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

2011-08-15 00:43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理论课理论政治

刘 红

(商丘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河南商丘4760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对于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理论与实际脱节严重,实效性不强,能力培养不足等现象严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我国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环节薄弱甚至缺失,是造成当前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窘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亟待深入研究和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突破现存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一、强化实践教学的意义

1.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需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最根本的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显著的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实践,“它在实践中产生,也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是它的内在要求和生命力所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理论教学外还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实践中切身感受、印证、理解所学理论,并利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进而提升对理论的认识。强化实践教学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国情、民情和社会问题,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和接受度,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

2.强化实践教学,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殊性决定的。知行统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最重要的是运用其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现实问题。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发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教学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知”与“行”统一的中介,是通过真实情境指导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研究现实、解决问题的行动指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有真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才能避免思想政治教育空泛、教条以及与现实脱节。

3.实践教学是大学生自我完善的需要。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应该教育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探索未知。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大学生“要健康成长,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向社会实践学习,自觉地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教学,以改变“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养成”“重教化,轻内化”的传统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所指出的:“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就是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运用实践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和现实生活,通过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来理解理论、内化理论和形成理论思维的教学活动。

实践教学作为在西方强化教育职业化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1997年被正式纳入到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中,直至2004年中央16号文件后才得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推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不同于传统课堂理论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一般由课堂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组成。课堂实践教学包括案例教学、情境教学、专题讨论、参与式教学等[1]。如案例教学法,就是精选那些既反映课程内容又来自现实生活的生动案例材料,通过对案例材料的分析,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情境教学法,就是为了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现实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教师精心创设特定的情境,并引导学生以情境中主人公的身份去探求问题的答案。通过这个过程,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认知和行为的统一。参与式教学,就是鼓励学生通过课堂讨论、辩论、演讲、对话等形式,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既深化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素质和能力。课外实践教学包括与教学相关的大学生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1]。如,在组织学生到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改革开放中先进企业和农村等地去参观考察时,要引导学生把切身体会和课堂知识相结合,通过对比、提炼,深化自身的认识;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时,要在调查方法、途径、过程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理论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因此,理论课堂实践化,要在理论教学中渗透实践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教学理论化,要在实践教学中把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努力探求新的理论认识高度。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充分认识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断加大改革力度,但在思想认识和实际操作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直接影响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发挥。

1.参与主体不广泛。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是社会实践教学追求最大效果的力量保证,如果大学生不参加社会实践,就不可能达到开设社会实践教学的目的。目前许多高校都开始试验压缩课堂教学时数,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仅有20%左右。每年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参加由学校组织安排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而绝大多数学生只能利用暑假时间,在家庭所在地,自行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缺乏有效指导,随意性强,时效性差,最终以一篇肤浅的调查报告应付了事。

2.形式缺乏多样性。目前,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没有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校内与校外、社会与网络等各种资源,选择适当的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而更多的是寒暑假期间布置学生完成一篇调查报告,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经费不足或没有保障。经费支撑是实践教学环节能否得以实施的关键,没有经费,实践教学就无法开展。目前,许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只有日常办公经费,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专项经费,而教学管理部门也没有该项专项经费,实践教学无法有效开展。调查显示,目前“54.2%的学校没有实践教学专项经费,8.3%的学校需要临时申请”[2]。没有必要的经费或经费没有保障,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无法顺利开展,沦为空谈。这也使思想政治课建设成了没有实践支持的“资料”性建设,必然降低课程质量。按照中央精神,高校应该依据学生规模,拨款15~20元/人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包括实践教学。因此,为了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需要高校教学管理部门提高认识,加大投入。

4.缺乏有效的考核与激励机制。没有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一方面教师很难界定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另一方面学生觉得没有评价体系而不重视实践教学。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认真学习的重要手段。客观评价大学生的实践成果并如实地体现在学生的成绩中,是尊重学生劳动成果、吸引学生持续参与的重要手段。目前,理工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已经建立了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该如何考核,还没有相应的评价体系。建立一套激励机制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并相应制定科学评价和量化学生表现的指标体系,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产生深远影响。

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建议

根据以上对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如下建议。

(一)提高实践教学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对广大的教师而言,实践环节的开展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实践教学要求任课教师不但要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敏锐的分析判断能力和正确引导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因此,高校必须加大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使之全面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多重需求。俗话说,打铁先得本身硬。所以,首先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把握学科新发展,深入社会,研究改革开放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其次,学校要拿出一部分经费专门用于教师的培训、交流、进修、调研等,使他们进一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教学素材,以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多联系实际,把理论讲活,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能科学合理地设计并正确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

1.开展课堂实践教学。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教学形式,使学生广泛地参与到教学环节中。这类实践活动旨在调动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根据教学内容开设模拟法庭,让学生模拟扮演法庭中的不同角色,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上,结合教学内容挖掘一系列的典型案例,让学生通过讨论、辩论、问答、模拟等方式参与其中,以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2.广泛开展校园第二课堂活动。开设第二课堂,主要是为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或者校外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可以结合学校学生工作相关部门组织灵活多样的第二课堂,如举办辩论赛、专题论坛、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对于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3.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明确要求:“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可以大大拓展实践时间,将实践活动由假期向平时延伸,变“三下乡”为“常下乡”,变暑期实践为日常实践,并大大增加学生的参与范围,使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得到实质性锻炼的机会。如建立道德建设基地、法制建设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农村建设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以及社区援助、勤工助学实践基地等。坚持在学校和学生受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使地方和活动接受单位受益,发挥双方优势,为社会实践长期化、制度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合理组织规划,完善保障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难度系数较大的教学环节,需要合理规划,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象包括大学一二年级的所有本专科学生,人数众多,它的教学任务一般由各高校专门的“两课”教学单位承担,而学生则分别由不同的院系进行管理。所以要协调组织,其难度可想而知。因此,为使实践教学能够顺利开展并有序进行,学校应成立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教务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学生处、团委、各学生所在系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的领导小组,系部应成立由主管学生工作的系领导担任组长,由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学生团总支书记、辅导员参加的社会实践指导小组。领导小组明确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具体要求等,负责各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指导小组根据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动态规划指导实践活动。其次,为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学校应设立专项经费,为实践教学团队提供必要条件。这些经费支出包括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学生参观访问、实地调研、宣传报道、成果交流和展示、成果汇编和出版、优秀调研成果的奖励等。因此,高校必须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基金,保证实践教学的各项经费开支,做到专款专用。

(四)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按照教学惯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应该包括平时考核、考试和实践考核三部分。平时考核重在考察大学生的出勤和课堂纪律的情况,考核的权重应占20%;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所学理论的掌握和一般运用情况,考核的权重应占50%;实践考核则主要考察学生运用知识认识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考核的权重应占30%。前两种考核比较简单,实践考核评价则相对比较复杂。实践考核时教师不仅要根据实践结果,还要兼顾实践过程。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观察记录,把学生能否积极参与,能否通过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过程,加深对理论问题的理解,是否学会用科学的观点分析判断实际问题等,作为考核的依据,给出量化成绩。对于实践结果的考核,教师主要是考察学生能否针对实践教学的内容,在作出分析和总结之后写出报告或体会,对其报告或体会进行评定。为了使实践教学的效果得到扩大和加强,还应加强优秀实践成果的宣传力度,使其产生示范效应,激励广大教师和学生积极和主动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真正成为大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质的有效载体[3]。

[1]孙英梅,岩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运行机制探究[J].教育探索,2010(7):143-145.

[2]刘强,邹菊茹.完善保障条件,探索适合模式: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9-02-09(6).

[3]赵侠.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局限性及其超越[J].江苏高教,2007(5):115-116.

猜你喜欢
理论课理论政治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