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洁 刘可风
(1.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湖北武汉 430050;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湖北武汉 430064)
从词源学上看,“和谐”的概念与“匀称”、“平衡”、“协调”、“统一”等相互关联,意味着一种秩序关系(Kosmos),这种关系以对立面的最终握手言和为前提。本文所指的和谐,分为两层含义:一是指事物协调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二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由对立走向统一的过程。
西周太史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1]“同”意味着单调和个性的丧失,是无差别事物的简单相加。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以和羹、和乐、君臣之和为例,进一步阐述“和”与“同”的差异,形成了从养生之道、人伦关系乃至天地万物的普遍和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孔子开启儒家以人为中心的和合天地,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2]他的学生冉有说:“礼之用,和为贵”[3]孟荀对和谐的重要性以及实现和谐的途径作了进一步阐述。荀子认为:“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4]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5]的思想。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学、佛家、名家各宗各派思想家们从不同角度体认诠释“和”,正可谓“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6]。各家普遍接受、共同认可的思想境界乃是达到“和谐”。
为了实现理性与行为的合一,生命与秩序的合一,个体与群体的合一,人生与宇宙的合一,和谐又是作为一种手段,一种过程发挥其作用的。和谐作为中国传统伦理的人伦秩序要求,具体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和谐作为中国传统伦理的人伦秩序要求,具体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中国特有的“天人合一”最高境界与哲学范式下,中国先哲们认为宇宙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把天的内涵从原始宗教时代的人格神的意义转化为道德意义;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传统,从“自然之天”出发开拓出一条背离“神性之天”传统的自然主义之路。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所强调的都是人性的自足,天人合德的和谐是籍人性内在觉悟遥契天理,形成了内倾性超越文化特色。“在内倾型的文化中,服膺对人典训和展开自我心灵的征服与净化,以使人生与社会、人生与自然得到和谐与统一,乃是这种文化的终极使命”。[7]
第二,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伦理思想尤其强调社会群己关系的和谐,并以“内仁外礼”方式推演出有等差级别的社会秩序,并把人际间相亲相爱作为基本的伦理规范。与传统社会中自然经济形态、封建集权统治方式以及以血缘、姻缘、宗族为特征的社会关系相对应,中国社会的和谐秩序依赖于家族本位的伦理基础。冯友兰先生认为“以家为本位底社会制度,在中国最为发展”。[8]以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伦关系的家庭伦理本位经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国家社会视为一个大家庭,把孝慈友悌之类的道德规范推而广之,用以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从而形成家族伦理本位与社会政治伦理本位的统一。
第三,在追求社会整体秩序的和谐过程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立足于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群体利益,强调个人必须以集体为重,强调个体对集体的义务与责任,即使追求个体权利、个体价值,也必须以维护、保全群体利益为前提。相应于此,重视自律、修己、自省,重视对自我的约束和限制。克制情性,约束欲望,通过静思、内求、反省以实现人格之“中和”;通过人性沟通,情感交流达到知行合一;通过道德教化、礼仪规范实现社会秩序的和谐。就个体而言,“群体本位”的和谐观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一种道德境界影响指引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它能够有效化解利欲对心灵、物质对精神的侵蚀。就个体与社会关系而言,“群体本位”的和谐观使相互冲突的个体统归于彼此需要、相互依存的共同体之中,使得个体在遵从共同体的发展序列之下发展。
西方思想家对于和谐理念的研究,也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其研究的路径有两条:一是从总体上肯定和谐的价值与意义,提出总体的和谐。正如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来源是一定的数,而美便是一系列奇数和偶数排列组合而构成的和谐。其后继者继续论述道,“美德乃是一种和谐,正如健康、全善和神一样,所有一切都是和谐的,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9]另一条路径则是具体地分析和谐的本质和机制,提出具体的和谐,也就是说造成和谐的原因是差异与对立。赫拉克利特仍沿用“和谐”的概念,但却包含着与毕达哥拉斯学派“先定和谐观”完全不同的内容,他以朴素的唯物辨证思想阐述了动态的和谐观,提出“和谐包含对立的力量,就象琴弓与竖琴的和谐一样”;“那些对立的事物是协调的,不同的事物产生最美的和谐”;“或许自然实际上偏爱对立,或许自然是从对立的事物中而不是从一些相同的事物中创造和谐”。艾修斯评说道:“赫拉克里特否认宇宙间是静止和常住不变的,因为这种状态只包含死亡。”[10]继而赫氏把事物运动变化看作是一种普遍规律,称之为逻各斯(Logos)。
相对于中国早期和谐思想,西方和谐观有以下特点:
首先,古希腊哲人关注自然界的和谐,这与中国先贤注重社会人际关系形成对比。毕达哥拉斯的和谐不但是从大自然中发现的,而且也是自然的基本构成和基本规律。与毕氏相反,晏婴的和谐论首先是从君臣关系引发出来的,孔子的和谐论同样也是为了达到“人和”。由于西方和谐观更侧重于自然科学,因而西方和谐论更强调科学精神、理性精神以及艺术审美功能。而中国和谐观则更具政治和伦理道德色彩,他们之所以倡导和谐,主要是出于政治上、伦理上的考虑。
其次,西方早期和谐论虽然也主张各种关系的和谐,但绝不会抛弃个体、个性,而是植根于个体,从自身出发,竭力张扬个性,使个体、个性与客观事物取得协调一致;而不是首先从群体、共性的需要出发,使个体、个性向群体、共性就范。黑格尔说:“一切成乐调的声音,虽以和谐为基础,却具有较高较自由的主体性,而所表现的也正是这种较高级自由的主体性”。[11]这种自由的主体性也正是个体个性的表现,从而使西方和谐观立足于个体本位的价值取向。
第三,与中国贤人追求内在情性和谐相比,西方早期和谐观并未否定主体的情性与欲望。柏拉图认为,人的情欲、意志、理性三者和谐就是美德和正义。
从中西方早期思想家们对“和谐”理念的论述来看,他们都强调相反相成,认为对立的统一是形成和谐的根本原因,这就把和谐理念建立在辨证的基础之上。和谐的本质是“和而不同”,是有差异的统一,而不是简单的同一。“和而不同”反对盲目服从、追求同一;允许存在差异性,承认多样性,又试图通过事物、要素对立面之间的相互吸收、相互变易、相互转化,而超越冲突。从历时性角度来看,各种异质要素之间经历冲突——融合——再冲突——再融合的过程;从共时性角度来看,各种要素之间经历的融合不平衡——融合平衡——融合不平衡——融合平衡的过程。[12]
前述中外思想家关于“和谐”的理念涉及身心和谐——关于人自身的形体与精神之间的和谐;人际和谐——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群己和谐——关于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和谐;“天人和谐”——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和谐。从这些和谐关系来看,都是以人类为主体,以人为中心的和谐,“人和”是首要的、根本的前提条件,没有“人和”,其他的和谐便无从谈起。和谐作为一种人文精神 ,在价值多元化、文化冲突、利益矛盾日益凸现的现实世界里,其价值表现于:它以人为本位,通过协调人与自然,人伦关系,人己关系以及文明之间的关系,达到人格的完善和社会生活的秩序化。从价值观角度看,“和谐”思想是对待价值多元化的基本态度,在正视、承认价值观差异的基础上,通过交流、沟通、理解,求同存异,形成共识,实现价值共享。从文化观角度看,“和谐”思想能够消解文化帝国主义的独断论以及文化相对论,通过文化间的合作、交流、补充,形成一种开放的、具有活力的文化体系。
注释
[1]《国语·郑语》卷十六
[2]《论语·子路》
[3]《论语·学而》
[4]《荀子·王制》
[5]《孟子·公孙丑下》
[6]《易传·采辞》
[7]李中华.论东西文化的两种超越观[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18~319
[8]冯友兰.冯友兰选集(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09
[9]古希腊罗马哲学[M].商务印书馆,1961:36
[10]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M].商务印书馆,1979:181
[11]张立文.和合与东亚意识——21世纪东亚哲学的价值共享[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6~37
1 徐 岱.美学新概念——21世纪的人文思考[M].学林出版社,2001:23
2 曹顺庆,蒋晓丽.中西早期和谐论比较[M].人文1997(3):113~117
3 唐任伍.避免冲突管理模式的中西差异[J].经济管理,2001(21):30~32
4 陆玉林.传统和合思想的现代性转生[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