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

2011-08-15 00:45吐送尼沙艾力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多元智能少数民族汉语

吐送尼沙·艾力

(新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部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

吐送尼沙·艾力

(新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部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提出:“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这一观念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引发了许多教育工作者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新疆少数民族汉语课程是新疆少数民族从小学到大学必须学的一门重要课程,近十几年来,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和进步,不断完善教学模式,但也难免有一些不足。比如:教学的方式大多数以教师讲,学生听,主要是进行语言分析、模仿和死记硬背,教师对学生的语言传授忽略了语言学习所涉及到的其他环节,教学方式枯燥单调,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本文笔者对汉语教学涉及的几个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通过激发学者的多元智能来,从多方面深入教学内容,更好地提高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效果。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激发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 1983年提出。加德纳认为每一个人都具备至少八项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省智能、自然智能。这是人类的最基本的智能,人人都具有这些智能潜能,只是各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程度和发挥程度不同。创建和谐社会需要多元人才观,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学生的和谐发展,作为教育要尽可能创设适应学生优势智能结构发展的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成才。多元智能理论给我的启示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它为我们设置了许多通往智慧大厦的大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入口。建立在多元智能基础上的教育观,必须高度重视学生智能特点的个别差异,认真对待每个学生的特质、兴趣和目标,尽最大的可能帮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潜力。汉语教师应在可能的范围内,根据不同学生的智能结构和学习方式,尝试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技巧,提供并建构多元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大量的机会利用自己的优势智能增强对教学内容的了解,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并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一、多元智能理论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的启示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汉语教学带来了深刻变革,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协作学习模式可以使汉语学习更加个性化、差异化、多元化、协作化。多元智力理论强调,每一种智力的发展实际上都有其独特的轨迹,有的发展早些,如音乐节奏智力,有的发展晚些,如自我认识智力。不仅如此,在每一个人身上,智力的结构组合也各不相同。有的人几项全能,更多的人某几项优异,另几项稍差。正因为如此,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差异以及思考问题的差别。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学生。所有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智力倾向,教师采用的一种方法可能对某种智力倾向的学生很有效,对其他的学生就不适合。

这一思想对我们的启发就是应该从各个角度去了解学生的特点、爱好和特长,并相应地采取适合其实际的教学方法,扬长避短,使其特长得到充分发挥。真正有效的汉语教学应该重视学生智力发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各方面智力看得同等重要,而不仅仅关注汉语考分高的学生。我们有责任去注意和发现在其他智力领域有潜能的学生,帮助那些在应试教育中不被承认但确实有特别智力强项的学生,开发他们的智力潜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多元智力理论特别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而这正是汉语教学的本质的体现。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活动为中心的汉语教学理念,这是包括多元智能理论在内的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给我们的最有益的启示。要改变我们过去过多地采用单一传递、讲授、灌输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的过多使用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失去学习兴趣。要树立学生是课堂主人的观念,摆脱以往教师是“上帝”的做法。要改变我们过去直接呈现或讲授结论、结果,然后要求学生再进行理解、记忆、练习、运用的教学方式,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从问题的提出到自主设计方案解决问题获取结论的过程,在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

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差异,要着力研究学生的学法分层,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的不同,采取启发性讲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动手实践、调查探究、交流辩论、自主合作等多种方式,甚至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经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中,选择、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

二、几点思考

(一)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

首先要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语言智能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即指听说读写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1.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首先汉语教师应该使学生明确了每个阶段和每一堂课学习语言的具体要求。这样学生对于语言材料从形式到意义就会引起注意的。

2.培养学生的感知——观察能力。学习汉语离不开听觉、视觉、生动觉器官对单音、音节、词语和整个句子的感知。课堂教学应该听说读写交合运用,这样能加强语言信息对各种感官的刺激。教学中,不要让学生急于模仿,而要多观察口型,多对比地听语音、语调,在多种多样的听音、审音和听力训练过程中,要感知并辨别出相似点与不同处,再进行模仿,就能顺利、准确得多。听写的成绩也会提高。

3.要提高记忆力。要求学生在课堂练习和课后复习时,充分调动各个感官,耳眼口手心五到,协同配合。把理解同记忆相结合,反复记忆。例如:学生利用语音规则指导自己的发音时,就可以根据发音特点去记忆词语;可以把同族词、同义词、反义词同类词等等以及词的各种常用搭配关系,利用接近联想和对比联想等多种关系(共存、继起、归类等等)去记忆;经常围绕时间的需要去复习,整理;把学过的材料在新题材、新情景、新的组合形式中去多听、多读、多说、多写地加以再现;复习旧课时首先回想和追忆,然后再去重读等。

4.要开发思维能力。语言和思维紧密相连。学习语言和外语更是开发学生思维力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汉语教师针对学生的难点,选择典型的例句等语言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问题,深入思考,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学生经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判断和推理等积极思维,找出其中的规律或者加以系统化,也必然使自己的思维力得到开发,从而不断提高触类旁通的本领。

5.要发挥想象力。想象本身也是一种形象思维。教师使学生独立自学,主动钻研,学生在听广播、看电视、电影、阅读书刊和文学作品等活动中,都要伴随着想象力的主动开发。

(二)营造音乐环境来活跃课堂氛围

汉语课堂教学是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的基础。语言理论大多是在课堂教学上传授的。在汉语教学中创造音乐环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强化记忆,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少数民族学生天生喜欢艺术,能歌善舞,擅长模仿他人和展现自己,有音乐天赋。

此外,他们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也在学习跟汉语密切相关的文化,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往往受到学生的喜爱。因此,利用课外的时间,把音乐和教学内容合理地结合是提高记忆教学内容的主要途径。如果把音乐引入到汉语课堂,充分展现音乐的魅力,就会获得不可低估的教学效果。教学的方式主要是听一些抒情歌曲;唱一些与教材相关联的音乐或从原来的诗词改编成的、与生活密切联系的音乐。比如,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配乐朗诵课文,在课堂中播放轻音乐以放松学生的心情。即使是活动的时间,我们也可以一边放音乐,一边参与活动,既可以渲染气氛,又有利于师生身心愉悦,陶冶情操,还可以通过音乐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了许多本来令人觉得枯燥乏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也体会到古典名著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进而增强阅读的兴趣。

(三)发挥数理智能,提高阅读能力

逻辑数理智能指运用数字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汉语教学和逻辑数理智能看似相距甚远,其实在汉语教学中有很多的资源等待我们发掘,作为开发数理逻辑智能的主渠道。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语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做出相应的推理,可以发展此类智能.汉语属于文科,似乎与逻辑数理没有联系,其实不然。

汉语作为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而语言,进行阅读时必须离开母语言本身。汉语课也经常出现有关数学的排列、组合、编码、对称等概念。通过使学生掌握这些概念,能够激发学生对汉语课的兴趣。首先要理解文章整体而非个别词句,然后归类阅读。如分为校园类、医学类、家庭类、环境类等。对数字进行计算。词汇教学可以采用类推法,根据词的构成特点,利用语素类推出新词语的意义。比如,讲“网虫”这个词时,先解释“虫”在这里表示沉迷于不良习惯或者有某种缺点的人,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类推出“瞌睡虫”、“可怜虫”、“跟屁虫”等词语。利用问题训练思维。阅读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提问策略、提出开放性问题也能够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启发空间智能,改善课堂设计

空间智能指善于通过图像、空间关系进行思考,对视觉世界的敏锐感受和理解能力。把教学内容视觉化是开发学生空间智能的关键。发展空间智能的意义重大。例如:有利于发展观察能力,促进学生的视觉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有利于发展思维的形象性,培养学生富于想象,善于想象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对空间关系的把握,发展方向感、发展二维和三维空间的转换能力;有利于培养艺术素质,发展发现美的能力。汉语教学中,教师用五彩缤纷的画面,栩栩如生的形象,色彩、形态、画面的立体展示,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情感的共鸣。教师可以采用挂图、表格、投影、影视等形象化的工具来辅助教学,易于激活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教师可将多元智能目标设定为发展视觉空间智能,以人教版教材上的插图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仔细观察插图,指出图中对应的人物。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文,讨论探究,虽然起初还有不同见解,但是通过边读边看,边评边议,从文中找到充足的依据,最终得到一致的认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了传统教学难以获得的教学效果。

(五)通过发挥肌体运动智能,使学生乐于参加教学过程

肌体运动智能指合理运用身体表达思想、感情、解决问题和创造事物的能力。少数民族学生活泼好动,动手操作和表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使学生“在做中学”,从而使智力达到充分应用和发展。演出一场课本剧,要求学生有很好的相互协调与配合的能力。比如擅长表演的,就当演员或导演;擅长丹青图画的,就搞布置或化妆;会乐器的,就配乐、伴奏;懂电工的可搞音响和照明;会电脑的,就搞文字编辑或录像剪辑……这些工作无一不促进学生肢体运动智能的发展,增长学生才干,发展学生个性。角色表演的形式,既能锻炼学生们的语言的能力,也是对表演和身体操控能力的一次考验。猜词游戏则要求表演者抓住事物或动作的特点,用一目了然的场景设计、身体动作给队友提示。这能够让学生全方位地投入。游戏活动与认知发展、语言发展和情绪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都注重汉语综合实例活动。能够同时训练学生的身体、语言、口语、书面语,促进语言与身体的配合,动作与表情的协调。

(六)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要重视塑造人际交往

人际关系智能指察觉及分辨自己及他人的情绪、感受、企图、目的等能力。当中包括能掌握与人沟通时的面部表情、声线、身体语言等,并能做出恰当反应的能力。人际关系智能可以使我们了解别人,与别人沟通,注意他们在情绪、气质、动机和技能方面的差异。它包括了建立与维持关系的能力,能在团体中扮演各种角色,如团体成员或领导者。这种智能可以从政治或宗教领袖、称职的父母、教师、治疗师或咨询人员等具有熟练的社交技巧的人身上获得印证。那些能够表露心声,并善于提高别人生活质量的人,都具有积极、正向的人际关系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团体合作、同伴协助,在彼此互动的情境中学习。学会聆听并理解他人的看法,进而学会接纳、互助、分享等,都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人际交往智能作为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在正规的教学系统中一般不能得到很好的训练。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做游戏能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和交流气氛。这是发现和促进学生人际交往智力的有效方式。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课堂上的小组活动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智能的有效途径。教师强调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交流学习的意识。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确定探究主题,然后由学生自己完成合作调查、实践、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将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性别、不同水平、不同生活环境的学生合理地组织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让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充满活力,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智能。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有效途径。它能降低学生的焦虑感,使学生愿意互相沟通,愿意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乐意融入集体,与大家积极交往。教师指导学生小组,给予帮助,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易于形成师生间的合作关系。这样的学习形式强调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满生命的活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

(七)引导学生自我反省,发觉学生自我认知智能

自我认识知能主要是指认识、观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动机、情绪、欲望、意志、个性,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自我认识智能具有自我反省、自我控制的能力,并合理运用这种能力计划和引导自己的人生。自我认识能够将自己思维的得失、踌躇、困惑、领悟等呈现出来,并善于用这种智能观察、计划、引导自己的人生。在汉语教学中,教师善于鼓励学生发现自身问题。少数民族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存在不正确的认识。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如别人,学习自我能力不够或者学习方法有问题。

首先,启发学生对自身认知资源的认识,让他们了解人物类型、学习一些策略的知识。其次,让学生主动认识自己,养成有计划和勤调整的习惯。比如,在写作训练中,教师都会让学生在写作之前先写一份提纲,先确定写作要点和方式还有步骤与方法,然后估计文章的长度;写完初稿后自觉地检查或与同伴互相交换阅读,及时订正错别字和语句中的语法错误,改进表达方式;老师批改或自改或同学互批后能改正错误、调整思路。再则,指导学生觉察和了解活动的过程:活动初期,学生体验任务的难易度和熟悉度,激活相关的知识;活动中期,学生体验任务进展情况,进行评估和反省;活动后期,学生分析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其次,安排学生自己修改自己写的作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自己的作文,反思语句是否通顺,观点是否鲜明,思路是否流畅,事例是否充足,标点是否正确,结构是否完整,人物形象是否凸出,寻找自己的作文与理想状态中的文章存在的差距,尽力进行调整,缩小距离。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加强学生元认知调控训练,帮助学生发掘自我认识智能。

结语

汉语教学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关键和突破口,是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汉语教学摆在少数民族教育的突出位置,抓好抓实,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发展民族教育的重要基础。提高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质量首先要考虑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以智能开发作为教学工具,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创造“智能公平”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实现以智能开发促进各科学习的目标。为此,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发觉自己的多元智能,展示并提炼自己的才智,为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搭建良好的平台,提供更多更充分的机会。

[1]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新华出版社,2004.

[2]坎贝尔等.元智能教与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伍铁平.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

[4]陈娟,甘士安.多元智能理论的原则与外语教学实践[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4).

吐送尼沙·艾力(1970-),女,维吾尔族,新疆和田人,新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部讲师,主要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

2011-07-12

猜你喜欢
多元智能少数民族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多元智能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多元智能视域下对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