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2011-08-15 00:48王南甫崔利宾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理想信念红色

王南甫,崔利宾

(重庆工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重庆 400067)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也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长期以来,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立足于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而红色资源是在中国共产党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它体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信念。因此,依托红色资源拓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 红色资源的内涵以及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

“红色资源”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它包括静态物质层面和精神方面,静态方面主要是反映中华民族百年奋斗历史的革命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精神层面主要包括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这些红色资源是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不断推动着中华民族走向胜利。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后来者,是推进我们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大学生自身的理想信念,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红色资源不但蕴含了革命先辈的革命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而且由于其形式多样、资源丰富、直观生动等特点,使其在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价值。因此,利用红色资源来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相当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1.1 有利于确保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政治方向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最终目标。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没有动摇过自己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正是这种理想和信念激励着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和挫折,保持革命本色,战胜了强大的敌人,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运用红色资源蕴涵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能使受教育者在主动参与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坚定理想信念,从而确保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

1.2 有利于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往往存在一个误区,就是重视对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和理论的研究,而忽视了对教育方法、途径的研究。理想信念教育多采用呆板枯燥的课堂教学方式,理论讲了一大堆,结果却适得其反。依托红色资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往往能变封闭为开放、变抽象为情感、变理论为实践,使得理论与历史、实际、实践相结合,大大增强课程的吸引力。红色资源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实践、体验阵地和鲜活的教材,将理想信念教育在“实践——认识——实践”这一循环过程中实现,使大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心灵的升华,促成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形成。

1.3 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打破理论灌输的传统做法,依托红色资源,通过运用典型事例,化虚为实、以小见大、加强参与性、增强渗透力、加强主动性、增强感染力,能够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塑造与改造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红色是表,学习教育是里,表里统一的新型教育形式更接近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接受心理。

2 有效运用红色资源进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策略

红色资源的运用是一项具有政治、文化、经济多重意义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把弘扬红色资源的精神和文化内涵与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需要我们积极创新、大胆开拓、不断探索相关的实践策略。

2.1 把红色资源纳入理想信念教育教学体系

高校在开设政治理论课和政治品德课的同时,应当积极把红色资源纳入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教学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学习任务要求,推进“红色资源进课堂”。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育为基本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发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实践教育课程。把红色文化教育列入教学计划,计入课程学分,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以体验教育为途径,结合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组织和开展弘扬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的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团实践教学活动等,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在专业课上也可贯穿红色资源的内容,安排红色资源教育的专题教学。各高校可以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开设突出体现红色资源教育的校本课程,明确学习任务要求。再者,还要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实施监督、检查和考核,确保红色资源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体系,并落到实处。

2.2 把红色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载体。将红色资源中的革命精神和人文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以红色资源所承载的红色文化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艺术、娱乐等校园活动。通过“红色资源”进校园,以“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和“传箴言”等形式营造积极的校园红色文化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建立广播、橱窗、校报、文化长廊、红色网站等宣传媒体来传播红色文化,开辟“红色论坛”专栏,加强对红色资源和红色教育的深入研究。

总之,要努力营造校园红色文化传播与教育的氛围,使红色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使受教育者可见、可感、可学,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在寓教于乐中接受教育。

2.3 把红色资源寓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

如何把个人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相统一,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所要解决的首要课题。可以利用大学生的智力特点和学科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红色资源的事例,并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增强理想教育的实效性。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创设各种实践性、情景式、体验式的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在校园、社区、企业、农村等宣讲红色精神,将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生活实践,以熏陶大学生思想、充实精神、升华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利用周边的红色资源建立红色教育基地,邀请红色研究专家作专题讲座、红色教育研讨、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让大学生自觉参与其中。并利用暑假组织“饮水思源”、“重走长征路”、“红色之旅”等实践体验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红色资源教育。

3 努力构建依托红色资源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运用机制

理想信念教育是教育者在一定的环境中,通过教育介体将教育内容传播、讲授给受教育者,并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行为规范的过程。运用、发挥红色资源这一载体,就需要教育的组织之间依据一定的机理,遵守教育的客观规律,将一系列因素结合起来形成其运用机制。

3.1 构建可行的目标导向机制

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接受、内化、践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应当以红色资源为载体,构建目标导向机制,协助受教育者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构建切实可行的目标导向机制,应坚持两个方面。第一,坚持正确方向的指引性。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受教育者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这一目标规定了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向,也是衡量理想信念教育的最终标准。构建可行的目标导向机制,就是坚持这个目标不动摇、坚持这个目标的指引性不动摇;第二,注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教育对象差异性的存在,因此在教育目标的选择上要注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不同教育对象选择合适的红色资源载体。

3.2 建立健全的组织实施机制

运用红色资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也不是单靠某一个部门或机构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应整合所有的力量,健全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政府在其中起着政策导向、财政保证和社会动员的主导作用;学校应把运用红色资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学校要调研和了解当地红色资源的利用情况、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科学开发和深度挖掘当地的红色资源内涵,打造红色资源教育基地。同时,高校内部应建立统一的组织实施机制,建立校团委、学工部、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等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机构和运行机制,负责与政府、红色资源基地以及社会单位之间的协调与沟通,负责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

3.3 完善考评机制

高校应制定详细可行的实施细则,建立健全考核体系,将利用红色资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社会实践、课堂教学和文艺活动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内容;以个人、组织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将接受红色教育状况作为硬性指标,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学分体系;在利用红色资源开展教育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实践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学生的评优评先等挂钩。这样,真正建立起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从而使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

[1] 徐园媛,王延伟.论依托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接受机制的构建[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 李康平,李正兴.论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J].教育学术月刊,2008,(8).

[3] 胡晓加,廖运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红色资源开发[J].求实,2011,(3).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理想信念红色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红色是什么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红色在哪里?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追忆红色浪漫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