能培养体系,进一步加强师范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实现实践技能培养系统升格。
研究实践技能培养体系实际上就是要回答培养什么和怎么培养这两个基本问题。围绕问题,师专的实践技能培养体系主要由内容设置、培养模式、激励机制、管理机制四个部分构成。其中内容设置是载体,培养模式是主干,激励机制是引领,管理机制是保障。
根据系统科学理论的原理,在构建实践技能培养体系中,内容设置、培养模式、激励机制、管理机制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并在系统内部形成信息反馈的循环,此四个部分与外部环境紧密相连,是整个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图1)。
图1 实践技能培养体系总体结构图
中师时期特别重视书写、说话、音乐、美术等单项技能的训练,从而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训练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据笔者对师专在校生、毕业生以及用人单位的访谈调查结果表明,师范生的普通话、书写、唱歌、手工等单项技能掌握率比较高,应用效果良好,在校生对单项技能的学习比较有信心。
随着社会对教育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基础教育学校越来越需要上岗就能很好地独立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这就对师范生的综合实践技能提出了要求,而这正是过去中师的薄弱之处。调查结果显示,师专在校生对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等综合技能感到不自信,有无从下手的感觉,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认为目前师专学生的综合技能在刚毕业时掌握不够,经过在岗位上的长期锻炼和学习后才逐渐形成。
因此,实践技能的内容不仅包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直接作为“工具”使用的基本功,如口语、书写、简笔画,还包括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基础教育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能力,如教学设计、指导课外活动等。对此两项的重视程度和开展工作应均衡。
此外,学习内容还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联系,与基础教育改革相联系,与现代社会人才需求相联系,避免脱离实际。注意在实践技能的训练中,不断渗透职业道德的教育,培养科研意识和能力。
中师时期,学生的见习、实习一般都安排得少而集中,实践技能的训练呈单线性、单向性的特点,学生缺乏多方位融通的学习经验和反馈的机会。师专应根据实践技能习得的特点,构建起全程交互、多元立体的实践技能教学模式。
(一)教学的全程交互性
师专应把理论学习、实践学习、实训操练、教育见习和实习纳入实践技能养成的全学程进行统筹管理。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形成完整体系,有利于整体全程管理;第二,学生在全学程的交互学习中,有多次实践和反馈的机会,便于实践训练与理论学习的融合。
教育见习和实习应遵循“感性、体验、顶岗”的规律稳步推进,形成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分段实施的相对稳定的体验式、调研式、参与式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教育实践贯穿在学生整个师范教育过程中,并且把教育见习和实习作为教育实践环节,列入教学计划,保证课时和学分。
(二)教学的立体多元性
新时期的实践技能培养不应是线性的,师专可以从培养途径、方法、形式等多维度共同构建教学模式,使之更加多元、立体,彰显开放性。
1.实践技能培养的途径。实践技能是由学生个体将理论知识纳入自身原有的经验范式后,加以整合内化,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实际行为。因此,培养实践技能必须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的结合体途径,而不是互为割裂的个体途径。可具体通过理论学习、实践训练和岗位锻炼三个途径来实现实践技能的培养,它们互相融合,交互进行。
2.实践技能培养形式。学校对师范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形式丰富多样,可以从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两方面来概括。
(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开展实践技能教学是指在培养方案设置的课程内进行实践技能培养。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指导,重在教师点拨、开展研讨,能够发挥高效、有序的优点。课外开展实践技能教学是指在培养方案设置的课程以外,学生在校内的其它时间进行的训练,重在学生训练、个性发展。主要有学生自主练习和有组织练习两种形式。学校升格后,培养学生的层次比中师要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拓展的能力,因此,尤其强调学生课外的自觉练习。
(2)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师专招收的学生比过去大幅增多,学校一方面应为师范生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提供足够的硬件保障(如功能型场所及设备),通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自由与组织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校内实践技能练习;另一方面应大力开拓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场景。学生在校内有训练条件,在校外有实践锻炼、接受指导的机会,两方面有机结合,有效促进实践技能的发展。
3.实践技能培养的方法。实践技能培养的方法既要符合实践技能养成的规律,又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采用听课、观摩、操练、体验、研究、参与等方法,这些培养方法互相交叉、融合地运用在实践技能培养的各个途径、各种形式中,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实践技能练习的质量。
为了激发学生主动、持续地练习实践技能,形成以二级考核制度、校内外活动以及思想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激励机制是可行的措施。
(一)二级考核制度
实践课程在规定学期完成后,立即进行期末考核,对学生在该学期学习的效果进行检测。这是第一级考核。此后,该课程就没有专门课堂内教学的计划了,学生必须利用课外和校外的形式开展以自主训练和有组织练习相结合的长期练习,在教育实习前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践技能第二级考核,成绩合格,获得《教师基本功合格证》,持证实习、上岗。第一级考核是常规性的考核,促使学生在课时计划内认真学习和练习;第二级考核能引领学生在整个学程自主、自觉地不断巩固练习实践技能,避免学完就忘,不能真正带到岗位去的问题。学校还应制订以具体化和强化能力发展为原则的各项技能的考核标准,为学生的练习明确目标和方向,也为考核提供指标,以配合二级考核制度的实施。
(二)校内外活动
通过开展社团活动、第二课堂、青年艺术节等校系两级活动以及参加省市各项活动,为学生课外练习、展现和学习实践技能提供广阔的平台,尤其是开展以职业能力内容为主题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练习、展现技能的积极性,形成互相学习,不断进取的学习风气,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检验训练效果,促进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开展。
(三)思想教育
师范生在实践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畏难、不自信、骄傲、懒惰、受挫、怕苦以及对实践技能的认识不正确等,如果仅靠强制的考核和自主的活动,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不断学习和提高,师专的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心理咨询师应通过思想教育、心理咨询等途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激励学生不断加强实践技能的学习。
师专应建立起一整套管理运行机制来保障实践技能培养顺利、有效进行,包括组织机制、制约机制和评价机制三方面。在强化实践技能的目标驱动下,以三方面机制为保障,将实践技能的培养任务落实到各部门、各课程和各学程中去,形成一种稳定有序的运行状态(图2)。
图2 实践技能管理机制图
(一)组织机制
实践技能的培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实施涉及到教师、学生、行政、校外等各种因素。师专应遵循“学校和系部”二级管理模式,坚持以系统科学的观点来建立组织机制。教务处建立各种相关的校级规章制度、指导意见和检查、评价等运行机制,团委等其它行政部门围绕实践技能培养规章形成课外活动的管理办法。系部在学校的意见下,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设置实践技能内容,建立专项管理制度,规划建设资金,安排具体教学时间、地点。这样,系部从内容、制度、人员、财力、时间、地点等方面具体落实了实践技能的培养,同时,还有利于形成各自的培养特色。如某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学校的指导意见下,根据职业特点,设置了普通话、讲故事、书写、简笔画、幼儿舞蹈、手工制作、钢琴、唱歌、说课、活动组织、幼儿生活管理、写教案、评课等内容,训练时间除了课内学习、校园活动以外,还要求学生每天早自习和晚自习开展项目内容的“晨读晚练”活动,并且制订了严格的考勤制度和考核标准,对各项目的考核采取“联考制”,即某项目的所有任课教师共同对每个学生进行考核评分,体现了考核的严肃性和重要性。
(二)制约机制
在实践技能培养过程中,应建立以制度建设为主的制约机制为提高实践技能的培养质量和规范管理提供保障。如《第二课堂活动总体实施方案》、《学生“教师基本功技能”训练与考核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和规范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意见》、《教学实践活动工作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对规范实践技能培养活动,保证培养质量都能起到重要作用。
(三)评价机制
通过学校评价、部门自评、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学校对各部门和各系部的实践技能培养工作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价,以促使各个部门认真落实,加强管理。例如专项检查各部门的实践技能培养工作,定期检查《教师基本功合格证》的考核及通过率,检查见习实习的工作,在基础教育学校调查,每学期开展一次学生评价等。除此之外,在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定期检查和各级教学建设项目的评审中,实践技能的培养工作均应列为重要评价指标,例如精品课程的申报和年度检查,在课程设计的理念、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条件、教学效果等各方面指标中都应含有实践技能培养的要求。
[1]原国家教委师范司.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S].1992(9).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 年)[Z].(不详).
[3]李谦著.现代沟通学(第三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5.
[4]“面向21世纪教师教育对策研究”课题组.新世纪师范大学的使命[J].高等教育,2001(2).
责任编辑 颜小兵
G715
A
1001-7518(2011)05-
孟戡(1975-),女,苏州人,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学、教育管理;罗青平(1955-),男,南昌人,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