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学习过程的认知研究

2011-08-15 00:47何冬云
贺州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外化第二语言母语

何冬云

(贺州学院 外语系,广西 贺州 542899)

第二语言学习过程的认知研究

何冬云

(贺州学院 外语系,广西 贺州 542899)

第二语言学习是有关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理论,也是语言学界反复深入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理论,其中比较流行的有“整体论假说”和“补缺假说”。这两个假说对第二语言学习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但也不够完善。由于第二语言学习涉及到一种文化系统进入另一种文化系统的问题,所以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是儿童学习母语过程的“逆过程”。

第二语言学习;文化;母语学习;“逆过程”理论

一、引言

第二语言学习一直是语言界广泛研究的一个理论问题。由于该问题涉及的不仅是语言学问题,还涉及到心理学、文化、思维等多领域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在外语教学课堂中尚没有一个公认的指导理论。从第二语言学习的“逆过程”理论中可知,由于中国人长期处于汉文化旋涡中,自己的思维、习俗、语言等都不自觉地打上汉文化的烙印。若要学习以西方文化为基础的英语,首先必须摆脱汉文化旋涡的“向心力”,游离在汉文化之外。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进入西方文化旋涡中,才有可能学好第二语言。这个过程与儿童学习母语的过程恰好互逆,符合“文化——环境 ——语言”的“逆过程”理论。

二、迄今有关第二语言学习的两个假说概述

(一)整体论假说

梁瑞清提出二语学习的“整体论假说”。由于一个人学习母语的过程通常都是整体获得的,它强调的是语义相关性的语言语境的存在。如果没有语言语境,语义相关性就无从谈起。另外,由于语言的习得与社会语境有密切关系,所以一定社会语境就是一定语言的母体。这种假说认为,减少第二语言学习中母语负迁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外语学习者熟悉各种各样的语言游戏所构成的“生活形式”(即语境)。这是“整体论假说”提出的理论根据[1]73。

(二)补缺假说

王初明提出“补缺假说”的理论。该理论认为语言习得必须是有意义的习得,学习者应该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习得一门外语。许多外语学习者之所以听不懂、说不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理解某个语词或语句,甚至整个话题的意思。这样,外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就在某种程度上被置换为怎样提高理解能力的问题。这是因为一种语言的词语或语句的意思不仅包括字面意思,还包括语境意思。所以,一个语言学习者不仅要理解一个词语的表面意思,还应当理解其语境意思。为此,一个人为了学好外语,首先必须有一个“补缺”过程,这就是补缺假说的理论根据[1]74。

(三)两个假说评价

上面两个“假说”的共同点都是: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定社会环境的产物,所以,要学习一种语言首先必须学习该语言所在的社会文化。但是笔者认为,语言与一定的语境(即文化)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关系,这两个理论似乎没有击中“要害”。为此,笔者提出一个二语习得的“逆过程”(Reverse Process)理论。因为第二语言习得与儿童学习母语的“路径”(即过程)互逆,前者是处于汉民族文化语境中学习汉语,而后者是在汉民族文化语境中学习西方民族文化语境中的英语。这两种学习方法有本质的区别。

三、语言的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

(一)母语的学习过程

事实和理论都告诉我们:儿童的语言学习都要遵循“认知 ——理解 ——外化”这个规律。

上述过程说明:儿童开始认识周围世界就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概念逐渐发育成熟。为了表达这种概念,儿童必须学会有关母语的知识。虽然他头脑中的概念是完整的,他的言语却是“片断”的。这就是此阶段儿童说话时常伴随丰富手势的缘故。当儿童进入学龄阶段后他才能用母语系统地表达头脑中完整的概念。为叙述方便起见,笔者把学龄前称为“前认知阶段”(Pro-CP:Pre-Cognizance Period),把学龄后阶段称为“后认知阶段”(Post-CP:Post-Cognizance Period)。由于人类认知是终生的行为,所以实际上人类的全部认知是沿着下列“认知链”(Cognizance Chain)向纵深推移的:具体事物 —抽象概念 —社会 —文化。

起源于德国的认知心理学派认为,语言中的句子不是孤立的,而是有一定语言环境的。只有在一定语言环境中才能确定一个句子的意思。这种通过语言环境对语言各部分的领悟称为“认知结构”。认知理论认为:人获得知识、应用知识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人脑把接受到外界的信息加工处理后,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支配人的行为。这个信息加工过程就是认知过程。而语言的功能是用来沟通的,既包括语言理解也包括语言交流。语言学习的过程是理解在前,表达在后。所以语言理解往往多于语言表达的内容[2]33。

(二)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

由于儿童学习母语是在自己所在的母体文化背景中自然地学习的,而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则是在自己的母体文化环境中学习另一种文化环境中产生的语言。虽然两种情况都遵循着“认知 —理解 —外化”的学习过程,但是西方儿童对于客观世界的理解(认知)与中国人对于西方世界事物的理解(认知)有本质的区别,其学习母语的过程一般是:语言—环境 —文化;而中国人对西方语言的理解则必须遵循“语言 —环境 —文化”的逆过程,即:文化 —环境 —语言。

因为中国人要学习西方语言的实质是从汉文化圈中的汉语语言思维,进入西方文化圈中的以西方文化思维为基础的西方语言。所以,只有首先进入西方文化圈,才有可能学习西方语言,因为西方语言是西方文化的载体。所以,这就决定了一个人学习西方语言前,必须首先学习有关的西方文化。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认识西方的环境,以及西方的语言。

四、儿童认知的不同阶段

(一)前认知阶段

一岁以内的儿童通常处于“前认知阶段”,因为此时儿童尚未能有意识地学习语言。由于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仍然处于原始混沌状态,它的语言习得基本是一种无意识的过程。所以,现阶段儿童的意识也属于原始混沌状态。这个阶段称为“前认知阶段”。

(二)后认知阶段

进入一岁后儿童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开始发生巨大变化:由于他对客观事物认知速度增加,他的语言能力也得到迅速提高。但是因为语言是人类认知对客观事物的镜子,他的语言能力必然会滞后于他的认知能力。所以,这个阶段儿童言语交际特点主要是“手势 +言语”模式。这就是我们常见到一岁多的儿童“说话”时常伴随着一些手势动作的缘故。

“片断言语”是一个“封闭言语过程”。此时儿童的言语认知活动遵循着“由客观事物到言语,再由言语到客观事物”的循环过程。比如当儿童看到“一片乌云过后,突然天上下起了大雨!”自然现象后,他首先在头脑中进行直观思维活动。这是儿童认知的第一阶段。在此阶段,儿童对“雨”的视觉产生了内部言语。此刻,虽然思想对他来说是明白的,但却不能清楚地表达出来。因为内部言语是片断的、压缩的,尚未形成文法和逻辑结构比较严谨的外部言语。这是儿童言语交际的第二阶段。这两个阶段构成儿童认知图式的“接受性阶段”。此时的儿童脑海中已具备了“所指”能力,但尚不具备“能指”能力,因此,用手势帮助说话是此阶段儿童言语的主要特征。只有儿童内部言语逐渐外化后,他们才会用不连贯的,带有一定手势的情景性语言来表达“天下雨了!”这一事实。这是儿童完整认知图式的第三阶段。当儿童学会交际语后他们才会说:“妈妈!要下雨了!”。从而把言语和客观事实联系起来。就是儿童完整认知图式的第四阶段。这四个阶段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后两个阶段称为“生发性阶段”。简单地说来,以上四个阶段可以归结如下:

A.事物 ——语言阶段(包括第1,2阶段);

B.语言 ——事物阶段(包括第3,4阶段)。

“事物 ——语言”阶段是由具体到抽象的阶段,而“语言 ——事物”阶段是由抽象到具体的阶段。

儿童要完成了从客观现实到主观抽象,再由主观抽象到客观现实的完整的交际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由于儿童的外部言语阶段又分为不完整言语和完整言语两个阶段,所以儿童言语的转化一共经历了五个阶段:

认知阶段 ——初步思维阶段 ——语言外化阶段 ——言语的不完整表达阶段 ——外部言语表达阶段。

只有经过数年反复的“同化”与“顺应”过程,儿童才能把外部环境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他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这个由不完整言语到完整言语的变化过程或许要几年的时间。但是,这一过程(不同人需要不同的时间)却是儿童言语发展的“必经之路”。心理学认为,直观观察是人类思维的初级阶段,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儿童的这个不完整言语表达过程大体上反映了人类言语由具体到抽象的变化过程[3]175-177。

(三)儿童内部语言的外化过程

从儿童的内部言语到外部言语的过程的转化称为“外化”(Externalization)。没有经过训练“外化”语言表达就会遇到困难。因此,“小学儿童开始学习书面语时,语文课本的范文成了他们学习书面语言的主要‘范本’。读书必须先识字识词,识了一定数量的字词,便可通过阅读活动来感受、领悟范文的语言了。如果加上经常背诵,使所学的词语、句子在记忆里生根,形成语言积累,这就是外部语言的内化。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说话和作文,运用平日积累的语言经验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就是内部语言的外化”[4]。

以上情况说明:任何语言的内化和外化都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没有一定的环境,这两个过程无法实现。人自身具有学习语言的能力是“内因”,外部语言“环境条件”是“外因”。在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二者缺一不可。通过反复的“内化”和“外化”,儿童的语言能力就可以得到迅速的提高。

五、第二语言学习的科学方法

(一)第二语言学习的规律

总体上看,第二语言学习与儿童认知过程大致相同,都遵循“认知 ——理解 ——外化”的规律。这是个体语言发生的必要过程。以下对这个规律做一次深入的研究。

1.第二语言学习四阶段

(1)基本阶段

当成年人开始学习一门外语的时候,他首先遇到的是一些具体事物或行为。比如“桌子”、“椅子”、“劳动”、“工作”等,因为儿童开始认识新鲜事物,首先是视觉感官刺激。人类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视觉的影响,或者说视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这称为“视觉引导”作用。所以视觉能够帮助人类思维。处于这个阶段的人,首先必须学习一些相当于英美国家小学英语教材水平内容的词语。这样做的好处是容易理解,容易记忆,学了后还能够很快地运用在语言实践中。

(2)语言结构阶段

在基本阶段中,学生只初步学了一些有关的知识,但是为了表达他的思想,他必须具备第二语言的必要的语言结构知识、语法及语法理论。此时他学的主要是有关该语言的结构性知识。比如,简单的语法知识、短小的交际语、有趣的小诗歌等。但是,无论学什么内容,一定要牢记两条原则:趣味性和科学性。有趣味性的内容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无论学习内容多么有趣,也必须遵守科学性,即教材要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否则教材再好效果也不可能好。

(3)描写语言阶段

进入第三阶段后,就进入用第二语言评价事物的阶段,即初步具备表达思想的语言知识和能力。这时可以让学生多学习一些“描写性语言材料”,比如讲小故事、听短小的英语歌曲、阅读非常简单的英语故事等。进而,他就可以开始利用自己在第一和第二阶段学到的知识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简单的思想。这时的关键在于“简单”。若不加指导很容易把启蒙阶段的英语写作变成海阔天空地胡乱拼凑。这样写出来的东西不仅不是文章,还有可能把学生学习写作的习惯引向歧途。所以,正如儿童的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外化过程中需要严格的训练一样,写作也需要老师严格的训练和指导,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真正的语言知识。

(4)判断语言阶段

当学生学会如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就需要用语言做出判断。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学习。此刻,他学习的主要是如何用第二语言正确地表达诸如因果、推理、判断、分析、综合等逻辑概念。所以,一些浅显、简单的哲理性文章应该是他们学习的首选,也可以让他们学习一些经典的文学故事,以便提高他们课堂语言和文学素养。

2.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是儿童学习母语语言的逆过程

但是,由于第二语言毕竟不是学生的母语,所以他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难以理解的超语言的困难。比如,对于中国人来说,由于中国古代有“八仙过海”的故事,所以只要谈到“铁拐李”立刻知道它指什么。可是对于不懂“圣经”故事的学生来说理解Noall的故事就可能有困难。所以,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学生首先应该从学习西方文化传统开始,在这个基础上理解语言的故事,然后才能谈到具体的语言学习。这就是我们所谓“文化 ——环境 ——语言”的逆过程理论。

(二)如何科学地设计第二语言学习的方法

根据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的心理历程来看,成人学习外语一般采用认知心理学上的“信息处理论”的观点:即在语言理解时,个体所听到的每一句话,信息处理上就是检索指引。也就是在自己长期记忆中检索出与语音相配的单字,再把多个单字组合成句子。若在记忆中组成的句子,与听到的句子在意义能够吻合,他就会理解他所听到的句子。反之如果个体在长期记忆中储存的信息不足,那就会产生一知半解的反应。这种由基层的语音到整体语句的分析式的信息处理方式,称为“由下而上处理法”。

而在语言表达时,信息处理的方向则相反:首先个体有了一个企图表达的思想,继而将思想转化为想要说的句子,然后在句子中配上具有适当语义的单字,最后将所有单字的语音串联起来,表达出来,就是个体的所谓表达。这叫做“由上而下处理法”。

这种情况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基本一致,因为一个人讲的话可以被另一个人听懂,是因为在信息处理上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语言学习历程是一样的。实际上心理学家早已发现,语言理解与表达两者都不是那么简单。采用“由下而上处理法”解释语言理解的过程是逐字逐句理解法。可是实际上我们在理解别人的话时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即主动处理的补充解释法。那么对语言的理解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呢?这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欲速则不达”的理据

“欲速则不达”的意思是“如果你这么急着想要,只会欲速则不达。”为什么呢?因为“急于求成”的浮躁思想往往会导致学生学习中产生“短平快”的思想。而为了迎合部分学生急于求成的不切实际的思想,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所谓“三个月过英语口语关”,“脱口秀”“流利英语”等迷惑人的教材。所有这些教材的缺点都违反了外语学习的循序渐进的原则。所以,若要迅速地学会第二语言,“文化——环境 ——语言”这个过程是无法回避的“必经之路”。这是非常简单的科学道理。所以,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途径是尽量缩短每个过程(或“环节”)的时间,而不能省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因为这样的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六、小结

“逆过程”理论认为,由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一定文化形态中,所以无论研究什么必须首先考虑文化背景问题。语言这个与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的社会现象更是如此。所以,如果撇开文化背景,单纯研究第二语言学习,可能效果不会很好。由于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文化旋涡。若要学好外语(比如说英语),首先必须对西方文化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才有可能把英语学好。这就是笔者提出“逆过程”的理据,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框架理论。虽然这个理论仅是一个宏观概括,但是由于微观理论都是以宏观理论为基础,所以对这个理论的研究不仅有实用意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1]梁瑞清.整体论假说与外语教学[J].现代外语,2007(1).

[2]周建安.论语用推理机制的认知心理理据[J].外国语,1997(3).

[3]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4]陆莲英.也谈语言的内化和外化[EB/OL].http://www.wjszex.com/ReadNews.asp?NewsID=554,2004.

Cognitive Research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HE Dong-yun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Hezhou University,Hezhou Guangxi 542899)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problem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and is a hot topic in language circles as well.In this issue scholars have put forward various theories.Among them,Holistic Hypothesis and Vacancy-Filling Hypothesis are two popular ones.Therefore the author holds that both these theories are instructive,yet both contain some imperfections.In this paper,the author proves with practical examples that,a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deals with the problem of going from one Culture Scope to another Culture Scope,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actually the Reverse Process of the process with which children learn their own mother tongue.

culture;mother tongue learning;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Reverse Process”

H31

A

1673-8861(2011)04-0094-04

2011-08-28

何冬云(1971-),女,贺州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

猜你喜欢
外化第二语言母语
Clothing is what you are 衣如其人
母语
外化于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杭州模式”研究①——基于杭州市民公共文明行为的视角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述评
母语
多种现代技术支持的第二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句子加工》述评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努力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