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龙
(核工业卫生学校,湖南 衡阳 421002)
以通识教育思想为指导开展素质教育
郑小龙
(核工业卫生学校,湖南 衡阳 421002)
通识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思想
作为永恒主义教育哲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为了实现“永恒的”“普遍的”“整体的”教育,赫钦斯以他的哲学认识为基础,提出“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思想,以区别于“专业教育”或“职业技术教育”。通识教育不是通才或通俗教育,也不是复合型教育,因为它针对心灵和人格。犹如文学、历史不属于职业教育一样,它追求将知识、思想、精神与人格的培养紧密结合[1]。
自19世纪末以来,美国学校教育一直受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影响,强调知识的实用价值及工具价值,把不断适应变化不定的社会作为教育的中心问题,导致美国教育质量下降。在这种背景下,赫钦斯提出新的哲学思想,力图弘扬人类的理性,刻意寻求一种不变的、适用于任何时代的教育,即永恒主义教育哲学。它强调教育的共同性,学生理性的训练、培养及教育内容的稳定性和基础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教育的某些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
(1)理智训练是核心任务。赫钦斯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有切近的和最终的之分。切近的目的是发展智性美德,最终的目的是形成睿智、达于至善、成为完人。他认为,人性即理性,而且是哲学的、思辨的理性。一个人是否受过教育,最明显的标志是其是否具有理智能力。因此,高等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发展理智能力,其他的任何目的都是次要的[2]。
(2)通才教育是现实途径。赫钦斯的通才教育观是他理智训练说逻辑演绎的产物。他认为大学教育本质上应是通才教育,反对大学过早专业化。通才教育并不是仅仅指多方面知识的传播,其核心和立足点是理性的训练和自主性的培养[3]。
(3)通识教育的内容。赫钦斯基于永恒主义观点认为,只有那些反映人类“理智遗产”的“永恒学科”才是最理想的学习材料,而名著是古今人类的智慧精髓及文化宝藏,是通识教育取之不尽的教材来源,经过去芜存精的筛选,即可作为通识教育的最佳内容[2]。在赫钦斯的术语中,“永恒学科”与“经典著作”同义,表现在4个方面:首先,能开掘出人类的共同要素;其次,通过这些学科,人们能形成共同的观念,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再次,集历代伟人思想之精髓,是一条融通古今的捷径;最后,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高深学问以及充分认识世界的基础。
“永恒学科”或经典著作本身就是人类的“理智遗产”。但在赫钦斯看来,“永恒学科”与“理智遗产”是不尽相同的,前者强调共同的“观念”,是人性的训练;后者强调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
(4)通识教育的实施。赫钦斯以“通才教育”为特征的“通识教育”思想力主高校加强基础教育,以培养出“通才式”人才。他把大学教育分为2个层次:一是所谓的“通识教育”,即基础教育;二是专门化教育,即专业教育。按照赫钦斯的设想,大学一二年级主要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从三年级开始逐渐开设“部级课程”(Divisional Courses),这些课程涉及面比通识教育窄,但比专业教育宽;在大学最后阶段,实施“系级课程”(Departmental Courses),对某些特定问题作精深钻研,属专业教育范畴。他所说的专业教育不是指职业训练和技巧性课程,但仍着眼于理性及学生理智能力的增强。
赫钦斯提出的通识教育,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有借鉴意义。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需要大批高质量人才,即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科学素养,较强创新能力,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
赫钦斯主张教育要培养人类理智、发扬人性、以成完人,其目的是人性,这样的教育才是向往自由的人应当接受的教育。我国倡导和发展通识教育,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树立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最根本的教育理念。理念是前进的动力,有了鲜明、符合现代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规律的理念,高职院校才有奋进的目标和力量。我国著名教育家鲁洁教授,在《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一文中明确指出,通识教育的首义是“通”,也就是要求学能通达不同领域之识;而“识”不仅限义于“知识”之识,除了理性知识以外,还包括人的情感、意志等。因此,通识教育不仅着眼于知识的获得,还着眼于全面人格的培养。通识教育就是一种教育理念[4]。通识教育的理念正是培养“完整的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正是基于这个意义,通识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赫钦斯强调人心非器,知识亦非教育,诸如观念、方法和思考习惯等才是教育留给个人的精华。爱因斯坦曾说:“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所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彭加勒曾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人文思维带来令人惊叹的灵感与猜想,已被人类科学史上无数次重大发明、发现所证实。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赫钦斯认为通识教育可以解决知识、学科间割裂而造成的难题,使学生和教师,尤其是教师间因拥有共同的理智而在一起,通过思考理解并学习他们的经验。教育既要有热情,又要有能力。通识教育是心灵教育,它启迪学生的自觉性,因而教师的心能是至关重要的动力,但教师的动力源自哪里?传统或使命?利益或指令?心灵的教育只有靠自己,科研和管理若无精神力量,也难有大作为[1]。
我国高职院校人文精神的缺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通识教育有利于教师在启迪学生的同时提升自身素质。如果学校教学中,科学技术、职业技能与社会文化、伦理之间不能融合,教育也就缺失了教化的真正精神。如果学生丧失了人文精神,即使经过高度科学化、专业化训练,也不可能成为真正完整的人。
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教育的历史贯穿着经典教育。虽然经典因文化而异、因时而变,但各文明时代无一例外地将“读经”作为教育核心。通识教育是传统自由教育的现代形式,继承并发扬了自由教育中“读经”的传统。
美国历史受欧洲影响很大,而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特别提倡绅士教育与公学,即人们重视经典阅读,以充实自身知识,达到一个文雅绅士的标准。因此,美国也秉承了这种思想,意识到经典名著的重要性。19世纪30年代初期,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实用主义思潮风行,影响了许多美国人。而当时以赫钦斯等人为代表号召人们阅读经典名著得到了大众的响应。
我国传统教育的内容就是古代典籍,目前我们谈论的通识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西方的大学传统和教学体系,而对古代可以体现通识教育精神的教育思想有所忽略[5]。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精神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我国传统文化并不仅仅传达了儒家的意识形态,还蕴涵着很多放之四海皆能有效的大智慧,从培养通才的角度看,传统经典学习是通识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
经典著作在时间中证明了自己的“常性”。读经典本身就是目的,用马一浮先生的话总结,就是“不务速化而期久成”。它不期望人人成圣,只是期望每个人努力做好一个人,能够尽力“求诸己而不求诸人”。
当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科技教育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相形之下,人文教育日益受到排斥和冷落。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许多人文学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育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明显。与此同时,学生的道德滑坡现象日渐严重。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决不能以压制或削弱人文教育为代价,否则后果极其严重。只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具备完整人格的建设者,才能全面推进社会进步,逐步提高民族素质。
[1]蔡达峰.在通识教育大讨论动员大会上的辅导报告[EB/OL].http://uzone.univs.cn/news2_2008_31191.html,2008-12-26.
[2]方展画,赫斯特,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第三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3]Hutchins R M.The Conflict in Education[M].New York:Green Wood Press,1953.
[4]鲁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J].教育研究,1997,(4):2.
[5]徐洪兴.通识教育中的经典教育[EB/OL].http://uzone.univs.cn/news2_2008_29188.html,2008-12-17.
G40-012
A
1671-1246(2011)07-00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