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梨
从学习兴趣谈高校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效果
杨 梨
高校公共选修课不同于必修课,学生的兴趣对课程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通过随机定性访谈学生的方式,了解学生公共选修课选择和学习情况,阐述学生学习兴趣与公共选修课教学效果的关系,提出提高公共选修课教学效果的建议。关键词:公共选修课;学习兴趣;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的主动建构,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在获取知识的欲望和探究兴趣指引下,追求成功的过程[1]。对于处于专业课教学辅助地位的公选课来说,迫切需要的正是乐学的精神。
公共选修课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生对课程有选择权。但是,公共选修课的选择权不是绝对自由的选择,而是有一定限制的选择。学生不得不考虑学校硬性规定。目前,基本上所有的高校,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了满足修满一定学分公选课才能毕业。所以部分学生选修公选课只是为了顺利毕业,而不是真正想拓展知识,这些学生学习公选课的效果必然不理想。提高公选课种类与科目和学生兴趣之间的匹配度至关重要,对此,有学者针对学校设置公选课种类与科目是否满足学生知识与兴趣需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基本满足的占24%,认为部分能满足占47.8%,认为只有少许课程可以满足的占23.9%,认为完全不满足的占4.3%[2]。可见学生对学校所开设的课程的内容和广度并不十分满意。因此,大学生在选择公选课时,“学起来要轻松,考试要顺利通过”成为部分学生选课时的标准。
“至于大二上学期那个 《冶金工程》和 《美术鉴赏》,我是不想选的,就是学校硬要那么多学分!这两科是必选内容,所以我选择的时候主要是选上课的老师。因为我们班上学期有些人选过,所以我就看哪个老师的好过点,我就选哪个老师!”
尽管有很多条件的限制,但很多学生还是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在与学校硬性规定不冲突的情况下,在已经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中,选择自己更感兴趣的公共选修课。在学生看来,《冶金工程概论》是学校必选的行业背景类。《市场营销》是文史类的,也是必选的,只是在文史类中,学生对营销感兴趣才选该课程。为了增加文学修养和艺术修养,所以选择 《音乐鉴赏》《名著欣赏》。
从受访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在满足规定的情况下,学生会考虑自己的学习兴趣,因为他们也知道,既然必须选修公选课,那么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听课过程会更愉快,学习更有针对性,更有收获。但是由于在公选课选择之前,学校没有课程内容和上课教师的介绍,所以大部分学生在选课时只根据课程名称和教师职称选择课程,没有真正地了解课程内容,可能存在选择课程后,发现与想象的课程不一样,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学生学习公共选修课过程中的精力投入。
所以,学校应该在公共选修课选课之前,加强选课指导,对已开设公选课的课程内容和授课教师等进行详细介绍,使学生充分知晓,包括网上通知、书面文件发布、发放选课指南、深入学生第一线、开展选课前的网上答疑咨询和现场咨询活动。学生充分了解课程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地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公选课。
众所周知,公选课的出勤率一般不高,而且即使在课堂的学生,也有很多各行其是,没有将精力放在课程本身的学习上。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公选课时态度的重要因素。如果是自己感兴趣的公选课,学生就愿意认真听课,甚至愿意课后花功夫继续查找相关资料,深入学习研究。当然,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可以引导和培养的,这就考验教师的教学水平了。有的学生一开始可能对课程兴趣不是很大,但因为教师教学方法多样,教学内容生动,也能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使学生愿意认真参与课程学习。
要提高公选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就需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被访学生提到的,一开始兴趣并不是很大的课程,由于教师教学方法多样,善于鼓励学生,就可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愿意学习,这门公选课的教学效果自然就能提高。
课程权力是影响课程行为的力量,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来影响课程行为的能力,并由此可以在课程方面造成某种特定的结果。课程权力主要包括课程政策制定中的参与权、课程决策权、课程专业自主权以及课程实施权等[3]。大学生的课程权力包括参与课程设置的权力、课程内容选择的权力、选择授课教师的权力等。目前,我国大学公共选修课的课程基本上是由学校和教师决定的,开设课程科目,讲授内容,教学方法等都由校方和任课教师决定,大学生几乎没有任何课程参与权。
提高大学生的公选课程参与权,提出希望开设的公选课程科目及对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意见和建议,大学生学习公选课的效果可望提高。从课程的开设到课程的内容、讲授方法等,都需要广泛征集学生意见,学校可以出台相关规定,开通学生表达学习兴趣和需求的正规渠道,根据学生意见,由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提出学生喜欢的课程。课程开设时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则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兴趣和要求,制定教学大纲;课程开设后,要求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要求学生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进程等提出合理化建议,然后进行归纳总结,根据学生意见适度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务管理部门对此环节要加强管理,如要求教师每学期公选课开设后,要定期提交学生教学意见反馈情况及根据反馈意见所作教学调整的说明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课程权力,使学生能真正持续保持对公选课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公选课教学效果。
公修课有其特殊性,学生自愿选择相关公选课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基于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情感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课堂提问、发言、讨论,教师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导功能,并且可以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4]。通过师生良性互动,打破沉闷的课堂教学气氛,形成师生之间互问互答的活跃氛围,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参与进行分析、评价、肯定、激励,有助于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的提高。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参与等多种方式引导和维持学生对公选课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思维并自觉地参与教学活动。
[1]孙秀丽,闫飞飞.公共选修课主体性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探索[J].中国集体经济,2009(11).
[2]傅学丽.广东海洋大学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
[3]郭德侠.大学公共选修课的调查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9(6).
[4]周德军,谢仁海.创新与探索:情感激励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J].沧桑,2010(1).
G640.2
A
1673-1999(2011)12-0185-02
杨梨(1983-),女,硕士,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助教。
201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