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涛
(淮安市博物馆,江苏 淮安 223001)
淮安运河村战国墓木雕鼓车是迄今江苏境内出土的第一辆先秦马车,亦是国内出土的第一辆木雕鼓车,它以木质构件保存较好和雕刻精美而闻名于世,是国家一级文物。在该车出土七周年之际,回顾它的出土和发掘,总结其保护修复经验,这对于中国古车研究,对于国家文物保护事业,对于探讨古车和木雕工艺,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该车出土于2004年7月,是淮安运河村战国墓的随葬物[1]。经发掘,该墓是一座墓向为东的“甲”字形大墓,内有巨木构建的木椁、车坑、陪葬棺和附葬坑。木椁是三层椁,内有主棺、陪葬棺和殉人多具。出土器物具有楚文化、越文化、徐文化之特点,采用的是和鲁南东夷文化相近的殉人、殉狗腰坑和独木棺葬俗。因此,该墓是一座具有多元文化因素的战国中期墓葬,充分反映了战国时期列强争战的特点,是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融合过程中的一个例证。其墓主人有可能是当地一封君,是和楚、越都有密切交往的徐淮夷土著。从地理上讲,它座落于里运河之南,京杭大运河(淮安城南绕城段)北岸,和韩信城隔河相望,隶属清浦区清安乡运河村,附近有淮阴故城、甘罗城遗址,有漂母墓、韩母墓等名胜古迹。西南方曾发现淮阴高庄战国墓[2],出土了176件青铜器。这里历史悠久,是古淮河、古泗水的交汇处,自古就是中国南北交通之要道,是著名的文化走廊地区。1959年,因开挖京杭大运河城南绕城段,该墓被运河北堤所掩埋。2004年,因京杭大运河升级改造工程,该墓在航道拓宽中被发现,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因早期被盗,仅有玉璜、陶杯、陶豆等零星器物。但车坑内却有木雕鼓车一辆,为迄今考古发掘中所仅见,在中国车制研究中有重大价值。为此,特邀请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保护。
该车的发掘是在漆木器保护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的,从出土之日起,就受到文物保护专家的精心呵护。发掘后,又立即进行脱水处理。脱水采取以乳糖醇为主体的脱水方法,起始浓度为30%,然后根据运行状况依次提高浓度至50%、70%、80%,并适时加热调控温度。脱水后木质坚挺,为长期保存和修复提供了基础。
该车的构件是迄今考古发掘中保存最好的木质构件,轮、轴、舆、輈、軨等车舆构件相对齐全,且都经过脱水处理。其木质坚硬,都有固定的形状和尺寸,可以反复测量和检验,是唯一的可供实测的鼓车文物。2005年,该车的复原研究课题列入江苏省文物科研课题[3],2007年,该车的保护和修复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
该车的保护和修复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模拟复制是其中的一项内容。为了给修复积累资料和经验,故首先开展模拟复制。该车的模拟复制是在复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是根据出土构件来制作。但也不是机械的模仿和照搬,而是结合古籍记载和出土实物,对这些车舆构件进行考古学和文物学研究。这些构件因在地下已埋藏了2000多年,长期经受挤压和侵蚀,不可避免地产生腐烂和变形。因此,在模拟复制时要充分考虑这种变化,对实测数据作出适当调整和变通。同时又委托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分别对车舆构件和漆材进行鉴定和分析,为复制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鉴定和分析,得知该车之轮牙是由一长一短的两根槐木揉制而成,符合《荀子·劝学篇》中“木直为绳,揉以为轮”的记述。该车的车幅、车轸、车轴、车輈都是青檀制成,符合《诗·大明》“檀车煌煌”的记述。该车之车轸是用一根檀木揉制弯曲而成,这样的车轸也是首次发现,是最能体现古代工艺的车舆文物。该车之轴是用青檀制成,轴上的伏兔是用槐木雕刻成蟠龙形,它张口吐舌、曲颈扬尾,雕刻精美,造型生动,是迄今考古出土的最精美伏兔。该车之木雕板都是用樟木精心雕刻而成,其上的蟠螭纹若龙若蛇,相互缠绕,以四方连续的方式展开,为迄今考古发掘中所仅见,是不可多得的木雕文物。在模拟复制中,聘请有丰富经验的雕刻工匠照原样复制,达到惟妙惟肖的效果;该车之建鼓,是用一整段檫木刳挖而成,在复制中,参照出土实物进行复制,达到了预期效果;该车之漆材,是用天然生漆,佐以植物和矿物颜料,聘请扬州漆器厂漆工,运用天然生漆和传统工艺,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因此,该车是由桑轮、槐毂、檀轴、檀轸、檀輈、桑栏、檫鼓、樟木雕板和竹丝编织的车茵等多种构件组成,选材具有科学性和多样性,符合结构力学和材料科学原理,是一辆品质优良的木雕鼓车。在模拟复制中,都选取和原件同等或相近材料,参照古代工艺,成功复制出先秦时期的木雕鼓车。2009年,受国家文物局委托,江苏省文物局主持了验收。
该车之木质构件因在地下埋藏2000多年,其腐烂和变形严重。在脱水过程中,又经过清洗等人工处理,致使一些木质构件已处于分崩离析、濒于解体之中,因此,这些木质构件,修复的难度很大。在修复中,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馆藏文物保护条例》,分门别类地对轮、轴、轸、輈、建鼓等木质车舆构件,分别制定方案,进行保护修复。对于需要补配的构件,因有的材质在本地已绝迹多年,寻觅确属不易,故统一用同墓出土的楠木木椁板。况这种木椁板已在地下埋藏了2500余年,具有不变形和不开裂的优势。修复中的胶,采用现代木工常用的乳胶(聚醋酸乙烯乳液),所用胶泥也是用乳胶和楠木粉调制。
本车有二轮,每轮由1牙、1毂、28辐组成。现以右轮为例,进行修复,其程序分为四步骤。
2.1.1 轮牙
轮牙是桑木,修复前先做模具,预置辐条位置。因出土后脱水和变形,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原件,故将模具放宽1厘米。但放宽时只放外径,不放内径,以免牙、辐、毂组装时冲突。现此牙已断成7段,依次放入模具内,对因变形较大不能合圆的部分,采用断开的方法,使之合圆。合圆后重新编号,用温开水清洗断口,去掉杂物和糖分。干燥后钻孔并加木钉,佐以乳胶销接。凝固后用胶泥补缺,补缺时考虑干燥速度,每次薄薄一层,如此重复多次,直到补齐为止。待一面补齐后,翻转过来,修复另一面,方法同上。待完全凝固后,将轮牙从模具中取出,检查有无缺陷,清除表面流胶等污物。
2.1.2 毂
此毂是槐木,保存较好,只是出土时被铲成二截。修复时,先将断面用温开水清洗,去除杂物和糖分,然后于断面钻孔,并佐以乳胶,用木钉销接。待凝固后检查有无缺陷,进行补齐并清除流胶。
2.1.3 车辐
车辐损坏较甚,完整者仅数根。特别是榫头多已断掉,需补配,以便和毂、牙榫接。因车辐截面较小,需预置夹具使之固定。每轮有辐28根,树种有青檀、麻栎二种,损坏也大小有异、程度不同。但修复都采用销接之方法,现以车辐右-20为例,加以说明。
车辐右-20已断成三段,其两端榫头也缺失,故断口五处,都要销接。销接可以逐次销接、分段销接,也可以一次性完成,依操作难易和技术水平而定。首先补配入毂和入牙的榫头,使之大小适当、宽厚适宜、断口吻合。然后在断面打孔,用温开水清洗断面,去除糖分和污物。再于断口或接口处佐以乳胶,用竹钉销接,最后用夹具固定。待干燥5天后,再用胶泥进行表面补齐。待干燥后用细砂纸研磨,最后用5公斤的重物,测试其抗压或抗拉强度,检测修复效果。
2.1.4 组装
车轮之牙、辐、毂修好后,进行组装。组装时,先完成毂、辐的组合,再完成辐、牙的组合。组装时要用木楔,并佐以乳胶,特别是轮牙和辐的组合,要预留一段牙片,等到装辐后再合圆。合圆后要进行检测、校正,看是否均匀致密,有无原则性缺陷。然后用预先设计好的夹具进行固定,待胶凝固后,检查胶合状况,对缺胶处补胶,对流胶进行清理,对表面缺损处用胶泥修补,最后用细砂纸研磨,整修表面。
2.2.1 轴
轴是用一根青檀木加工而成的,出土时已断成9段,加上因拆除青铜軎辖而致两头缺失外,共有11段。其修复方法和车辐相同,只是木钉适当加大,销孔适当加深,木钉均衡分布,数量也适当增加。
2.2.2 伏兔
伏兔为槐木精心雕刻而成,躯体呈蟠龙形,下有函轴的半圆形凹槽,用木钉固定于轴上。出土时保存较好,只是有些开裂,故将开裂处涂以乳胶或胶泥,用夹具固定,干燥后作表面处理即可。
2.2.3 组装
轴和伏兔修好后,进行组装。组装仍用原来方法,用木质销钉将轴和伏兔固定。固定后要进行检查,看是否垂直上线、是否坚挺牢固、是否合为一体,能承受车舆之重。
2.3.1 辀
辀是用一根长约3米的青檀木经火烤揉制而成。特别是其弧线上扬部分,已严重糟朽变形,故以补配。但舆下平直的一段,特别是辀尾和辀首部分,仍用原件,只是已断成数段,故修复和轴大致相同。
2.3.2 车衡
此衡是曲衡,现仅存94厘米的一段,还有矛形衡末铜饰一件,故采取补配之方法使之完整,其修复和辀大致相同。
2.4.1 建鼓
建鼓之鼓腔是用整段檫木刳挖而成,鼓面是用牛皮制成。出土时,鼓腔已断裂成碎片,鼓面不存,但张皮的竹钉尚存。修复时,采用木板拼接的方式,首先对鼓身原有的残片进行加胶销接,缺损部分用楠木补配,开裂处用胶泥修补,干燥后整修表面,最后补配牛皮鼓面。
2.4.2 鼓座
鼓座是用长约137厘米,宽28厘米,厚7厘米的樟木板刳挖而成,基本完整,只是其中心孔严重损坏,故修复时首先将损坏处锯掉,进行补配,预置中心孔,以便插鼓柱。补配时仍用加胶销接之方法,然后用胶泥补齐,修饰表面。
2.4.3 鼓柱
鼓柱出土时仅余约50厘米长的一截,因是承重部件,考虑到鼓腔脱水时因吸收糖分,重量过大,原鼓柱已不能承其之重,故重配鼓柱。重配时,采用同墓出土之楠木,参考出土资料,制成直径6厘米,高约163厘米的鼓柱,上有台阶,正和鼓身方孔吻合。
车舆也就是车箱,由轸、桄、床、茵、栏、漆绘条、木雕装饰板组成。
2.5.1 轸
轸是车舆的底盘,是由一根青檀木经火烤揉制弯曲而成,现部分缺损。四角因朽烂已不宜再用,故在修复时进行补配。其修复仍尽可能采用原件,对缺损和四角进行补配。修复和补配时仍采用加胶销接,方法如前。
2.5.2 桄
桄是车底的二根支撑件,主要起车轸加固作用。但原件出土时已严重变形,故用出土楠木照原件重做,以便取代。
2.5.3 床
床是车底纵横交错的网络形木架,是用圆形和扁平形青檀木条制作,因其出土时即已损坏,仅余局部残片,故修复时补配。补配用12根直径为0.8厘米的圆形木条和15根宽0.6厘米的扁平木条,二者垂直相交,穿孔固定于轸框。
2.5.4 茵
茵是固定于车舆之竹席,是用细竹丝编织。出土时仅见部分遗存,在修复时,用0.3厘米的细竹丝精心编织。
2.5.5 栏
栏是用2厘米见方的桑木条制作,栏高约36厘米,长、宽和舆身相宜,下有立柱植于轸上。出土时即已损坏,故照原件补配。
2.5.6 漆绘条
漆绘条是用榆木条制作,在黑色底漆上,绘出各种猩红色图案。但出土时即已损坏,修复时,照原件绘制,进行补配。
2.5.7 木雕装饰板
此车共有7块木雕板,分布于车厢的前后左右和建鼓鼓座前后,都是用樟木板雕刻而成,主要起装饰作用。雕刻有透雕、线雕二种,其中透雕用于板面,上以蟠螭纹为主题纹饰,它若龙若蛇,相互缠绕,以四方连续的方式展开,构成了极其精致的艺术图案。线雕用于口沿,上刻云纹或变形云纹图案,对于它的修复,不仅要考虑木雕板,还要考虑到纹饰的吻合。为简略起见,下以雕花木板1说明之。
雕花木板1,长142厘米,宽42厘米,一面雕刻蟠螭纹,板口有云纹图案,由于长期埋藏地下,现已断成10块。在修复时,根据线图,首先在断口处用木钉加胶销接拼合,缺损处补配,并聘请木雕工匠,按照实物和纹饰进行补刻。补刻后用乳胶和胶泥进行修补,注意纹饰的吻合,干燥后经细砂纸打磨,以求外观和谐。
2.5.8 组装
组装按次序进行,第一步,进行轸、桄的组装。轸是一个四方形的框架,而桄就是框架内的二根竖向的支撑,主要起加固作用。第二步,安装车床,车床即纵横交错的木质结构,以打孔加木楔的方式固定于轸框。第三步,在车床之上安装车茵。车茵是竹丝编织物,用木条钉于轸框内周。第四步,车栏分前栏、后栏和左右栏,下有栏柱植于轸上。第五步,鼓座横向安装于车舆前部,固定于前栏。第六步,雕花木板分榫接和挂接二种,榫接是用榫和车栏相接;挂接是用皮条固定车栏之上。最后,漆绘条是用细皮条捆绑于左右车栏,主要起修饰作用。
总装是在组装已完成的情况下,采取自下而上的方针,按轮、轴、辀、舆、鼓等顺序进行。在总装时慎用现代木工工艺,而要用古代传统工艺进行组装。对于此车之总装,其程序如下。
第一步,将修复好的轴穿入轮毂中,检查转动是否自如,有无阻滞现象。待二轮二毂穿轴正位后,于轴头处安装青铜軎辖,以防车轮外移。
第二步,检查和测定辀和轴的咬合处,二者垂直相交,如有间隙,选取合适的木块作当免,然后用皮条将轴和辀捆扎。
第三步,检查和测定伏兔和左右轸框的咬合位置,如无大碍,可将组装好的车舆安装于轴上。使车舆横向中心线与轴重合,纵向中心线与辀重合,最后用皮条将轴和左右车轸相交处、辀和前后轸相交处分别捆扎,务必牢固。
第四步,将车衡安装于辀首,用皮条捆扎。
第五步,于车舆之角柱安装青铜帽形器。
第六步,将鼓柱插于鼓座中心孔内,建鼓安装于鼓柱。
至此,该车的保护与修复全部完成,建恒温恒湿装置进行科学保护。2011年4月29日,国家文物局进行了验收。
一是,该车的成功保护与修复,为大型木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提供了范例。通过保护与修复,不仅使我们得到了一辆雕刻精美的鼓车,同时也增加了一件可供陈列的展品。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这样的木雕鼓车仅此一辆,其社会影响也愈来愈大。在该车的修复保护中,经过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一套木质文物的修复保护方法,这对于今后的文物保护工作,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二是,该车的成功保护与修复,为研究先秦古车提供了实物。中国的古车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的重要课题,几乎历代都有人穷经皓首,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和注疏。但是,这些研究和注疏大都集中在《考工记》上,由于没有出土实物借鉴,故大多不得要领,岐误颇多,而这件木雕鼓车正好弥补此不足,其木质构件大都是出土原件,即使有个别的补配件,也是依据原件制作,故真实性和可靠性不言而喻。如该车之伏兔同秦陵一号铜车上的伏兔一样[4],该车轮牙之接口都是直口对接,不是斜口对接,也不是夹口榫接或搭口榫接[5],丰富和充实了古车工艺。因此,该车是国内第一辆成功修复的木质古车,在研究古代车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该车成功保护与修复,为研究古代鼓车提供了资料。迄今为止,考古出土的先秦马车虽数以千计,但出土的鼓车就非常少了,而成功修复的仅此一辆。一般来说,鼓车是礼仪之车,但更多的是用于军事,是古代战争中将帅指挥作战的信号工具,故古代交战中必有鼓车,击鼓是将帅的职责之一。这在典籍中有大量记述,如《左传·庄公十年》记齐鲁长勺之战:“公将鼓之”;《公羊传·宣公十二年》记晋楚邲之战:“庄王鼓之”;《左传·成公二年》记齐鲁龙之战:“齐侯亲鼓”;《左传·成公二年》记晋之伐齐,郤克将中军,“流血及屦,未绝鼓音”;《左传·哀公二年》记晋郑铁之战后,主将赵鞅曰:“吾伏弢流血,鼓音不衰”。故《诗·清水》郑笺:“兵车之法,将在鼓下,御者在左。”因此,该车的保护和修复,不仅有效保护了出土的鼓车,也填补了先秦鼓车的研究空白。
四是,该车成功保护与修复,为研究古代木雕提供了实物。迄今为止,考古出土的青铜器数以万计,但出土的木雕就非常少了,而成功修复的仅此一例,是研究古代木雕艺术的重要资料。其纹饰同青铜器上的纹饰一样,都是以蟠螭纹为主题纹饰。但青铜器上的蟠螭纹是印模法制作,故千篇一律,缺少变化。而木雕上的蟠螭纹是古代工匠手工雕刻而成,故线条流畅,生动自然得多。
五是,该车成功保护与修复,在地方史中亦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众所周知,淮阴之名,起于秦代,秦代之前史无记载。而该车的保护与修复,它以无可辨驳的事实,说明淮安早在战国时期就有着高度发达的制车工艺,有着精美绝伦的木雕艺术,有着和中原相似的车马随葬制度,从而把淮安的历史上推到战国时期,是研究淮安地方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实物。在修复过程中,还对该车木质构件和漆层进行了检测。经检测,这些木质构件和生漆都产自淮河流域,曾广泛分布于包括淮安在内的江淮地区,从而说明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淮安,较之今天温暖湿润,其气候特征类似于今日的江南,故有如此多的竹、漆等亚热带植物,这也为研究古今环境变迁,为研究当地的植物种类和生态环境提供了条件。
[1]淮安市博物馆.江苏淮安市运河村一号战国墓[J].考古,2009(10):3-20.
[2]淮阴市博物馆.淮阴高庄战国墓[J].考古学报,1988(2):189-232.
[3]王厚宇,赵海涛.淮安运河村战国墓出土鼓车复原研究[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1):87-95.
[4]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铜车马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5]张长寿.井叔墓地所见西周轮舆[J].考古学报,1994(2):155-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