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村新课程实施中的不和谐因素及其化解对策

2011-08-15 00:43宋慧敏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新课程农村评价

宋慧敏

(周口师范学院政法系,河南周口466001)

新课程的实施是基础教育领域中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以人为本的历史性转变。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的教育决定了中国的未来,其重要性毋庸赘言,而我国基础教育的薄弱点、重点和难点也都在农村,因此,农村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至关重要。河南省是全国第一农业人口大省,河南农村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推进、发展情况在基础教育改革中举足轻重。通过对河南农村部分中小学的走访及与实习教师的交流发现,农村中小学在新课程实施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和谐因素,我们必须正视这些不和谐因素的存在。为此,笔者认为,客观地考察、分析这些因素,并进行反思,进而寻求化解对策,为新课程健康、顺利、深入的实施创造条件,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同时,以期通过反思给新课程的深入推进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河南省新课程实施的初步成效

由于省政府制订的新课程实施工作的决策和方案符合各地实际,科学可行,准备工作扎实、细致,使新课程实施工作得以健康、顺利地开展。新课程实施在河南农村取得了以下初步成效。

1.改善了办学条件。2003年以来,河南省用于义务教育的国拨教育经费达514.2亿元,占同期财政支出的12.4%,始终在全国处于前列。2007年,河南省财政拨款2亿元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配置教学仪器和图书,进一步改变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危房改造工程、课桌凳更新配置工程、农村初中食堂改造工程、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五大工程”相继实施,为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活力,从而带动农村教育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1]。

2.更新了教育观念。新课程的实施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观念得以转变,比如,思想政治课是思想品德教育而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教师的观念得以更新,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学生的观念得以转变,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漏斗或容器,而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社会上其他人士的观念也发生变化,中学教育是教学生怎样做人和做什么样的人,而不是培养考试的机器。

3.改变了行为方式。新课程的实施,使素质教育逐步变为现实。新课程的生活性、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特点,改变了教师教学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由于新课程注重对学生进行养成性教育,使过去重知识轻能力特别是轻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倾向得到改变,学生比过去有礼貌了,也懂得感恩了。

4.激活了课堂教学。在新课程实施中,新教材的使用和生活实际的丰富多彩,提供给教学的情景是立体的,而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和生活经验来理解教学内容。因此,课堂教学吹皱一池春水,使教育界提出的互动式教学情景、课堂讨论和课堂辩论等反映时代要求和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得以落实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5.改变了考评方式。为保证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向纵深发展,河南省教育厅要求各地结合实际,积极进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切合本地实际的评价体系。在探索过程中,评价对象范围扩大了,评价主体不再单一,评价内容涉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业水平、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探索的成果有各种评价方案,评价量表,教师专业档案,学生成长记录袋,检测性、研究性的试题试卷以及大量关于评价探索的论文。很多教师制定了所任课程的评价方案、评价量表。这为完善义务教育阶段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确保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河南农村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

在新课程的实施进程中,虽然新的课程理念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但在对部分农村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情况走访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承认新课程在农村基础教育实施进程中,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目前新课程在农村的实施状况只能是“走近”了新课程而未“走进”新课程。

1.新课程实施有待进一步达成社会共识。新课程实施在农村宣传的力度还比较小。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涉及农村新课程改革的内容非常有限。仅“课程结构”中提到“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2]。在农村,家长主要关注孩子的分数,对于孩子自身素质的培养和各种能力的发展认识不到位也不感兴趣,新课程实施得不到社会与家长的支持。同时,不少教师因高考指挥棒方向不变,受应试教育影响,推行新课程改革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2.部分中小学校长对新课程认识有偏差,业务素质不高。目前,农村中小学的办学环境使部分农村校长热衷于事务管理,不擅长业务管理。他们对新课程缺乏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实践参与不够,不能与一线教师一道研究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寄希望于现成的经验照搬照学,缺乏主动性与创新。部分农村中小学校长认为当前评价学校办学质量还应看学生的成绩,实施新课程是教师的事、班主任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自己无需对新课程进行细致、全面的了解。

3.新课程设置、新教材编写与农村教育条件和生活情况不相符。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农村要像城市那样开设体育、音乐、美术、英语、计算机应用、综合实践等课程。但由于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差,政府经费投入虽然加大但毕竟有限,一些农村中小学的教室里无电视、广播录音、电脑等设备,更谈不上专门配置电脑室、语音室、实验室等。同时,体育、音乐、美术、英语、计算机应用方面的专业教师很匮乏,学校也无法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开齐、开足所有课程。

另外,新教材的编写多以城市生活为背景,与农村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符。教材中的很多情景,如用酸奶瓶子和易拉罐做工艺品、自选商场、夏令营、少年宫活动等场景,农村孩子不了解,这就使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因缺失生活体验而显得遥不可及,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4.农村师资力量薄弱且教师素质低,对新理念理解不深刻,角色转变不到位。农村学校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多数农村中小学偏离城镇,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教师待遇差,青年教师和师范毕业生大多不愿去,而农村大量骨干教师又通过招教考试、调动、借调等方式流向城市,导致其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如:周口市某县教育局与周口师范学院联系,要求每年毕业生顶岗支教的名额全部分配到该县,以解决该县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匮乏的问题。

农村中小学现任教师大多数为民办转为公办的教师。他们年龄普遍偏大,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专业知识参差不齐,接受高层次培训的机会和比例少。由于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环境中,导致其教育观念守旧,教学和科研能力不高。致使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不理解或是理解不透彻,角色转变不到位。不少教师依然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而未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5.学生认知能力低,启而不发,合而不作。由于农村儿童早期心理开发以及所处教育环境与城市儿童有差异,致使农村孩子身上普遍存在知识面窄、思维不活跃、表达能力差、不善与人交往等问题。他们在认识理解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还必须承受“跳出农门”的升学压力,最终导致其不能很好地接受新课程,不能与新课程目标接轨,教学中时常发生学生用“自由学习”代替“自主学习”,用“合伙学习”代替“合作学习”,用“解题”代替“探究”的现象。课堂上表现为启而不发,合而不作,探而不究,气氛沉闷。

6.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滞后。科学的评价机制是推动新课程深入开展的动力。由于新课程实施与评价体制的建立不同步,在走访和交流中发现,教育行政部门、校长、教师,虽处于新课程实施的不同层次,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如何评价学校的工作,学校如何评价教师的工作。在目前中考、高考存在的条件下,考试作为一种导向,一个指挥棒,一种最主要的评价方法,已经成为新课程实施的羁绊。甚至出现了轰轰烈烈推进新课改,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的奇怪现象。

上述不和谐因素在河南各地农村的新课程实施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些问题若不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得到及时的修正和解决,将会对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化解河南农村新课程实施中不和谐因素的对策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新课程实施氛围。新课程实施是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除了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学研究人员、校长、教师等教育界人士的全身心投入外,还需要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积极配合,以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新课程实施的大好局面。因此,在广大农村地区要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特别是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和请家长进课堂听课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新课程,让家长明白新课程实施的意义,明白新课程实施对孩子终身发展的巨大影响,使家长与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共识,取得家长对新课程实施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要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和人才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新课程实施是一个实验探索的过程,必然会遇到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农村中小学要主动加强与省课改专家组、省属各高校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等单位的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答疑解惑,为课改指明方向,从而与学校、社会产生合力效应,共同推动新课程更好的实施[3]。

2.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农村中小学校长新课程培训工作。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思维和发展的引领者。在农村中小学中,校长作为学校的基层管理者,其个体的思想及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成效。陶行知先生说:“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的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的大些,它关系国家和学术之兴衰。”当国家、政府以行政方式全面推进新课程实施时,校长作为学校的法定代表人,代表政府承担管理学校的全部责任,要责无旁贷地履行国家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明确自身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学习者、研究者、领导者和行动者的身份和作用,保证新课程在学校层面的顺利实施。因此,要采用多种方式组织中小学校长参加新课程培训,通过学习,转变观念,促使其以观念为先导,引领新课程;通过以“学”促“研”,以“研”促“学”,走进新课程成为新课程实施的学习者、研究者,进而成为新课程实施的领导者、行动者。

3.结合省情设置课程,课程内容突出特色。针对河南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地域特色,可对现行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修订和完善。例如,国家要求统一开设英语课,但目前许多农村小学不具备开设英语课的条件,但出于中考的要求,这些学校不得不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匆忙开课,导致学生在初中阶段产生两极分化以及学校辍学率的上升。因此,可以考虑在那些不具备条件的农村小学暂时不要指令性地要求开设英语课程,在小学没有全部开设英语课的县市中也不要把英语作为中考必考的科目。其他如信息技术教育课等,也应如此。同时,要根据河南农业生产、社区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等状况,开发丰富多彩的课程,如自主开发包括省情、礼仪、心理健康、书法艺术、新科技、综合知识讲座等课程,充分利用新课程提供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广阔空间,凸显农村特色,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4.以新课程培训为重点加强农村地区教师队伍建设。自2004年起,河南省已开始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使农村教师队伍的师德修养、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特别是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与水平明显提高,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上了一个新台阶。从2009年起,省教育厅决定实施新一轮“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省、市、县三级分工负责,分步实施,多策并举,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同时,组织培训10万名骨干教师,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4]。省教育厅还规定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研专家进行大型送教下乡活动,到偏僻的农村和贫困县,调查研究、指导教学,帮助教师解决问题。

5.转变师生观念,统一师生步伐。新课程实施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观念的根本转变。首先,积极促使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观,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同时要求教师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其次,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要对学生进行新课程理念的培训,使其明白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自己的课堂,是自己学习的主阵地,在学习中应该发挥自己的自主性、能动性,这样才能有利自身的发展,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再者,由于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师生共同探究,各学科教师要统一贯彻执行新课程的理念,既要求自己又要求学生,这样才能使新课程的要求与现实教学相一致,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新课程的教学中。

6.以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为杠杆,推动新课程全面实施。为解决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滞后的问题,省教育部门明确评价指标,紧贴农村实际,制定出以人为本,着重突出学生实际能力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素质评定办法。此外,在综合素质评定方面专门设置了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以及环保、公益活动和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等方面教育的评定,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及参与意识。

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的基础教育是河南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与发展也是河南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与难点。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推进是一个实验探索的过程,其中出现一些不和谐因素、遇到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所难免,关键是要在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进一步增强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水平与能力,在新课程的实践推进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化解不和谐因素,抓住契机,深化改革,大胆创新,使新课程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完善,从而促进河南省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1]周宝荣.河南推进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路径选择与实践探索[EB/OL].[2011-03-09].http://www.hnedur.com/Article/Show Article.asp?ArticleID=1415.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教基〔2001〕17号,2001-06-08.

[3]杨勇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00问[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92-93.

[4]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新一轮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意见[EB/OL].[2011-03-10].http://www.haedu.gov.cn/2010/4/21/633703941081062500.html.

猜你喜欢
新课程农村评价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