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晔,夏 伟,朱昌毅
(武钢股份有限公司 质量检验中心,湖北武汉430083)
武钢股份质检中心原料质检站是由工业港矿检,烧结矿检和化验室三部分共同组成,主要担负水运铁矿石、熔剂矿、混匀粉以及烧结入厂原料等的取制样和分析工作。该站矿检区域对武钢外购的水运矿石进行入厂质量把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存在岗位职工年龄结构老化,素质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岗位任务繁重,作业环境复杂等诸多客观因素。为有效改善当前这种局面,原料质检站结合实际情况,把推行“7S管理”作为重要的工作措施,不断提升基础管理水平。所谓“7S管理”是指现场管理、安全生产活动和降本增效活动的总称。由于后两者的英文可称为Safety和Saving,故而将其统称为7S管理,在武钢原料质检站实际工作中运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整理(Seiri)
对备样间仓库所有存样分类整理。首先将过期的试样清理出来,腾出一定位置,便于新进样品的存放,然后在备样柜上标注日期,并按国内矿和进口矿,单月和双月,副样,水分样,备查样等类别摆放,最后在来样本上做好及时详尽的登记。针对当前国内矿存样不规范的问题,重新清理副样柜,并贴上标签标注类别;此举不仅充分利用了现有空间,更便于随时调样。
对存放样品的信息进行汇总整理。按照编排的试样序号,将取样日期和试样品种涵盖其中,便于及时查找。如A代表进口矿,B代表国内船运矿,C代表国内熔剂矿,D代表混匀配料外发,E代表外来样和抽查样等等。建立入厂原料检验流程卡,将矿石验收标准,所有国内敏感矿的情况,以及受检红联集中在一起,取样的所有相关信息一目了然,便于记录和检索;建立国内船运矿卸船统计表,将卸船取样情况记载其中,及时准确地提供第一手的参考资料。
2.整顿(Seiton)
除了对物品的常规清理外,定期实行人员调整,优化站内人事管理。针对股份公司生产计划重,矿石质量波动大,班组人员不足,港务公司码头卸船时间不确定等诸多不利因素,所有白班管理人员轮流排班,加班加点,甚至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对国内矿和个别进口矿的卸船取样工作进行了全程跟踪,并形成了一项长效机制,既充实了跟踪取样的监督队伍,更有利于敏感岗位的廉政建设。同时把三烧和四烧颗粒灰岗位取样人员分派到工业港区域,加强人员的统一管理,而对于取样人员的选定,则采取电脑随机摇号产生,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通过多种途径指导职工熟悉取样现场,学习和掌握相应的制样方法,培养“一岗多能”的操作取样人员。
3.清扫(Seisou)
4.清洁(Seiketsu)
矿检区域由于长期存在铁矿粉尘多,现场卫生的保持始终是个棘手的问题。为此,站内特要求当班人员接班后便对各个房间进行彻底的清扫,对制样设备进行必要的搽拭,同时清除了墙壁上的蜘蛛网,各房间窗帘进行清洗;而对于存放国内敏感矿的备样室,则安排管理人员轮流实行定期的清理工作,绝不遗留任何一个卫生死角,即使是施工现场,也要求对存放的杂物进行定置管理贴上标识,真正实现归类有序摆放。通过强化工作的计划性,管理人员对班组,班长对个人,从上至下,层次分明,发现问题便直接考核相关责任人,时刻督促班组、岗位人员关注细节,及时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整改,尽力创造并保持一个整洁、次序井然的工作环境。
与此同时,尽力维持良好现场环境。站内明确规定:交接班室及制样间均为禁烟区域,职工晾晒衣物只能在指定范围,制样所用的废弃样票和封口袋丢在垃圾桶里,而废矿样则倾倒在弃样槽中,便于清样与回收;每周都组织职工打扫卫生,不定期实行现场管理大检查,对机器进行维护保养,发现卫生死角及时整改,发现个别职工有违规行为作好记录,并责其限期整改;对个别情节严重者,按经济责任制严格考核。
5.自律(Sitsuke)
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进一步规范职工行为,以期达到较好的管理效果。首先向基层各班组下发了修改的岗位操作指导文件,并在班前会上反复强调要求每一名职工严格执行,力争做到操作标准化;其次是汇总各类摸底调查意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拟定出工作量统计的初步方案。根据按劳分配、以量定奖和兼顾责权利的分配原则,采取按班组实际工作量确定浮动金额,使浮动金额分配办法与经济责任制考核,与质检中心考核评价办法有机结合,做到奖惩分明,考核公平、公正、公开。从而充分发挥工资浮动金额及经济责任制的激励与导向作用,调动全体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6.安全生产 (Safety)
安全生产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坚持以“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强力推行各种安全制度,加强各种安全检查,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为指导思想,抓好班组安全基础工作,做好安全检查,重点治理、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以确保安全生产。二是深入细致的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做到预防为主,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根据现场取样是露天作业的特点,必须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意识,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到锚地取样时,要求取样人员统一做到“三穿一戴”,即穿上工作服,工作鞋,救生衣,戴上安全帽;此外还在每年春夏之交进入雨季,尤其注意防雷防涝,调运大量防汛沙,装成沙袋,铺设在渍水严重的区域和职工出行的通道;高温时期,站内专门配备了人丹、菊花茶、汽水以及草帽等防降和防晒用品,敦促取样人员随身携带;取样前观察并询问他们的精神状况,一旦出现不适,立即安排休息;入冬季节刮风下雪,组织人员在取样平台的台阶上铺设草垫,防滑防摔,为职工的出行和取样提供有力保障。凡事种种均彰显对职工的贴心关怀,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了实处。
7.降本增效 (Saving)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身边点滴做起,从工作细节做起,修旧如新,变废为宝。为有效杜绝供应商弄虚作假的行为,在锚地取样工作中一般使用带盖的样桶,但样桶的铁盖极易脱落,这样便丧失了最为重要的功能,而购置一个带盖的样桶,成本就是普通样桶的5-10倍。为此,原料站安排维保人员集中修护所有损坏的样桶,使它们焕然一新,得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出于对原料检测数据保密的需要,国内敏感矿的元素结果化验单都是装入牛皮纸信保存,而一旦开封后,这些信封就失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为此,岗位职工将其裁剪成小纸块,作为小票,记录来样信息,减少纸张的浪费,同时还能避免在矿样烘干过程中小票烤糊的现象发生。通过采取积极的举措,从每个环节努力压缩费用,想方设法降低生产成本,能少花的钱坚决不多花,能节约的钱坚决不乱花,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取得了实际收益;而与此同时,站内专门下发了规范取制样的操作规程,并要求岗位人员严格落实执行,按标准办事,用数据说话,如实地反映各类矿石的成分及水分含量,为公平公正结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更为后期的工段工序提供了有利的参考,在无形之中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7S管理的贯彻实施,促使原料站向“操作标准化”和“管理规范化”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全站上下激发热情、汇集力量,始终坚持工作质量无小事,廉政建设无小节。营造出立足岗位、忠于职守、严格把关、坚定信心、奋发创新的良好氛围。凭借着高度的责任意识和精湛的业务能力,经全站职工的共同努力,矿石水分检验项目为公司直接降低采购成本约8000万元,原料质量把关质检索赔约4000万元,有力地维护了武钢的权益,确保了船运入厂原料的质量,凭借出色的原料质检把关业绩,屡次荣获质检中心重点嘉奖,以及股份公司生产管理部门的充分肯定。
[1]王海军.7S管理在班组中的推进[J].河北企业,2007,(9):12.
[2]杨开源,刘庆国.企业7S管理在电工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2010,(4):96.
[3]周明康.对7S现场管理的探讨[J].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8,(3):63-64.
[4]陶明星.大力推行“7S”强化基础管理[J].化工管理, 2003,(8):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