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娟 马 畅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我国财务伦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黄 娟 马 畅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目前财务伦理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基于理论的“制”的建立、基于实务的“技”的建设以及财务伦理研究的拓展三个层面出发,全面评介中国财务伦理理论的研究成果,作出总结并寻求新的研究切入点。
财务伦理 文献综述 研究拓展
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资本市场诞生以来,上市公司利用财务欺诈、舞弊等手段以谋取私利、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事件屡见不鲜,企业自身财务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之间的张力越来越大,给“新兴+转型”的社会造成了极大的震荡。由此,理论界开始反思财务管理是否应当内蕴伦理,财务活动是否应当追寻伦理诉求,财务伦理是否应当构成财务决策的一个维度。基于此,我国财务伦理的研究开始起航。
国内第一次正式提出财务伦理概念是在2004年举行的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财务伦理属于应用伦理学的一个研究分支,此后一些学者开始对财务伦理进行深入探讨,这些研究思路主要基于“制的建立”和“技的建设”两个层面。制的建立,即从理论角度分析我国财务伦理缺失的原因,为财务管理内蕴伦理的必然性寻找证据,这些研究或者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论证,或者从中外古代先哲的思想中寻找伦理的坐标,或者采用伦理学的研究方法透视财务管理活动。技的建设,即实务工作中如何融合伦理理念,研究着眼于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学者们也提出了一些评价企业财务伦理态势的方法,以期达到有效运营财务活动的目的。但是由于我国财务伦理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非常有限。而在公司治理的研究中,企业伦理的概念早已提出,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伦理研究重点的实质正是财务伦理的建设。虽然在企业伦理的研究中没有明确提出财务伦理的概念,但是已经能够发现财务伦理的雏形,因此我国的财务伦理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还涵盖于企业伦理的研究之中。
财务伦理研究是在财务学与伦理学交叉渗透基础上进行的,文献梳理的作用旨在评述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利于寻找新的研究切入点。
1、基于理论的“制”的研究
王擎(2006)指出财务伦理是财务活动的伦理性质和伦理特征,即财务活动目标、手段、结果的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的参照和度量,是财务活动过程中人与人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属性和伦理关系特质,其研究认为我国资本市场财务伦理缺失的原因是由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某些不足和缺位累积而成的,既有经济的、制度的,也有文化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从历史角度看,伦理收益与成本的背离是阻碍财务伦理生成的客观原因;转轨时期政府伦理缺失与伦理形成动力不足是伦理缺失的深层次现实原因;伦理评价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是导致伦理弱化的重要因素。潘娅斐(2005)以财务管理方法论为突破口,剖析了财务管理中理性经济人假设、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目标与社会公众利益和传统伦理价值观的矛盾,认为经典的财务管理理论在方法论、理论假设、理论立场等方面忽视伦理道德使得企业理财行为屡屡与社会整体利益相悖。同时也提出,企业理财行为实质上要接受社会制度的约束,本质上与伦理道德客观相容。企业在理财中必须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对利益相关者负起道德责任。陈理浩、王棣华(2008)主要从财务职业界所要面临的伦理道德冲突问题出发,指出建立财务伦理的必要性,提出企业财务伦理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财务行为标准。企业财务伦理涉及企业财务对事和人是与非、对与错、善与恶、好与坏、应该与不应该等价值判断。
可见,上述研究是以经济学、伦理学为基础定性分析财务管理活动,而另外一些研究则是从中外古代先哲的思想中提取与财务伦理相一致的观点,从历史的角度探索现代财务伦理问题,为现代社会建立财务伦理制度提供历史积淀。张娟(2005)认为孔子的财务伦理观内容极为深刻,主要包括财务道德理想——“当”、诚信的核算观、黜奢崇俭的理财观、反省与改过的内审观、生财有道的生财观等。黄娟(2005)总结了孟子“去利怀义”的财务诚信观、“天地人和”的财务关系观、“守死善道”的财务操守观、“黜奢崇俭”的财务发展观、“以功求食”的财务分配观,认为通过自我完善从而逐步拓展到整个社会,塑造诚信的理财环境,才能使财务主体的理财行为合情、合理、合法。黄娟、刘岩(2010)认为司马迁的“利以生义”的财富伦理观、“本富为上”的筹资伦理观、“善者因之”的投资伦理观、“筹利素封”的分配伦理观是一种卓有成就的和谐伦理思想,指出司马迁融宏观富国之学与微观治生之学于一体,以其睿智的眼光探寻伦理道德的物质本原,博通并蓄,凝练了中国财务伦理思想流变中的历史坐标,为当代财务伦理的构建提供了导向。
王素莲、柯大钢(2006)则从财务与伦理耦合的学理层面入手,认为财务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在财务实践中形成一种和谐有序的公正秩序,伦理也强调一种和谐有序的人际关系,而公正是伦理学用来评价、衡量这种关系是否和谐的价值尺度。所以,个体公正实际上是财务与伦理在实践活动中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因此财务与伦理在本质上是和谐一致的。并且提出财务伦理是财务通过一定的准则、规则在整合和调节各种利益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伦理理念和伦理功能。它既是调节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义与利、利己与利他、权利与义务的行为准则,又是财务主体把握财务活动运行规则的实践精神。王擎、苏泓(2006)从财务管理内蕴的伦理特征入手,剖析了财务伦理的伦理特征、财务特征、经济学特征和管理学特征,更加立体、全面地分析了财务伦理的本质。这些研究运用伦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深刻挖掘了伦理学与财务管理活动的内在一致性,从而证明财务伦理的合理性,为财务伦理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
2、基于实务的“技”的建设
王擎(2006)认为协调和规范财务主体行为的标准主要有两个:其一是显性财务制度;其二是隐性财务伦理。从显性财务制度方面入手,可以在企业中建立财务伦理委员会或首席财务伦理官员,也可以建立公众性的财务伦理评价体系。从隐性财务伦理入手,则可以通过教育、培训财务伦理知识,比如推行财务伦理职业能力培养计划来加强财务主体的财务伦理意识。伍研(2003)认为防范财务人员道德风险一方面要注重满足其正当要求以降低产生不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同时应大力加强财务管理环境建设,堵塞管理漏洞,使得个别财务人员即使主观上想发生不道德行为,客观上也不具备条件。王素莲、柯大钢(2006)认为财务伦理包含诸多内容,可以将其划分为融资伦理、投资伦理和分配伦理,从而加以规范。周利刚(2008)认为从会计诚信的角度塑造企业财务伦理的途径有两个方面:制度建设和道德文化建设。提出应该完善公司信息披露机制特别是增加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和表外业务的披露,并加大舆论的监督力度,通过建立企业高管人员诚信档案,适时向社会公布其诚信记录,对严重违规的实施市场禁入,造成损害的承担赔偿责任,提高高管人员诚信意识,加大其诚信责任,以加强高管人员的行为规范。张娟(2005)将伦理规范运用到财务监督中,提出财务监督伦理规范,并论证了要使财务监督伦理规范得到有效地运用,财务监督伦理规范本身必须具备形式上和实质上的合理性。雷又生、耿广猛(2004)从道德的角度指出伦理的缺失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次原因,并分析了伦理缺失的内外部原因。为了缩小道德自由空间,克服领导的短视化行为,雷又生、耿广猛建议明确新的道德准则,建立新的市场道德体系,使伦理道德制度化,国家的有关监管部门应严格执法和监管,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监督评价机制,企业更应该改善管理体制,明确责任。伍研(2003)列举了企业财务活动中的非伦理行为,比如财务人员的道德沦丧主动犯罪,企业融资过程的串通、造假、欺诈行为和企业的恶意兼并等,基于此,其研究认为应加强财会人员的道德教育,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优化资本运营环境,加强外部监督和惩治违法的力度,让道德的约束和法律的制约共同作用,这样企业才能赢得良性长久的发展。
较长时期以来,逐利成为企业唯一的目标,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企业往往做出许多非伦理行为,其中特别是在资本市场上的财务造假、欺诈舞弊行为,给投资者造成了严重损失、给社会带来了强烈震撼。大多数企业伦理的研究都是基于财务实践中的非伦理现象,从而探讨企业伦理问题,可见企业伦理与财务伦理息息相关,许多企业伦理的研究都指出了财务工作讲究伦理道德的必要性和如何改进财务制度、财务工作环境的方法建议。
王化成、佟岩(2005)以四川长虹为例分析了其盈余质量受到企业伦理影响的过程。他们认为,企业会在对比伦理与道德成本、收益和经济成本、收益之后决定是否在各项财务管理活动中遵循伦理与道德。在企业伦理有效的情况下,内部人实现个人收益以不损害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前提,此时企业实现的是共赢,内外相关者都得到新增价值;在企业伦理无效的情况下,内部人不考虑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因素,一切企业活动都围绕内部人的自身利益展开。企业伦理有效或无效则直接对盈余质量产生影响。周喜革(2007)认为传统的财务管理仅仅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不仅狭隘、单一,还会诱使企业做出许多不伦理的行为。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遵守道德规范,不仅可以为企业赢得声誉、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还可以为企业带来利润,而这一结果是与财务管理的目标相一致的。周喜革通过实证研究指出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最为理想的财务管理目标,不仅可以为企业创建一个良好的财务环境,也能使企业守法经营,保护企业价值,最终获得利润。黎来芳(2005)对鸿仪系“掏空”旗下上市公司的案例进行了研究,深入剖析了鸿仪系财务不伦理行为的过程和方法,并指出出现这些行为的原因是公司的财务结构不合理、财务制度不透明,提出应采取关注高风险的股权结构、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加强内部资本市场监管、保障信息透明等措施加大高管财务造假的成本,迫使高管能作出符合伦理道德的财务决策。程文莉(2008)将伦理理念引入财务信息质量控制体系,提出使伦理观念制度化,以达到提高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目的。杨成文、成丽(2007)运用伦理原则评价盈余管理行为,并剖析了过度盈余管理行为的伦理道德根源;认为相关者利益、企业利益与伦理道德是一致的,盈余管理使企业违背了伦理道德,其不能使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最大化,最终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我国财务伦理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已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财务伦理研究非常活跃,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通过文献梳理可以看出,我国研究成果具有跨学科特点,将财务学与伦理学相互结合,运用定性分析,从中发现二者的同一性,并针对财务工作的流程、特点,给出了在实务工作中运用伦理思想的方法。财务伦理与企业伦理的关系十分密切,许多研究正是基于财务的非伦理行为,运用伦理学的决策方法,设法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
但是我国财务伦理的研究尚未成熟,到目前仍没有一个公认的财务伦理概念,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科学,大多基于定性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几乎没有,因而使研究过于抽象,对于实践的指导有限。而且现有研究对于财务伦理和会计伦理等类似概念的界定十分模糊,缺乏内涵与外延的科学界定。企业伦理的研究很多也是针对财务伦理,二者的联系过于紧密,财务伦理甚至有包含于企业伦理的趋势。这些问题都亟待后续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财务伦理是财务的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对财务学“经济理性财务范式”缺陷的补救。把财务伦理作为当前财务理论研究的重点,从理论层面讲,既是将财务学与伦理学结合起来所作的边缘领域研究,以促进企业理财的经济性与社会性的有效融合,又是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对财务理论的进一步丰富,有助于以德理财、以义理财、以信理财等财务理念的确立;从实践层面讲,这一研究必将有助于增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并将有助于当前企业理财中的逃废债务、虚假信息、信用失范等败德行为的遏制与解决。因此,从财务伦理的视角发展财务理论体系,以促进财务与道德的协调发展,是财务学和伦理学的共同使命。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利益相关者财务伦理与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09CJY086)、西南财经大学“211”三期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
[1]邹立、佟岩: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专题研讨会综述[J].会计研究,2005(7).
[2]王擎:我国资本市场的财务伦理缺失分析[J].财经科学,2006(8).
[3]张娟:浅析财务监督伦理规范的形式合理性[J].财会月刊,2005(1).
[4]陈理浩、王棣华:企业财务伦理探讨[J].社会科学战线,2008(7).
[5]张娟:孔子财务伦理观评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5(1).
[6]黄娟:孟子的财务伦理思想剖析[J].财会月刊,2005(7).
[7]黄娟、刘岩:司马迁的财务伦理思想研析[J].会计之友,2010(5).
[8]王素莲、柯大钢:关于财务伦理范式的探讨[J].财政研究,2006(5).
[9]王化成、佟岩:商业伦理影响下的盈余质量——对四川长虹的案例分析[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05(11).
(责任编辑:胡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