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斐
(河南大学欧亚国际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动画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它在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归属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这一类别,在我国这一专业于2002年才正式获批设立,足见其之“年轻”。也正因为专业新、设立晚,积累时间短,所以这一专业的课程设置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该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提出合理构想具有完善学科建设的积极意义。
通常,动画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造型基础、计算机基础、理论基础三大类。前两大类通常设置一些操作技能类的课程,如素描、色彩、速写、三大构成、FLASH、3DMAX、MAYA等;理论基础则设置中外美术史、设计史、动画史、艺术概论、动画概论之类的课程,部分高校还设有编剧理论课。这些课程对培养面向实践、面向市场的动画专业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通过对这一专业的教学实践以及认真的考察、思索,笔者认为,还有必要为该专业的学生开设儿童文学这一课程,其理由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在培训实践操作的层面上,儿童文学课程可以直接为学生将来的动画创作提供素材和灵感,成为动画编剧的情节来源之一。
事实上,动画片从诞生之日起便与儿童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许多动画片的故事情节直接取自于一些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如迪士尼动画中的《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记》《爱丽丝梦游奇境》《小美人鱼》,我国动画片中的《神笔马良》《舒克贝塔历险记》《没头脑和不高兴》《淘气包马小跳》等,都是直接脱胎于相关儿童文学作品。至于那些从儿童文学作品中撷取了情节片断化入动画作品的,则更是不计其数。“童话、寓言、民间故事和神话等类型的儿童文学都是动漫作品重要的改编对象,支持了动漫创作,推动了动漫作品的形成和发展。”[1]因此,儿童文学课程的设置,有助于使动画专业学生更加系统地了解和熟悉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从而为动画创作中至关重要的情节设置环节提供取之不竭的故事资源,并能为新的动画情节的加工创作提供良好的借鉴。
在培育思维训练的层面上,儿童文学课程能够帮助学生熟悉作为动画主要受众群体的少年儿童们的思维方式,并进而把握动画构思的基本要领。
尽管动画并非是少年儿童群体的专有品,但其主要受众依然是少儿群体。“好看的动画片往往是老少咸宜的,但因其受众主体是儿童,因此动画片剧本创作必须符合儿童特殊的欣赏要求、审美心理和接受能力。”[2]我们知道,少年儿童的主要思维方式不像成年人那样逻辑谨严、有许多条条框框,而通常是跳跃式的,带有奇幻、夸张、变形的特征,因此,他们更容易接受具有同样思维特征的动画作品。反过来,动画作品要受到少年儿童这个最主要的受众群体的认可和欢迎,也必须运用儿童的思维方式来进行创作。儿童文学课程的学习,正好能够使动画专业的学生集中体会这种少儿思维方式,有针对性地训练未来的动画从业者的思维习惯,从而增强其专业竞争力。
在培养人文素养的层面上,儿童文学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接受纯真文学的熏陶,从而永远葆有一份童心童趣,更加真诚地投入今后的动画创作。
大学本科教育不同于职业技能教育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种教育同时还是一种人文教育,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重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借用冯友兰先生的一句话来说,“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3]。对于动画专业的学生来说,因为其未来作品的主要接受对象是少年儿童群体,因此更加需要加强自身人文修养,以较为纯真的心态投入到创作中去。同时,因为动画这种艺术形式的特殊性,其本身就要求蕴含大量的童心和童趣;而要在作品中自然流露出这种童心童趣,首先便要求创作者本人在内心深处葆有一份童真。大量儿童文学作品的熏陶便有助于动画专业的学生形成并长期保留这种弥足珍贵的心境与情怀,“如果神话、传说有幻想的虚妄性的话,那么童话与寓言则有幻想的讽喻与教育性,其中童话还留有幻觉的纯真性”[4]。儿童文学中的这种纯真既是一种净化剂也是一种催化剂,它能够潜移默化地塑造和提升未来动画从业人员的气质和素养,会给他们一生的动画创作带来良好的影响。
可见,在高校动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增设儿童文学这一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直接提升,更有助于这些未来的动漫从业者思维方式的训练和整体职业素养的形成,对于动画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而有效的促进作用。因此,笔者真诚地希望在动画专业的教学改革中,有越来越多的高校能够采纳这一意见,为我国动画产业的繁荣注入新的活力。
[1]李若梅,吴振尘.论儿童文学在动漫作品中的运用[J].电影评介,2010(7):19.
[2]崔涛,苗桂松.还动画于儿童本真:当代中国动画艺术文本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3):45.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0:36.
[4]段运冬.向本体逼近:动画艺术品格探析[J].文艺研究, 2005(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