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师范学生的儿童文学素质

2011-08-15 00:44:50朱蓓蓓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师范儿童文学幼儿教师

朱蓓蓓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 文法系,湖北 武汉 430081)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今天的幼儿师范学生,是明日的幼儿教师,是未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奠基石,肩负着“向下扎根的教育”的重任。当人们倡导着力提高幼儿教师综合素质水平的时候,却往往忽视了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质之一的儿童文学素质。作为一名幼儿师范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尤其是针对幼儿的儿童文学。由于幼儿年龄小,识字十分有限,要将他们引入到文学世界,进而初步构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儿童文学起着沟通桥梁的作用,而幼儿教师就是帮助幼儿走过桥梁的领路人。因此,儿童文学的学习,儿童文学素质的提高对幼儿师范学生不但是必不可少的学校教育,更是值得幼儿师范学生提升职业素质的终身课题之一。

一、儿童文学的界定和作用

1.儿童文学的界定

所谓儿童文学,是以通过其作品的文学价值将儿童培育引导成为健全的社会一员为最终目的,是成年人适应儿童读者的发育阶段而创造的文学。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满足其审美需要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它通过童话、小说、散文、诗歌、影视剧、科学文艺等体裁,将儿童培育引导成为具有健全的文化心理、理想的精神人格、高雅的文学修养、优良的审美意识的社会成员,其美学特质表现为纯真、稚拙、欢愉、变换、朴素等。

“儿童文学”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儿童文学”仅指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广义的儿童文学则包括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和少年文学。目前后者在儿童文学领域更被认同,因为少年阶段与童年阶段相比,其心理特征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并没有达到质变的程度,其心理品质的承继性较强、较稳定、也较为明显;第二,目前世界各国对人生年龄阶段的划分总体呈一种时段延长的趋势,国外已有学者明确把十四、五岁的孩子也归为童年阶段。

2.儿童文学的作用

儿童文学曾被人们认为是“小儿科”,是文学的边缘化。然而,儿童文学是成长的文学,它关注儿童成长,表现儿童成长,有助儿童成长,儿童文学对儿童心灵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对其精神建构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儿童文学可以使幼儿间接地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接受教育,受到美的熏陶。

首先,它可以丰富知识,开启心智。

高尔基曾说过,文学的目的就是使人变得更加美好,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们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想象力,一种浪漫主义精神,给人以精神的底子。儿童的求知欲旺盛,接受能力强,渴望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世界,而儿童文学以更贴近儿童的语言、美丽的故事抓住了儿童的眼球。它既能把孩子引向他们幼小足迹难以到达的遥远国度,使之增加见闻、开阔眼界;又能激发孩子的幻想精神与创新思维,促进他们积极地思考;更能激励他们对社会以及整个世界的热情关注,加深他们对生活的了解和认识。

第二,它可以培养爱的感受,接受美的熏陶。

爱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儿童文学作品在这方面独具功效。儿童文学把幻想、纯净的本质还给儿童,给儿童一个唯美而充满爱的审美世界。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曹文轩的《草房子》等小说里蕴藏的人文内涵,悲天悯人的情怀,像一朵朵善良美好之花慰藉着人们的心灵。

第三,它能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儿童文学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陪伴着儿童的成长。儿童文学作品就如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儿童接触多了,就会潜移默化渐渐吸取作品中所包含的人生道理。正如格林兄弟在解释《儿童和家庭童话》书名时所说:“这些给儿童的故事能以它们的纯洁和温柔去唤起孩子对生活的向往,在人生之初就培养起一种美好的思想和感情。”

第四,它可以丰富词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大凡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通常运用规范、简洁的文字,“孩子的语言”,“用不多的词儿,短短的句子,而把事物巧妙地、有趣地述说出来,恰足以使孩子们爱听”(老舍)。这些优秀的作品语言对儿童语言的积累和文字表达能力都会起到非常好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五,它可以快乐儿童。

孩子的天性是追求快乐,“让孩子快乐,让孩子玩”是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女士的一席话颇为耐人寻味:“儿童读物不是教科书,目的不是要教会孩子们什么特定事物。这不是文学的特性。人们确实能从文学中得到一些东西,但可能只是教你如何开怀大笑,而并非每次都像打你一个耳光一样让你吸取教训。”郑渊洁也正是因为他的童话充溢着快乐以及属于儿童的奇特想象而成为当代的童话大王。

二、当前幼儿师范学生儿童文学素质的欠缺及原因

1.存在的欠缺

首先,幼儿师范学生儿童文学基础薄弱。幼儿师范学生的师范教育相对起始点较低,从未接受过儿童文学的系统性教育,全凭既往教科书中选登的儿童文学作品形成散乱不成体系的认识,导致多数幼儿师范学生对儿童文学认知不足,严重缺乏系统的儿童文学理论知识。

其次,幼儿师范学生普遍存在着创造能力差的问题。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千篇一律,岂不知他们都已被禁锢到了同一个模式里,完全基于作品本身而没有任何创造力的情节构思和语言表述,试问幼儿怎么可能喜爱听。

再次,幼儿师范学生儿童文学鉴赏能力有限。例如对于《海的女儿》的鉴赏,大多数学生的认识只流于童话表象没能结合的爱情,却领悟不到小人鱼的自我毁灭在成全人类的同时,更让人性绽放出夺目光彩,从而获得了最后精神的圆满。一己之昏昏,怎能使人之昭昭。一些幼儿师范学生自身的文学鉴赏水平有限,自己的表述都词不达意,杂乱无章,要想使幼儿获得清晰的认识,产生深刻的影响是不可能的。

最后,幼儿师范学生的阅读习惯没有养成。不读文学作品,不去有意识的涉猎儿童文学是幼儿师范学生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

2.对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尝试从社会、学校、幼儿园、幼儿师范学生自身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以便寻求解决的办法。

从社会层面来看,幼儿教师职业素质之一的文学素质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更加关注幼儿素质的培养,可是家长们更加看重的幼儿素质主要表现在文化、音乐、舞蹈等一些较为外显的素养,导致目前整个社会对幼儿素质的关注流于追求形式,深层次的一些质素比如审美、文学等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进而,幼儿教师的文学素质也没有得到家长的考量。

从学校来看,相关课程开设不足。北京师范大学王根泉教授说,目前中国高校中文系坚持开设儿童文学课的不到千人,还在坚持儿童文学教学与研究的不到15人。他说:“再不引起重视,10年后,儿童文学教学研究将在中国高校断绝。”高校中文系开设的课程都如此之少,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儿童文学课更少。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把儿童文学课作为选修课来开,或者从教学计划中将课程减缩到最少,学校的这种做法无形中让学生在思想上放松了对儿童文学的学习和重视。

从幼儿园近年招聘幼儿教师的现状分析,他们缺乏对幼儿师范学生儿童文学素质的考察。大多数幼儿园在招聘时比较注重幼儿师范学生在美术、音乐、舞蹈等方面的功底,很少将儿童文学素质作为考察项目,此举给学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导向,应聘单位不注重幼儿教师的儿童文学素质,没必要在这方面花功夫。

从幼儿师范学生自身来看,对提高个人的文学素质要求不高,对儿童文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幼儿师范学生往往把学习的重心和精力都用在了美术、音乐、舞蹈等一些外在素养或技能的提高上,很少注意自身儿童文学素质的提高,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更加缺乏加强儿童文学阅读和鉴赏的意识。

三、提高幼儿师范学生儿童文学素质的对策

1.学校要加大关于儿童文学素质方面的课程开设

陈伯吹说过,在师范学校里,安排儿童文学作为必修课是理所当然的,如果说它是基础课程之一,亦无不可。凡是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校都要把学生的文学素质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对待,从课程的基本建设做起,将儿童文学列入必修的基础课程,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大纲,完善儿童文学教材。只有加强了儿童文学课程的建设,学生文学素质不高的现状才能得到解决。

2.幼儿园要切实重视幼儿教师的儿童文学素质

幼儿园在引进教师的时候,应把幼儿师范学生的儿童文学素质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标准,可以在招聘时即兴考察应试者在讲故事、编儿歌等方面的能力,而不仅仅把音乐、美术、舞蹈等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这样,可以把幼儿园重视文学素养的信号带入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校,让那些未来的幼儿教师明确儿童文学素质也是必备的职业素质之一,没有较高的文学素质同样缺乏竞争力,可能会被社会淘汰。

3.幼儿师范学生个人要注重提高自身的儿童文学素质

幼儿师范学生应该首先端正学习态度,认识到儿童文学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如果不从严肃认真的态度出发,很可能会无视儿童文学作品的真正特质,不但会与儿童文学的美失之交臂,而且会对儿童文学的魅力与力量产生错觉。从自身做起,就是要主动学习文学知识,培养自己对儿童文学的兴趣,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利用发达的媒体资讯,关注儿童文学作品的最新信息,创造有利于自己学习成长的良好的儿童文学氛围。

4.针对具体授课,可参考以下步骤和方法

(1)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儿童文学作品。所谓合适的作品,一是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都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二是指对某个阶段学校教育或语文教学有辅助和补充意义的作品;三是指这些作品的深浅程度还要基本上适合幼儿师范学生的阅读水平。

(2)组织儿童文学作品的鉴赏和评论。最通常的办法是在学生读过同一部作品后,一起交流读后的感受,可以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充分讨论,教师必要时予以点评指导。通过讨论交流,其一可以锻炼幼儿师范学生的口语表达,其二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跳出传统思维定式,激发创新思维。

(3)把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创作应用结合起来。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因此阅读不可孤立开来,而应该和应用结合起来。事实证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童年经历,都有自己不同的青春岁月,在每个人的生命中,总会有自己刻骨铭心的记忆和属于自己的故事。学习过儿童文学的幼儿师范学生完全可以拿起笔来,从简单的儿童诗、寓言故事入手写出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故事。在创作中思考生活,在创作中理解生活,在创作中阅读作品,也在阅读中得到更多的精神享受和生活乐趣,从而使阅读成为自己的内在需要,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实现真正的阅读价值。同时,这份阅读的积淀和创作的成果都能够切实地运用到日后的学前教育工作中,以带领幼儿走进儿童文学的百花园,绽放生命之初丰盈的内蕴和美丽。

[1]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幼学>[M].

[2]叶君健等.课外文学名著导读[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3]黄玉生主编.儿童文学教程[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

[4]黄云生主编.儿童文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5]黄云生主编.少年儿童文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陈伯吹.儿童文学简论[M].长江文艺出版社,1957.

猜你喜欢
师范儿童文学幼儿教师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大众文艺(2021年12期)2021-07-19 08:07:12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大众文艺(2021年12期)2021-07-19 08:06:48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20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海峡姐妹(2019年11期)2019-12-23 08:42:20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海峡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32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创作(2017年3期)2017-06-19 16:41:20
师范学人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
西南学林(2011年0期)2011-11-12 13: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