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正迁移与高职英语教学研究

2011-08-15 00:47蒋志豪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英汉共性句法

蒋志豪 王 柠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南阳 473009)

Odlin(1989:27)认为语言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学习者在运用目标语进行交际时,会试图借助于母语中的语音、词汇、语义、句法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种母语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积极的影响称之为正迁移,它有利于目标语的习得;而消极的影响会阻碍学习者获取目标语知识,称为负迁移或干扰。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母语迁移现象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一直是语言学家们关注的焦点,许多学者为此做了大量的研究,但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对母语正迁移现象的研究还是少数。本文将结合高职院校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从母语正迁移的角度探讨母语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以期有效地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1 母语正迁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表现

从古典语言学家 Sweet(1972:64)、Palmer(1917/1968)到我国同代的语言学家都一直认为母语正迁移发生在语际共性的基础上。语际共性,即汉语和英语在语言模式上的相似性,其更有利于目的语的学习。为了更好地识别母语正迁移的表现,本文根据James(1980)提出的“翻译对等法”来进行甄别,即通过对照目的语和母语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似性来提炼出母语正迁移的表现。作者发现,现行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很多方面都存在母语正迁移的现象,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母语正迁移的表现。

(1)词汇方面

词汇方面,汉、英两种语言有类似的词类划分,词类的句法功能也很相似,构词法也有共性,如派生法、复合法等。从词与词之间的关系看,复合名词都有偏正、动宾、主谓三种类型。汉英都有缩略法和拟声词。汉语中的一词多类现象类似于英语中的转类法,如“monitor”一词,既可以做名词“班长”讲,也可以做“监控”、主持“host”、主管“administer”等词,既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

另外,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某些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是相一致的,所以它们的表现形式基本相同。如“face”一词,有“lose face”——丢脸,“face to face”——面对面,“make a face”——做鬼脸等。因此,中国学生可以按照汉语的语言特点和习惯来识记这些英文单词,英汉两种语言的共性可以使他们更快地使用这些单词。

(2)句法方面

从现行高职院校大学英语的教材内容来看,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迁移和相通性使得很多原本中国式的英语现在已经成为了标准英语并且已进入教材。英汉语在句法方面的相通性表现在英、汉语都有五种基本句型,此外英、汉语句子中都有陈述句,疑问句,否定句,被动句,感叹句等基本句式(Selinker,1992)。

在句法的表达式方面,汉、英都有表达相同功能的句式,英、汉两种语言的陈述句大都遵循SVO(主谓句)和SVP(主系表)的结构,因此出现了很多英语句式都具有相同的汉语表达习惯。中国学习者在遇到此类句法时只需要通过汉语所形成的此类句法语言方面的语言图式与英语对照起来进行学习。如:Mr.Wang gave him the present.王先生给了他这个礼物。Jenny is a university student.珍妮是一名大学学生。Wish you success.祝你成功。“做什么?”在商务对话中被翻译为“for doing what?”“好久不见了”被翻译为了“long time no see.”“我也是来这里参加会议的。”翻译为“I also come here for a conference.”可见,借助汉语句法结构的学习有利于英语结构的掌握,正确的把握和合理的转移能够有效地促进英语句法的学习。

(3)文化方面

语言是文化的核心,也是承载和传承文化最主要的工具。尽管英汉两种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语言表达方面依然存在着相通的地方,而且随着中国文化的世界性越来越强,英文表达中越来越多地呈现汉语的特色。现行的高职大学英语教材中我们发现很多英文的短语和典故都可以按照汉语的意思去翻译和学习。如“No way”可以解释为汉语的“没门”。“cold war”可以被解释为 “冷战”。“at sixes and sevens”可以被翻译为“乱七八糟”,“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被翻译为花钱如流水。这些现象都说明,文化的相通性有利于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和交流。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借助汉语的某些表达习惯有利于更好地学习英语。

2 利用母语正迁移,促进英语教学

鉴于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作用,并且无法避免母语迁移对目标语学习的影响,教师应该有效利用母语知识,让已掌握的母语带动第二语言的学习,实现母语的正迁移。

2.1 转变教学理念

母语正迁移现象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只看到母语对目的语的不利影响,更应看到母语对目的语的积极影响,从而引导学生利用母语的有益之处进行教学。对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来说,教学中应恰当使用针对意识教学,使学生意识到英语和汉语在语际词汇上的相似性和相通性,并且鼓励学生借助正确的汉语知识学习英语,这样可以使学习者更为积极地对待自己的母语,促进英语的学习。

2.2 加强英汉对比分析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加强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重视学生的语篇教学。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模式不同特点的讲授,既要从宏观上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方式组织语言,也要在微观上把握英汉两种语言的相似和不同之处。针对语言的相通性,教师应该多收集有关母语思维模式迁移的范例与语料,在教学中适时地进行汉英对比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两种语言的相似和相通之处。针对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教师应鼓励学生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和不同之处,有针对性地练习使用。

2.3 深化文化层面共性理解,促进文化正迁移

语言与所属文化息息相关、相辅相成,为了更好地进行目的语学习,不仅应将注意力放在单纯的语言层面上,还要从深层文化上入手。英、汉两种语言就因各自民族的历史渊源、生活环境、地缘地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体系,但同时两种文化也包含着相似性,不排除有部分甚至完全重合的情况。而这些共性则是文化之间进行沟通的基础。因此教师不仅应鼓励学生发掘母语、目的语间在词汇和语法规则等方面的共性,更要提倡学生积极了解目的语的背景常识,关注英、汉在文化层面的共性,促进母语正迁移的实现。

3 结 语

母语正迁移的积极作用正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和专家的重视,英、汉语言间的相同和相通之处证实了母语既是外语学习不可缺少的基础和桥梁,又是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那么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教学来降低母语负迁移的干扰,促进母语的正迁移,因此,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更应该注重对语际共性和异性的对比;同时改善学习者对语言距离的觉察力,在语言形式上正确地利用正迁移,在文化语境中利用正迁移的优势作用,更好地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1 Brown,H.D.Principles of Languages and Teaching[M].New York:Prentice Hall Regents,1994:28.

2 Odlin,T.Language Transfer: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89.

3 Odlin,T.Language Transfer: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89

4 刘宓庆.汉英对比与翻译[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

5 王恩科,李 昕,奉 霞.文化视角与翻译实践[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6 俞理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7 卜 伟.论文化迁移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08.

猜你喜欢
英汉共性句法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共性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领和推动共性使能技术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
雷锋精神与辽宁精神的共性研究
英汉量词分类及语法与表意功能的对比
浅谈音乐风格对英汉歌曲翻译的制约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