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燕,陈葵阳
(1.蚌埠学院,安徽蚌埠,233030;2.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30)
一体两面
——以问题为本的英语教学之隐喻
李晓燕1,陈葵阳2
(1.蚌埠学院,安徽蚌埠,233030;2.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30)
在英语教学中,问题不能只被当作实现教师预定教学计划和步骤的工具,更重要的是通过问题来增强认知主体的注意力。英语教学中的提问可以隐喻为认知主体注意力的动态图景,作业则可以隐喻为认知主体注意力的静态图景。二者均反映了认知主体对教学的理解。
英语教学;课堂提问;书面作业;教学隐喻
“问题教学”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托夫提出的,以问题为本(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教学法是教育改革浪潮中颇为引人注目的一种教与学的策略(Woods,199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教与学,师生双方不仅可以深化教学内容,还可以研习思考策略,通过批判性思考来分析和解决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寻找、评价和运用教学资源,不断发展新的知识和技巧,最终成为持续性的学习者。问题解决的过程充满挑战性,研究者曾用“痛苦历程”来阐释这个过程(Rhem,1998)。在我国,问题教学法是伴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现代教育的兴起与发展而诞生的。在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背景下,问题教学法被高度重视起来而且日益得到广泛应用。
传统英语教学法的基本理念是“不管教学模式如何,教师的导必先于学生的学”,这一论断恰是传统教学模式基本弊端的根源所在:必须有教师的先知,才能唤起学生的后知,教师成了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师首先输出信息助长学生的依赖心理,教师不讲,学生就没有学的材料,满堂灌,抱着走,长此下去,学生学不会独立走路。
由于英语教学一直十分强调教师的教学,相对忽视有关学习规律的深入探讨,以为只要解决了教师“教”的问题,学生的“学”就自然地迎刃而解了。实际上,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学是主要方面。学习英语有其自身的规律,有关教学方法的讨论不仅不能代替对学习规律的研究,而且必须建立在后者的基础上。离开了学生的学习,教学就失去了对象。一种教学理论与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也是体现在学生的水平上。而传统的课程体系里实际上是被陈述性知识一统天下,程序性知识则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因而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理解和记忆,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加涅称之为“智慧技能”)或是对内调控(加涅称之为“认知策略”)的能力便被忽略,这种能力不能被清晰地反思和陈述,因而又被称为“隐性知识”或“缄默知识”,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长期以来根本无法与主导课堂的显性知识相抗衡,其结果是学生能够回答有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却难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因为他们没有受到相应的能力训练。
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学生体验到对问题的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以激起探究;提供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的假设,协助学生搜集可供下断语的资料,组织学生审查有关资料,得出应有的结论;引导学生用分析思维去证实结论,最后,使问题得以解决。
“提出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过程。它是一种参与、介入的态度,提问者已经“把自己摆进去”了。这种“把自己摆进去”意味着提问者已经成为此问题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也意味着提问者已经成为此问题的当事人。
正如美国教育家莫里斯比格所言:“在可能的时候,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课堂民主气氛的影响,去帮助诱导学生亲身介入。”在教学中,问答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是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为了协调、沟通、达成共识、联合力量去达成某一个目的而进行的相互作用,具有发展的意义,它存在于交往过程之中而不是游离于交往过程之外,其根本意义不仅在于获得某种认知,还在于展示、发现和发展自我,在交往中获得个人的完整性和全面发展。对问题的推崇亦是对自由探索的推崇,而“推崇自由探索的人所持的前提是,如果存在对立意见自由交换的机会,真理更有望被发现,相互交换意见的过程往往与结果同样重要”(保罗·库尔茨,1996)。交往是一切有效教学的必需要素,任何先进的传媒之所以不能取代教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师能创造富有情感的氛围,而富有情感的氛围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有着共生关系,即富有情感的氛围既是交往的条件,也是交往的产物。强调交往在教学中的意义,也将有助于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其功能是:经验共享,学会合作;消除个人中心,发现自我;达成共识,组织共同的活动;弘扬个体主体性,形成健康丰富的个性。
课堂提问是教学双方交流与互动、传递与反馈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教学对话”的有声途径。英语课堂是师生、学生互相交流沟通的微型世界,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在不同场合、对不同对象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课堂活动(Activity),涉及感情、意见、愿望、反应、思想和经验,保持交流的相互作用和创造性,提高活动兴趣和习得效果;让各类学生都有兴趣且成功参与交流实践,并能从同伴的成功中得到启示和激励,养成新的交流习惯。当他们的表现得到肯定时,则可在交流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差距及努力的方向,这也是学生自我意识的重新形成及交流意识的重新评价过程。
从人的发展来看,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回答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发问精神是一种不轻信、不盲从、不轻易放弃的积极探索的创造性品格,而提不出问题或答不出老师提的问题则往往就是由于存在着思维惰性,缺乏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正如美国教育家莫里斯比格所言:“在可能的时候,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课堂民主气氛的影响,去帮助诱导学生亲身介入。”因此,提问不能只被当作实现教师预定教学计划和步骤的工具,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提问来营造出自主提问的环境,激发学生去提问,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突出相互之间的碰撞与协作。
设计多种任务类型的问题能使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通过相互启发,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常用的问题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引导性问题:What do you think about it?
回顾性问题:What did you remember about the text?
比较性问题:Which type of homework do you prefer?
表述性问题:Describe your experience of answering questions before the whole class.
提问时,教师应做到:热情鼓励学生提问,善于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轻易打发学生,比如告诉学生“这个,等到以后学的时候就会知道的”,以避免扑灭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一般来说,场依存者比场独立者更适合外语学习。由于场依存者移情程度高,富于同情心,为他人着想,善于交流,擅长于在自然交流过程中习得语言,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找寻句法及语义线索,跳读寻找具体信息、分类及填补信息差等活动进行指导;而场独立者更擅长有意识的语言学习形式,如传统课堂上的分析篇章、练习写作、演绎语法、复述故事以及略读等方式。教师要善于设疑,注重以问题为载体,创造从思维训练为主体来组织教学,关于围绕教材内容的中心总是巧妙地进行教学过程设计,鼓励学生创新,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在新和异方面做文章。
传统的教学提问特点是:第一,教师主宰课堂提问,教师是所有主要问题的设计者,学生基本没有自主提问的权利;第二,所设计的教学问题是线性相连的,问题环环相扣;第三,问题答案明确唯一,评价的主体是教师;第四,教学成功的标志,是问题的最终消灭。教师在课堂启发和引导的全部问题,目的是让学生的思维更好地跟着教师已经设计好的思路走,这是一种“学服从于教”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特点是让教师去讲。
基于问题的教学法特征是:第一,师生共同拥有提问的权利;第二,解问的义务由学生承担;第三,问题的答案呈现多元性、开放性;第四,教学的归宿是新问题的产生,以此强化学生学习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这是一种“教服从于学”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点是让学生去学。
一方面,书面作业不仅仅是对已学知识的练习和检验,更是师生双方实现“教学对话”的无声媒介。作业雷同或不交作业的学生常常会引起老师的反感,师生之间的尊重和信任也就无从谈起。但另一方面,如果能够利用好作业这一无声的语言,师生双方则可以加强沟通,增进了解。教师通过作业掌握所授知识是否指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得以关注他们学习中的体验、参与和思维的过程,以便正视他们知识的建构、能力的迁移和个性的形成。而学生也可通过作业获得老师的评语和指导,进而明确自己学习的任务与目标,自觉重组当前的学习信息,并将其融入个人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中,达到有意义的学习目的。
作业这种师生之间的交往所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主体关系,意味着交往双方均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体。在教学中,通过书面作业所进行的交往实际上构成了学生的智力背景,并使学生真正地涉入到由不同个性和视野所构成的“精神场”。
学习是获取知识和积累经验,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来行事和成事,知识转化为知识能量的英语学习过程是“学会目的语、学会使用目的语和使用中学习目的语”。变换作业形式,跳出课后习题的框架,选取一些与生活具有相关性的题材作为书面作业题,如趣味翻译、场景对话、交际用语在车站等;还可以将题目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让学生自己选择;甚至充许学生按自己意愿做自己的题,如抄名言、一段课文、一首诗或者自己的困惑,把书面作业变成师生之间的“通信兵”。
对话是教学中交往的重要途径和形式,应当承认我们能够从学生那里学到与学生从我们这里学到同样多的东西。理想的教育之所以特别青睐以对话为主要形式的交往,是因为我们有必要用交往的内在精神来改造、重建师生关系,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和书面作业这两种形式创造积极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体验,引导学生的主体性人格的生成与确立。这意味着教师的职能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更多地是创造、建构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使学生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知识不等于发展,一个学生按所得的分数可能是优等的,但在发展方面却可能处于中等甚至更低的水平上,不能认为分数好就是发展水平高,或掌握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变成发展水平高的人。承认并尊重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性,不搞“填平补齐”,不进行“分数排队”,淡化学生人际间的比较。差异是一种财富,学生表现出来的差异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教师应逐步要求学生主动工作,独立思考,独自获取知识,解决面临的问题,不必过分依靠教师。但是学生独立地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一方面应给予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使他们通过亲身实践体会到依靠自己的力量可以扩大知识范围,能弄懂许多自己原来不懂的东西,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需要教师的细心指导,让他们掌握调控自己学习活动的方法,并反复训练形成习惯。学生要会控制自己的学习活动,应知道成功学习的标准是什么,以及如何检验自己是否达到这个标准。
英国思想家波兰尼(Polanyi,1958)在《人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表述的。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后一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或者隐性知识。实际上,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在人类知识的历史上长期处于一种“受压迫”的境地,因为长期以来,显性知识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无可争议地占据主导地位,而隐性知识则“被流放”到人们的无意识世界。而隐性知识对人的生活及认识具有基础性作用,是显性知识的向导和主人。传统课堂使缄默知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新的教育理念是对教师和学生个性的尊重,为个性化学习和教学提供了便利。“以问题为本的英语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实践教学”,是丰富多彩的科学实践、社会实践、艺术实践,实际上是对隐性知识价值的肯定,是对学生行为的改变或重塑,这不仅是一种训练、规范或约束的外在过程,而且也是一种认识、理解与重构其内在知识基础和信念的过程。
[1] 金一鸣.教育原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2] 赵凤飞.选择教育[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3] 瞿葆奎.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o2000[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丁钢.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 Jill Hadfield.Classroom Dynamics[M].Oxford Press,1998.
[6] 安密.对21世纪的学生和课堂教学的认识[EB/OL].http:// www.yahoo/ktjx.
[7] 赵健.从学习创新到教学组织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4(Z1):7-8.
[8] 鲁献蓉.从传统教案走向现代教学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00:7.
H319
A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09SQRS101);蚌埠学院教研课题“校本视野下以问题为本的英语教学法研究”(JYWY1011);大学本科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JYWC1013)
李晓燕(1975-),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外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