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组织越轨类型及成因

2011-09-26 14:32刘霁堂李悦书
探求 2011年1期
关键词:越轨组织化范式

刘霁堂 李悦书

(广州中医药大学 人文社科学院,广东 广州510006)

科学组织越轨类型及成因

刘霁堂 李悦书

(广州中医药大学 人文社科学院,广东 广州510006)

依据科学规范的层级性,可把科学组织规范划分为科学组织科学范式规范、科学组织公共科学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法律及政策规范。本文指出科学组织越轨的三种类型,并结合科学组织化过程对引起三种科学组织越轨类型的原因进行分析。

科学组织;科学规范;科学组织越轨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的独立及其体系的成熟,科学建制化步伐不断加快。组织化是科学建制化的基本特征。不断生成的科学组织一方面自身进行着调整,另一方面又与其它组织或环境进行着协同。可以说,没有科学的组织化,就没有近现代科学。任何科学组织都有自己的组织目标和组织规范,遵守组织规范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基本保证。但是,现实中不同的科学组织,由于科学大系统错综复杂的内部联系和环境作用,组织目标各异,组织规范有别,背离组织规范即科学组织越轨时有发生。科学组织越轨不利于科学组织化,影响科学建制化进程,对科学发展构成危害。对科学组织越轨展开研究,揭示其发生原因,寻求其治理对策颇有意义。

一、科学组织演变与科学组织分类

(一)科学建制化进程

组织是系统科学概念。在系统科学中,组织被认为是系统演化的主要行为,系统通过组织而生成有序结构。组织有两个基本特点:其一,组织结构相对于组织前状态,其有序度增加,对称性降低;其二,组织过程是系统发生质变的过程,是系统有序程度增加的过程。[1]系统组织行为有两种表现,一种以系统外部力量的目标、意愿对组织进行设计、安排和调整,形成组织结构,即他组织;另一种是在一定外界条件下,主要依靠系统内部要素作用,形成一种潜在力量,驱使系统自发组织起来,形成组织结构,即自组织。严格区分他组织与自组织较为困难,因为组织行为是系统外在力量与内在力量协和作用之结果,组织结构是他组织与自组织的统一体。

科学是探索自然规律,扩展自然知识,并实现其应用价值的人类活动。这一活动随着人类诞生就开始了,但与现代科学关系更为密切的科学活动应该说是从哥白尼时代开始的。因为在哥白尼时代前,科学知识更多表现为古人在生产实践中的天才直觉,科学活动与生产活动混为一体,没有形成规范的方法。哥白尼时代以来,随着科学的独立,科学建制化拉开序幕。但到19世纪前,科学还主要以探索自然规律的纯粹认识活动为目标,好奇心成为科学活动的内在动力,科学活动主要表现为科学家的个人行为,科学成果(论文)仅用来在松散的集会上宣读,赢得认可。科学实验室的运作多表现为师徒行为,尽管有英国皇家科学学会、法兰西科学院等组织,但结构零乱,缺乏组织化。科学知识仅作为讲座内容进入大学讲坛,建制化的人员配置和教育体系尚未形成。[2]总之,科学还处于前组织化阶段。

进入19世纪后,科学从收集材料的经验阶段进入到整理材料的理论阶段,理论研究的自由特质和解决问题的好奇心促成基础研究实验室不断生成。同时,科学理论的应用取向开始促成工业自发取向科学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室作为科学组织的新军脱颖而出。业余科学家被职业科学家所代替,科学家被组织进各类研究机构中,多数科学机构有了较为严格的规范和制度。同时,为了扩展知识,提升水平,科学家们还自发形成各种专业学会。大学开始增设具体科学院、系,形成规范的科学教学、研究体系。此外,各国还创办了专一的工业、农业、工程等学院以及与科学传播、应用相关的组织。科学的功利取向和社会化认可使19世纪后的人们从不同角度关注科学、参与科学,形成更为多样的科学组织,这些组织又相互作用形成更大的科学组织。[3]总的看来,二战前,由于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占据主导地位,外力对科学的影响不大,科学组织以研究组织为基础自我分化、自我增生,形成自组织结构。

经过20世纪前叶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以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科学支撑下的高速发展,人们开始对科学进行新的审视。科学研究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基础上大力发展应用研究和工程开发研究。企业、政府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科学研究主体建设。科学成为社会核心意识形式,科学意识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意识形式之中,成为社会发展之中轴。科学不再是科学家的科学,而成为全社会人的科学。人类不但要认识科学、利用科学,更重要的是要驾驭科学。科学建制化需要考虑更多外在因素,科学组织需要全新的建构。

(二)现代科学组织的类型

现代科学是全球建制的大科学,大科学的全球建制使科学资源有效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科学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存在诸多组织单元。从现代科学活动的全过程看,不论基础科学研究、应用科学研究还是工程科学研究,其运作程序一般包括项目规划、项目确定、项目颁布、项目申请、项目实施、成果发表、成果鉴定、项目验收、成果应用和成果传播等。由此,我们可把科学共同体内所含的组织单元归为三类:科学研究组织、科学管理组织和科学中介组织等。科学研究组织主要承担科学的基础、应用和开发等研究任务,如各类实验室、研究所、研究院、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等;科学管理组织主要承担政策、制度制定以及项目、课题的征集、招标、评审、协调、验收、评价和奖励等任务,如各种科学基金会、政府科技厅(处)、科学诚信办公室、各类科学学会等;科学中介组织主要承担科学成果发表、科学成果应用、科学成果市场开拓和科学知识传播教育等任务,如科技报刊图书出版发行机构、知识产权局、科技产权市场、科学博览体验中心、科学技术馆、各类高等学校等。这三类科学组织的区分是相对的,现实中一些科学组织不同程度地具备如上三种职能,并设置相应的机构。如一个研究所既有研发团队,又设有管理科室,同时还创办了科技刊物。

现代科学组织化呈现出四种趋势:第一,由于科学门类分化、科学过程细化,科学组织分化呈多样化;第二,由于科学的大科学化、后学院化趋势,科学组织呈综合化、规模化;第三,由于科学成为企业、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科学组织化他组织因素增加,自主性降低;第四,由于科学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生活的作用强化,公众、社会了解科学的愿望强烈,科学组织化呈环境异质化。

二、科学组织规范与科学组织越轨类型

(一)科学组织规范及分类

在科学共同体中,三类科学组织结构多样、功能各异,具体组织大小不一、数目繁多,相互间既竞争激烈、争取上游,又合作协同,共谋进步。如此的组织化格局促成了现代科学快速发展。显然,每个科学组织的良性运作和功能发挥是现代科学组织化的前提和保证。一般组织都有自己的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和组织规范,组织规范在组织过程中的贯彻和执行是组织结构形成和组织目标实现的保证。不论自组织还是他组织,组织规范是实现组织化的根本所在。科学组织也不例外。但是科学组织是人为组织,组织成员是分工不同的人或人的集合,人的主体性决定了科学组织在组织规范上与其他组织的差异。

科学组织规范不同于其他组织规范,有自己的特殊性。其一,公信性。科学组织规范是科学家的行为准则,是科学家与科学组织达成的协议和契约。每位科学家应对组织规范都有准确的理解和认同,并在组织活动中维护和遵循该规范。其二,进步性。具体的科学组织规范应能反映相应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能有效规范组织成员行为,引导组织优化,实现组织目标。其三,层次性。科学组织规范不是简单的规定,而是一个层次化的规范体系,因为科学组织是自组织与他组织的统一体,组织的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都要在组织规范中得到反映,组织自身的个性诉求、共性要求和外部环境期望都要关注。其四,形式多样性。科学组织规范的外部表现形式多样,它可以是显在的制度、守则、法规、协议和章程,也可以是潜在的习惯、嗜好、传统、约定和隐性文化。其五,相对稳定性。科学组织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在不同的组织化阶段,组织的结构和功能都有不同,科学组织规范也要根据组织进化要求进行修正,但这个过程是缓慢的、阶段性的。

科学组织规范对科学组织化过程发挥着重要影响。首先,科学组织规范对科学组织化有驱动和导向作用。组织规范体系是科学组织内在动力和外动力的反映,组织规范已成为组织化动力;组织规范又是组织目标的体现,执行组织规范就是向组织目标靠近。其次,科学组织规范能增强组织成员的凝聚力和约束力。组织规范是一组织区别于基他组织的基本标志,是组织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来源,组织成员会自觉维护组织规范,拒斥其他组织规范侵入,并与违背组织规范行为作斗争;最后科学组织规范能协调组织内外关系,优化组织内外环境。由于科学组织规范反映了组织内外的要求,组织内成员遵守共同规范密切合作、协同作业,同时组织外信息渠道畅通,环境变化能够不断反映在组织行为中。

科学组织规范体系有三个层次:第一,组织内在认识和方法规范。实际上就是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所说的科学范式内容,它为具体科学组织所特有,不同科学组织差别较大[4]。第二,科学组织所共有的本体和价值规范。实际上就是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所说的科学精神气质的内容,是所有科学家和科学组织都认可的。第三,社会公共法律、道德和科学政策规范。作为社会公民,科学组织成员必须遵守这些规范,科学组织往往把这些规范以特定形式具体化为科学组织规范,成为组织科学活动指南。所有科学组织只有坚守组织规范体系才能实现自己的组织目标,并确保整个科学共同体处于有序状态。

(二)科学组织越轨类型

科学组织越轨是科学组织在组织化过程中违背科学组织规范的行为。科学组织越轨不是组织个别成员行为,而是组织大多数成员已不认可组织规范,或者组织核心成员不认可组织规范,并在实践上已违背组织规范。由于科学组织规范是层次化结构,不同层次规范在科学活动中的地位有别,越轨对组织造成的影响不尽相同。同时,在某些情况下,科学组织的某些越轨行为也并非坏事。所以,对科学组织越轨行为进行分析是深入研究科学组织越轨之前提。依据科学组织规范体系的层级和科学组织的分类,我们可把科学组织越轨类型归为三类九种。如果把科学规范体系的科学范式层越轨设为A,科学精神气质层越轨设为B,公共社会法律、道德和政策层越轨设为C,则有三类科学组织越轨类型A、B、C,把它们与三种科学组织组合即构成九种科学组织越轨。

三、科学组织越轨成因分析

(一)科学组织A类越轨成因

科学组织在组织化过程中逐步生成自己的专业规范,即科学范式。对于特定科学组织来说,范式规范是组织生命,具有特有性。一个科学组织在长期磨合中,形成特有思维定势、认知方法和工作套路,依照这些范式规范组织得以持续进化。范式规范对组织成员具有较强的文化约束性,组织成员违背范式规范将冒遗弃和孤立之风险,除非他故意离开该组织。因为违背范式规范,意味着对组织学术传统及方法、手段的不认可,组织将排斥之。科学组织越轨是多数成员或核心成员违背组织规范的行为。一般情况下,科学组织A类越轨不利于科学组织发展,是组织不允许的。但在科学组织化特定阶段,科学组织A类越轨会发生,并且也非坏事。譬如,在科学革命时期,或者科学组织职能变迁时,科学范式规范已不能适应组织需要,组织成员多数希望选择和使用新范式,科学组织A越轨即会发生。

通常情况下,科学组织A类越轨为什么能够发生呢?我们认为有四种原因不容回避。其一,由于科学范式规范反映了科学组织的自组织机制,是自组织过程中自发生成,后有该组织核心成员固定下来。所以组织建构过程中,当组织核心成员未出现前,组织范式规范也是潜在的,规范对成员的约束是自发的,组织成员的越轨较为普遍。其二,在科学组织发展时期,由于一次性招募新手过多,对招募标准把握不严,而后对新手的范式规范教育未能跟上,导致新手们要么因不知而违背规范,要么直接应用来自其他组织的范式规范,由此导致科学组织行为的混乱局面。其三,受外在因素影响,科学组织目标制定过高,与范式规范发生矛盾,依靠范式规范难以实现,科学组织成员为实现目标会偏离原范式规范寻找新范式规范,从而背离原范式规范而越轨。对于自组织力不足的科学管理组织和科学中介组织,这种越轨现象的发生更为频繁。其四,外界环境因素发生较大变化,主流思想观念改变,传统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出现质变,科学组织成员不断受到环境因素干扰,就会试验性把环境因素镶嵌在思维中,使组织科学范式发生变异,导致科学组织越轨。科学组织A类越轨有三种情况:科学研究组织越轨、科学中介组织越轨和科学管理组织越轨。由于组织目标、结构和规范不同,三种组织越轨的机制也不尽相同。总的来看,从研究组织、中介组织到管理组织,由于他组织力增强,组织范式规范稳定性减弱,科学范式规范越轨变易。由于科学范式规范的自组织性,科学组织A类越轨的影响主要限于科学组织本身,对整个科学共同体威胁不大,所以,学术界对该类科学组织越轨并未格外注意。

(二)科学组织B类越轨成因

科学社会学家默顿对近代以来科学建制化的特征进行总结,以科学精神气质概念定义科学工作者的科学道德规范。默顿指出:所有科学工作者和科学工作者组织在科学活动中务必遵守科学普遍性、公有性、无私性、有条理的怀疑性和独创性,否则整个科学共同体的科学活动将变得无序,并认为今天科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应归于这五种科学精神气质的作用。普遍性指评价评价科学知识的唯一标准是与已被证实的知识一致,而与发现者个人和社会属性无关;公有性指科学发现是全社会的公有财产,发现者的要求仅限于获得承认和尊重;无私利性指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的目的应当是为发展科学知识而不是任何个人利益;有条理的怀疑性指科学家不要轻信任何人的工作,应当持一种有根据的怀疑和批判态度;独创性指创新是科学的第一要务,科学家要以创新和增长科学知识为己任,既使没成功创新活动对科学也是有意义的。[5]默顿提出的科学精神气质并非穷尽了科学的价值特征,实际上面对现代科学特征,学术界也提出其他新科学精神气质。科学研究组织、科学管理组织和科学中介组织尽管所承担的科学组织化职能不同,但他们作为整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都要无一例外遵守这些规范。否则,本组织及整个科学共同体的运行将失去秩序。现实中,这三种科学组织受多种因素影响常有B类越轨发生。

三种科学组织B类越轨的原因主要表现如下诸方面:首先,科学组织过于看重组织外部形象,往往从本位主义出发,不惜牺牲公共科学规范。如科学研究组织为了维护自己形象,有时会对本组织成员在科学活动中的伪造、篡改和剽窃行为不加追求;科学管理组织为完成课题招标任务也会对缺乏论证根据和独创性的标书放行。其次,科学组织环境弥漫着恶性竞争气氛,由于马太效应强力放大,科学组织为了获取有效科学资源便有意违背公共科学规范。如科学研究组织硬性规定成员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规格,违背科学的独创性;科学期刊组织以经济收益作为期刊评价标准,对论文发表质量要求不高,违背科学的普遍性。再次,科学组织易受其他科学组织越轨行为影响,从而连锁反应。组织越轨不同于个体越轨,组织总是千方百计逃避惩罚,如果越轨换得组织利益又不受惩罚,其他组织就会跟进越轨。目前,不少大学和研究机构核心人物出现科学越轨,事实上是组织越轨行为,出于多种因素总能逃脱惩罚,即说明了这一点。最后,科学组织成员科学素养低下,科学功利价值至上,对科学理解偏激,对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意义缺乏正确认识,对科学越轨无知识储备。科学组织忽视对组织成员的科学精神教育,包括组织核心人物在内的组织成员违背了科学规范,却俨然不知。对科研人员进行的问卷调查反映,多数科研人员认为一稿多投、论文添加署名并不越轨。[6]现实中,科学组织B类越轨发生频繁,对整个科学共同体构成威胁,成为学术界和政府机构关注焦点,通常讲的科学越轨更多是在这个意义上。

(三)科学组织C类越轨成因

大科学时代的科学组织社会化程度高,组织活动受社会影响大。从科学研究组织到科学管理组织、科学中介组织,组织成员无一不受到社会公共道德、法律和政府科技政策的制约,这些规范以各种形式反映在科学组织各类规章中,对组织形成约束力。譬如诚信、公正、爱护人类、尊重社会、善待动物、珍惜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生态等公共道德规范;民法、刑法、知识产权法、组织法、科技进步法、技术合同法等法律规范;科技项目招标规定、科技项目评审章程、科技成果鉴定条款和科技成果奖励规定等政策规范。由于科学组织受这些外部规范他组织的约束,C类越轨的成本一般较高,因为越轨行为要么受到社会舆论谴责而使组织名誉扫地,要么受到法律和政策制裁而使组织元气大伤。但是受各种欲望和潜在利益驱使科学组织也会铤而走险,酿成C类越轨。

分析科学组织C类越轨原因,我们可归为如下几点:第一,科学组织结构不完善,组织规范不对称。现实中不少科学组织无越轨监督、预警机构,共识的越轨行为正在发生却无力阻止;在组织有关规定中往往有奖励措施,却无惩罚措施;有义务要求,却无责任要求。南韩黄禹锡科学越轨属于C类越轨,发生原因主要在于组织内部结构不对称,越轨无监督。第二,科学组织越轨惩处力度小,科学组织从越轨中得到的收益数倍于由越轨而受到的惩罚。我国的各种法律和科技法规对有关科学活动中越轨处罚习惯于思想教育思维,一般处罚较轻,而且有关处罚规定言词模糊,让人无法执行。受市场意识影响的现代科学组织往往会用经济模式思维科学越轨问题,越轨的发生大有故意之嫌。第三,科学组织的公民道德教育和法律、政策教育针对性不强,未能形成与组织职能相一致的C类规范,科学组织成员不能结合自己的工作辨别C类越轨行为。譬如,科学研究组织把由国家课题资助的成果专利占为己有,一些科技工作者把职务性发明当作个人发明进行转让。第四,科学组织目标的制定更多地受到外部力量影响,而科学组织目标的实现却又主要靠组织成员,当目标不能实现时,组织往往向外寻求帮助,从而违背C类规范,构成C类越轨。譬如,科学期刊组织在上级管理部门影响下制定了提高期刊质量的目标,当完不成任务时组织就会用非正当手段来达到。从科学研究组织、科学中介组织到科学管理组织,C类规范在组织中地位越发强势,C类越轨的发生越发困难。很明显,研究机构、中介机构C类越轨较多,而管理结构C类越轨较少。由于C类越轨的危害是社会性的,所以社会舆论和政府十分关注该类越轨。

[注 释]

[1]许国志等.系统科学[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30.

[2]刘霁堂.科学建制化过程与科学家科普责任演变[J].科学学研究,2003,(6):591-595.

[3]贝尔纳著.陈体芳译,科学的社会功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1.

[4]舒炜光等.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96.

[5]默顿.科学社会学[M].鲁旭东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15.

[6]江新华.学术何以失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78.

责任编辑:温朝霞

G301

A

1003—8744(2011)01—0075—06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科学组织越轨的定义、分类、成因和治理研究》(批号为07JA630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0—11—21

刘霁堂(1964—),男,广州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伦理与科技管理;李悦书(1963—),男,广州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伦理学。

猜你喜欢
越轨组织化范式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亚临界芝麻蛋白粉挤压组织化工艺研究
越轨创新的概念、测量及结果研究
越轨创新的前因、过程与结果研究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越轨创新行为研究综述与展望
添加剂对高水分挤压组织化复合蛋白理化性质的影响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挤压工艺参数对高水分组织化小麦蛋白产品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