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静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外语系,郑州450015)
论道安之“五失本,三不易”翻译观
黄 静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外语系,郑州450015)
详细阐述道安最具代表性的“五失本,三不易”的翻译主张,并对道安身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作出了分析,同时基于对其所处历史大环境的分析以及前人翻译经验的总结,进一步阐明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翻译观的内涵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道安;“五失本、三不易”;文与质;质与量
自西汉末年佛教翻译肇始,到唐代佛经翻译达到鼎盛时期,这几百年间大师辈出,道安便是其中之一。释道安(3.4—385),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佛教学者和僧团领袖。他大小乘兼备,具备很好的佛学功底,后半生致力于大乘佛教的般若空学说的理论建设。道安曾提出不少著名的翻译主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五失本、三不易”的译学主张。
道安在他的《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中是这样表述“五失本,三不易”的翻译主张的:“译胡为秦,有五失本也:一者,胡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三者,胡经委悉,至于叹咏,叮咛反覆,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三失本也。四者,胡有义说,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
“然《般若经》,三达之心,覆面所演,圣必因时,时俗有易,而删雅古以适今时,一不易也;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阿难出经,去佛未久,尊者大迦叶令五百六通,迭察迭书;今离千年而以近意量裁,彼阿罗汉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此,岂将不知法者勇乎?斯三不易也。”[1]24
以下对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的翻译主张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内涵进行分析。
(一)社会历史背景
西汉末年,印度佛教开始传入中国。由于语言和传统文化的差异和隔阂,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在形式上以中国的道术为媒介,内容上以“格义”为手段。格义可以被解释为“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例。”也就是,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概念和术语,如老﹑庄,《周易》中的名词去比拟或者比配佛典中难以理解的名词和术语,从而使佛教深奥的义理得到理解[2]。
格义对促进佛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格义的方法实际上是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在交流与对话过程中无奈的选择。因为应用这种办法对佛经进行翻译和诠释,会出现诸多费解之处。
道安是一位非常虔诚的佛教徒,一生都致力于佛教经典的传播与研究,立志将佛典义理的真实面貌传入中土,“惟惧失实”。但是当时,佛经传入中原的时间还不长,佛经译者对佛教经典的透彻领悟还需要一个过程,不同译者对同一佛典义理的领悟可能深浅不一,同时对翻译过程本身也缺乏认识。所以导致佛经翻译质量参次不齐,甚至有不少误译之处,道安也深为当时的佛经翻译质量担忧。
身处以上历史社会背景,加上他本人翻译佛经的亲身经历,以及其入世的禅学思想和政治抱负,道安有感于佛经翻译之难,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的翻译主张。
(二)前人的翻译经验
自汉哀帝元寿元年,到道安所生活的东晋,佛典的翻译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其间著名的佛经译家也不少,如,安世高、支谶、朱士行、支谦等,他们也提出过不少翻译主张,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安世高,西域安息人,通晓汉语,所译经论的主要内容是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修行方法。《高僧传》对其译本的评价是:“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同为西域人的支谶也通晓汉语,晋支愍度对支谶译文的评价为“类多深玄,贵尚实中,不存文饰”[3]。而他们翻译的不足在于,过分拘泥于原文的语法结构,以至有的地方欠准确,甚至令人费解。同时他们在翻译中采用口授笔录、与人合作完成的方式,难免会导致所翻译的经文部分失实。
朱士行翻译的《放光般若经》虽“言少事约,删削复重,事事显炳,焕然易观也”,但道安认为“从约必有所遗”,未免删削过多,有遗漏之处[1]26。同样,支谦的翻译力图适应汉人的口味,文辞华丽简约,却过分追求美巧,不免偏离原著。
道安在总结前人翻译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主张。他以“五失梵本”为前提,对翻译的增删进行了量的限制性规定,对于当时的佛经翻译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这一点在《僧伽罗刹集经后记》中有记载:“时竺佛念笔受诸经,常疑此土好华,每存莹饰。安全深疾,穷校考定,务有典骨。许其五失梵本;出此以外,毫不可差。”[4]
所谓“五失本”,指的是在将佛经翻译为汉语时,有五种情况是不能与原本一致的:第一,语法上应该适应中文的结构;第二,为了适合中国人好文的习惯,文字上必须做一定的修饰;第三,对于颂文的重复句子,要加以删略;第四,删掉连篇累牍的重颂;第五,已经说过了,到另说一问题时却又重复前面的部分,这也要删除。“三不易”是三种不易于翻译的情况:第一,经籍本是佛因时而说的,古今时俗不同,要使古俗适合今时,很不容易;第二,要把圣智说的微言深义传给凡愚的人理解,时间距离又这么远,这也不容易;第三,当时编经的人都是大智有神通的,现在却要一般平常人来传译,这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五失本”,“三不易”可说是对当时译经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性归纳。从中可见即使在佛经翻译的早期,译家对于翻译现象的归纳已经到了一定水平,注意到了翻译的目的、意义、策略,并在相当程度上注意到了译本的可接受性。
“五失本”中的第一“失”是关于语法的问题:“胡语尽倒,而使从秦。”梵语在词汇和句法上均与汉语有着很大的区别。如果按梵本硬译,读起来不但不顺,不像汉语,甚至还读不懂。道安关注到了胡汉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提出翻译中只有按照汉文的语法习惯,使译文顺从译入语,这样才能被读者所接受,否则就不成其为翻译。所以此“本”不得不“失”。
“五失本”的第二条是关于文与质的问题。道安对于文与质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是有他辩证的看法的。
道安在《鞞婆沙序》中也说道:“文质是时,幸勿易之。经之巧质,有自来矣;唯传事不尽,乃译人之咎耳”,“遂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也。”[1]26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道安已经注意到文质与时代的关系问题,他认为,“文”和“质”与时代有关,曾经为“文”的,现在可以变为“质”。同时道安主张译文的文或质应由经文本身的文或质来决定,比如译《大乘经》可以文一些,而《小乘经》这类戒律就须质一些。
“五失本”的后三条实际上涉及到了质与量的辩证关系。
道安曾在《比丘大戒序》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妙喻:“将来学者审欲求先圣雅言者,宜详览焉。诸出为秦言,便约不烦者,皆葡萄酒之被水者也。”[1]28他认为随意删减重复的、复述性的经文内容,有如“葡萄酒之被水”。删去它们不仅是减少了经文的数量,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正如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之《翻译术开宗明义》这篇文章里讲到的:“雨果谓翻译如以宽颈瓶中水灌注狭颈瓶中,傍倾而流失者必多;‘酒被水’、‘乳投水’言水之入,此言水之出,而‘失本’惟均,一喻诸质,一喻诸量也。”[5]“葡萄酒被水”其实是暗示了质与量的矛盾和统一。
钱钟书认为,道安在《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中提出的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翻译说的地位是:“吾国翻译术开宗明义,首推此篇”;而“支谦《法句经序》仅发头角”而已[1]28。道安的“五失本”反映了译家在译梵为秦时,充分认识到了两种语言在语法﹑修辞﹑文体以及行文习惯诸多方面上的差异,从而作出相应的变通;“三不易”则反映了译家译梵典的难易观。可以说,“五失本,三不易”很好地体现了道安的翻译辩证法思想,对我们今天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高圣兵,刘莺.“格义”:思想杂合之途[J].外语研究,2006,(4).
[3]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增订版)[M].武汉: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4]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
Analysis of Daoan's Translation Theory of“Five Losses and Three Difficulties”
HUANG J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Zhengzhou 450015,China)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implications of Daoan's most represent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of“Five Losses and Three Difficulties”,and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his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as well as the summay of his predecessor's translation experience and views,this paper further illustrates the implications of Daoan's translation theory of“Five Losses and Three Diffculties”and its inspiration for us.
Dao An;“Five losses and three difficulties”;“wen”and“zhi”;quality and quantity
H059
A
1001-7836(201.)10-0144-02
10.3969/j.issn.1001 -7836.201..10.055
201.-05-16
黄静(1979-),女,湖北荆州人,助教,硕士,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