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婷
(中北大学 人文社科学院,山西 太原030051)
基于语料库将“预制语块”应用于英语口语教学
吕婷
(中北大学 人文社科学院,山西 太原030051)
现代语料库语言学对英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讨论了语料库对于英语口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提出通过将语料库中 “预制语块”的分析引入英语口语课堂,对学生理解词汇的意义,搭配,及运用环境,最终对其口语能力产生积极影响。此外,基于语料库的教学模式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更为生动活泼。
语料库;“预制语块”;英语口语教学;口语能力
语料库语言学 (Corpus linguistics)是以语料库为基础对语言进行客观的描述[1]。现代语料库是一种大容量,便捷的语言研究工具,其开端始于1959年R.Quirk建立the Survey of English Usage(英语用法调查词更容易。在口语表达中,可以从记忆中随取随用,比由自己造句要容易很多,犯错误的可能也要小很多。将语料库和 “预制语块”的特点结合起来,运用语料库,将 “预制语块”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大量运用范式呈现在英语口语教学中会产生积极的效果。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许多学者开始对语料库进行了研究,并已经从理论上证实将语料库运用到语言教学的可能性以及其有效性,如,语料库语言学与外语教学[2];语料库语言学与英语教学[3];一项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写作研究——大学英语写作中词语搭配的实证研究[4];论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同义词教学[5];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语料库建设分析[6];网络英语口音语料库研究[7]等。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将语料库应用于英语教学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语料库以海量的鲜活语言材料,快捷而功能强大的检索优势对外语教学的思想,方法及手段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二语习得理论中,重视强化输入的作用。语言学习在二语习得中是范例学习,学习者必须学习范例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掌握语言的规律[8]。“预制语块”是语言中的词汇语法单位,即词汇短语。它是英语中的一种特殊的多词汇现象,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组成,是一个完整的词汇——语法单位。由于 “预制语块”内部结构和意义的制约性,一个语块包含有几个或多个词汇,其中一部分可以帮助理解和记忆另一部分。而且语块记忆是基于特定的语言环境的,所以要依赖语言使用的环境,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即语言范式,并从中抽象出语言规律[9]。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材以传统文本方式呈现,语言学习对象相对分散,英语学习者对于特定语言语块接触较少,不仅达不到输入量的要求,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语料库可以弥补这些不足。语料库检索的语境呈共现方式,可以将特定语块在整个语料库中集中呈现,即学习者可以获得此语块在不同语境中的大量范例,解决了输入频率不足的问题,并可以提供给学习者以最规范的口语范例,有利于学习者形成语言环境反射,即一遇到类似情景,就很自然联想到此语块,脱口而出。
2.二语习得理论中,语言输出的注意假设。Schmitt提出了注意假设,即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注意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并直接影响语言输入向语言输出转化[10]。何安平也提出,语料库特有的语境共现界面可以凸显位于检索项两侧的各种语境特征,形成一个注意力的聚焦点[11]。因此,运用语料库的外语学习可以将所要学习的目标语言特征凸显出来,以提高学习者对于此结构和特征的注意程度,进而帮助习得该语言形式。此外,运用语料库可以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大量的真实语料加上检索的便捷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学习者可以通过语料库对目标语言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
日常交际中人们接触的语言交际环境有些是固定不变的,其采用的语言交际形式通常也有一定的模式。这些模式实际上就是词汇与语法在一定程度上的结合。Bollinger说过:“我们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从大脑的词汇库中调出些‘预制’短语,经过细微的加工,就可组成比较符合语法的句子,并使他们变成流利的语言来填充我们概念上的某些空白”[12]。语块是语言的半成品,可以作为储存和输出的理想单位,而目语块有较固定的语法结构限制,稳定的搭配意义和特定的语用环境,因此在学习和应用时快捷方便、准确流利,有着许多其它的教学法所没有的优势。
语料库的研究表明,人们在会话中大量使用的是被称作为语块的范例。以英语本族语者为例。一般认为,英语本族语者掌握的语块达数千之多,使用频率相当高,是促成英语口语流利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语料库语言学研究认为,那些出现频率高,不同程度词汇化的词串构成英语中基本的语言单位[13]。Altenberg & Granger发现,大约70%的日常口语都是由语块构成的[14]。Bolinger强调说,语言运用并非总是创造性的,并非总是临时按照语法规则把单个的词语组合在一起,而是具有很大的重复性,许多话语都是储存在记忆中的 “预制语块”[12]。由于 “预制语块”是一种现成的并作为整体保存在记忆中的特殊词汇现象,它在即时交际中可以迅速提取和使用,因而不需要太多的计算资源,也不需要交际者有意识地注意语法结构,大大减缓交际的压力,也可以给语法运算争取时间,从而保证即时交际的流利性。
1.运用语料库帮助学生对 “预制语块”进行记忆,减少语言错误,提高口语能力
由于 “预制语块”内部结构和意义的制约性,一个语块包含有几个或多个词汇,其中一部分可以帮助理解和记忆另一部分。而且语块的意义是基于特定的语言环境的,所以比脱离语境单独记忆单词更容易。在口语表达中,可以从记忆中随取随用,比由自己造句要容易很多,犯错误的可能也要小很多。比如,中国学生会造这样的句子:There is a great risk of getting a fire in crowded offices.You should evacuate a building as soon as a fire happens.这些句子中fire的搭配的动词都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着火的习惯搭配是catch the fire或a fire breaks out。运用对“预制语块”的记忆就可避免不符合英语表达的语言。
2.“预制语块”教学环境下促进学生的语言输出
“预制语块”是创造性运用语言的基础,在二语习得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必要作用,掌握大量可切分或不可切分的 “预制语块”能够使二语学习者自如且创造性地输出语言。正如Krashen和Scarcella(1978)所言:“学习者出于交际压力的影响,必须记住一些公式化的套语,也就是说,为了编制出创造性的语言,他们必须记住许多现成的口头话语以弥补第二语言规则的不足”[15]。在 “预制语块”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输出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输出活动的设置要有利于激发学生使用记忆中储存的语块,针对目标语块的使用语境,为学生创造语块使用情境。帮助学习者产生交际需要,即通过轻松、流利的使用语块来执行某种语言功能的需要,促进语块的产出。比如,如果二语学习者记忆了 “预制语块”to my surprise,在需要的语言环境下,就会根据实际自动创造出其他语块,如to his surprise,to our surprise等等。
3.“预制语块”的使用可以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语用失误
由于 “预制语块”确保了意义在交际中的优先地位,在交际过程中,不需要对说话者的话语进行语法分析,便可以轻松理解话语意义,并根据语境做出适当的回答。这样,外语学习者的语言就更加地道,也更容易被外语本族语使用者理解和接收,对交际的效果产生积极作用。比如,“I’m sorry.”的一般回答是 “That’s all right.”,如果学习者记住了这个语块,就不会说出 “It doesn’t matter.”或 “Never mind.”等表示让别人不要在意,安慰对方的话了。由此避免了文化差异带来的失误了。又如,学习者想要表达望子成龙,但语料库里完全找不到 “hope one’s child to be a dragon”的表达方式,因为英语国家文化中的龙代表的是怪物和凶残,准确的表达应该是 “hope one’s child to be somebody”。
现代语料库对语言教学和研究起着重要作用。基于语料库中 “预制语块”的口语教学不仅可以帮助教师选择大量丰富的语言材料,还可以在课堂上根据 “预制语块”的构成和语用功能教授学生识别,记忆并学会使用 “预制语块”。学生记忆并熟练运用语块后可以避免口语交际中的延时和不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 “预制语块”这一概念引入课堂,并总结分析其中常用的组成形式,运用环境,大量列举语料库中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们利用语料库对 “预制语块”进行分类,研究其意义及特定语用环境,使其可以真正身临其境说英语,这将使学生对口语产生兴趣,自觉加强练习,最终起到脱口说出地道英语的作用。
[1]桂诗春,杨慧中.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46-49.
[2]杨端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语料库建设分析 [J].外语电化教学,2007(1):50-55.
[3]何安平.语料库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21-27.
[4]王初明.解释二语习得.连接论优于普遍语法 [J].外国语,2002(5):4-9.
[5]刘莹.网络英语口音语料库研究 [J].外语电化教学,2007(1):41-45.
[6]杨惠中,卫乃兴.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建设与研究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113-115.
[7]陆军.一项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写作研究——大学英语写作中词语搭配的实证研究 [J].外国语言文学,2006(3):171-176.
[8]Ellis,N.C.Frequency effects in language processing:a review with implications for theories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language acquisition[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02 (24):143-188.
[9]谢应光.语料库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3):28-33.
[10]Schmidt,R.W.The role of consciousnes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Applied Linguistics,1990,11 (2):58-129.
[11]刘满堂.论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同义词教学 [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4):98-103.
[12]Bollinger,D.Meaning and memory.Forum Linguisticum,1975 (1):2-14.
[13]Renouf,A.&J.Sinclair.Collocational Frameworks in English[A].In Ajmer,K.Altenberg B.English Corpus Linguistics:Studies in Honour of Jan Svartvik[C].Longman London,1991:136-141.
[14]Altenberg,B.& Granger,S.The Grammatical and Lexical Patterning of"Make"in Native and Non-native Student Writing[J].Applied Linguistics,2001 (22):173-194.
[15]Krashen,S.D &R.Scarcella.On Routines and Patterns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erformance [J].Language Learning,1978 (3):283-300.
Application of Prefabricated Language Block to Improve Oral English Instruction Based on Corpus
LV Ting
(School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NorthUniversityofChina,TaiyuanShanxi030051,China)
Modern corpus linguistics has had a great impact on English teaching.With the discussion of corpus theoretical basis of oral English instruction,this paper proposes analyzing"prefabricated language block"in oral English class which would have positive impact on students'understanding of words'meaning,collocation,and using circumstances and finally do good to their oral competence.In the meantime,the teaching mode based on corpus can enhanc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and improve class liveliness.
Corpus;Prefabricated language block;Oral English instruction;Oral competence
H319.3
A
1671-816X (2011)02-0186-03
(编辑:佘小宁)
2010-12-10
吕婷 (1978-),女 (汉),山西蒲县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