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基于VAR模型的研究

2011-09-05 06:16西南财经大学证券与期货学院安妮
中国商论 2011年20期
关键词:外贸出口协整变动

西南财经大学证券与期货学院 安妮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各国内部的产业结构以贸易和投资为传导方式,变动的相互波及和关联日趋密切。各国产业结构相互影响的机制是,通过本国产品出口以刺激本国需求增长,通过进口外国产品以增加国内供给,由此影响本国产业结构,同时,借助于劳务的进出口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相关产业发展,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就国内学者的研究来看,国内学者在研究进出口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变迁的效应方面进行了比较多的规范分析,实证研究则比较少。虽然一些学者运用经典计量经济模型对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性的分析,但对变量之间存在的动态联系却没有进行严格测度。鉴于此,本文试图运用VAR方法对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动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关系进行考察,以量化二者之间的互动影响,以期为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制定正确的产业结构优化和贸易结构优化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1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及其对产业结构影响的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迅速增长。1981年到2008年,进出口总额从440亿美元跃升到25632亿美元。2004年以来,我国对世界货物贸易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世界第一。在此期间,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产业占经济的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升,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也表现出一定的不平衡性。从理论上讲,外贸进出口结构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变迁呈现出一定的互动关系:比较优势往往决定一国进出口的结构,而优化贸易结构,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我们将进出口贸易对产业结构变动的总效应分解为需求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从需求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出口和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显著上升,消费的作用则相对下降,出口作为需求因素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逐步提升,进而成为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从资源配置功能看,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资源配置功能对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也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迁,因此,进出口的资源配置功能体现在资源从农业和轻工业向工业和重工业的转移上,具体表现在进出口商品的结构上:初级产品比重大幅度下降,工业品快速增长。

2 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2.1 模型建立

VAR模型常用于预测时间序列系统,通过分析随机波动性对整个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量化解释各经济冲击对经济变量形成的影响。本文要处理两组数据各自包含的4个变量间的动态作用,因此建立了包含4个变量且滞后k期的非限制性向量VAR模型。

2.2 数据选取及变量设置

样本数据设定在1981~2009年。设定的出口VAR模型中包括四个变量:出口额(EX)、一产比重(FS)、二产比重(SS)、三产比重(TS)。设定的进口VAR模型中包括四个变量:出口额(IM)、一产比重(FS)、二产比重(SS)、三产比重(TS)。数据由各期的《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而得。为了便于分析,且考虑到数据的平稳性,尽量消除时间序列数据中的异方差,我们对原时间序列进行对数化处理。

两组变量的时间序列可以根据E-views 5.0做出,可以看出,两组数据各包含的四组组序列都是带有趋势的非平稳序列,明显存在某种均衡关系。同时,变量的数据轨迹具有明显的时间趋势,随着时间的变动,变量呈现出随机游走性。就绝大多数年份而言,进出口总额变动的趋势要明显要强于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各变量值。

3 模型分析:一个长期均衡

3.1 平稳性检验与确定最优滞后期

首先进行平稳性检验,引入ADF方法,可以得到如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所有的一阶序列都存在单位根,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二阶差分变量不存在单位根,表明变量都是二阶差分平稳的,这一检验可以为下文的协整检验提供基础。

由于解释变量的滞后期关系到多变量的VAR模型建立的实际效果,我们下面来考察模型的滞后期。由检测知,大多数的准则都确定了k的最优值为2,即选择VAR(2)来考察变量的关系。因此,滞后期为2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是稳定的,确定最优滞后期为2。

表1 ADF单位根检

3.2 协整分析

上节所选择的最优滞后期为2,于是进行协整检验时候我们把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滞后期确定为1,经检验,确定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如表2所示。设定95%的置信水平,我国外贸出口额、三大产业各自占GDP的比重4个变量之间存在三个协整关系。本节考察与进外贸出口额、三大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因此选择第一个协整关系进行变形,可以得到4个变量间标准化的协整方程系数。运用同样的方法可得,我国外贸进口额与三大产业各自占GDP的比重4个变量之间存在的协整关系(结果不列出)。

表2 Johansen极大似然协整检验检验结果

由协整的结果可知,t值显著,证明长期均衡方程变量系数是有效的。以LEX为被解释变量,其所在行的各项系数反应了三大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外贸出口额的长期影响: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每上升1个百分点,LEX增加约13.45%,三产的比重每上升1个百分点,LEX增加约10.34%,这表明这二、三产业占比的上升对外贸出口起着提振作用;一产比重每下降1个百分点,LEX增加约12.25%,表明一产占比对外贸出口起着反向的影响作用。对应地,以LIM为被解释变量,其所在行的各项系数反应了三大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外贸进口额的长期影响: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每上升1个百分点,LIM增加约9.75%,三产的比重每上升1个百分点,LEX增加约16.37%,这表明这二、三产业占比的上升对外贸出口同样起着提振作用,且经比较可知,三产比重上升对外贸进口的提振作用大于其对出口的提振作用,也大于二产比重上升对出口和进口的提振作用;一产比重每下降1个百分点,LIM增加约1.4%,表明一产占比对外贸出口起着反向的影响作用,但影响微弱。总体而言,三产比重和外贸进出口之间存在的均衡关系如下:

首先,从总量上看。1981~2008年的外贸进口总量增长了400多倍,外贸出口增长了500多倍。近年来,我国外贸进出口的规模进一步加大。从协整检验的结果看,我国外贸进出口与产业结构变动存在一定的互动作用关系;第二、三产业结构的上升对外贸进出口有提振作用,且二产比重上升对外贸出口的提振作用大于三产比重上升的作用,而三产比重上升对外贸进口的提振作用大于第二产业。一产对外贸进出口都有负效应,其比重下降对外贸出口的提振作用比较大,对外贸进口的影响比较小。

其次,从外贸出口结构上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主要体现在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此消彼长的关系上,第二产业的比重相对稳定,近年来还有上升的趋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大体处于工业化中期的第一阶段。当前我国外贸进出口产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却高度集中于传统加工制造业,尤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我国第二产业长期居于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且内部结构不甚合理,导致了我国外贸出口结构的不合理。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外贸出口额受第二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较大、而进口则受影响较小的结论。

4 启示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由于外部需求萎缩,我国的出口大幅下降,由此导致了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长减慢。虽然国家加大了投资力度,但依靠投资发展经济并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提振外贸进出口,实现经济转型显得尤为迫切。

如前所述,从需求结构看,我国长期依赖出口和投资的经济增长必须转变为消费、投资和出口共同拉动,同时不断提升消费在提振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从外贸进出口结构看,要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外贸质量,加大技术进口,保持对外收支平衡;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国的产业结构要特别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具体而言,要大力提升对外贸易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一方面要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并提高其中的技术含量,另一方面要注重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升和优化我国进出口产品的结构。其次,促进出口产品结构多样化。要通过技术创新,培育新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的发展。再次,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要加速技术贸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通过技术贸易,逐步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吸引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1]周叔莲.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几个问题[J].中国工业经济,1998.

[2]胡乃武,王春雨.加入WTO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

猜你喜欢
外贸出口协整变动
北上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变动的是心
外贸出口退税占全部流转税的比重
外贸出口企业国际结算的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