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对FD I地区转移的影响
——来自工业企业数据和FD I空间效应的证据*

2011-10-10 00:41平,欧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2期
关键词:劳动力效应成本

陈 平,欧 燕

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对FD I地区转移的影响
——来自工业企业数据和FD I空间效应的证据*

陈 平,欧 燕

利用我国30个省38个工业行业1998—2007年的数据,就我国劳动力成本对FD I的影响分时段、分地区、分行业作了深入研究,与以往研究结论不同的是:发现劳动力成本对FD I的影响会因时间、地区和行业特征的不同而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在模型中,添加了FD I的空间效应因素,发现周边地区的FD I集聚会增加一个地区的FD I,而这种效应受地理距离的影响,距离越近,效应越大,反之越小。因此,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后,受影响的FD I若发生地区转移,其首选的地区不是邻国,而是我国其他地区。

劳动力;成本上升;FD I地区转移;空间效应

一、引言

最近几年,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我们会不会逐步失去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而导致FD I转向周边邻国,或从东部沿海流向全国其他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对此作深入细致的研究以解除疑惑很有必要。

理论上,在FD I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中,不可避免地要讨论劳动力成本的作用。然而,遗憾的是,这种作用是否显著?是显著为正还是显著为负?以往的研究没有得出相对一致的结论。魏后凯等(2001)曾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秦皇岛市135个外商投资企业来华投资的动机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在外商对华投资动机的相对重要性中排第一位。而徐康宁等(2008)则认为,来自美国的FD I以及高端跨国公司,在区位选择上对我国低成本劳动力这一重要因素并不敏感。黄肖琦和柴敏(2006)也发现我国劳动力成本对FD I区位选择没有显著影响。何兴强等(2008)则在模型中预期我国劳动力成本对引进外资的净效应为负,却得到不显著的结论。

现实给我们的感觉是,长期以来,我国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是吸引FD I不可否认的一个重要因素。劳动力成本在基数较低时对FD I尤其是劳动密集型FD I的流入,反向效应不明显,当劳动力成本上升后开始产生显著负向的影响,FD I有可能转向周边的越南、老挝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邻国。而事实上,时间特征、地区特征以及行业特征均会对劳动力成本影响FD I的流入产生不同的效应,不能一概而论。

较多的实证结果之所以会得出不显著的结论,主要的原因可能有二:第一,没有分时段加以分析。由于劳动力成本在不同的时间段很有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变化,因而就整个样本期实证将得不到细致准确的结果。第二,没有分地区、分行业分别加以考察。而不同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会有较大的差异,不同行业的赢利等特征不同,其劳动力成本对该行业FD I的流入也会有很大的区别,对此不作处理所得的结果过于笼统,有失偏颇。

本文利用我国1998年到2007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8个工业行业的数据,分区域、分时段、分行业对劳动力成本吸引外资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并从FD I集聚的空间效应方面分析其转移流入地是周边邻国还是我国其他地区。我们建立以下理论假说:

第一,以5年一个周期来看,将1998—2007年分为两个时段,即1998—2002年和2003—2007年。后一时段,我国劳动力成本开始上升,因而两个时段我国劳动力成本对外资的吸引作用有所不同,后期的负向作用日益明显。

第二,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对外资流入这些地区的影响不同。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幅度大,对外资流入产生挤出效应,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基数小、上升慢,负向效应还没有显现,中部地区处于二者之间,有可能显著为负,也可能不显著。

第三,在不同的工业行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对该行业外资的流入影响也会有较大差异。在垄断性、赢利高或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有可能为显著正向的影响,而在竞争激烈、赢利不高、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有可能显著为负。

第四,FD I集聚具有空间扩散效应,并且这种效应具有距离依赖性,因此,已经流入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敏感型FD I更多地会转移到我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而不是转到周边邻国。

二、数据、变量说明与统计描述

(一)样本数据

文中的FD I、应发工资、应发福利及行业就业人数的数据来自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由于2008年的相关统计指标不全,其他可得的数据来源也缺乏相应的替代指标数据,因而我们的数据时间为1998—2007年。38个行业(二位代码),出于可比性,作了各年各地区的相互匹配,剔除了无法匹配的数据。地区GDP、人口、道路铺装面积、地区物价指数、各地外资企业进口、出口水平、各年的平均汇率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统计数据、中经网和中国资讯行数据库。

(二)变量说明

以下变量均按1998年为基期折算,以剔除通胀的影响。所有变量的单位均换算为人民币的“万元”。t=1998,……,2008,表示年份;p=1,……,30,表示地区;i=1,……,38,代表行业。

以下控制变量的选取参考了已有研究成果,在显著性和数据可得、可比性的基础上加以挑选得出。

3.Exp,t和I mp,t。分别表示某地区某年外资企业的出口和进口。从运输成本的角度看,两个指标的系数符号应为负,然而,如果是核心技术设备的引进,则符号为正;如果满足国外需求能带来更丰厚的利润或是生产本身就是针对国外市场,则符号也可为正。

4.物流变量WLp,t。用道路铺装面积表示。修路面积是基础的交通设施状况的表现,交通设施越健全,对FD I的吸引力越强,预期符号为正。

5.地区人均GDPp,t。作为市场需求变量,通常认为中国广大的市场需求是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预期符号为正。

6.地区FD I存量DFD Ip,t。参考之前研究的处理方法,由于无法获得外资退出的信息,只能用各地区各年度的累积数近似表示。由于集聚会带来生产和管理技术、信息的外溢和人才的流动等效应,预期符号为正。

(三)统计描述

由图1所示,我国三个区域的劳动力成本均显示出上升的趋势,但西部地区增长缓慢,增量不大,东部地区上升幅度很大,中部地区也有较大上升。

图1 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1998—2007年劳动力成本的变化对比

表1 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劳动力成本比较(单位:%)

由表1可见,劳动力成本在全国的占比超过5%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按大小排序是广东、江苏、上海、山东和浙江,而中部地区的湖南省劳动力成本全国占比也超过了5%,高于山东和浙江地区。劳动力成本在全国占比不超过1%的地区是甘肃、宁夏、青海、广西。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劳动力成本全国占比超过5%的行业有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表2 我国38个工业行业劳动力成本的变化统计(单位:%)

图2 我国38个工业行业劳动力成本变化情况

由图2可见,从1998年到2002年我国工业38个行业的劳动力成本变化不大,从2002年到2007年部分行业的劳动力成本有了较大提高。

三、模型设定与实证结论

(一)模型设定

根据以上分析,参考以往研究,我们设立基本模型如下:

其中,Xk是控制变量,k=1,2,3,4。为避免潜在的内生问题,控制变量中的集聚变量即地区FD I存量作滞后一期处理(Haaland et al.,1999;赵伟等,2007)。参考大多数空间计量的研究(Coughlin et al.,2000;Garretsen et al,2006;王立平等,2006;何兴强,2008;杨海生等,2010),选取空间权重矩阵W。W·lnFD Ii,t度量周围地区的FD I流入量加权和对某一省区FD I流入的影响,这一影响跟地理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影响越大,距离越远,影响越小,由W体现。β为正,说明空间影响效应为正。

W作为空间权重矩阵,在W内的非对角元素全为0,对角线上每个元素V为一个30*30的方阵。假定距离不随时间而改变,所以V1998=……=V2007。每个V方阵的元素值Γij为两个省省会之间的欧氏距离的倒数,i=j时,Γij为0。

参考吉米等(Jimmy Ran et al,2007;Julien Lefilleur et.al,2010),我们分别在控制行业、控制地区和控制行业与地区三种情况下对模型进行估计。估计前,经Wooldridge(2002)的序列相关检验,模型存在AR(1);经Pesaran(2004)检验,模型不存在截面相关;经修正的White检验,模型存在组间异方差。因此,采用GLS方法进行估计。另外,设5年为一个时段,我们就1998年到2002年、2003年到2007年两个时段分开进行了估计,结果列于表3(3)—(6)。本文所有检验和估计均采用Stata 10.0软件进行,显著性水平控制在5%以下。

表3 行业控制下、行业与地区控制下全样本GLS估计系数

(二)实证结果

表3报告了行业控制下全样本及行业、地区控制下1998年到2002年、2003年到2007年两个时段的估计结果。结果显示:以地区各行业财务报表中的人均应发工资和福利表示的劳动力成本对引资有显著负向影响(回归(1)(2)),这种作用在1998到2002年不显著,2003年到2007年表现出来,这可能是因为前一时段我国的劳动力成本还不高,因而其负向影响暂未显现,而到2003年以后,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其反向作用逐渐显著(回归(3)(4)(5)(6))。这验证了假说一。

控制变量中,人均GDP作为市场容量指标,对引资有显著正向的影响,这种影响在2003年以后表现特别突出(回归(5))。人均GDP每增加1%,外资的流入就增加0.51%(回归(5))。外资企业本身的进口和出口对外资的增加正向作用显著,这与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发达的现实相符。由FD I集聚所带来的技术、管理培训等外溢效应的作用,FD I存量系数显著为正,这与其他相关研究的结论一致。物流的发展对FD I显著的正向作用随着我国各地交通运输设施和效率的不断提高而显现出来。

表4 行业控制下子样本(东部、中部和西部)GLS估计系数

表4区分了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报告了三个子样区劳动力成本对FD I流入的影响。劳动力成本的显著反向作用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比较突出,而在西部地区则不显著。这验证了假说二。

控制变量中,东部、中部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越完善,则FD I流入东部和中部地区就越多,西部地区则没有这种显著效应,这可能与西部地区基础交通设施的建设滞后有关。外资企业的出口越多,流入东部地区的FD I就越多,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则没有显著影响。外资企业的出口每增加1%,流入东部的外资就增加0.437%。外资企业的进口越多,流入各地区的FD I也显著增多,这种效应在东部地区最大,这可能是因为东部存在大量加工贸易的缘故。FD I存量显著正向效应一如既往研究所得的结论。

表5中具体行业见表2。

表5报告了地区控制下各个行业的估计结果。劳动力成本对外资有显著负向作用的行业有8个(i11、i12、i19、i22、i23、i26、i28、i29),系数绝对值由大到小的前6个分别是:(1)塑料制品业(回归系数为-21.061);(2)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橡胶制品业;(6)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回归系数为-0.44)。这些行业的FD I对劳动力成本比较敏感,当劳动力成本增加时,会引起这些行业的FD I撤走,另寻该行业劳动力水平较低的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投资;有显著正向作用的行业有4个(i6、i18、i36、i37),效应由大到小排列:(1)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回归系数为5.9791);(2)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3)农副食品加工业;(4)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回归系数为0.7512)。这些行业的劳动力成本增加,反而吸引更多的FD I,可能是这些行业为生活或生产必需品行业,具有刚性需求的缘故。

本估计结果验证了假说三,即在工业的不同行业,该行业的劳动力成本对本行业外资的吸引作用也会有较大差异。在垄断性、赢利越高或技术密集型的行业,越有可能为显著正向的作用,而在竞争激烈、赢利不高、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有可能显著为负,使得FD I区位选择发生转向。

表3中,周边地区的FD I流入量加权和系数为正,说明周围FD I增量会增加某地的FD I。表4中,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周边FD I加权和系数也为正,说明三大区域周边的FD I集聚均会导致区域FD I流入的增加。由于这种正向的FD I空间效应,加上空间权重,表明这种空间效应具有地理距离依赖性,即已经流入我国的FD I,在发生地区转移时,距离越近的地区被选择的可能性越大。所以,我国东部地区的FD I,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后,对此敏感的部分,转移到我国其余地区的可能性大于周边邻国。这验证了假说四。

表5 地区控制下分行业GLS估计系数

以上劳动力成本变量用相对工资率指标再次验证,估计系数均无显著变化,说明结果是稳健的。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对我国、尤其是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引起FD I转移到周边邻国,还是转移到我国其他地区作了实证检验。

(一)所得结论

1.从时间来看,由于2002年之前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不高,以地区各行业财务报表中的人均应发工资和应发福利表示的劳动力成本,对引资的显著负向影响在1998到2002年并不显著。2003年后,我国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这种反向作用也日益显著。就地区而言,劳动力成本上升对FD I的显著反向作用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比较突出,而在西部地区则不显著。从行业来看,劳动力成本对外资的影响在不同行业表现不同。38个行业中有显著负向影响的有8个,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劳动资本密集型行业,如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等。但有4个行业有显著正向的影响,如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均为生产或生活必需品行业。

2.控制变量中,人均GDP作为市场容量指标,对引资有显著正向的影响,这种影响在2003年以后表现特别突出。外资企业本身的进口和出口对外资的增加正向作用显著,外资企业的出口越多,流入东部地区的FD I就越多,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则没有显著影响。外资企业的进口越多,流入三大地区的FD I也显著增多,这种正向作用与我国的技术设备引进和某些紧缺原材料的进口有关。物流的发展对FD I显著的正向作用随着我国各地交通运输设施和效率的不断提高而显现出来。这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表现尤为突出,但西部地区尚未体现出来。这与西部地区物流业的发展滞后有关。

3.由于FD I集聚所带来的生产、管理技术和产业链配套等外溢效应等原因,周边地区的FD I集聚会增加省区或区域的FD I流入,空间距离越近,扩散效应越强,距离越远,效应越弱。因此,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会导致部分FD I进行地区转移,但这种转移更多可能是流向我国其余地区,而不是周边邻国。

(二)政策建议

1.东部地区可以利用已有的优势条件,进一步加大物流业的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供应链的建设与完善,培育、引进与储备各种高端人才,走技术创新之路,以加大吸引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的FD I,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不断发挥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作用。同时,合理产业规划布局,使部分FD I转移到中部和西部地区,带动两地区的发展。

2.中部地区作为承东启西的区域,要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促进经济增长;还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吸引对劳动力成本不敏感或者劳动力成本对外资有显著正向作用的行业的FD I。同时,大力吸引具有显著正向外资集聚效应的17个行业的FD I。充分发挥对东部的承接和向西部的扩散效应。

3.西部地区可以继续利用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在进一步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服务效率、加强劳动力职业技能的培养、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因地制宜,积极吸引东部和中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而进行地区转移的外资,并努力吸引FD I具有显著正向集聚效应的17个行业的外资,使其不断地产生集聚的关联效应,从而很好地完成对东、中部地区的产业承接,促进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Coughlin,Cletus and Eran Segev.,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World Economy,2000,23,(1).

Garretsen,Harry and Jolanda Peeters.FD I and the Relevance of Spatial Linkages:Do Third Country Effects Matter for Dutch FD I?.2006,http:∥ideas.repec.org/r/nbr/nberwo/ 9517.html

Haaland et al.,What Determines the Economic Geograph of Europe?.CEPR Discussion paper.1999,No.2072.

J Ran,JP Voon and G Li.How does FD I affect China?Evidence from industries and province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7,35(4):774—799.

Julien Lefilleur and Mathilde Maurel.Inter-and intra-industry Linkages as a Deter minant of FD I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Economic Systems,2010,34(3):309—330.

何兴强,王利霞.中国FD I区位分布的空间效应研究.经济研究,2008,(11).

黄肖琦,柴敏.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FD I区位选择——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6, (10).

王立平,彭继年,任志安.我国FD I区域分布的区位条件及其地理溢出程度的经济研究.经济地理,2006,(2).

魏后凯,贺灿飞,王新.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动机与区位因素分析——对秦皇岛市外商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1,(2).

徐康宁,陈健.跨国公司价值链的区位选择及其决定因素.经济研究,2008,(3).

杨海生,聂海峰,徐现祥.我国FD I区位选择中的“第三方效应”——基于空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4).

赵伟,张萃.FD I与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基于20个行业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7,(11).

【责任编辑:许玉兰:责任校对:许玉兰,杨海文】

郭彦文,徐盈之.现代服务业知识管理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研究.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21(5).

李丹,郭迟.组织学习与知识转化的关系及IT对二者影响的探讨.管理学报,2009,(5).

林山,蓝海林,黄培伦.组织学习,知识创新与组织创新的互动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4,22(5).

林义屏.市场导向,组织学习,组织创新与组织绩效间关系之研究——以科学园区信息电子产业为例.管理评论(台湾),2004,23(1).

刘蕾,唐博华,雷森.基于知识管理能力评价的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0,(1).

路琳,梁学玲.知识共享在人际互动与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9,(1).

马宏建.中国高技术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与绩效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孙晓强.从组织学习过程模型看组织学习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角色.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1).

谭可欣,郭东强.隐性知识管理及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管理评论,2007,19(12).

魏江,焦豪.创业导向、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关系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2).

谢洪明,王成,罗惠玲,等.学习、知识整合与创新的关系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7,10(2).

曾萍,蓝海林.组织学习、知识创新与动态能力:机制和路径.中国软科学,2009,(5).

郑文山,胡扬成.市场导向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基于浙江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10,(1).

朱少英,齐二石.组织学习中群体间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管理学报,2009,6(4).

【责任编辑:许玉兰;责任校对:许玉兰,杨海文】

F831.6/F249.21

A

1000-9639(2011)02-0185-07

2010—11—15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07JA790087);国家海洋局908专项课题(GD908—02—018);中山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逸仙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0000—3126202)

陈 平(1965—),男,福建南平人,经济学博士,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510275);

欧 燕(1975—),女,贵州贵阳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博士生(广州510275)。

猜你喜欢
劳动力效应成本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懒马效应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