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晶,刘克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哈尔滨150001)
《推销员之死》和《篱笆》的戏剧手法之比较
王 晶,刘克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哈尔滨150001)
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和奥古斯特·威尔逊的《篱笆》在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方面惊人地相似,后者甚至被称为前者的黑人版。然而,两剧的戏剧创作手法有着显著区别,体现了主流文学传统和非裔文学传统的差异。米勒的戏剧作为美国主流戏剧的代表,深受西方戏剧传统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古希腊戏剧、现实主义戏剧和心理剧的痕迹。非裔戏剧家奥古斯特·威尔逊在吸纳西方戏剧传统的同时,承袭了美国非裔文学口头叙事、魔幻性、音乐性的创作传统。
戏剧手法;主流文学传统;非裔文学传统;《推销员之死》;《篱笆》
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和奥古斯特·威尔逊的《篱笆》因其相似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常被相提并论,甚至有人认为《篱笆》是黑人版的《推销员之死》。的确,两剧的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都极其相似,都讲述了主人公追寻“美国梦”的努力和失败;都描写了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主人公都有了婚外情;两人都生活在现实和虚幻之间,半醒半癫;两人都勇担养家重任,百折不挠;两人都在剧终死去,都引起后代的缅怀和反思。两剧都表述了普通美国人寻求“美国梦”和自我实现的努力,都体现了资本主义商业发展对人的异化,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
然而,那种认为《篱笆》因袭主流戏剧文学的观点只停留在主题和内容上,忽视了两剧创作手法的显著差异。米勒的戏剧作为美国主流戏剧的代表,深受西方戏剧传统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古希腊戏剧、现实主义戏剧和心理剧的痕迹;威尔逊在吸纳西方戏剧传统的同时,充分融入了非洲美学,承袭了非裔文学口头叙事、魔幻性、音乐性的创作传统。两剧创作手法的差异体现了美国主流文学传统和非裔文学传统的差异,是基于相似平台的主流文学传统和非裔文学传统的跨时空对话。
阿瑟·米勒虽是犹太后裔,但其作品并未被打上明显的犹太文学的烙印,而旨在反映人类的共同经验和普遍问题。他的名作《推销员之死》被称为一个普通美国人的悲剧。因此,他的作品尤其是《推销员之死》,可以被看成是美国主流文学的代表。米勒的戏剧观深受西方戏剧传统的影响。他的剧作体现了自古希腊到现实主义戏剧、心理剧等戏剧传统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西方戏剧理论的奠基人,他认为,悲剧人物必须是“声名显赫,生活幸福”的“伟大的人物”[1]195-196,“应该‘不具有十分的美德’,‘十分的公正’,他们将犯错误,并因此承担责任而遭受不幸;同时他们也决不是极恶之人,因为这种人遭遇苦难不会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即悲剧人物必须是“有过失或错误的好人”[1]195。他还认为,“悲剧主人公所犯的错误,性质可能是复杂的,即他们可能同时包含了道德、判断、神诱等多种因素。”[1]196米勒的悲剧观显然是在此观点上发展而来。他剧中的人物虽然不再是声名显赫之人,而是普通人,但他们同样是“有过失或错误的好人”。他认为“普通人与帝王同样适合于作为最高超的悲剧的题材”[2]38。在这一点上,他承袭了现实主义戏剧的创作观点,即以平常人为创作对象,描写他们的挫败和失误,展现他们的善良和尊严。
此外,米勒深受以易卜生和肖伯纳为代表的经典现实主义“社会问题剧”的影响,认为“戏剧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严肃事业”[3]12。易卜生关注“人与外部世界的敌对状态”,肖伯纳致力于“呈现人的意愿与所处的环境所发生的冲突”[1]573,而米勒继承了他们对人与社会关系的关注,他的作品表现了平常人由于自身的判断和价值观念与外部世界发生冲突而导致的悲剧。在《推销员之死》中,威利的结局正是这种创作思想的集中体现,他妄想狂般的自我定位和冰冷现实之间的差距导致了他的悲剧,他的个人悲剧也是他同时代人的困境。如米勒所言,这部戏“反映了这个混乱的现代社会中各种自相矛盾的现象,包括精神生活方面的自相矛盾”[3]9。但是,米勒跳出了“社会问题剧”的局限,认为剧作家应该写悲剧,因为悲剧才是戏剧的最高形式。他认为悲剧具有教化意义:“悲剧是一个人全力以赴地要求公正地评价自己所带来的后果。”悲剧人物的毁灭“提出了环境里的缺陷或邪恶”[2]41。因此,他的戏剧并非是对“社会问题剧”的照搬,而是现实主义悲剧。
米勒还因循“心理剧”传统,认为戏剧要揭示人物的内心。戏剧表现人物心理在古希腊时期就通过独白方式得以展示。在文艺复兴戏剧中,心理冲突更得到了充分关注。对心理的关注在现代戏剧中得到进一步强化。米勒的作品也以展示现代人的复杂心理著称,他的作品是外在现实与心理现实的有机结合。他发展了心理时空剧。心理时空剧“以回忆为主要功能,吸收了变现主义和意识流手段,以自由时空直观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4]。在《推销员之死》中,威利的内心冲突通过心理时空得以展现:对现实的无奈,对未来的迷茫,对过去的留恋,对理想的疯狂,各种心理彼此交织,回忆、现实、想象彼此纵横。威利的哥哥,威利记忆和想象中的人物,穿越时空与与现实中的威利展开对话,记忆时空、现实时空、虚幻时空同时呈现,形成一个交错的心理时空,威利的狂暴内心也得以揭示。在此剧中,米勒延续和发展了西方心理剧传统,使时空心理剧更为成熟。
奥古斯特·威尔逊是当代最有影响的黑人剧作家。很多评论家认为,除了主题思想的黑人性,其作品的结构、语言、人物、写作技巧等几乎承袭了西方主流戏剧传统。然而,威尔逊始终强调自己的黑人身份和黑人文化,试图通过黑人的自我书写记录黑人百年历史,从主题、文学、文化等方面全方位重塑非裔美国人的身份。因此,在吸纳西方传统戏剧创作特点之余,威尔逊在他的作品中融入了大量具有非洲文学传统特点的创作技巧,如口头叙事、魔幻性、音乐性等。其核心之作《篱笆》深烙着美国非裔文学传统的印记。
威尔逊的作品常以回溯方式展开。作品常发生在当下,然后以倒叙方式向过去绵展,再向前延伸。这是传统心理剧的常用手法。但威尔逊加入了非裔文学的元素,他的回溯多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由角色自述或讲述过去的事件。这种讲述通常有夸大的成分,且同一事件被反复讲述,每次却稍有差异。这是非洲口头叙事的重要特征:夸张、无固定版本。《篱笆》中也不例外地运用了这种叙事手法。戏剧开场于1957年,垃圾工特洛伊下班回家,在他和朋友的谈话中,他目前的困境被一一展示,戏剧冲突得以初步铺陈:他工作努力却仍生活清苦;他和两个儿子的关系有些紧张。此后,他的过去在他的讲述中被逐渐揭开,为前面提到的戏剧冲突作了注解,又为冲突的进一步加剧埋下伏笔。在几次讲述中,他反复提到他曾是个了不起的棒球手,但白人不让他参加棒球联赛,从而改变了他的人生。而他的讲述不断被妻子修正,提醒他无法进入联赛主要是因为他年纪太大了。此处的特洛伊就如同非洲口头传统中的叙事者,用不同的字眼和版本重复着同一个故事,并有选择地恣意渲染某些内容。
除了口头叙事传统,威尔逊还经常使用具有非洲历史和文化特点的超现实因素,如招灵、闹鬼、人鬼对话等,使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非裔文学的魔幻性特征。这些鬼魂代表了黑人集体意识中挥之不去的历史印记和非洲性。在《篱笆》中,特洛伊终其一生都在与从未在场却贯穿全剧的死神搏斗;在他的葬礼上,加百利吹奏号角,呼唤大天使圣彼得为特洛伊开启天堂之门,然而他的喇叭却寂然无声。顿悟的加百利忽然跳起“一种具有返祖特征的符号式和祭奠仪式般的舞蹈”[5]。最终,这个非洲舞蹈为特洛伊开启了天堂之门。通过这种典型的非洲魔幻文学手段的运用,威尔逊指出,只有拥抱非洲性,只有通过寻根之旅,非裔美国人才有可能建构真正的自我。
布鲁斯音乐是传统的非裔文化符号,在众多的非裔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布鲁斯堪称威尔逊作品的灵魂。如他所言:“布鲁斯无疑是我艺术创作的源泉。它是我创作灵感的最重要来源。”[6]在《篱笆》中,每当特洛伊无助时,他便唱起父亲教给他的布鲁斯《蓝狗》,正如南方种植园的奴隶从布鲁斯中获得安慰,布鲁斯平顺了特洛伊的内心。在剧尾,儿子考利和女儿瑞艿一起唱起了《蓝狗》,和叔叔的非洲舞蹈一起为父亲开启了天堂之门,并在歌声中与父亲达成了和解。在威尔逊的作品中,布鲁斯发挥着为黑人重寻历史的功能,具有文化链接意义。
综上所述,《篱笆》并非是《推销员之死》的简单模仿和重复,相似的主题和情节只是验证了白人和黑人拥有共同的人生经验。两位剧作家对类似主题和情节进行的差异化戏剧处理体现了美国主流戏剧文学传统和非裔文学传统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赋予了文学多样性和丰富性。
[1]周宁.西方戏剧理论史(上册)[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2]罗伯特·阿·马丁.阿瑟·米勒论戏剧散文[M].陈瑞兰,杨淮生,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3]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M].英若诚,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4]张兰阁.戏剧范型——20世纪戏剧诗学(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73.
[5]Wilson,August.The Three Plays.Pittsburgh: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1991:192.
[6]Savran,D.In Their Own Words.New York:Theatre Communication Group,1988:110.
I106.3
A
1001-7836(2011)11-0122-02
10.3969/j.issn.1001 -7836.2011.11.051
2011-09-21
2010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1554098)“当代英美戏剧研究(1950年后)”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王晶(1975-),女,山东单县人,英语系讲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曾于美国耶鲁大学访学,从事英美戏剧研究;刘克东(1972-),男,山东单县人,英语系教授,博士,从事英美加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