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潜力及其评价

2011-09-25 04:00:54张可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0
关键词:发展潜力方程变量

张可,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0090

城市发展潜力及其评价

张可,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0090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一个城市发展潜力指标评价体系,探讨城市发展潜力的决定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全球城市的发展潜力排名,城市开发的强度等,并对城市定位的标准作了数量界定。对城市发展潜力的作用,短期来看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大;长期来看公共制度的影响最大。世界城市发展可能面临路径依赖效应,同时全球多数城市面临着过度开发的问题,中国城市尤为严重。

城市发展;结构方程;发展潜力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家与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于城市间的竞争。城市作为物质流、信息流、人力流、资本流等在空间上的集聚体,是未来国家间争夺要素资源、市场、人才的重要阵地,是国家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增长极,城市的发展已经被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来考虑。

认清城市发展潜力及其发展阶段具有重大意义。为此,一些学者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研究区域发展潜力,将决定区域发展潜力的因素分为 劳 动 和 资 本 两 个 方面[1]155-1731,[2]527-5361,[3]71-1021;国内的学者贾晓霞等人基于区域系统的角度,认为区域发展潜力由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管理四个支持系统组成[4]44-47;马仁峰等对省域发展潜力要素和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区域发展阶段不同,区域发展潜力影响因素的类型与质量存在差异[5]53-60;陈志恒根据现代城市分类方法对东北亚地区的城市进行了特色分类,通过比较不同类型城市的特征分析了城市间的发展潜力[6]22-26;国内关于城市发展潜力评价方法的研究较少,仅有张新红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广东中心城市发展潜力和省域城镇发展空间进行了实证分析[7]68-75,刘红娜等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黑龙江 64个县市的发展潜力做了实证分析[8]33-35。综上可知,目前国内外关于城市发展潜力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一方面缺少一套能被广泛接受的理论体系,多是零散的经验分析;另一方面定性的研究多于定量的研究,且研究方法较少。其原因可能是:一是缺少大量的城市数据支撑,二是城市发展潜力是一个不容易直接观测的变量;三是缺少关于城市发展潜力的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本文拟尝试用结构方程模型来构建一个城市发展潜力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城市发展潜力的作用机制,首次提出了城市未来发展定位的定量标准。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全球 500个城市的大样本数据,根据结构路径图分析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二、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结构化方程起源于 20世纪初 Swall Wright开创的路径分析方法,之后 Jo rskong和 So rbom在其基础上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简称 SEM),SEM模型在近些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认可,其应用领域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卫生统计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 [9]269-2771,[10]199-218。

该模型分为两个部分:一类称作测量方程(Measurement Model),目的是描述显变量与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另一类称作结构方程 (Structural Equation),目的是描述潜变量之间的关系。

测量方程可以表示为:

式中 Y为内生观测变量矩阵,X为外生观测变量矩阵;η为内生潜变量,ξ为外生潜变量; Δx为外生显变量在外生潜变量上的因子负荷矩阵,描述外生显变量和外生潜变量之间的关系;Δy为内生显变量在内生潜变量上的因子负荷矩阵,描述内生显变量和内生潜变量之间的关系;ε和δ表示测量方程的残差矩阵,描述方程中未被解释的部分。

式中λ表示内生潜变量之间的影响效应系数;Γ表示内生外生潜变量对内生潜变量的影响效应系数,即外生潜变量对内生潜变量的路径系数;表示结构方程的残差项矩阵,ζ表示方程中未被解释的部分。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和指标说明

结构方程模型对样本数量有严格的条件:一是样本必须在 200个以上;二是样本数据呈正态分布。本文的数据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 》(2009-2010)[11]260-510,报告中采集了全球 500个城市的相关数据,该数据经过指数化处理后接近正态分布,具体处理方法参见该报告。经过SPSS13.0软件对报告中的 50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最后选定了 18个观测变量,5个潜变量,包括 1个内生潜变量和 4个外生潜变量 (见表1)。

城市发展潜力可由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率来测度,综合竞争力反映出同其他城市相比所处的位置,城市获取收益为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经济增长则反映出城市发展的后劲和动力。人力资本是决定未来城市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人才是保持城市持续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采用教育指数、大学指数、人口总量、劳动力密度来测度。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源泉之一,采用科技公司指数、科技园区指数、专利指数、科研创新中心数来描述城市目前的技术进步水平。公共制度反映了政府在城市管理过程中要素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良好的制度安排将有效提高城市的产出能力,采用经商便利度、自由度指数、中央与地方财政比例、政府公共管理指数来测度城市公共制度水平。建立广泛的全球联系是提升城市形象、贸易往来、政治交往的基础,全球联系是城市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假设: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公共制度、全球联系对城市发展潜力均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即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公共制度、全球联系的水平越高,未来的城市发展潜力越大。

表1 结构方程模型变量表

(二)城市发展潜力的结构路径图及其决定机制分析

运行软件AMOS18.0所构造的方程结果如表 2所示,P值均达到显著性水平,指标选取符合结构方程模型的要求。方程拟合的主要标示量如表 3所示。CFI、NFI、IFI值均大于 0.9, GFI接近 0.9,且 RM SEA值小于 0.08,信息指数A IC接近饱和模型,表明被检测的方程与样本数据的拟合度良好,所构建的模型有较高的可信度。

表2 结构方程回归权重结果及调整后的系数

表3 结构方程主要拟合指数

图 1 结构方程路径图

图 1是 AMOS18.0给出的结构路径分析图,图中各路径上的系数均为标准化后的效应系数。经济增长和综合竞争力对城市发展潜力的影响十分明显,路径系数分别达到 0.428和0.828,说明选择它们测度城市发展潜力是合适的。除全球联系外均对城市发展潜力产生直接的正向促进作用,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公共制度对城市发展潜力的直接影响效益系数分别为0.27、0.537、0.523,科技进步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发展潜力最重要的直接因素之一,公共制度对城市发展潜力的直接影响略小于科技进步,人力资本的影响效应相对较小,这可能与人力资本投入的产出周期有关,人力资本投资效应需要较长时间,短期对城市发展潜力的直接影响并不明显。全球联系对城市发展潜力具有间接作用:通过正向促进技术进步进而促进城市发展潜力,效应系数为:1.025×0.537=0.55,表明全球联系促进了技术进步,国际城市间的广泛交往促进了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同时还促进了全球技术要素的流动,也是提升城市发展潜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公共制度对城市发展潜力还有较强的间接作用。公共制度通过 4条途径促进城市发展潜力:直接作用效应(0.523);公共制度→人力资本→城市发展潜力,作用效应为:1.27×0.27= 0.343;公共制度→技术进步→城市发展潜力,作用效应为:0.097×.0.537=0.042;公共制度→全球联系→技术进步→城市发展潜力,作用效应为:0.346×1.025×0.537=0.19。其总效应系数为 1.11,远高于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对城市发展潜力的贡献。公共制度对人力资本产生作用,例如政府提供免费职业教育从而促进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知识水平,最终将提高本地的生产效率,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人力支持;良好的制度安排能促进技术进步的广泛应用,促使科技要素的合理配置,使科技进步快速进入生产环节,为城市产业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动力,促进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并保持连续的城市发展潜力;政府对外开放的态度有利于建立广泛的全球联系,与国内和国外城市的广泛往来将有利于先进技术的引进。

总体来看:全球 500个城市的样本数据支持人力资本、公共制度、技术进步、全球联系对城市发展潜力呈正向的促进作用的假设,全球联系的作用是间接的。

(三)城市发展潜力的测度、国际比较及发展定位

在上面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定义理论上的城市发展潜力 F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全球联系,公共制度),Ai为第 i种潜在变量的潜力指数,有 k种观测变量,χk表示第 k种观测变量的实际得分,该得分是对相关指标原始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的指数;μik为第 i种潜在变量与第 k种观测变量间的影响效应修正系数, βi为第 i种潜在变量对城市发展潜力的影响修正系数。则潜在变量的潜力指数 Ai=∑χkμik,因此理论上的城市发展 F理=∑Aiβi。为了便于比较不同城市的发展潜力指数,对路径系数均做归一处理,即∑βi=1,∑μik=1。而实际反映城市发展潜力的观测变量是人均产出和经济增长,所以定义实际城市发展潜力为 F实际=(人均产出,经济增长)=∑χlαl,其中χl表示第 l种观测变量的实际得分,αl为第 l种观测变量和城市发展潜力的影响效应修正系数。

根据《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9-2010)的数据,运用上述方法来评价全球 500个城市的发展潜力,限于篇幅,只列全球 500城市理论城市发展潜力前 50的城市,见表 4。

表4 2009-2010年度全球最具潜力的城市排名

理论城市发展潜力:纽约和伦敦以其强大的综合实力领跑全球城市。美国城市明显占优,前 50名中占据 18席,美国仍然是未来世界高端城市发展的聚集地。亚洲的新加坡、东京、香港位列全球前 10,其发展潜力后劲十足。中国有 4座城市进入前 50,分别是香港 (6)、上海(16)、北京(21)、台北(31),香港发展潜力世界一流,但与纽约、伦敦等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其理论发展潜力指数相差 0.1以上。另外,纽约、伦敦等超级城市的潜力分项指数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属于综合性均衡发展的城市。新加坡、巴黎、纽约分列前 3名,中国香港和上海与这些城市的差距较大,未来香港和上海要发展成世界超一流城市必须加强人力资本投入,特别是高端人才的引进。巴黎、伦敦、东京分列技术进步潜力前 3,注意到上海、北京、台北分列第 5、第 7、第 10,香港仅列第 13位。在全球联系上伦敦、纽约、巴黎以绝对的领先优势分列前 3,中国香港和上海分列第 6和第 7位。新加坡和香港的公共管理水平处于全球城市领先水平,其公共管理潜力指数分列全球第 1和第 2,而公共管理水平是决定长期城市发展潜力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这是新加坡和香港未来城市发展潜力的主要优势,北京、上海的城市公共管理潜力水平仅列全球第 48和 49位,城市公共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制约北京、上海城市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表5 理论城市潜力排名分布及特征

整体来看:欧美城市发展潜力整体占优,非洲、南美洲城市发展潜力明显处于弱势,亚洲新兴城市发展潜力巨大(见表 5)。全球城市发展潜力总体分布表明:城市发展潜力也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效应。该潜力排名与《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9-2010)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相似度极高,城市目前的发展状况对未来的发展潜力提供了“路径”。欧美等发达国家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功能和分工基本形成,其城市发展潜力面临着一条良性的循环累积效应。未来城市的发展潜力最终将以若干年后的综合城市竞争力体现出来,全球城市发展潜力整体分布意味着至少在短期内世界城市的总体格局不会发生重大调整。

理论城市发展潜力是以目前的要素条件和城市基础,完全有效发挥这些条件和基础所能形成的最大发展潜力。实际城市发展潜力是利用目前的要素条件和城市综合基础所形成的实际发展潜力。两者之间的潜力差值可以反映该城市的开发程度,也是城市综合绩效的表现。潜力差值大于 0,表示城市发展潜力仍有发挥的空间,城市开发强度小于城市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潜力值小于 0则表示城市开发强度过大,已经超过城市目前要素条件和城市基础所能承受的强度;城市发展潜力等于 0则表示城市开发处于一种良性的平衡路径上。表 3表明:实际城市发展潜力前 10的城市依次为: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上海、巴黎、华盛顿、香港、北京、芝加哥。上海和华盛顿的潜力差值小于 0,两城市均存在过度开发的问题,需要警惕过度开发带来的负效应,如环境污染,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等一系列的城市病症。全球 500个城市中仅有 95个城市开发强度在小于城市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开发强度大于城市承受范围的城市多为潜力指数较低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中国城市尤为严重,除香港、新竹、台北之外,其余城市均存在过度开发的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城市的过度开发将会严重影响城市未来的城市发展潜力,城市在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考虑负效应,如何既能保持持续的城市发展潜力又能使城市发展处于良性循环,这将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显然,理论城市发展潜力是未来城市发展空间的一个较好的标示量,城市未来的发展必须有正确和科学的定位,因此笔者将全球 500个城市的发展潜力进行一个阶段性划分,从而为城市未来发展定位提供参考,见表 6。

表6 理论城市发展潜力阶段性划分

由表 6可知,目前全球有 18个城市可定位为全球超级城市,这些城市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香港和上海是中国目前可以定位于全球超级城市的城市,北京和台北可定位为全球一线城市,新竹可定位为全球二线城市,高雄、深圳、广州、台中、天津、台南、成都、武汉、南京可定位为全球准二线城市。

四、结论与思考

本文采用全球 500个城市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揭示了城市发展潜力的作用机理,分析了城市发展潜力与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全球联系、公共制度之间的路径依赖关系: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公共制度均直接对城市发展潜力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全球联系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来影响城市发展潜力,而公共制度还分别对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全球联系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从而间接影响城市发展潜力。从短期来看,技术进步对城市发展潜力的功效最为明显;而从长期来看,公共制度对城市发展潜力的影响最大。

结构化方程为计算城市发展潜力提供了一种新的定量方法,过去的研究将潜力视作一种多指标合成,在各分项指标的权重赋值上存在很大的主观性,使得最后的结果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结构方程模型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其变量间的路径作用效应系数均通过模型自身自动生成。运用结构化方程的方法可以定量的计算出城市发展潜力指数的大小,并且可比较不同城市的发展潜力,认清城市未来发展中所处的位置,从而选取合适的发展策略。该方法还能比较同一城市的理论发展潜力和实际发展潜力,两者的差异可反映出城市的开发程度与其所能承受的最大开发极限之间的关系,也是城市发展绩效的一个标示量。

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标准化的路径系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得出的全球 500个城市的排名与全球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呈现出欧美国家城市发展潜力居前,亚洲新兴城市发展后劲十足,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潜力处于弱势的总体特征。这也反映出未来的城市间竞争将趋于更加激烈,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要想获得竞争优势仍然有一定的难度。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分布在短期内不会发生较大变化,城市发展潜力同样面临着路径依赖效应。比较城市发展潜力差值发现:世界绝大多数城市处于过度开发的状态,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将面临过度开发带来的巨大负面效应,中国除香港、新竹、台北外其他城市均处于过度开发状态,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过度开发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中国城市的发展方式亟待转型。

认清城市发展的潜力之后才能树立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定位。本文给出了一个城市发展潜力的数量界定标准,这为城市规划者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近年来中国有不少城市纷纷提出了建设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和定位,如果不考虑当前城市的要素条件和综合经济基础,盲目的拔高定位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将产生长远的不利影响,实现国际化大都市的梦想终将破灭。

(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研究员对本文的悉心指导。)

[1]ARROW K J.“The Economic Implication of Learning by Doing”,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M arch.1962.

[2]FLOR IDA R.“Toward the Learning Region”,Future. May.1995.

[3]ROM ER PM.“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May.1990。

[4]贾晓霞、杨用定:《基于复合系统的区域发展潜力评价》,载《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第 3期。

[5]马仁锋:《省域尺度县域综合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载《世界地理研究》2009年第 3期。

[6]陈志恒:《东北亚地区城市特色及发展潜力分析》,载《东北亚论坛》2003年第 5期。

[7]张新红、张志斌:《广东省中心城市发展潜力分析与省域城镇空间发展》,载《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7年第 2期。

[8]刘红娜、孙正林:《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发展潜力聚类分析》,载《中国林业经济》2007年第 5期。

[9]Diamantopoulos,A,and Winklhofer,H M.“Index construction with formative indicators:An alternative to scale development”,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February.2001.

[10]Jarvis,CB A.“Critical review of construct indicators and measurement model misspecification in marketing and consumer research”,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February.2003.

[11]倪鹏飞、彼得·克拉索:《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9-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年版。

责任编辑 陈卓淳

Urban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Evaluation

ZHANG K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of Management,Shangha i200090,China)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o construct an urban development potenti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cision mechanism of urban development potential. Based on it, we get the rank of urban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the intensity of urban development of global 50 cities. It suggue sts that, in short term, techndogical progress has the most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urban development potential,while in the long-term, it is the factor of public institutions that p lays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 might face path dependence. Most cities in worldwide, especially, Chinese cities are confronted with the problem of over development.

urban development;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development potential

张可 (1983-),男,湖北黄冈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城市竞争力。

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JWCXSL0902)

2010-08-23

F293.1

A

1671-7023(2011)01-0084-07

猜你喜欢
发展潜力方程变量
方程的再认识
方程(组)的由来
抓住不变量解题
也谈分离变量
圆的方程
氯代吡啶发展潜力巨大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3 00:49:02
36个大中城市四新发展潜力报告
冷藏保温车发展潜力被激发
专用汽车(2016年5期)2016-03-01 04:14:39
汽车拆解市场的发展潜力将逐渐释放
SL(3,3n)和SU(3,3n)的第一Cartan不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