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言语体裁理论的口译听解过程分析

2011-08-15 00:45鲁速
关键词:源语巴赫金译员

鲁速

(大连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44)

基于言语体裁理论的口译听解过程分析

鲁速

(大连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44)

从分析口译过程的实质入手,探讨言语体裁理论在口译过程中对源语听解的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用言语体裁理论实现口译中源语预测和理解的途径。

言语体裁;口译;理解;预测

口译是一种口头的即席翻译传播行为。许多专家将口译过程本身分解为很多更详细的过程,其中法国释意学派口译理论主要代表人达妮卡·赛莱斯科维奇的划分方法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达妮卡·赛莱斯科维奇将口译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接受源语信息并进行理解阶段;第二阶段是脱离源语外壳的意义记忆阶段;第三阶段是采用译语表达阶段[1]。这就是说,听解是口语活动整个过程的第一步。但是,人们对于有声言语的听解首先都是从运用听觉开始。所以口译中的听解包括对源语的听与理解两部分,二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同时,口译中源语的听解与记忆、转换与表达的过程相互交织,并且口译全过程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因此,运用有效的理论指导口译中源语的听解过程,可以为顺利完成口译活动的全过程提供保证。巴赫金的言语体裁理论能够有效解决口译中源语的听解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一、口译听解的意义单位

口译中的听同我们的外语听力训练过程不同,外语听力训练过程中的听一般是从语音学角度,孤立地听取某一个音节、词或句子的内容;口译听解过程中的听是译员积极主动地从源语的语流之中摄取源语的意义的过程,也就是对源语意义(смысл)的听和理解过程,口译中“译者的任务是找到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塞莱斯科维奇等所说的“意思”在本文称作“意义”。口译中源语意义的听解必须按照一定的单位展开,对此鲍刚指出,口译过程中的理解是“指对短句、复句等构成的具有一定段落性的完整意义的‘语段’进行的理解,亦即‘意义单位’的建立”。[3]“语段”概念无疑在我们口译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应该合理地理解语段的概念。实质上,口译中的“语段”概念与言语体裁理论中所涉及的语句(высказывание)概念基本一致。巴赫金指出,“语句是言语交际的单位,语句还是一个意义的整体”。[4]245,300巴赫金还提出:“语句的典型特征首先是反映一定的具体意义的内容”。[4]263因此,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可以把有关语句概念与口译中的“语段”联系起来,这样有助于把握口译的意义单位。巴赫金认为每一个单独的语句(высказывание)当然是个人的,但是运用语言的每一个领域可以形成相对固定的语句类型,他把这些语句的固定类型称为言语体裁。[4]237尽管口译(主要是交替传译)实践中,译员翻译的对象可能是源语的多个连贯语句,但这没有改变每个语句是言语体裁具体体现的现实。同样道理,虽然在同传中为了争取翻译时间,译员可能在听到源语单个语句片段即进行表达,但它是在以言语体裁为预测单位的条件下展开的。

二、口译听解过程中的预测

“预测是译员在口译过程中为增强理解而普遍采用的策略,它包括语言预测和非语言预测”。(李学兵,2005)口译听解过程中的预测可以减少口译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提高口译效率。

对于口译过程中预测策略的机制,巴赫金的言语体裁理论提供了有力支持。巴赫金指出,同语法形式(句法形式)组织我们的言语一样,言语体裁也组织我们的言语。我们学会按照言语体裁形式表达言语,当听到别人的言语时,我们已经从第一个词开始预测言语的体裁及其容量,也就是整个言语整体的大体长度,同时还预测它的某种结构的构建方式,预测别人言语的结尾。也就是说,从一开始我们就可以感觉到别人言语的整体情况,这种整体情况只是在后来的言语表达过程中逐渐被区分出来。[4]257-258根据巴赫金的体裁类别观点,谢多夫(Седов К.Ф.)认为,言语的不同表现方式可以伴随产生不同的社交情境,而社交情境又构成数个言语体裁。谢多夫称这种由数个言语体裁构成的形式为超体裁(гипержанр)或超体裁形式(гипержанровая форма)。谢多夫还相应地提出亚体裁的概念(субжанр)。他认为亚体裁是言语体裁最小的类型单位,它相当于一个言语行为(речевой акт)。亚体裁主要体现交际策略,其用途是在相互交流中变换话题。不同的体裁中,亚体裁也不相同(Седов К.Ф.,2007:14)。这也就是说,在口译的听解过程中,译员在源语说话者刚一开始讲话即可确定体裁类型,然后可以预测话语内部出现不同亚体裁的规律以及经常采用的语言架构。口译的主题确定以后,体裁的预测是译员进行译前准备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口译过程中需要分清体裁预测与词语预测的关系。预测词语时,往往考虑更多的是可能出现的字词搭配;言语体裁的预测是对语句典型类型的全面预测,言语体裁的预测必然会对预测词语起到作用。“言语体裁不是语言,也‘不完全’是言语,它是具有混合性质的过渡现象”。[5]在源语的听解过程中,如果译员能够预测源语中接下来的亚体裁,就为在该体裁内预测关键词语打下基础。反过来说,如果希望核对听解的关键词语是否准确,言语体裁可以为之提供帮助。这是因为,每一种言语体裁的典型形态贮存在人们的长期经验之中,它能够规定具体语句的体现规律。

三、口译听解过程中的理解

分析言语体裁理论对口译听解过程的作用,特别要注意源语说话者因素在口译听解过程的影响。这是因为,口译的听解过程是一个全方位的多角度的听解过程,而不是单纯对源语有声语言符号表面意义孤立的听解,它是全面的从不同角度对源语意义的分析综合。它不仅仅涉及到讲话人运用的词语,还涉及到其他情境因素,特别是讲话人、听话人自身的多个方面。“译员为了全面准确地抓住讲话人的思想,必须从讲话人的立场出发,把自已置于讲话人的地位。按照讲话人的观点、思维方法和逻辑推理,一步一步地去深入理解讲话人的原意,译员的理解过程,实际上是他与讲话人融为一体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译员同时也是一个说话者。什麦廖娃(Шмелева Т.В.)根据巴赫金的言语体裁思想,把说话者的因素视为言语体裁构建要素之一,称其为“作者映像”(образ автора)。她解释说:“说话者的这些信息往往决定了其讲话的目的、对事物的观点和看法。”[7]说话者的映像还影响其对体裁的选择以及体裁中的言语手段运用,甚至可以影响语句意义的表达。言语体裁理论的这一观点,解释了强调译员需要关注讲话人自身情况的原因所在。所有这一切都会对译员正确听解源语意义产生积极作用。因此可以说,“作者映像”也是译员译前准备工作和长期的相关知识储备的重要内容。为了顺利进行口译的源语听解,在进行口译之前,译员需要关注源语说话者的主体性,也就是需要结合说话者的威信、权利、兴趣以及对事物的知晓程度等语外相关因素,分析、综合和推理源语的意义。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者一般按照受话对象不同,采用不同的言语表达方式。因此,译员口译听解过程中也需要关注译语受话者的因素。言语体裁理论将受话者所处的时空、社会地位、个性特点等因素称为受话者的映像(образ адресата),把受话者的映像也视为言语体裁构建要素之一。[7]口译的源语听解过程中,源语的说话者针对不同的译语受话者,说话者会构建不同的言语体裁。言语体裁理论认为,表达同一种意义时,受话者的映像不同,说话者采用的言语体裁也不可能相同。巴赫金对此分析说:“每一个言语交际领域中的每一种言语体裁都具有自己典型的受话者概念(концепцию),这种概念决定这一体裁的存在。”[4]276言语体裁理论这一观点得到了支持心理学研究理论的支持。“理解语言依赖于人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人们的知识和经验不同,对同一语言材料的理解也会有很大的差别”。[8]

任何话语都有其言语体裁形式。对受话者来说,言语体裁是一种固定期待的内容,而对说话者来说是言语意识的固定模式。在口译的源语听解过程中,译员运用言语体裁理论,能够帮助自己掌握口译的规律和方法,从而提高口译的听解效率。然而,言语体裁本身是社会关系形式化的言语体现,任何言语体裁的都有产生、消失、变化和被借用的情况,每一种言语体裁都可以体现其他体裁的某些特征。“言语体裁丰富多样,由于人类活动多种多样,加上在每一个领域的人类的活动都形成一系列言语体裁,他们随着该领域活动内容的发展和繁化而不断区分和发展”。[4]237译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言语体裁理论,使其在口译的源语听解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1] 塞莱斯科维奇.口译技巧[M].北京出版社,1979.

[2] 塞莱斯科维奇,勒代雷.口译理论实践与教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0:23.

[3] 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115.

[4] Бахтин М.М.Проблема речевых жанров[M]//Бочаров С.Г. Эстетика словесного творчества.Москва: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ИСКУССТВО»,1979.

[5] Дементьев В.В.Изучение речевых жанров[M]//Вежбицка А.Гольдин В.А.и др.Антология речевых жанров.Москва: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ЛАБИРИНТ,2007:57.

[6] 杜建慧,杨金良,等.翻译学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

[7] Шмелева Т.В.Модель речевого жанра[M]//Вежбицка А. Гольдин В.А.и др.Антология речевых жанров.Москва: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ЛАБИРИНТ,2007:85.

[8]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5.

H35

A

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RC11)

鲁速(1964-),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源语巴赫金译员
对话与距离:《踩影游戏》的巴赫金视角解读
在与巴赫金对话的长远时间里
巴赫金“表述”研究的再阐释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口译中的“陷阱”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论机器翻译时代人工译员与机器译员的共轭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