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翠萍
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中最常见类型,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指某支脑动脉主干或其皮质支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的管腔狭窄和闭塞,并进而发生血栓形成,造成脑局部供血区血流中断,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而后继发软化坏死,患者常有偏瘫、感觉障碍及失语等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脑血栓对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尿激酶是肾小球上皮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分解酶,能使纤溶酶原激活为纤溶酶,无抗原性,致使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凝块以及前凝血因子V或Ⅷ降解而溶解血栓[1]。近年来溶栓疗法治疗脑血栓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为了降低脑血栓患者的病死率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我院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37~72岁,平均42岁,以上患者诊断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均为首次发病,从发病到治疗时间均在6h以内,年龄<75岁,无意识障碍,治疗前收缩压<200mmHg或者舒张压<120mmHg,均行颅脑CT或者MRI检查证实,且无脑出血患者,同时排除心源性脑梗死,排除收缩压 >180mmHg或者舒张压 >100mmHg的患者;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排除有严重的肢体瘫痪,意识清楚或轻度嗜睡的患者。排除有出血性疾病或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如颅内出血或出血性脑梗死及凝血机制障碍者。排除颅内肿瘤、血管畸形及血管瘤或者近年来有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病程、病情发作情况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上述所有患者均具有意识障碍,轻瘫或偏瘫、或两侧瘫痪 (尤其在脑干损害时),视力、视野障碍,言语障碍,偏侧感觉障碍,吞咽困难以及运动失调等任意一项以上神经症状或体征,且至少持续24h。(2)脑脊液无色、透明。(3)脑扫描提示脑梗死而除外脑肿瘤,脑血管造影发现一支或一支以上主干动脉高度狭窄或者闭塞改变,CT扫描可见提示脑水肿、脑缺血病变的低密度区域,而没有出血性改变,上述任意一项以上辅助检查结果阳性均符合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口服维生素E、尼莫地平、阿司匹林,静脉点滴低分子右旋糖500ml加维脑路通1.0g,5%葡萄糖溶液500ml加胞二磷胆碱针1.0g加脉络灵20~30ml,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体质量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第1天用50万U尿激酶溶于0.9%氯化钠溶液200ml,在30min内静脉滴注完毕,然后观察患者肌力增加情况,如果患者肌力没有改善,再给予尿激酶50万U,在30 ml内静脉滴注完毕,如果患者肌力增加到2级以上,不在给予患者使用尿激酶;如果患者肌力仍然没有任何改善,可再次给予尿激酶50万U,并在60min内静脉滴注完毕。两组患者治疗均以15d为1个疗程。
1.4 疗效评定 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1)治愈:上下肢肌力恢复到V级,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 ~100%;(2)显效:瘫痪侧肢体肌力提高Ⅱ级以上,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 ~89%;(3)好转:瘫痪侧肢体肌力提高Ⅱ级以下,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 ~45%;(4)无效:治疗后与治疗前没有明显改善或者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及以上。总有效率等于治愈加显效加好转。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两组患者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用药15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6.67%,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脑血栓为一类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致残率较高,大约有30%的患者可部分或完全恢复工作,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找到一种合适的治疗方法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有重要意义,流行病学表明,脑血栓约占同期脑血管病总发病率的82%左右。脑血栓形成一般起病相对较为缓慢,从发病到发展为高峰,大多需数十小时,甚至数天。患者一般在睡前没有任何先兆症状,于次日清晨醒后出现偏瘫或者失语,与休息时血压偏低、血流缓慢有关,该病多好发于睡眠过程中或者安静休息时。但也有一些患者在白天发病,表现为肢体麻木无力、头晕以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临床症状。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硬化,可发生在任何一段脑血管内,临床上以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以及大脑中动脉的分支所形成的血栓最为多见。患者大多数病人意识清楚,但对于病情较重者,常伴有意识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对于患有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患者,临床症状多为恶心、呕吐、眩晕、复视、交叉性运动及感觉障碍、吞咽困难等。其理论依据是:当患者发生脑梗死后,梗死灶的周围存在着半暗区,缺血半暗带内因仍有侧支循环存在,可获得部分血液供给,该区因血液灌注量降低而出现突触传递衰竭及电活动衰竭[2],一般来说,脑细胞一旦死亡将不可再生,也有大量可存活的神经元,如果血流恢复迅速,损伤为可逆性的,神经细胞可逐渐恢复功能。近年来,根据大量研究表明,溶栓的时机与溶栓的效果是密切相关的,脑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疗关键时机在发病后3~6h以内,尤其以3h以内的超早期溶栓治疗其效果最为显著,人类脑细胞缺血时间较久便会产生不可逆损伤,因此,溶栓治疗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半暗带脑细胞死亡之前恢复患者该区脑组织的血液供应,以挽救并使其重新恢复生物功能。尿激酶是由人体肾脏细胞合成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可从人尿或肾组织细胞培养液中提取,能激活纤溶酶原,使闭塞的血管开通,发挥血液中内外纤维溶解作用,降低血黏度,恢复缺血区脑组织血液供应[3-4],同时提高二磷酸腺苷酶活性,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使梗死区脑细胞坏死尽量减少,使神经功能受损减少到最低限度,预防血栓再形成,由于源自人体,无抗原性,溶栓迅速有效,目前多采用基因技术制取,其价格低廉,因此,国内脑血栓溶栓治疗仍以尿激酶为主,是我国应用最广、最多的溶栓剂,作为纤溶酶原直接激活剂,它可促进形成纤溶酶激活血栓,但其t1/2相对较短约15min,长期大量用药有全身性出血的倾向,口服一般无效。而在血栓部位形成的结合性水解纤维蛋白溶解酶具有高活性,血药浓度降低后,残余的血栓有强烈的促凝作用,其作用可比在正常血液中提高5倍,具有通透性强,渗透性高的特点,与低分子肝素钙合用能使抗凝血酶 (FⅡa)和X8因子 (FXa)等凝血因子激活,从而可以在血栓中心部位发挥作用,激活水解纤维蛋白酶,阻止血小板网状结构断裂,聚集红细胞溶解血栓,最后把溶解后的代谢产物液化吸收,最终排出体外,致使血管再通率提高,尿激酶治疗脑血栓形成可提高痊愈率,减少脑血栓形成的后遗症。有研究认为给予再次溶栓治疗的患者,必须考虑其病情,如果患者病情处于进展,还可以溶栓治疗,对于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一般不采用溶栓疗法,因为大面积梗死缺血坏死容易出现出血,此时采取溶栓疗法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出血而危及生命[5]。根据研究结果表明,用药15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6.67%,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比常规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并且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刘国荣.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6):156-159.
2 徐爱妮.颈动脉灌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血栓的临床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2):119.
3 洪浪,陈章强,王洪,等.尿激酶溶栓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内血栓脱落致脑栓塞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618.
4 张小帆,王秀绒.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0):1489.
5 赵庆杰.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对照研究 [J].中国急救医学,2007,17(2):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