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维飞,王建英
(中北大学 体育与艺术学院艺术系,山西 太原030051)
汽车造型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初探
田维飞,王建英
(中北大学 体育与艺术学院艺术系,山西 太原030051)
中国传统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这是祖先留给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在当代产品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符号已成为设计潮流,汽车作为人们出行的代步工具,人们对其外观造型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若在汽车造型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势必会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传统文化;符号;汽车;造型设计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成为现代重要的交通工具,人类对汽车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汽车造型设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是汽车消费大国,近两年连续消费量世界第一,可想而知,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世界各大汽车生产制造厂家都把目光瞄准中国市场。中国作为汽车消费大国,然而在大马路上奔跑的汽车绝大部分来自国外品牌,国产汽车的踪影十分稀少。因此中国要想从汽车消费大国走向汽车设计生产大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国产汽车不仅技术和生产工艺相对落后,更重要的是汽车外观造型设计缺乏民族特色,亦缺少文化内涵,这些都是困扰中国汽车发展的因素。
自从汽车诞生以来,汽车的造型设计也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发生着变化,车身造型大体经过了5个阶段的演变:①马车型车身时代,如1892年标致汽车公司为摩洛哥王族制造的汽车;②方箱型车身时代,如福特的T型车、A型车;③流线型车身时代,如 “甲壳虫”汽车;④三厢型车身时代,如1955年的福特雷鸟汽车;⑤梯形车身阶段,如中国早期生产的普通桑塔纳汽车。相对而言,中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生产技术与造型设计方面都与世界上其它汽车生产大国有较大差距,因此中国要摆脱对国外汽车的依赖,就必须树立自己的民族名牌,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融于汽车设计之中,在汽车造型上体现中国文化符号特征。当前汽车造型设计已不仅仅只满足消费者的使用价值,而更多的还须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标准化”和 “通用化”的设计符号语言已不再适合当代人们追求的目标。汽车已成为一种设计语言符号,承载着人们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在汽车造型设计过程中,可将汽车造型视为一种符号。“符号就是代表某一事物的另一事物。”这一解释源于英国奥古斯丁。符号是用甲事物表征乙事物,并且通过甲事物来传达关于乙事物的讯息,这才是关于 “符号”的完整表述。[1]所以符号是有意义的媒介物,一切能传递约定的内容都可称为符号。而汽车车身造型在不断演化中,也传承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符号特征,在未来汽车设计之中,融入传统文化符号将成为设计的新课题。
中国传统文化渊源流长,先人们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在设计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包涵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元素。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形成了渊源流长的文化知识,传统物质文化符号丰富多彩,归结起来主要包含三个方面:①紫禁城、长城、敦煌、布达拉宫、苏州园林等;②丝绸、唐装、旗袍等;③书法、国画、脸谱、京剧、印章、中国结、秦砖汉瓦、剪纸、瓷器等。这些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符号,蕴含了中国人民的艺术创造力和对美的理解,是中华文化在外国人心中的符号标志。
所谓精神方面的,就是长达五千年历史中积累的民族智慧和思想观念,其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归结起来主要包含三个方面:[2]①中庸思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②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要了解自然,还要欣赏自然,更要通过生活实践使自然更完美。③以人为本思想。“以人为本”的思想最早应是起源于孔子的仁爱思想。在汽车造型设计要坚持 “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了解和把握人与物的关系,使设计达到 “物我合一”的境界,使所设计的汽车造型进一步人性化、个性化,实现汽车与人的需求完美结合。
传统文化符号的表征与传达主要依靠符号为载体,符号是文化传播和继承的重要方式,任何一种文化系统都是以传达文化价值为目的。如造园学中的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因此把传统文化符号应用到汽车设计中应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来。汽车造型设计就是设计师创造符号的过程,汽车造型设计可以理解为由汽车形态符号、色彩符号、材质符号等造型符号元素组成,设计师通过汽车外观造型符号向消费者传达文化价值。所以将传统文化符号应用到汽车设计中,这将为汽车注入更多的精神文化内涵。
汽车形态符号就是指汽车的外观造型及大小、尺寸,设计师通过汽车外壳、车头、车尾、车灯、车窗等造型符号排列组合,进行设计创造汽车的形态符号,向使用者传达文化价值。通过调查发现,在汽车外观形态符号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符号,这样的产品一定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设计师通过汽车各部件的造型符号进行编码,从而完成汽车的设计表达。消费者在使用汽车产品时,领略中华民族独有内在和外在特质,享受民族文化符号带来的文化盛宴。中国传统造型艺术文化中常用数字来发挥寓意象征的力量,它体现了一种基于 “礼”的文化象征意义及与自然的和谐。如2005年上海车展上亮相的一汽概念版红旗HQD (见图一所示)。从外观设计到整体风格,每个细节都将中国文化特色发挥的淋漓尽致。HQD继承了第一代红旗前高后低的船型车身造型,同时延续了第一代红旗的圆灯和筒状翼子板造型,保留了传统的扇形面罩,还在格栅的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建筑 “九梁十八柱”的符号寓意。[4]
图1 中国一汽概念版红旗HQDFig.1 China FAW Concept Version Redflag HQD
色彩是工业产品造型中的重要要素,是视觉传达中最敏感与反应最快的信息符号。[3]汽车色彩符号是构成汽车使用者视觉认知符号系统的必要元素。设计师通过汽车的整体配色方案向消费者传达视觉信息,消费者在接收这些色彩符号信息的过程中,除了满足基本的实用功能之外,更是一种消费文化的过程,也就是享受汽车色彩视觉文化符号带来的精神愉悦感。因此设计师在配制汽车色彩符号方案中,融入中国传统色彩符号元素,这势必给消费者带来美好的视觉盛宴。中国人对红色特别喜好,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这种热烈、喜庆、吉祥、浪漫、温暖、兴奋的色彩,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吉祥色,因而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色彩之一。如图二所示,此款中国一汽奔腾B50汽车,整体车身采用 “中国红”的色彩,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大受消费者的青睐和欢迎。
图2 中国一汽奔腾B50汽车Fig.2 China FAW Pentium B50Cars
汽车材质符号就是指汽车的表面特征,也就是人的感觉系统因生理刺激对汽车表面质感所做出的反映或由人的知觉系统从表面特征得出的信息,是人对材质的生理和心理感受。因此在汽车设计中需要利用材质的肌理效果来向使用者传达产品语义,增强汽车的审美功能。若设计师在汽车材质符号设计方面,能将传统文化符号中的丝绸、唐装、旗袍、书法、国画、脸谱、京剧、印章、中国结、剪纸、瓷器等等运用到汽车材质符号中,这样一定会给消费者带来文化认同感,同时会使产品外观亲切雅致,这将带来巨大的市场效益。
纵观世界知名汽车品牌,都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然而中国到目前为止将传统文化符号应用到汽车原创性设计中的优秀作品还没有出现,所以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应用到汽车具体设计中,将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汽车要实现从“中国制造”走向 “中国创造”,这就必须要充分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元素,在汽车设计上留下中国文化符号烙印,真正实现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设计宣言。从而实现汽车走出国门后,能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因此在汽车外观造型设计中,设计师一定要利用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优势,将传统文化作为一种设计语言符号融入汽车开发设计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汽车造型风格势在必行。从传统文化中提取设计元素,也并非将传统文化元素直接照搬套用,而是要经过精心思考和提炼归纳,这样的设计之路才会持续走下去。
综上所述,汽车设计发展到现在已渐成为一种设计文化符号,各国的汽车设计都凝聚着属于自身的民族文化符号。现代汽车外观造型设计是一种文化载体,汽车设计就是将文化符号加以物化的过程。设计师需从汽车的形态符号、色彩符号、材质符号等造型符号进行设计编码,在编码的过程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进行提取应用,从而完成汽车的设计表达,因此汽车造型设计是否蕴含民族文化符号成为设计成败的关键。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是设计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因此将传统文化符号应用到汽车造型设计中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
[1]黄华新,陈宗明等.符号学导论 [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2.
[2]马敏,张三夕.东方文化与现代文明 [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9.
[3]胡琳.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概论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9.
[4]孙炜.符号元素在汽车造型设计创新中的应用 [D].无锡:江南大学,2008.
[5]宋景芬,金力人.汽车造型文化的演变与发展 [J].城市车辆,2008(4):28-30.
Applications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Symbols in Automotive Style Design
TIAN Wei-fei
(CollegeofSportandArt,NorthUniversityofChina,TaiyuanShanxi030051,China)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with its traditional culture,which is a great treasure that the Chinese ancestors handed down to Chinese descendants.It is a trend that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symbols are applied in the contemporary product design.As the means of transport,people have more and more expectations for their exterior design.People will prefer the automobiles whose design includes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symbols.
Traditional culture;Symbols;Automobile;Style design
J06
A
1671-816X(2011)02-0214-03
(编辑:赵赟)
2011-01-10
田维飞 (1979-),男 (土家),重庆酉阳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艺术学方面的研究。
教育部2010年青年基金课题 (10YJC76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