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中峰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浅谈《社会学的想象力》中的学术误区
◆任中峰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是对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主流社会学现状的批判。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美国社会学界的种种问题似乎都能在今天的中国学术界找到对应的部分。
主流社会学 现状批判 学术误区
C.赖特·米尔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美国当代文明的批判先驱,被誉为“当代美国文明最重要的批判家之一”。《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出版于1959年,是米尔斯在《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与《权力精英》之后推出的方法论著作。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是对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主流社会学现状的批判,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美国社会学界的种种问题似乎都能在今天的中国学术界找到对应的部分,而这些基本上可以用三个概念解释:宏大理论、抽象实践主义和科层制。
宏大理论是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的一个切入点。宏大理论追求的是理论的普适性,主要源于对人类社会同质性的假设,企图构建一个不切实际、超越历史、放诸四海皆准的概念化、抽象化模型,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人类社会的问题。“这种情况暴露为他们在描述和解释人类行为和社会时,有时故意规避明白晓畅的行文。”
人类社会和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不可能存在一个真正的“宏大理论”来解释人类世界的所有现象。如果真的存在这样一个理论,那么它的语言一定是空洞、含糊、多义、抽象的,过于明确的语言一定会使它无法与现实世界对应而破产。米尔斯在这里使用了“故意”这一词语,他暗示了宏大理论家们在使自己著作的语言含糊、晦涩方面存在主观的故意,有意无意地借此行文风格使阅读者陷入迷宫。而其目的在于绕开多样性的现实,对实际问题避而不谈,因为这样做既不需要投入很大的努力来接触社会现实,也不需要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绞尽脑汁,这是一种最为容易、最为方便的“慵懒式研究”。概念和术语是构建理论的基本工具,宏大理论倾向于将工具当做理论的主体内容,反反复复地对定义、概念、原则进行推敲,这种穷尽式的表达暴露了宏大理论家的“归纳癖”和“阐释癖”,从反方向说明了宏大理论的空洞、乏味,只有借助语言技巧才能填补实质内容的空白。
米尔斯对宏大理论的讽刺切中要害,毫不留情地剥掉了其伪学术的外衣。就其根本,一切陈词滥调都源于学术洞见的缺乏。在这个意义上,米尔斯强调要重拾经典社会科学研究的路径,“术语没有思想重要”。
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中还批判了“抽象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经验研究本身并无问题,而抽象经验主义将经验研究的价值取向做了过于微观的定位,研究重心不可避免地集中到了琐屑的经验事实,缺乏宏观的、历史的、全局式的理论构建。“在研究实践中,抽象经验主义似乎更关注科学哲学,而非社会研究本身。……我称之为抽象经验主义的社会研究风格经常通过诸如制订社会科学的计划和法则的方式,重述并采用自然科学哲学。”
米尔斯认为思想不同于信息,他相信抽象经验主义也很难产生有深刻思想的作品,主要原因在于对细节的过分关注。抽象经验主义在形式、程序上极尽精巧,而其内容却往往无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事实。我们经常发现,一篇论文近90%的内容在统计方法和统计数字进行解释,而结论部分则用5%~10%篇章仓促、草率地完成。更为糟糕的是,往往在很大篇幅的解释之后,得出的结论则要么是我们已知的常识,要么是不需要大规模调查只需稍加留意即可了解的普通信息。
是否可以这样认为,抽象经验主义借助了统计的仪式为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加冕”,通过令人迷惑的数字游戏使原本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常识看起来成了高高在上的学术研究。抽象经验主义不是依靠自身的思想而是依靠这种统计仪式攫取了名不副实的尊重感。
学术研究的“科层制”是米尔斯批判的一个对象。在米尔斯这里,“科层制”主要针对的是研究机构中的技术分工和研究资源的分割。科层制首先损害了学者的独立地位,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薪雇员,依附于某一组织或机构,主要目标由他人的决定而非自己的良知来决定。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加入了不断扩张的靠思想谋生的队伍之中,成为行政人员、谋士或技师。
科层制通过对学术资源的分配实际上掌握了决定现代学术取舍的话语权。独立、自主、批判的精神在今天显得尤为可贵,当学者沦为雇员的角色,社会科学家已经开始成为科层制下的学术顺民。科层体制下,研究的起点是对现实秩序的承认和顺从。本应该以提供服务为职能的行政管理人员却利用职务之便抢占研究资源;科研经费的申请、划拨方式完全是行政主导,决定了行政权力主导了一切,尽管可能存在个别的独立研究者和学者,更多的学者成了体制内的仆从。“如下说法并不过分,即在发展至极端的情形下,随着合理性的增加,随着它的中心和控制点由个人转移到大规模的组织,大多数人运用理性的机会将被扼杀,所有将出现不依托理性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与自由格格不入,反而是自由的毁灭者。”
今天,学术研究所面临着的质疑比以往都要多,尤其是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对学术的蔑视和不信任越来越为明显,而且这种质疑似乎并非毫无道理。相比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并不是十分深奥难懂,那些经典的社会学理论和观点,基本上都可以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话语解释出来。社会学家所研究的社会现实,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普通人都可以直接感受,每个人的感受也会有别于被尊为社会学家的人,而每个普通人都有权利按照自己的体验和经验去建构属于他自己的哲学和社会学。那么社会科学家究竟凭借什么而使自己区别于普通人,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学理论如何使普通人相信这就是真理?这是一个尴尬的事实。
[1][美]米尔斯著.陈强,张永强译.社会学的想象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2]倪正春.20世纪美国最后的公共知识分子:社会学家米尔斯[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