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生,郑德荣
(1.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22;2.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实践路径
孔德生1,郑德荣2
(1.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22;2.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和全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一体化”。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和全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都存在着诸多制约性要素,在此从十个方面提出了破解上述制约性要素以实现二者“一体”的基本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一体化;实践路径
思政专业系师范院校的必设专业,也系综合性大学的常见专业。近年来,由于许多理工科院校的马列教研部扩建为人文社科学院,也办起了包括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等思政类的专业,即便没有思政类本科专业,至少多数都有全部属于思政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的六个专业方向。所以说,思政专业在不少大学是很有影响的。它总体上属于传统专业,办学历史较长,师资力量较强,各方高度重视,投入较大,因而产出也较多。人才培养的质量较高,毕业生分布较广,多数在较短时间内便创造了较突出的业绩,因此,社会影响和口碑都比较好。
但是,新世纪以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诸如思政之类的昔日时髦专业,已然风光不在,且呈江河日下之势。其一,因为它是老专业,基础专业,不热门不时尚,自身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不紧;其二,因为它是传统专业,跟不上社会发展潮流,在课程、教材、知识方面,所以招生就业形势都不看好;其三,学校办学的实用功利心理很重,此等专业恨不得早日砍掉,但又不能不继续办。所以,思政专业就成了“鸡肋”,被边缘化,不受重视,没政策倾斜,不断挤压,地位下降,人员流失严重,已经影响到专业的生存发展了。不少学校的思政专业只是为了装点门面,勉强支撑着。个别学校表面看起来对思政专业不是不重视,比如提出“专业不撤、牌子不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为此,喊出了“争博士点、上新台阶、上大项目”等响亮的口号,但实际上多半是“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是“只打雷不下雨”。“不给马儿吃草却要马儿快跑”,思政专业像一位跛脚的老人,在艰难地负重前行。
全校公共政治理论课即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特征,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客观要求,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和基本环节。公共政治课教学在认真贯彻党中央一系列重要决定,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历史悠久,备受重视,投入量大,有一支成型的专业教师队伍,有一套成功的教育教学模式,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优良的传统,有厚重的积累,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成就和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具体表现在:第一,从社会层面上,公共政治课对中国社会发展起着巨大作用;第二,从个人层面上,公共政治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三,从公共政治课自身建设看,课程建设、教学成果、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进入新世纪以来,形势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就国内而言,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突显;就国际而言,经济全球化加剧,现代科技日新月异。这些,使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面临多重挑战。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对公共政治课的态度很不端正。据调查,在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着对公共政治课的“四不”现象,即“不上课、不听课、不重视、不认同”,而且这种现象正日益表面化、普遍化。在公共政治课教师队伍方面,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由于社会地位等原因,高水平的教师不愿意进入这支队伍,在编的教师往往自感低人一等,在职的公共政治课教师普遍存在着一种职业上的“倦怠”。同时,校方办学思想严重偏向,对这类课关注不多,满足于不出问题、过得去。另外,课程多变,教材老化,内容重复滞后问题一直存在,致使教师不好把握,学生不感兴趣。概括起来,就是学生不愿意学,教师不愿意教,学校不愿意管。尤其是学生的非正常状态,对教师的积极性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从而加剧恶化了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的实效。
思政专业从事的是专业教育,公共政治理论课从事的是通识教育。这看似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实则一大一小、一宽一窄、一博一专为合一的一个整体性问题,即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也是深刻的理论问题,一个许多人不愿正视又不得不承认的问题,一个令人头痛又不能不及早破解的问题,其现状堪忧。
1.机构设置。关于部门,特别是社科部的设立问题,因为上面政策变化无常,致使设置比较混乱。过去多分列式,社科部不管名称如何,都是独立设置的一个部门。上世纪末以来,至今多统一化。但是,具体的问题是:一是谁合并谁,以谁为主,这是一个原则问题,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许多人此后的地位和前途;二是统一之后叫什么名称,这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好名字也可以成为无形资产;三是统一后的部门认定,主要指部门的级别、领导指数、教师编制总数,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引起许多人不满,致使合并起来障碍重重,困难多多。即便勉强完成合并任务了,矛盾在其后仍会长期存在,并产生一系列负面效应。
2.人员编制。相关人员的编制问题,在合并时便基本确定了。但是,在同一个大单位之中,不同部门之间的地位和收益等是不尽相同的。尤其是社科部是个比较特殊的部门,尽管它与思政系合并了,统一到新组建的学院(比如,大多数学校都称作政法学院,也有少数学校称作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里面,但因为其地位的特殊性,因而仍然保有某种所谓特权。所以,具体编制在哪里,工作量多少,课时费高低,评价标准如何,在年终或学年末业绩考核时是不同的。
1.建设内容差异。不可否认,思政专业建设与公共政治课程建设的内容具有较大差异。前者集中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科建设是其所包含的重要内容;后者则集中于课程建设,无所谓专业建设,学科建设还只处于起步阶段。
2.育人目标差异。前者作为专业教育,培养教育的是专业人才,必须通晓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的各方面的理论知识,具有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后者作为通识教育,培养教育的对象是非专业学生,使他们在专业合格的同时,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方面的基础知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3.个人利益差异。两个部门合并,无论对领导干部还是对普通教师,都是一次新生活的开始,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利益重新分配问题。合并后领导指数缩减,直接影响一些领导者的利益,这是显而易见的。合并后所有政治教师要重新组合,自己的编制最终落到哪里为好,大家都在审慎选择。不能要求人人都从事业发展大局出发,服从组织分配,可能有些人在选择时过多地考虑了今后的个人利益,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一体化”切实有效地进行。
1.重视程度。对于“一体化”战略,有许多高校的领导并没有真正认识上去,因而没能实行。即便是在实行了“一体化”的高校,也很难说真的已经认识到位。相当比例的高校的领导者,对本校实行“一体化”战略的出发点,至少不完全是出于整合资源、实现科学发展的考虑,而是出于对公共政治理论课数量较大的课时与社科部占据多名处级领导干部指数的变相挤压。
2.经费投入。两个部门合一之后,校方对新机构在经费上往往不是扶持性地增投,而常常采取削减政策。或者借口原社科部经费盈余而削减之,或者虽不削减原社科部所谓盈余经费但削减原思政系正常经费,或者只与原有两部门经费持平而没有一点增加。总之,在经费总量上,是“1+1≤2”。
3.评价机制。对具体从事专业教学和公共政治课教学的教师,在评价内容、评定标准、奖惩制度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相一致,事实上影响了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基础保障。作为一个经组合而新成立的单位部门,在组建初期必须在诸多方面予以全力保障。除办学经费外,机构建制如何确定,领导指数和中层干部指数如何确定,总人员编制数如何确定,新办公场地如何安排,新机构的专门办公人员如何安排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许多学校还都没有做到位。
“一体化”的首要一环就是理念问题。如果没有“一体化”的基本理念,就不可能去操作困难重重的“一体化”。进一步讲,如果没有达到对“一体化”的科学到位的认识,就不可能使“一体化”做真做实做出成效。
它是理念问题之后的又一个关键步骤。这个“一体化”有两层含义:一是表层意义,很简单,就是两个部门合并,两块牌子换成一块大牌子;二是深层意义,实际也不深奥,就是在师资、教学、学科等实质内容上做到位,以真正实现“一体化”。
总体原则是打通使用,成一支大的队伍。对多数知识结构特征固定化和个性特征十分突出的教师,可以确定其编制所在。对部分知识面很宽、教学与科研均衡发展、适应能力很强的“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优秀教师,可以不明确其编制,暂时放在一个机动部门。他们是代表,是典型,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可早日实现新部门的“师资一体化”。
可以通过“主课串讲,选修课互开”来实现。就是说,对专业课与公共课趋同的几门主干课,可尝试着由原来两个部门的主讲教师对调开课。对选修课,可由积累深厚、术业专攻的教师到自己所在部门相对舞台互相开课。如此这般,可使教师经受不同的锻炼,也可使学生从不同类型的老师那里学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教师层面,专业课教师可为非专业学生开办专题讲座,并辅导其中的考研究生、考公务员的同学;公共课教师可兼专业班的班主任,担任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此外,学生层面,专业系的高年级高材生可协助公共课教师指导非专业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研,非专业的兴趣生、考研生可前来旁听专业课。
这是最便利进行的,是没有任何疑义的。因为,二者拥有一个共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若干问题研究等六个共同的二级学科。
尽管二者因对象不同而具体培养目标不同,但是,总体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育人路径上,二者可以谋求协同作战。着力点一为课堂理论教学,要夯实基础;二为课外实践教学,要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一体化”在内涵即内在硬件、内在实力方面,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学水平,要全面提高,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真正合格人才;二是科研水平,要全面提升,以切实提高专业学科的质的档次,扩大自己的知名度、美誉度;三是个人专业素质,要全面完善,苦练内功,具有教、研、说、写、交等重大方面的出色素质与超强能力。
因为公共课的特殊性,对其评价与其他方面存有一定的差异性,这是正常的。但要努力把这种差异限定在一定的人、一定的方面、一定的程度之内。原则是,暂时承认差异、保有差异,力争缩小差异、早日消灭差异。唯此,才能既保护部分人应有的某些特殊利益,又不至因此伤害到大多数人的积极性。
关键在于,校方要做到两点:宽松的制度保障和充裕的物质保障。具体来讲,人员编制上可在走向正轨之后适当精减,但必须保证相关专门工作人员的配备;经费给付上必须适当增加,尤其是在初创阶段;办公场地、设备等实物上也应适度增添,至少不能削减。用简明公式表示:人≤2;财>2;物≥2(注:“人财物”指人力财力物力资源,“2”指原来两个部门独立设置时学校划拨限定的此项资源相加的总和)。
综合以上分析论证,可以知道:(1)“一体化”是个比较新的理念,有一个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2)“一体化”是项大工程,制约性要素较多,必须下大功夫全力破解;(3)“一体化”的原则不是否定个性发展,而是存异求同。对于这样一个较新的理念,我们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大胆地探索实践,并不断汲取外地高校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对于这样一项长期工程,不能急躁冒进,“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打“持久战”,步步为营,梯次推进;对于这样一个重大战略,必须坚持原则,把握方向,不求整齐划一,但求存异趋同。总之,只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下大气力,破解瓶颈,就一定会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与全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预期目标。
[1] 方世南,等.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朱志勇.“灌—启”式教学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 徐维凡.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互关系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11).
G641
A
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专项任务立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09JDSZK020);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专业建设”项目(TS2261)
孔德生(1968-),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