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探讨古诗英译的策略

2011-08-15 00:49李琰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0期
关键词:原诗英译古诗

李琰艳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8;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29)

多角度探讨古诗英译的策略

李琰艳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8;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29)

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着手,首先阐述了翻译的本质,然后分别从符号学、文化语言学两方面,辅以古诗英译实例,讨论了古诗英译的难度与要求,最后提出了取得古诗英译工作成功的方法与策略。

符号学;文化语言学;古诗英译;策略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古韵,源远流长,其中包含着无数的文学作品流传至今,由后人探索研究。近年来,有不少专家学者从事古诗翻译,不少中文古诗被翻译成英文流传至国外,为国外学者所欣赏与拜读。如何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传播与融合,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对外翻译古诗作品成了翻译研究领域的另一个热点课题。

一、翻译的本质

翻译不仅是一个语言过程,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作为交际活动,翻译的首要目的是对原文意义的准确表达,以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效果。翻译的最终结果是要考察接受者正确理解和欣赏译文的程度。翻译学家奈达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他曾在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一书中把翻译分为两种类型:形式对等翻译和动态/功能对等翻译。形式对等是以原语为中心,尽量再现原文形式和内容。功能对等注重读者反应,以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信息,使译文读者能够达到与原文读者一样的理解和欣赏程度。笔者认为,古诗翻译的本质是要让读者领悟古诗中所蕴含的悠久历史文化,体验中国古代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特点,而不是简单呈现古诗文字的形式与内容。

二、从符号学角度看古诗翻译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一种语言就是一个符号系统,各种表达方式都是这个系统中的符号。翻译就是在两个语言符号系统间进行符号转换。在两个语言系统间有不少概念的表达方式是相同或相似的,这些相同的表达法不造成翻译的困难,但还有一些概念表达起来因语言不同而异。原因有二:一是对原语形式的舍弃。原语中的符号只有在它自己的系统中才有意义,生硬地搬过来就失去了它在原语系统中的意义,这点用奈达的同构理论来说明很清楚。二是在照顾到可接受性的前提下把原语中的符号照原样搬到译入语中去。读者对这个和自己语言文化不同的符号的理解多少,取决于自己对原语语言文化系统的了解。

比如,诗人王建在《新嫁娘》前两句中写的是“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许渊冲将这两句诗译作“Married three days,I go shy-faced/To cook a soup with hands still fair”。这样翻译就无端地增加了“羞答答”(shy-faced)和“仍然白皙柔美”(still fair)这两层意思,将其反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三日入厨脸害羞,烹作羹汤手尚柔”了。为什么许先生在翻译的时候要多加了“shy-faced”和“still fair”呢?也许是因为用前者可以与第三句尾词“taste”押韵,用后者则与第四句尾词“share”押韵。但这样诗的意思就改变了。可见古诗翻译的复杂性与多元化。

中国古诗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结晶,它在思想内容、语言形式、文化意蕴等方面都有不同于现代作品的特点。语言作为华夏民族文化的载体,对民族文化的建构和传承具有关键的作用。语言符号因着语言与文化的血肉相融性,天然地具有文化汇载的功能。而在民族的演化中,学者为了达到理论建设的需要,往往用日常的语言符号指称特定的文化信息,而使语言符号成为文化符号。如果说一般的翻译要沟通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和受众,那么古诗作品的翻译则要跨越时间去沟通。可见,古诗翻译首先是一种跨时空的对话。译者在翻译时,必须考虑每个字词可能包含的文化意蕴。译者对源语的理解透彻与否,对于原文的把握准确与否,这是决定古诗英译质量优劣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三、从文化语言学角度看古诗翻译

自从文化进入语言学研究的领域,许多学者对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鲜明的见解。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认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文化”一词包含的第二层意思:信仰、道德、法律、风俗等,其中包含着许许多多的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语言使用规则。例如:如何称呼对方,如何问候对方,如何介绍客人,见面时的礼节,拜访时的礼节,如何送礼和收礼,如何致谢和道歉等。这些文化知识多是因民族、社会、国家不同而不同的。这些差异不是语法和词汇的问题,而是语言使用规则的问题,也是外语学习者很难系统学到的。这是外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之间最难逾越的鸿沟。短短几行古诗中却蕴含着无数的文化背景,如何从文化语言学角度从事古诗英译,传承中国古代文化,才是古诗翻译工作者需要探究的。

古诗翻译必须涉及到将原诗的形式与内涵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出来,让异国读者能够从翻译的作品中尽可能多地获得与本国读者一样的共鸣和美的快感。然而,由于中国文化语言学的不完善,导致古诗翻译中存在大量缺陷。

比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翻译家翁显良将其翻译成:“Late! This spring morning as I awake I know,all a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crying.The storm last night,I sensed its fury,How many,I wonder,are fallen,poor dear flowers!”光是从译文的本身来看,的确没有逐字逐句的直译,而是翻译者极力想做到把原诗的精神传达给英语读者,并且注意意境的传达。原诗主要写的是作者的惜春情绪,整篇译文也传达了这种惜春惜花之情,尤其是后两句的翻译,把原诗作者经风雨之后而替花愁的惜春情绪真实地传达了出来。然而翻译者只注重于传达原诗的意境,而没有将诗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诗人作诗的动机与现况表现出来。原诗前两句与后两句所呈现的意境是一种跌宕的层次,以此表现出作者复杂的情绪,喜晴又惜春,心绪表达得曲折而含蓄;而翻译者却只注重传达原诗的精神,忽略了原诗的文化内涵。

古诗翻译应该是译者对古代文学的再创造过程。苏联著名学者日尔蒙斯基在20世纪30年代就明确指出:“创造性地翻译文学是译者所属国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已经融入所属国文学的发展进程之中。”

四、古诗英译方法的思考

1.译者须了解古诗翻译的过程

其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把古代汉语转换成现代英语的过程。从源语(古代汉语原文)到目的语(现代英语)的过程,实际上是经历了两个翻译转换阶段。首先是语内翻译阶段,这个翻译过程是在汉语系统内进行的。源语是古代汉语,目的语是现代汉语。第二阶段是语际翻译,这个阶段所进行的活动是两个语种之间的转换。源语是现代汉语,目的语是现代英语。

在古诗英译的第一个阶段,译者需要反复吟诵、细读原诗,对那些容易造成误解的词锱铢必较,了解作品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及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挖掘诗词的深层意思,在知识的掌握上不仅需要深积粮,还需要广挖洞,具有知识敏感性,让自己介入作品到一定深度和程度方可以进行准确的解读,然后顺其自然地进入到第二个语际翻译阶段。

在古诗英译过程中的第二个阶段,译者所要做的就是如何用英文准确传神地表达出源文。这个翻译活动是在现代英语和现代汉语这两个语言系统之间进行转换。在这个过程中,译者所面临的困难要比第一个语内翻译阶段要大得多。这里涉及到对源文的翻译,对上一活动中参考注释的翻译,以及对一些专有名词及文化词的翻译。

2.译者须用翻译适应原则进行古诗翻译

清华大学的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理论,笔者认为尤其适合运用到古诗翻译过程的分析。“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视角来看,翻译就是译者的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被翻译生态环境因素所左右的选择活动。这样的选择发生在翻译活动的各个方面,存在于翻译过程的各个阶段,出现在翻译转换的各个层次。这种选择背后的机制和动机,就正是‘适者生存’、‘汰弱留强’”。该理论的哲学依据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运用到古诗翻译过程中,译作成功与否取决于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度。因此,能否取得文化对等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1.源文本的种类;2.文化色彩词在源文中的重要性;3.翻译的目的;4.目的语读者的种类和接受能力。其中,对于源文文化词的保留是极为重要的。就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而言,选择优秀的源文作品,尽可能地保留源文的文化色彩,才能还原出各个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面貌。

3.译者须正确把握古诗的形式和韵律

一方面,译者需要仔细推敲原诗的文字,充分把握其内容;另一方面,充分领会原诗的意境,最终将作品的原貌用自己的语言谱写出来。同时,译者还必须处理好原诗形式以及韵律的移植,这一点非常的重要。所以说将古诗英译时,除了必须重现原诗人的诗意,还得使译文准确地贴合原文的形式,从而使译文在格律、音韵等方面自然而和谐。

古诗翻译的前提是译者应将原作化为己有,重点强调译者对原作的反复阅读与体验,克服读者与作者、译者与作品之间的时间差、智能差、风格差以及情感差等等。这是个复杂、反复的过程,决不可能读一遍原文就能完成。对于古诗中表象的捕捉与粘接,必须凭借译者自身形象思维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以及对情调、感情的体察和感受。译诗之难,难于上青天。这需要译者具备广博的知识以及深厚的文化修养,从而做到在翻译古诗的过程中,能够尽量缩小文化差异,把握好所译古诗的形式和韵律,尽量提高古诗英译的准确性。论文只是笔者针对古诗英译过程的粗略研究,古诗英译工作的复杂性要求此项任务还有待进一步地研究与深入探讨。

[1]Eliot,T.S.The Three Voices of poetry.On poetry and poets[C].New York:Octagon Books,1975.

[2]Nida,Eugene 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on[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3]顾嘉祖,陆晟.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4]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依据[J].上海:科技翻译,2004,(4).

[5]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H315.9

A

1673-0046(2011)10-0192-02

猜你喜欢
原诗英译古诗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峨眉山月歌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改诗为文三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