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卫国
《再别康桥》这首现代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一直困扰着一线的语文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很多老师探讨一番之后,若有所悟地感叹“还是让学生在朗诵中去体悟诗中的情致吧”。然而这只是隔靴搔痒、自欺欺人的教法。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就涉及到对这首诗的正确理解,一切可行及有效的文本教学必须建立在正确的文本解读之上。目前对《再别康桥》一诗情感的理解有两种倾向:一是过度泛化,如“依依不舍,离愁别绪”,须知这八个字几乎可以概括一切离别诗的情感,不论是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还是古典离别诗词。这种理解缺乏针对性;二是过度阐释,“千种愁绪,万般别苦”,从自己的阅读经验出发想当然地概括为“感伤沉默的哀伤情态”,这属于主观臆断的强加。如果没有对全诗情感意蕴的准确把握,那么,微观上意象的理解与揣摩,宏观上意境的感受与体味,都会是表面的或错误的滑行。
正如孙绍振先生所言“不过五六年的工夫,徐志摩就学会了提炼,学会了精思,把感情集中在‘轻轻’‘悄悄’,无声地和‘云彩’作别的有机构思中。本来花一百五十多行都说不清的感情,用了三十几行,就很精致地表现出来了”。我们不难发现,这首诗在视觉上非常绚丽,金柳、青荇、青草、彩虹、斑斓的星辉,但在听觉上却是一片沉寂,这与贯穿首尾的“轻轻”“悄悄”不无关系。作者刻意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抒情氛围,让情思在沉默中流淌,让回忆在寂静中柔软开来。为什么只能是“轻轻的”“悄悄的”?因为所有属于个人的回忆都是静谧的,没有哪种真正的回忆是在喧哗与声响中进行的。“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作别云彩,是一种诗化的表达,诗人作别的是一段美好的记忆,是自己在康桥留下的关于理想关于青春关于爱情的甜蜜往事,这样甜蜜的回忆别人当然是无法分享的,这样的回忆必须在轻柔的舒缓的宁静的氛围中才能真正达到自我陶醉的境界。“但我不能放歌,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当诗人为自己的美好的记忆情不能已时,不禁要动情放歌,但这是一个作别之人心头的甜蜜回味,永远只能在心里陶醉独享,无声才是这种回忆应有的背景与旋律,无声才能让这种诗意在心头温情荡漾,一种回忆如果能够在语言上可以尽情表达与分享,它就不会有真正的诗意了。所以作者自始至终都在“轻轻”“悄悄”的意境中追寻昔日的美好,他不愿打破这种独享的美好,也不能打破这份独享的宁静。“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诗人最后的离去也是默默的,在默默的回味中悄然转身,诗人没有带走一片云彩,但带走了属于自己的记忆,带走这样甜蜜的记忆当然是轻松的愉快的。我们再回到视觉与听觉的反差上来,就不难理解了,为什么视觉上绚丽多姿,听觉上一片沉寂,因为如此绚丽多姿的记忆是诗人独享的,不容打扰与惊触的,有若心灵深处的青草地上栖息的美丽鸽子,只有怀揣温情轻轻缓行才能融入这份美好。因而,抓住了“轻轻的”“悄悄的”,我们才能真正找到全诗情感的钥匙——甜蜜美好的记忆只有在轻柔、舒缓、宁静的氛围中才能成为美丽的独享,《再别康桥》就是在呈现一位诗人的独享梦境。
康桥的记忆于诗人是一种永恒不忘的美,“夏虫也为我沉默”,所有的一切都在成全诗人回忆自己的秘密,诗人“轻轻的”“悄悄的”也是对这份回忆的宁静之美的尊重。所以“轻轻”与“悄悄”就告诉我们,诗人的情感是甜蜜的,温情的,愉悦的;而不是沉重的,忧伤的。纵然有离别的忧伤,那也只是首尾两节离开梦境的些许惆怅,诗歌情感的主调是温情的。
所以体味了诗人在首尾有意营造的无声与静谧,我们发现,“轻轻”与“悄悄”已经向我们传达出这样的信息:再别康桥的诗人,温情地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关于康桥的一切美好记忆,没有打扰,没有喧闹,一个人在回忆中打捞,他用心呵护着这份宁静与享受,是轻松的,潇洒的,甜蜜的,与沉重无关,与凝重的离愁无关。因而全诗情感基调的核心点就在“轻轻的”与“悄悄的”上,忽略了这一点,就容易用一般离别诗的阅读经验来理解,造成过泛与过度的错误。
有人从诗中读出了凄婉哀伤,理由是首尾两节可以明证,这仍然是一种想当然的理解。诗人在回忆中是愉快的,走出回忆后,也许会有失落,记忆与现实的差距或许让诗人久久不能平静,但这些是诗歌文字以外我们读者所想象的成分,诗歌文字本身并没有表现出诗人的哀伤,这样的理解,还是经验主义的主观臆断。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彩虹似的梦,说明是美好的,充满诗意的,以至于诗人不禁要为之歌唱,此时的梦境中没有与现实的对照,因而不可能有悲哀。即使有悲哀,那也只能是跳出记忆后所有的,不在诗歌本身的表现范围中,抑或是读者在情理上的揣测。试想,一边回味美好的过去,一边回到现实,交织在过去和现实的悲喜中,哪里还会有甜蜜轻松潇洒的独享,美妙的诗意就荡然无存了。
到底是什么样的梦让诗人流连忘返、独享其间呢?很多人在探寻徐志摩的人生志趣与轨迹后,知人论世,概括为“美、爱与自由”,继而把这首诗的主题定为“这再别康桥圣地的绝唱,成为悼别自由、平等、博爱社会理想的挽歌”,“再别康桥也有爱情幻灭的哀悼,从某种角度讲,也可说是一首爱情的悼歌”(曹万生:《复调变响:爱与自由的离情——再谈〈再别康桥〉》,《名作欣赏》2008年第2期)。的确,纵观诗人的心路历程,“自由与爱”是诗人关于康桥记忆的两个梦幻,这两个幻梦,诗人是用美丽的意象与意境来呈现的。金柳、艳影、青荇、柔波,一切都是充满自由气息的,这里的康桥,曾让诗人见识到了另一个世界,徐志摩深深感叹“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诗中梦幻般的彩虹与星群,互相交织,还有相映成趣的康桥晚景,正是诗人对“康桥理想”形象化的图解,那里有“自我意识”的启蒙革新,有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想的追求,这些美好的东西让诗人“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诗中用意象创造的超然物外、通透空灵、和谐完美的意境,也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无限深情与无比眷恋,诗人眼里的康桥不只是自然的景观,更是他曾经用浪漫、情思和性灵构筑起来的“彩虹似的梦”,这样的梦其实已成为诗人的“康桥情结”,一片精神王国永恒的芳草地。
另一个美丽的幻梦也许就是诗人心头不能明言的秘密——与林徽因的恋情。在这样的情感背景下,似乎诗中的意象就多了一层浪漫爱情的气息,“夕阳中的新娘”的美丽,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的痴情,都能让读者想象到昔日爱情画面的欢快炽热。
诗人寻梦,在梦境中独享属于自己的美丽,这些“梦”沉淀在诗人心里,也以不可抗拒的审美力量感染着读者,虽然梦已破碎,但诗人没有把破碎的哀伤与凝重带给读者,这是难能可贵的。全诗一直都在曼妙洒脱的抒情中给人一种独特的享受,或许这正是徐志摩特有的诗人气质与抒情品位。
回到诗歌本身,抛开文本以外的附会,我们的确会有这样的审美感受:这首诗一改传统离别诗的低沉、悲伤、凝重,在舒缓轻柔中带给读者至美的享受,音韵圆润,意境谐融,空灵悠远的抒情久久回荡。把握了这样的意境与抒情特色才拿准了这首诗的情感基调。至于诗人到底在回忆什么,其实不必细究深究,诗人已经把一种美的梦境呈现了出来,就完成了诗的审美取向,美是感性的,在抒情诗中不是理性的。由此,我们理解这首诗,首先在宏观上要体味到诗人情感取向的特点,不能过泛过度。可以这样说,《再别康桥》,以一种异常飘逸与轻盈的抒情,把自己独享的美好记忆浪漫地呈现出来,带给读者审美的愉悦,这份独享的美好梦境与沉重哀伤无关,它理应就是诗人拾起的一捧落红,朝花夕拾,霞光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