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绍典
《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说的是孔明于隆冬之时,设坛祭风,文中言道:“将近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旗幡转动。瑜出帐看时,旗脚竟飘西北。霎时间东南风大起”。“闽派语文”王立根先生,曾以“东南风大起”自诩他们的“闽派语文”之强劲。有意思的是,与东南对应的东北,近来也风势颇盛,东北师大附中语文教研室孙立权先生,亦提出“东北派语文”一说,似有“东北风大作”之意。这里说的是2011年5月10日,东北师大附中“首届语文学术节”之事。
“语文学术节”,端的好创意,其标榜“合作教研,学术为先”,源于他们的“分享语文教育智慧、加强语文学术思想交流、实践语文先进教育理念、推动语文教学健康发展”的理念。将中学语文,提升到“学术”高度,其难能可贵的品位、大气与雅致,说明着东北师大附中语文人的胸襟与追求。
语文学术节活动分为三个环节:学术演讲、同台授课和专家点评。
十位教师,在上、下午的两个时段里,次第演说,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份厚重的“学术清单”:孙立权《深度语文》、巩智敏《语文课堂教学理性三问》、张钧《对中学语文教师评价的追问》、田宇《写一切都是写自己》、潘晓娟《走在美的光彩中》、刘勇《禅机灵性品语文》、张继辉《语文课堂的模式化与创新》、夏维波《语文的形态》、张海波《古诗文教学中审美意识与文化精神的培养》、王荣国《在诗歌赏析中介入“相生”思维》。从中看得出东北师大附中语文人对语文思考的力度与学术追求的深度。这里面既有对语文的宏观的审视,又有对语文的微观的探讨:圈内门外、传统当下、课程教材、听说读写……尽在其中。
尤其是“深度语文”,在当前语文教育技法至上的背景下,提倡深度语文弥足珍贵。以“深度语文”为引领,反思语文教育的困顿,张扬美感,发掘深度,建构“让理性以感性呈现”的范式,说理性、说评价、说写作、说禅心、说创新、说相生,林林总总,众横捭阖,阐释语文之方方面面,让“语文学术节”真正有了些“东北派”的意蕴。
这是地地道道的别开生面:王玉杰老师、万代远老师,师徒同台授课《河的第三条岸》;王玲老师、李跃庭老师,同门同台授课《多年父子成兄弟》;史培争老师、王宏伟老师,同教龄同台授课《窦娥冤》。
首先,同台授课所选取授课的体裁分别为小说、散文、古典戏曲等,几乎涵盖文学类文本教学诸层面。如此周密而严谨的布局,显示出东北师大附中语文教研室组织者的慧眼与识见。
而“同台”的三个组合,更是大有讲究:
师徒同台。师徒,是师道传承的一脉,演绎着学术的一脉相承;同门同台。同门,是同师受业的一线,演绎着学术的一线贯通;同龄同台。同龄,是旗鼓相当的一群,演绎着学术的同声相应。
从整个“学术节”可以看出,“学术节”所谓“合作”,是一种全方位的“合作”:
首先,它是东北师大附中语文教研室在框架内的整体合作,这种合作具有渗透性,它渗透进东北师大附中语文所涉及到的各个层面;
其次,它是东三省语文同仁,以“东北派”为标榜的合作,这种合作具有浸润性,它能最广泛最大限度地影响、集合同道者,共谋语文大计;
再次,这种合作建立在从人际交往观点出发的人道化基准上,强调合作的各参与者,建设坦诚、信赖、尊重、竞争的人际大环境,不排除共性,不泯灭个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最后,这种合作同时也呈现出合作中的共享与分享,职责与担当,云集与相应,等等。
“合作教研”,关键在“整体、合作、优化”。
整体、合作的观点,已如上述。“优化”,则有“合作教研”人员组合的优化、遴选研究课题的优化、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的优化,等等,并将整个“合作教研”置于优化的统辖之中。
再说说“同台”的三堂课。
《河的第三条岸》,巴西作家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的作品。师徒同台的这堂课,是把它拿来做“小说鉴赏与高考解题指导”的阅读材料处理的。“小说鉴赏与高考解题指导”,很有意思的一个题目。我们说,小说鉴赏的诉求,是个性、多元,强调鉴赏者的主观体验;而高考解题,在目前纸笔背景下,它只是思维定向的答案唯一。二者难有共通之处,尤其在高一,就演练起了“高考解题”,确乎操之过急,显见得“学术”之难于免俗。而一旦有了“高考解题”的介入,“鉴赏”就显得力不从心。倒是有两个环节有些意思:
其一,“徒弟”万代远主讲前半场,他略去了《河的第三条岸》的文题,提供给学生的材料上,仅标以“‘小说鉴赏与高考解题指导’阅读材料”。万代远的创意是让学生看过材料后,拟出标题。这是一个颇为高妙的文本解读的过程。于是,学生给出了“孤船”、“漂流”、“自由的代价”、“陆地”、“高处不胜寒”等等答案。这一环节不错,惜未对“拟题”做必要的点评,因为拟题自有高下、文野、离合之分剖,评析不到位,只能是“走过场”而已。
其二,“师傅”王玉杰就曾经的高考题让学生解答一通后,让学生“既尊重阅读的自主性与开放性又能尊重小说鉴赏的一般规律”,“用恰当的语言来提出问题,并尝试给出评分标准与答案示例”。这是以“软着陆”的形式同高考进行“硬挂钩”。说“软着陆”,是指考虑到了学生阅读的自我感悟,并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硬挂钩”,则是毫不含糊地落入应试一流。
《河的第三条岸》是一个传奇。传奇的诞生,在于超异的空间,超常的人物,超凡的举动,老师本该据此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细细读书。结果以“高考解题”替代“鉴赏”,回归文本少了、咬文嚼字少了。
《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先生的佳作,孙立权的俩弟子王玲、李跃庭同台献艺。《礼记·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父子成兄弟”显然不合于礼,这放下不谈。“师兄妹”二人演绎得颇为潇洒。我特别赞赏王玲的“默读”运用。当下语文课堂,浮泛的是热闹、浮躁、繁华,“默读”倍受冷落。一种为许多人弃之如敝屣的读书样式,被拿出来堂皇地采用,是要有“学术”勇气的。我曾说,最被课堂漠视的是“默读”。应该说,全班学生那样一种沉浸于作品中的静悄悄的默读,同样撼人心魄、也最利于学生体验。这样一种真正让学生进入文本、理解文本、沉浸于文本的读书,却正在阅读教学中走向衰落、甚至于走向消亡。王玲“捡拾”起来,适时运用,难能可贵。
回到文本,“父子成兄弟”的这种关系,要害乃“没大没小”。师生有怎样看待这种关系的探讨。老师以屏显丰子恺的漫画“似爱之虐”(父亲正准备给嘴里叼着烟卷的儿子点烟。此一点,同文中父子“形似”)引领,提示,“你是欣赏,还是怎样……”学生应对:须把握尺度,是缘分和情谊,同意没大没小,可以借鉴但不可模仿、宜因材施教,等等(有了丰子恺的“提醒”,学生的议论就一律偏向“似爱之虐”了)。泛泛议论,终是隔靴捎痒。其实,“没大没小”,只是表象,其内里,是父亲的表率。设若不是父亲 “聪明绝顶”、“很随和”、“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仅仅只是抽烟喝酒、给写情书的儿子“在一旁瞎出主意”,那这种“成兄弟”有价值吗?再推敲,“多年”,是父亲行为表率的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成”,是濡染的过程、及其结果。文中,祖、父、孙三代,都是如此。
再说《窦娥冤》。同龄同台的史培争、王宏伟二人都是“硕士”出身,他们分工合作,上半课时完成对窦娥形象的解读,下半课时探讨悲剧的成因。一堂课,短短40分钟的时间,对“只对小说感兴趣,对元杂剧陌生”的学生来说,《窦娥冤》意味着什么?让学生了解元杂剧、了解关汉卿、了解窦娥冤;把握文体特征进行教学,才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老师,分析完窦娥的“道德完美”(安分守己、节烈刚强、孝顺善良等),复探讨悲剧成因(系统介绍文论中的“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并予排除),最终落脚至“社会黑暗”,均取对号入座式。而《窦娥冤》中,该有的说唱念做没了、生旦末丑不见了、曲牌儿则更遑论顾及。脱离了“文体”本位,分析何益?
如我的同行张玉新所说,东北师大附中语文组,是他所见过的语文组中的“最强”,诚哉斯言。一天工夫,一个小团队中有16人齐刷刷亮相,且都表现不俗。东北师大附中语文人的帅气、硬气、爽气、底气,足可称道。
惟愿东北师大附中语文学术节,一而再、再而三,直至永远,成为标杆、成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