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通才:无限眷恋无限情

2016-03-21 10:09任廷会
当代贵州 2016年9期
关键词:通才大坪基站

任廷会

借钱垫资、兴办学校、修建水库……20多年工作中,杨通才廉胜清溪、情牵百姓,用自己的言行举止践行了一名党员的职责。

“水泥砂石要按规定比例搅拌,不得偷工减料。”

“把边坡的模板搭高些,保证施工时工人的安全。”

……

如今,紫云自治县大营乡大岩村的乡亲再也听不到这声如洪钟的叮嘱,再也见不到这位满头银发、整天背着双肩包的村委主任杨通才的身影。

2015年12月6日,杨通才先后到搅拌站监督施工、三岔湾筑路现场指导支模、坪头组收取合作医疗款。回家吃过晚饭,他正准备整理当天的收据本,突然头疼剧烈,引发脑溢血。没来得及留下任何遗言,61岁的杨通才带着无限眷恋,永久地离开了这片他所热爱的土地。

“讨口要饭也会把钱还上!”

从1985年开始,杨通才就先后担任大坪村委会副主任、村支书。2006年,为了让更多年轻人参与村集体的管理,他主动辞职。此后数年,由于新上任村干部不团结,基层党组织涣散,2013年大坪村与岩脚村合并为大岩村经群众一致推选,杨通才再度出山,担任村委主任。

20多年的工作中,杨通才廉胜清溪、情牵百姓。

“杨主任时时都为我们着想,经常自掏腰包或以个人名义借钱为村民办事,要不是他,村里估计还得用很多年的煤油灯。”回想杨通才的“热心肠”,62岁的张维美老人感触不已。

1998年的一天,杨通才外出办事经过邻乡猴场镇,见镇上晚间灯火通明。打听得知,电力部门准备接通大坪、岩脚等村落的电路,但需村民自筹资金。回村后,杨通才立即召集村民开会,商讨集资通电事宜。然而,由于多数农户十分贫困,经过几天的筹措,资金仍然差一大半。

如果资金积攒不上,通电终归是泡影。为了不错失机会,杨通才经过一番思量后,决定自己借钱垫资。他找到早年致富的姜家湾老板杨胜福,借资一万元,并拿着借款交到电力部门。

得知借款垫资一事后,妻子周纳英非常震惊,当时杨通才的工资一月只有10元左右。一万元,对于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往后如果村民耍赖不补缴怎么办?如果杨胜福催款打起官司怎么办?一连串疑虑困扰着周纳英,她不由埋怨起丈夫来。

看到妻子不理解,杨通才大吼一声:“为了群众,我就是讨口要饭也会把钱还上!”丈夫的一席话让周纳英不敢再多言。此后,杨通才更是一心扑在通电工程上,抬电杆、挖坑、拉线……2002年,大坪村彻底告别煤油灯时代。

“身为村干部,我应该带个好头。”舍小家顾大家,杨通才用自己的言行举止践行着党员的职责。

“国家下发给农民的补助,他总是综合衡量全村各户的情况后分发,却从不考虑自家情况。”说起杨通才对自己的帮助,年逾古稀的田应芬老人眼噙泪水。

2014年,田应芬膝下独子不幸去世,只留下一对儿女在外,老人悲痛欲绝。杨通才见状,再次自掏腰包,把前几年做木工积攒的2.2万元投入到田应芬家的危房改造工程中,以便老人接回孙子孙女,相互照应。而杨通才自家的老木房早就摇摇欲坠,一栋新建的砖房修了四年多仍未完工。

“让孩子接受教育改变命运”

在村民眼中,杨通才有一个特别的书包情结。不管是进城开会还是走家串户调研,他都背着双肩书包。一支笔、一个记录本、一个茶杯,成了包里必备物品,“书包主任”由此得名。

杨通才只读到小学三年级,可他仍不断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在他家中陈设的马槽柜里,笔记本、会议记录、2002年的入党申请书、1995年的义务教育入学通知、1985年的计划生育人口登记表……每一项资料都分门别类,夹装成册。

翻开笔记本,有对低保家庭信息的调查记载、有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有对下一天工作内容的提醒……“多记多想方能进步”,这是杨通才常挂在嘴边的话。提高自己的同时,杨通才不忘督促村民进步。多年来,大岩村的教育始终是他的心头之痛。

大岩村依山而居,地处偏僻,由于村里没有学校,孩子们只得去武关乡就读,路途遥远,不少孩子辍学在家。2003年,为让孩子们能就近上学,杨通才给村民们做思想工作,在村里修建学校——姜家湾小学。然而,村里却很难觅到一块能修建学校的平地,“找不到平地我们就在山上建,无论如何都要建起来。”杨通才建学校的决心异常坚定。

经过多次商讨,学校选址在一处坟山上。“选好校址后要把坟山移平,杨主任就按每户人口多少抓阄分配任务。”民办教师王再光说,对于教育,杨通才从不手软,“有些农户不愿出资出力,他总是千方百计前往动员,‘读书是为孩子好,我们这一辈没有知识没办法,要让下一辈接受教育改变命运。”

移山期间,白天,杨通才要确保施工现场安全;夜间,他带着家人继续赶工,完成自家的分配任务。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姜家湾小学建成,开设一至四年级,先后招收了60多名学生。除了兼任代课老师给学生上课,寒暑假期间,杨通才又提议开办夜校扫盲教育,教授村民识字、算术、施肥选种等课程。

2010年,教育部提出分散学校不适宜集中教学,姜家湾小学被迫停课,年长的孩子到大坪小学和武关小学就读,不满7岁的孩子闲散在家。对此,杨通才耿耿于怀,他不希望村民们辛苦修建的学校就此闲置。

2014年9月,杨通才请出已经退休的王再光,提出开办学前班的想法。“杨主任把他统计好的留守儿童名单交给我,叫我给孩子们上简单的拼音、算术课。”王再光说,学前班开设不到一年时间,县教育局认为学校地处山顶,地形危险,只好停课。此后,杨通才又继续为孩子们的上学问题奔波,希望借安顺市发改委帮扶之机在大坪小学修建学生宿舍,实施寄宿制。

“‘海陆空要齐头并进”

大岩村距离县城74公里,虽然2001年就已修通进村公路,但一遇上阴雨天气,道路便泥泞难行。为此,杨通才多次找到安顺市发改委主任、大岩村第一书记冯朝生,请求先解决硬化通村公路问题。

“杨主任每次都跟我说路要走出去,思想才能开放。”冯朝生说,施工期间,杨通才一会儿去搅拌场指挥,一会儿去筑路现场指点,一天二三十里来回奔跑。

没等硬化公路完成,杨通才又开始了新的谋划。

多年来,大岩村村民一直饮用山上的自流水,一到旱季水源便十分紧缺。要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扩大灌溉面积等问题,杨通才思忖着必须修建水库。

2014年5月,安顺市委书记周建琨前往大岩村蹲点调查,杨通才紧紧抓住这次机会,向周建琨表达了修建水库的强烈愿望,并领着一行人到处采点。经过多次勘测,最后确定在打冲沟建水库,2015年初,第一笔经费到位。“每次见到我们驻村干部,杨主任就逼问我们打冲沟水库建设计划如何了,不见我们动工他决不罢休。”市发改委驻村干部王皞说。

杨通才爱琢磨事儿,随时都可能蹦出新愿望、新点子。“有一次他来我们办公室,开门就说‘海战、陆战都动工了,该考虑空战了吧,要海陆空齐头并进!”回忆杨通才的风趣幽默,王皞连连比划着他说这话时的手势。

大岩村山高沟深,村里至今没有移动、联通等基站,仅靠小型发射台收发信号,通讯信号十分微弱,村民们只能跑上山顶打电话。杨通才多次与市发改委驻村干部协商,请求建立信号基站。

2015年5月,姜家湾移动基站项目开始筹划,10月项目落实,贵州省移动总公司发放价值50万元的装备用于项目建设。期间,杨通才带着县移动公司工程师翻越一座座山头,寻找站点。目前,移动基站正在组装,有望今年3月接通信号。

如今,杨通才安息在桐木湾山顶,左边80米处是正在建设的移动基站,脚下是拟修建的打冲沟水库,正前方是村委会、学校,所有建设都在他视野范围内,一切有关村民利益的项目监督,他一刻也不曾停歇。

猜你喜欢
通才大坪基站
基于NETMAX的基站网络优化
回首大坪,驿路情深
回首大坪,驿路情深
广东宣布2020年将新建4.8万个5G基站
5G基站辐射对人体有害?
陶珊珊作品
5G辐射比4G小
浅析实施通才教育的意义
卜算子·戏题大坪箐合影
做质量人需要通才还是专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