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郝秀萍
创新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山西 郝秀萍
英语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要求师生在课堂上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语言交际活动和教学过程。教学缺乏活力是学生对学习英语缺乏兴趣的主要原因,把形式生动而内容丰富的课堂教学搞成学生应试能力训练,课堂上置学生兴趣而不顾,只是一厢情愿的关注知识的系统传授,就背弃了英语教学的根本。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深入挖掘英语课文自身的情感因素和理性因素,恰如其分的予以表现,做到以情感人,以理动人,精心设计英语课堂提问,能有效发挥课堂调控功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创新;氛围;激发;兴趣
笔者在职中教学以来,发现这样一个情况:有些学生对英语课缺乏兴趣,对此,笔者有一些思考与尝试。我认为,英语课堂教学必须从新的教育观下的师生关系,从英语学科自身特点与规律上重新加以审视和调整。
教学活动是由教和学双边配合才得以实施的,单纯的传授与学习都不是教学。那么,怎样才能使双边活动达到理想的效果呢?我认为关键在于两者之间的位置和关系。传统的教育里往往过分注重教师的地位,着重突出教者的权威,把教学看成是“传道”、“授业”、“解惑”这样的行为,这是不平等的,也是不民主的。因为在这种并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感受以及师生之间的情知差异。尤其是英语科,它的课文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人文精神和人生感悟,必须要有教者与学者情感与体验的参与,它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是在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中完成对作者文章本身感情的再品位和思想的重认识。而这种交流实现的前提必须改变不平等、不民主的师生关系。所以,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必须要给学生倾吐心声的机会,教师也必须倾听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双方在沟通和交流里逐步达成共识。我认为:“只有在真诚、理解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从而热情地汲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必须从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入手,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入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改变课堂教学波澜不惊、毫无生气的状况。
每一篇文章都包涵了丰富的情感和人文精神以及深刻的人生感悟,这是可以让课堂教学展现无穷魅力的宝贵资源。这里的关键因素就是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把这种资源挖掘出来,在古今中外的作家与学生之间建一座“桥”,使他们真正的实现跨越时空谈话。这样,英语教学本身的动人力量就可以被挖掘出来,英语课就不会是枯燥无味的了。试想,英语课只是干巴巴讲解与评说,连教师自己都没有感情参与,不是融入了真情的表现,又怎能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与心灵的震撼呢?
在教学过程中,“提问”作为教与学双向交流与互动,传递与反馈的有效方式,已被广大师生所认可。提问也是打破“满堂灌”、“一言堂”,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途径。我认为,课堂提问应该体现这样的功能:一是体现教师对整篇文章的把握及课堂设计思路,二是要充分把握教材和了解学生所需,要在教材和学生的交合点上,一语点出学生的真正起疑之处,方可“一石激起千层浪”,真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我认为首先要摸清学生理解上的障碍,然后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相关的问题(包括社会和环境方面)进行探究。在适当时候教师予以补充交待,就会让学生在主动探求之后有豁然开朗之感,从而真正了解教学的难点。课堂提问必须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并加以因势利导,这样学生的课堂思维才能被紧紧地抓住,课堂教学自然也就不会如一潭死水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只有有趣的东西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去设计问题。用科学、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如在学习课文时,笔者设计了如下的问题:
①Why……?②When……?③Where……?这样很快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
问题设计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地思考,从而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激发兴趣,需要教师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爱好,所设计问题能够“投石激浪”。教师提的每一个问题都要使学生觉得有话可说,甚至有一种不说不快的感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采用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才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目的。如提供True or False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提问的角度不同,激发学生思考的效果也会截然不同。如“Why is the invention of paper important?”这类问题易使学生厌烦,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若换个角度提问:“Why can we knowwhat happened a thousand years ago?”如此设问,学生感到特别新鲜,容易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有利于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问题的灵活多样性,要求我们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难点、重点认真挖掘其广度、深度,精心设计,适时适度,目的明确,有针对性,真正体现问的艺术,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意义,寓思想教育于外语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锲而不舍,不畏艰险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因此,教师的问题设计还要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创新能力的培养,思想情操的陶冶,富有启发性、强烈的感染力和鲜明的教育性,以便很好地落实“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性”,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又使学生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
总之,在教学中我深切地感到,英语教学也要富于变化,仅以课程内容来说,就不可能用单一或单调的教学方法包揽一切,更何况教学对象又是生动鲜活的人。课程类型有多种多样,教学方法也应该因时而变,因文而变,因人而变。
(编辑 刘丽娜)
(作者单位:太谷职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