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古典文学精髓 构建大学生和谐人生

2011-08-15 00:48卫芳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古典文学人生大学生

卫芳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基础部,河南郑州 450011)

传承古典文学精髓 构建大学生和谐人生

卫芳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基础部,河南郑州 450011)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化体系中最辉煌灿烂、最有活力的一个部分,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资源。培养大学生自觉成为古典文学的传承者,构建大学生和谐人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古典文学;大学生;和谐人生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体系中最辉煌灿烂、最有活力的一个部分,是历久弥新、咀嚼不尽的精华。”〔1〕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生动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和美学追求。古典文学具有教育性,阅读文学经典是激励大学生通往成功的重要途径。文学经典具有工具性,阅读文学经典,能增强大学生的语感,提高大学生鉴赏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古典文学的诗意阐说,能增强学生的美感意识。古典文学同时承担着传统文化的自我修正功能。经典文学自身的深度、广度和强度则是大学生走出异化的精神动力。

一、古典文学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资源

1.古典文学强烈的入世情怀,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中国古典文学代表着人类灵魂与心灵的深度、厚度与高度,是人性的感动,是人心与人心的照面,蕴涵大量人文素养。从先秦诸子以来,中国古典文学的学术关怀最终都是指向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建立以及新的社会理想模式的建构,具有强烈的入世情怀,这是“士”阶层文化精神共同的价值取向。大学生通过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儒学精神,从而为树立现代理想、建立现代化人格、确立现代道德人生价值体系找到一个强有力的文化背景和思想源泉。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激励大学生胸怀大志不虚度人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追求至今仍是我们理想人格的不可或缺的内容;“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信仰以及尊重人的人本精神,仍为我们现代道德价值所肯定。

2.古典文学的忧患意识,滋养大学生人生情怀。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精神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标志之一。“悲凉之雾,遍被华林”(鲁迅语),中国古代的优秀知识分子深深呼吸并领会着,其忧思之重,直面社会人生之勇,关注社会民生之切,举世无匹。一部中国文学史,从《诗经》发端,直到“五四”前古典文学的终结,忧国、忧民、忧己的忧患情绪及其抒发,贯穿始末。忧世之音、家国之思表达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心民瘼、忧民之忧,表达了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怀才不遇、忧生之嗟,充满了岁月不居和功名未就的忧患。这种精神非常明显地体现在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成为文学作品的灵魂。儒家文化培养和滋润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意识,能进一步增强当代大学生社会历史责任感、民族自信心以及爱国热情和忧民思想。

3.古典文学的“风骚”精神,建构大学生高迈的人生气象。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由此发展形成两种不同的优良传统——“风”诗代表现实主义精神的世代相传,“骚”诗代表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代代相传。前者在内容上的主要特征是正视现实,描写现实,揭露现实,批判现实,由此出现了文学史上的两汉乐府民歌、建安风骨、唐代新乐府运动以及宋代王禹偁、金元之际的元好问、元代的关汉卿、清代曹雪芹等文学现象和杰出作家。后者的主要特征是充满激情和幻想的积极浪漫主义,并由此出现了文学史上汉代的贾谊、曹植、阮籍,两晋南北朝时的左思、鲍照,唐代的李白、李贺,宋代的苏东坡、辛弃疾,明代的吴承恩,清代的蒲松龄等优秀作家。由此,“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传统绵延不绝于华夏神州,“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文学发展也构成了民族发展的重要一环。这种仰望星空、俯瞰人生的“风骚”精神,滋养大学生一种智慧人生:以入世情怀做事,以出世精神做人。

4.古典文学的哲理倾向,激起大学生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思辨。中国艺术有一种哲学的美,天地人心,精理为文,理趣美是古典文学的一种最高境界,是情感美、画幅美和气韵美的大融合、大升华,其表现形态可以归纳为思接千载,探求常理;内省外视,揭示奥秘;定格瞬间,显示永恒等。其形成源于作者对世界外物的整体性感悟,对人生意义的普遍性揭示和哲理性思考,与作者借以承载这种思考而展示的景、事、物、场面所呈现出的审美特质也密切相关。尤其是宋诗,钱钟书先生认为“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宋代诗人越来越自觉深入到细腻的哲理思索和人生体验,特别擅长使用日常生活场景抒发哲理,他们将平凡的世俗事件升华为某种人生哲理,从而描写出具有哲理意味的画面。诗人们以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感受,披沙拣金,锤炼诗句,让这些诗句穿越千年的时空和历史,搔挠着我们心灵的痛处痒处和一些敏感的角落,契合了某种特定的心境,感受到诗人的彷徨、落寞、痛苦和欢欣,从而心有所悟,心生感触。宋诗的一些名句已经成为格言警句,至今仍然被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引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5.古典文学的审美特性,塑造大学生超凡的性灵风骨。中国的古代文学无疑是极具审美性特征的,从抑扬顿挫、节奏铿锵的诗词形式上,从一唱三叹、慷慨余哀的情感抒发上,从“神韵”、“意境”等鲜明的民族审美趣味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审美是古典文学的内在规定。无论是被称为我国文化“元典性”著作的先秦诸子作品,还是豪迈飘逸的汉代大赋,清旷雄放的唐代诗歌,柔情婉转的宋代曲词等,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体现着人类共同的智慧,表达了文人对时代的感悟,对宇宙人生的感慨,折射了时代的美学追求,蕴涵着自然美和人格美。

二、传承古典文学精髓,构建大学生和谐人生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它的初始、基石、灵魂与精髓,则存在于“那些四书五经、诸子散文、史传、楚辞、唐诗、宋词、元曲中,存在于那些四言、五言、七言诗句和世代相传诵的古典作品中”〔2〕。传承古典文学精髓,构建大学生和谐人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1.引导大学生阅读经典,打造“书香校园”

目前大学生读书存在明显功利性、盲目性、浅阅读性,已经引起社会有识之士的担忧。每年临近全国四、六级英语考试,外文书库的借阅率要远远高于平时,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也使计算机类图书阅读量成倍增长。走访各大书店时也发现,书店摆在最显眼位置、最畅销的也往往是各类备考书。同时,消遣性的市场书籍也受到不少大学生的欢迎,而一些古典严肃的经典文学艺术丛书却遭遇冷落。“当代大学生正在远离文学经典,其原因主要来自现代生活对古典文学的遮蔽。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挤压闲暇时光、闲暇心情,现代技术、文化商品,蚕食人们的激情和想象能力。”〔3〕高等教育应给予学生综合素养和人文追求,使其具有超出职业能力的理想与目标。引导大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书香校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论语》与《庄子》具有思想原创价值,唐诗最能代表刚健质朴的民族精神,《红楼梦》可引领学生全面了解和理解传统文化,鲁迅是一位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作家,是迄今为止在反思与批判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民族文化中最有建树的思想家。”〔4〕钱理群先生对经典阅读的设想兼及古今,高屋建瓴,既有比较可行的实践价值,也不乏教育理想主义的色彩。有专家认为,在众多的经典中,学生必读的经典有四种,即《论语》、《孟子》、《老子》和《庄子》。这四部书是先秦儒道两家的经典,对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影响极大,对于培养学生阅读古代经典的兴趣和习惯、认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具有最重要的作用。

当前许多大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充满了敬畏和困惑,一方面觉得经典离他们太远,那些称之为经典的作品,往往思想内容深刻严肃,觉得可望而不可及;另一方面感叹没有机会和条件系统学习经典,再加上语言文字功底差,阅读文化典籍尤其是古代作品有较多的文字障碍,不解其意,读之无味,不如不读。因此,高校一方面应加强大学生阅读活动的指导,通过授课教师的详细解读和指导,消除大学生对经典古籍敬而远之的心态,培养学生读书的自主性和规划性,把阅读活动变为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其在研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中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另一方面应从宏观整体把握和微观提炼中,为学生开列必读书目,提供建构知识谱系的路线图,从而避免盲目阅读,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知识得以丰富,精神得以陶冶,智慧得以启迪,具有“可持续性接触知识能力”。

2.锻炼教师队伍,彰显师德魅力

大学教师的社会角色不同于一般教师,大学教师的社会角色是研究者、教育者、知识分子三者的统一体。“作为研究者,其根本特性是为学术而学术;作为教育者,其根本特性是热爱学生;作为知识分子,其根本特性是深刻的社会关怀。”〔5〕老师的人文底蕴与学生人文精神的成长息息相关。如果老师的心灵是一片沙漠,他所培养的学生的心灵就不会成为绿洲。传承古典文化精髓,必须打造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要求教师应是“道德文章,堪称楷模”,即要求老师不仅在学术上、而且在人格上也是学生的榜样。应该具有本学科完整、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对本民族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具有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广博深厚的优秀文化的深入了解;具有对那些体现高尚理想、健全人格、积极向上精神,充满理想智慧富有审美价值的精神遗产——文学精品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表达能力;能够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前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成果;能够了解中华民族先贤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宝贵体验,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人格品德、审美情趣,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具有较高的教育素养和人文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正是对人文素养好、文化底蕴深厚、有人文精神的优秀大学教师的最好写照。

3.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传统古典文学教育,应具体落实在《大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除了广泛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技术扩充课堂容量、增加课堂密度外,还应该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增强教学效果。

选诗诵读吟咏,引领学生走进艺术殿堂。中国语言文字具有音、形、义凝定统一的特点,对以此为载体的作品的解读应该是一种多维、立体的解读。无论是先秦的《诗经》、《楚辞》,还是秦汉的辞赋、魏晋的文章、唐诗、宋词、元曲,都散发出无穷的艺术魅力。它们用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驰骋丰富的艺术想象,将生活中的事件、场面与诗人的特定感受和情绪融为一体;又采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分节分行的句式章法,鲜明和谐的节奏和韵律给人以美的享受。遵循母语的特点,适当地把“涵泳讽诵”这一传统解读、欣赏的方法运用于教学和阅读,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和单纯的泛读相比,“涵泳讽诵”是开放所有的感官,做到眼观其文领略其视觉美、口诵其声领略其音韵美、心推其意领略其情理美,因此其审美体验是多维立体的,能更好地体会其中的情趣意境,抒发出自己对诗歌音乐美的感受,易于收到多维、立体的审美效果,也较好地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全员参与。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恢复和开展文学作品诵读教学是新的尝试,并不是一种方法的简单恢复,而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回归。氤氲其中,学生必是另有一番体验和全新收获。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与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使他们全面理解、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美、语言美、意境美、内涵美,仅仅局限于阅读课本中的几十篇作品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加大学生的阅读量,需要引领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与学活动,指导他们把课内学到的审美知识和经验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开展“我为古诗配画”、“诗句接龙”、“名言名句查出处”等活动;举行优秀古诗文背诵比赛、朗诵会,等等。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和熏陶中,使当代的大学生会自觉从中汲取丰富而优秀的精华,并转化为自身的素质储备。

4.培养大学生自觉成为古典文学的传承者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时指出,“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该自觉地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优化知识结构,在实践中将知识和体验转化为素质。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运清指出:“大学生的读书学习一定要转变观念,有自主意识,学会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兴趣进行系统的知识配置。”他明确指出,大学生读书学习不能只局限在本专业,而应在国际化的视野下读书学习,要有针对个人的读书学习整体规划。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到阅读经典的重要性,在阅读中学习、思考、积淀,不仅仅是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坚强的意志力,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困难;准确的选择能力,抵御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的种种诱惑;平和宽容的心理,善于合作,为实现理想不断努力,从而达到精神成人。

新时代要求大学生一要学会做人,二要做有用的人,三要做成功的人。古典文学中蕴涵着高超的智慧,丰富的情感,包含着为什么要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做人等深刻的道理,它以优美的语言阐释着人生体验和人生哲理,长期浸润在古典文学中,必然会提高我们大学生的智商和情商,成为一个事业成功的人,一个身心和谐的人,一个拥有人格魅力的人。

〔1〕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262.

〔2〕王伟萍.试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落实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1).

〔3〕胡传志.穿越现代 走进经典〔J〕.中国大学教育,2010,(11).

〔4〕钱理群.把鲁迅精神扎根在孩子心上〔J〕.语文学习,2004,(6).

〔5〕周宗诚.大学教师社会角色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1,(5).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College
Students’Life by Classical Literature Essence

WEI Fang
(Henan Judicial Vocational College,Zhengzhou,Henan 450011)

China ancient literature,containing rich humanistic spirit resources,is the most brilliant and dynamic part in China culture system.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consciousness of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as inheritance,is the deman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imes for 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college life.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college student;harmonious life (责任编辑 殷 尧)

G412

A

1672-2663(2011) 04-0114-04

2011 06 01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2009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古典文学的人文精神传承与大学生和谐人生研究》(编号2009BWX006)部分成果。

卫芳(1967-),女,河南三门峡人,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基础部讲师,主要从事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古典文学人生大学生
更正说明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於于野谈》与中国古典文学关系考察
大学生之歌
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狐意象研究
独一无二的你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