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丛文
[作者通联:河南卫辉市上乐村镇一中]
我最近听了一节题为《寻觅夏天的踪迹》的作文指导课,发现了这节课中的一些疏漏。指出和补救这些疏漏,我认为有助于作文教学的开展。
这节课有四个环节:第一环节,通过说写,唤起学生对夏天的回忆;第二环节,研读写作技巧;第三环节,研读名家范文;第四环节,学生写作。
授课者先用童谣《夏天》导入:“荷叶儿,撑绿伞;荷花儿,开笑脸,只只青蛙排排坐,唱着歌儿过夏天。”师生一起略加分析,进入活动探究。
活动探究,授课者设计了三个问题:1.你认为生活中还有哪些自然景物,能体现出夏天的特点?2.请用一句话概括夏天的特点或你对夏天总的印象。句式是:我认为夏天是_____的。3.请抓住具体自然景物的特点描写出你心目中的夏天。这三个问题,都是让学生说,当然有的是直接说,有的是写后说,然后老师点评。
第二、三环节是授课者精心设计的重要环节。这两部分占用整节课的三分之二时间。师生分角色读《开读“五觉”现美景》(《语文导报》2011年 3月 28日),这篇知识性短文采用问答形式,介绍了写景物的技巧——调动五种感觉写景物。读时老师扮演学生,学生扮演老师。老师和学生一问一答读后,老师为了加深印象,又提了两个问题:“五觉”指的是什么?怎样开通“五觉”现美景?这两个问题都很浅显,因为文中都有明确答案。老师用投影出示下水文《石榴花》和石榴花图案,和学生分析老师的这则短文。
第三环节:研读名家例文。授课者选取了《夏感》《荷塘月色》《在烈日和暴雨下》三文的精彩片段。研读方法相同,都是问开通了哪几觉,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后点课件,课件生成答案。
第四环节是反馈这节课的效果。因前面用时间过多,学生刚刚开头,便下课了。老师拖堂作了简单小节。
这堂作文指导课实际上存在着“想教的”与“实际教的”错位的问题。老师想教的是“让学生理解运用‘五觉’写美景”,实际上教的是——记住“五觉”的概念,并从例文中找出“五觉”描写和修辞手法。想教的是写作知识的运用,不知不觉中却上成了阅读课,教的是概念术语。从整节课的教学活动与教学时间来看,说它是一节阅读课毫不过分。
造成这种“想教的”与“实际教的”不一致的原因是授课者教学理念的滞后,授课者仍然抱着知识中心论的陈旧教学理念,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传授知识服务的。前面的活动探究是为后面学习《开通“五觉”现美景》作陪衬,而不是为了打开学生思维之门,更不是帮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基于这样的目的,活动探究便成蜻蜓点水式的点缀,便成了有名无实的滑行。三段例文和授课者本人的“下水文”仍然为传授知识服务的。师生之间的对话,就是让学生按图索骥,从文中找出“五觉”描写和修辞格,而不是选取一段,加以体会,加以模仿,加以创新。因此,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乏味和枯燥的,学生的激情是逐渐低迷的。正是由于知识中心论在作怪,导致这节作文指导课,“导”得有点无理。
作文指导课,应在“导”字上下功夫。怎样“导”呢?首先得清楚“导”的对象是学生。指导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所收获,写作上有点进步,学生是指导的起点也是指导的归宿。能呈现你指导有方的载体是学生的作文。“导”前作文和“导”后作文的比较,是作文指导课最好的反馈形式。
其次是怎样“导”。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认为“作文训练,尤其是课堂作文教学,无论是指导还是评讲,都应该有一个清楚的‘点’,这个点,就是教什么,即教学内容”,“这个点是来自学生,来自具体班级的具体同学的具体问题”。然而,这节课授课者选取了一个点:运用“五觉”描写景物。但是这个点不是来自学生,而是授课者主观想象出来的,不是来自“具体班级的具体同学的具体问题”,因此没有可供升格的例文,也没有发现学生描写景物时的常见毛病。授课者一厢情愿地认为他选的这个“点”无论哪里的学生都需要,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种缺乏对学情分析的做法导致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不协调性。
当然讲点写作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讲什么样的知识,授课者要精心选择。“作文课不是不教知识,是要少教点‘是什么’的知识,多教点‘怎么做’的知识”。这节课恰恰是“是什么”的知识多,“怎么做”的知识少。“五觉”是什么、这段话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都属于“是什么”的知识,怎样运用“五觉”来描写景物,知识短文中有描述,授课者一带而过,没有当作教学的重点。
让学生读点名家范文也不是不行,但范文都是为指导学生作文服务的,不应成为整节课的重点。整节课的重点不是“读”,而是“说”和“写”。先让学生运用知识说,再让学生写,然后让学生评,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运用所学知识找出其不足,帮同伴改,把文字改得生动。这样改者与被改者、旁观的同学都能从中受益。
以这节课为例:活动探究可以设计这样三个问题:1.列举三种或三种以上能体现夏天特点的景物,以此问题来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2.写几句话,把你所列的景物组成一幅画面。这个问题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3.为你所描绘的画面,起个名字。这是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活动探究完成之后,让学生展示,让学生说感受。学生很可能会说,画面虽美,但不生动。怎样生动呢?水到渠成引出《通“五觉”现美景》。让学生读。读后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来改自己的文字。改后再让学生评。
“写”而知“困”,“困”而知“学”,“学”以致“用”。整个教学流程一气呵成。学生正因为知道“写”生动不容易,所以读《开通五觉现美景》才有动力。读后想“用”,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自己作文里,对自己的作文加以提升,“用”后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及时反馈和点评满足了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