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良,陈 娟,严 婷,储 绫,徐 习,邵 源,吴自钢
(昆明医学院药物依赖治疗中心,云南昆明 650031)
毒品成瘾是人类面临的医学和社会问题,阿片类毒品特别是海洛因滥用危害仍最为突出,探索确有实效的戒治方法与康复模式,仍是当前的重大挑战。笔者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复方制剂排毒养生胶囊治疗海洛因成瘾进行临床脱毒治疗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1 观察对象
本研究采用开放式分组对照研究模式,观察对象为2008年10月~2010年6月期间我研究中心收治的海洛因依赖者226例,按入院收治顺序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纯排毒养生胶囊组(A组)、针刺配合排毒养生胶囊治疗组(B组)两组。A组:102例,其中男68例,女34例,平均年龄(28.3±4.5)岁,平均吸毒时间(45.3±3.9)月,吸毒方式:82.8%静脉注射或静脉注射加烫吸,14.6%为烫吸,2.6%为卷烟抽吸,平均日吸毒量(1.4±0.3)g,末周平均日吸毒量为(1.6±0.4)g。B组:124例,其中男83例,女41例,平均年龄(29.6±5.1)岁,平均吸毒时间(43.7±3.6)月,吸毒方式:85.1%静脉注射或静脉注射加烫吸,13.2%为烫吸,1.7%为卷烟抽吸,平均日吸毒量(1.5±0.4)g,末周平均日吸毒量为(1.6±0.3)g。两组各项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
①符合DSM-Ⅲ-R阿片类诊断标准。②尿液微量吗啡检测阳性。③根据依赖程度将海洛因成瘾分为3级,一级(HD-Ⅰ):平均吸毒量<0.5 g/日,连续吸毒时间<1年;二级(HD-Ⅱ):平均吸毒量0.5~1.0 g/日,连续吸毒时间1~2年;三级(HD-Ⅲ):平均吸毒量>1.0 g/日,连续吸毒时间>2年。两组病例全部HD-Ⅱ以上。④自愿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心、肝、肾、肺脏器疾患者,免疫、生殖、消化、神经精神系统疾患者,遗传性原发病患者.传染性疾病未愈者;②16岁以下,65岁以上患者及孕妇与哺乳期患者;③近1个月内有戒毒治疗史者;④非自愿参与受试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单纯服用排毒养生胶囊组(A组) 排毒养生胶囊由昆明医学院药物依赖治疗中心提供(批准文号:滇药制字(Z)04A00009)。服药方法:第1天~第3天排毒养生胶囊4~6粒/次/12 h,第4天~第6天排毒养生胶囊3~5粒/次/12 h,第7天~第10天排毒养生胶囊2~3粒/次/12 h,第11天~第12天排毒养生胶囊1~2粒/次/12 h,第13天停药。
1.4.2 针刺配合排毒养生胶囊组(B组) 在服用同剂量排毒养生胶囊基础上,配合如下穴位针刺治疗。取穴:①四神聪、风池、合谷、内关、足三里、太冲;②百会、大椎、劳宫、外关、太溪、三阴交。操作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双侧取穴(四神聪和百会穴除外),穴位皮肤常规消毒,选用华佗牌一次性无菌毫针(直径0.25~0.35 mm,针长40 mm)用指切进针法快速直刺进针,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每次1组穴位,①和②两组穴位交替选用,每天16∶00施治,连续12天治疗为观察疗程。
1.5 疗效评定
临床脱毒综合征(戒断综合征)量化评定:采用昆明医学院药物依赖研究中心阿片类戒断综合征量表(OWS)对戒断综合征26个主要症状进行量化评测,分项症状为:哈欠、喷嚏、流泪流涕、怕冷、出汗、鸡皮疙瘩、发热、寒热交替、寒战、震颤、恶心呕吐、厌食、腹痛、腹泻、少尿或无尿、周身不适、肌肉疼痛、骨和关节痛、烦躁、焦虑、怠倦乏力、抽搐、心慌、激动不安、失眠、渴求。每项根据症状程度按0、1、2、3计分,戒断症状总分为26个症状得分之和;治疗前计分以患者末次吸毒后8 h状况为准,治疗后每天上午11∶00观察计分1次,连续评测记分12天。
临床脱毒疗效评定:临床脱毒成功(临床脱毒综合征治愈):治疗结束后OWS分值<10分,尿检阴性;临床脱毒有效(临床脱毒综合征好转):治疗结束后OWS分值>10分,<20分,尿检阴性;临脱毒无效:OWS分值>20,尿检阳性。
采用Hamilton焦虑量表评分:治疗前和治疗第2天、第4天、第8天、第10天各评分1次。
1.6 资料统计 采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例数,均数±标准差”(n,±s)表示,组间比较和自身前后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1 两组戒断综合征逐日变化
OWS量表逐日变化见表1。表1显示两组治疗前戒断症状分值较高,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从第1天开始两组OWS分值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OWS分值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并呈逐日下降趋势,治疗结束时两组OWS均<6分,结果显示两组全部病例均脱毒成功。症状分项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对不同症状控制效果存有差异,表现为针刺配合排毒养生胶囊对失眠、厌食、激动不安、烦躁等戒断主显症状的控制更为显著(P<0.05),提示配合针刺治疗对临床脱毒戒断综合征疗效有明显提高。
表1 各组戒断症状分值逐日变化(±s)
表1 各组戒断症状分值逐日变化(±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1。
治疗时间 A组(n=102) B组(n=124)58.3 ±9.7 59.2 ±8.3第1 天 15.±6.5* 14.1 ±7.2*第2 天 13.7 ±7.8 13.9 ±6.7第3 天 10.2 ±5.8 10.4 ±4.9第4 天 9.6 ±4.2 9.1 ±3.8第5 天 9.3 ±4.3 8.7 ±3.9第6 天 8.8 ±4.6 8.2 ±2.9第7 天 8.6 ±4.1 7.9 ±2.7第8 天 6.7 ±3.2 6.8 ±2.9第9 天 6.3 ±2.7 6.2 ±2.6第10 天 6.0 ±2.2 5.8 ±2.3第11 天 5.2 ±2.6 4.9 ±2.1第12天治疗前5.1 ±2.2 4.6 ±1.9
2.2 两组HAMA评分结果比较
从治疗后第2天开始分值逐日下降,治疗后第4天、第8天、第10天减分率>90%,结果显示两组改善焦虑症状效果明显。见表2。
表2 各组HAMA分值变化
中医理论认为阿片类成瘾称之为“大烟瘾”、“阿片烟瘾”、“瘾发”、“瘾脱证”等,中医“气血津液受损说”、“脏腑受瘾说”、“三焦受瘾说”、“耗伤元气说”理论认为阿片类毒品辛香、苦、酸涩、性温、有毒、归十二经。辛香走窜,苦温燥烈,甚伤阴耗气,损津耗液,伐伤气血,久则成瘾,瘾致脱症:使元气运行失度,导致元气耗竭,津血燥枯,脏腑俱损,引发诸症蜂起[1]。正是根据中医对阿片类毒品的认识和论述,笔者以辨证论治、制瘾防脱、谨守病机、标本兼治等循病医则,科学组方,优化配伍,研制应用中药复方制剂排毒养生胶囊用于临床戒毒研究,结果显示:该组方具有补益气血、扶正祛邪、排毒解毒、滋补养生功效,对阿片类毒品代表海洛因成瘾具有较好的临床脱毒治疗作用[2]。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其对临床脱毒戒断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从治疗后第1天开始至疗程结束,OWS分值与治疗前具显著性差异(P<0.01);汉密尔顿量表(HAMA),从治疗后第2天开始分值逐日下降,治疗后第4天、第8天、第10天减分率>90%。排毒养生胶囊对海洛因成瘾临床脱毒综合征治疗效果确切。排毒养生胶囊由红参、天麻、三七、大黄、葛根、元胡、黄芪、甘草等中药组成。处方中红参大补元气、扶正祛邪、止惊定魂、补气生血;黄芪益气,走而不守,补后天之气;三七活血散血、化瘀定痛;葛根解肌退热、活血通络、生津益智、升阳散毒;天麻平肝熄风、通络止痛,促气血攻补,散湿祛邪;元胡活血行气、通络止痛;大黄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舒经、安合五脏;方中诸药共奏补益气血、扶正祛邪、排毒解毒、滋补养生、通经活络、镇痛安神、升阳举陷、清浊解癖,制瘾戒毒之功
效[3]。
本研究在使用排毒养生胶囊基础上联合实施针刺治疗,结果显示:对脱毒戒断综征控制质量进一步提高,虽然两组观察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值得关注的是针药联用组对失眠、烦躁、激动不安、厌食等戒断主症疗效突出,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结果颇具临床意义,因为不但明显提高了临床脱毒疗效,而且使后续康复治疗对接跟进率上升,治疗依从性增高,使戒毒整体水平提升。针灸医学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两千多年前就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近年来,针灸学科不断吸收现代科学知识,增加了自身的科学内涵,成为祖国医学的突出代表学科。针灸防治疾病数千年,
源远流长而惠及海内外,确切的临床疗效是针灸得以广泛传播的根本原因,也是针灸学科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针灸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几乎涉及临床所有各科疾病;现代药物依赖临床治疗领域引入针灸疗法进行临床戒毒治疗探索,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应用中都颇具中国特色。针灸防治疾病的作用不同于药物,内服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主要是基于外源性化学成分的干预,并不依赖于感知性刺激,针灸效应是在经络之气的激发与调动基础上产生的,依赖于针灸造成感知性的刺激。调动机体本身固有调节机能,使失调紊乱的机体功能得到调整,运行不畅的气血得到疏通,正气得到恢复,使病理变化朝着正常的病理变化转化,综合平衡机体内部各脏器之间、机体和环境之间的协调,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现代研究证实针灸治疗可刺激经络腧穴激活机体内源性阿片肽系统,促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相应的阿片肽类物质,从而发挥镇痛和镇静生理作用。本研究根据循经择穴理论,以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辅助正气,通过多靶位和多途径整合机制达到治疗目的,选用对内源性阿片肽释放有双向调节作用的相关穴位,使其发挥腧穴的独特治疗功效,如四神聪穴主治头疼、失眠、癫狂,足三里主治胃疼、呕吐、痹症,合谷主治痛症、多汗,内关主治失眠、呕吐、心痛,三阴交主治腹泻、心悸、失眠等,使临床脱毒水平得到提高。针灸医疗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作用迅速、疗效确切、痛苦小、损伤微、成本低、患者依从性高,
且无成瘾性和毒副作用,是颇有希望的戒毒康复治疗新径[4~7]。
[1] 高学敏,顾慰萍.中医戒毒辑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0-42
[2] 杨良,徐习,陈娟,等.中药复方排毒养生胶囊临床戒毒研究[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6,12(2):88
[3] 曹敏,王纯庠,江国荣.中医药治疗阿片类成瘾戒断症研究现状[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8,14(2):153
[4] 付磊,蔡智刚,江礼彬,等.体针结合耳针贴压治疗自愿戒毒者阴虚火旺型失眠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5,11(6):331
[5] 刘宜军,周文华,杨国栋.针灸戒毒的实验研究现状[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8,14(2):102 -103
[6] 杨涛,孙小俊,林忠,等.针灸戒毒的临床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1,23(4):56
[7] 杨良.海洛因成瘾的临床诊断与治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