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界的一部大书—— 评《共和国期刊60年》

2011-08-31 07:22:16聂震宁
现代出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辞章出版学考据

◎ 聂震宁

期刊出版的历史,可以称得上是社会历史的一种见证。已经出版的许许多多期刊,常常是历史的一个剖面。因此,《共和国期刊60年》这部书正式出版,我们期待它是一部积淀的书,一部厚重的书,一部具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肩负起见证历史使命的大书。

《共和国期刊60年》的编撰团队从一开始就肩负起了一个神圣的使命和责任,即: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共和国期刊60年的风雨历程作证,为期刊在共和国的发展特别是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作证。一部书,能树立这样的目标,而能实现这样的目标,令人钦佩。正因为有了如此高远而深刻的目标,参与编撰出版的包括北京印刷学院、中国期刊协会在内的新闻出版界各方面都有了共同努力的动力和方向。这部大书的成功出版,以这样的形象和水准出现在我们面前,不仅是以主编、副主编为首的编纂团队的深度思考、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很高的学术追求的结果,也是许多行业老前辈、专家、中青年才俊共同努力的结晶。

《共和国期刊60年》是作为共和国建立60周年献礼书来做的,2010年12月才出版,似乎晚了一点。但是依我看来,60周年当年能出版固然很好,不过作为一部学术性比较强的专著,什么时候出来都不晚。因为这部书是要作证,是要见证历史,是要流传久远,是要传之千秋万代,是要让人们知道,有这样一部书,记载了过去的60年里那么多的史实,那么多的人物,那么多期刊的形象,这是很难得的。这部书现在出版,正好是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关键时期,也是期刊发展很重要的关键时期,因此,它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共和国期刊60年》的学术价值达到了比较高的层次。全书结构好,有年评,有文献资料摘登,还有若干评价性的文字,加上大量真实的图片,使得史料的呈现形式多样化。年评尽管很简短,但里面有非常重要的数据统计,有编纂者对过去年代所发生的重要变化、重要事件的评价,足以看出编纂者的思想观点和对于某些年代某些问题的结论。文献资料的摘登则经过了非常深入的梳理和选择,尽可能集中地反映了历史上的一些重要的政治现象、社会现象、文化现象。这种形式比单纯的叙述更加具有史的价值,使读者感到更加真实,有更大的空间吸引读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思考。这种“立此存照”的方法是历史研究中常用的,它让历史研究具有了更强的可持续性。书中搜集了各个历史时期重要期刊的封面,数量很大,信息量也非常丰富。期刊的封面不只是美术设计,它充满了文化的内涵,充满了时代的印痕,有很多可供研究的元素。这部书中对期刊封面的安排非常用心,使得书中对重要期刊的介绍显得更加完整。

综上所述,我们要说,《共和国期刊60年》是一部真实、深刻、完整而亲切的书,可以说是一部读不完的书。英国作家乔伊斯的作品被人们称为“为作家而写的书”,那么这部书可以是为研究者而编的书,是研究者可用的“研究之书”,是一部可以导引我们继续去做研究的书,十分难能可贵。

由《共和国期刊60年》,我还想到了编辑出版学研究的学风和文风问题。这部书体现了非常好的学风和文风。新闻出版业的科研有必要强调一下学风和文风。新闻出版业的科研,特别需要重视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要更多地强调实证性研究。总是从理论到理论研究,从观念到观念的演绎,有太多的重复,太少的实感,太大的空洞,创新难得一见,读者难以卒读,长此以往,科研将难以持续。清代学者章学诚提出,学术研究,辞章、考据、义理三方面缺一不可。章学诚处在乾嘉学派那个时代,当时的学风太过于讲究考据,所以主张除了考据以外还要讲求义理、辞章。而我们新闻出版学现在却是耽于义理太多,总是从理论到理论来解读,看来既要讲求义理、辞章,也要讲究考据,如果矫枉过正的话,应当更多注意讲究考据。新闻出版学的研究要深入,有用,必须有实证价值。《共和国期刊60年》这部书就体现了非常好的考据意识,呈现了非常多的可靠史料,可以让大家去阐释意义,去认识历史,去总结经验,去发现规律。因而,将其称为新闻出版界的一部大书,应当是恰如其分的。

猜你喜欢
辞章出版学考据
出版学研究的史学视角
出版科学(2023年5期)2023-12-15 00:17:15
文献考据与史诗研究路径
——论《江格尔》重要问题的研究方法
加强出版学科建设应提上议事日程
出版科学(2020年1期)2020-04-07 17:48:17
阿拉善博物馆馆藏内画鼻烟壶考据
收藏界(2019年4期)2019-10-14 00:30:54
诗词解读莫轻视考据
中华诗词(2019年10期)2019-09-19 09:00:04
沉痛悼念郑颐寿先生
当代修辞学(2018年5期)2018-04-12 16:19:53
近五年我国出版学理论研究进展
出版科学(2016年4期)2016-05-30 08:55:03
出版学的学科分析
科技传播(2015年23期)2016-01-05 10:42:22
考据之功与品鉴之美——万经的碑帖收藏及其碑学观念
天一阁文丛(2013年1期)2013-11-06 10:01:17
郑颐寿教授和他的“汉语辞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