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之悟与存在之思——对林幸谦诗作的一种解读

2011-08-15 00:53朱文斌胡贤林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失语

朱文斌,胡贤林

(1.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浙江绍兴312000;2.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借自他乡的母语

连结句法松散的文字为我解说秘密

企图让诗句安居①

——林幸谦

语言就是语言

我们居住在语言的家园之中

——海德格尔

在颇不宁静的马来西亚华文诗坛,林幸谦作为“六字辈”的代表诗人之一,常常赢得特别注目。他的独特不仅仅在于“原乡迷思与边陲叙述”[1],这应该是众多第二代、第三代乃至更年轻的海外华人作家的书写属性,还表现在面对荒诞的历史境遇,机智地以语言为策略,巧妙地避开思想重负,逼近人类的生存本质,以表现人类最为内在的精神为己任。语言(这里指汉语或华文),虽然是林幸谦“借自他乡的母语”,但已被他“化腐朽为神奇”,焕发出特有的张力,成为安居之所。从他的第一本诗集《诗体的仪式》到新世纪后出版的诗集《原诗》,这个特色愈来愈明显。正如台湾诗人痖弦为其一本诗集作序时所说:“林幸谦作品的另一特色,是语言的独创性。如果林诗是一个行动的场域,那语言就是其中最活跃的角色;如果语言的反动就是诗的反动,林幸谦的遣词造句,对于传统来说都是一种颠覆。他主张对固有文法作大跨度的超越,强调此时此地当下瞬间感的捕捉,以及日常语言的重组再造,务使他的诗行在任何情形下都能焕发出生新的光彩。”[2]痖弦敏锐地捕捉到林幸谦诗歌语言的独创性,完全符合林幸谦诗歌的特点。

语言的约定俗成所形成的巨大惯性,足以左右我们的说话方式和表达方式。尤其是日常语言常常使许多以语言为生的作家的写作散发着压抑不住的陈旧与平庸[3]45。如果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这是由于日常语言使语言的本真性被遮蔽,以虚妄为真实,才导致人的本体成为飘泊的无根状态而飘浮在日常的言谈中,语言被表面化和平面化[4]85。当然,还是有少数对语言的惯性力量保持着敏感与警惕的作家正在试图寻求突破的途径,进而创造词语新的精神指向和想象边界[3]45。无疑,林幸谦就是其中之一。

在后现代话语语境中,人们焦虑不安,后现代式的语言污染日益侵入生存领域,无聊的琐语、圆滑的文字、漫不经心的国骂、充斥世界的广告语言,已经使语言丧失了清新自然的本来面目,而成为思想贫乏时代人们卑浊处境与心态的表征[4]85。语言的这种危险状况,迫使许多哲人寻找拯救语言的救赎之途。海德格尔就提出了著名的“诗与思”的主张。他认为,诗与思以不同的方式对同一本源加以言说。诗为物和世界命名,思则思考存在与语言本身。一切伟大的诗篇总是沉醉于一种“本源之思”中,诗的本质以思为依据。一切冥思的思是诗,一切诗作是思。只有这样,诗与思在语言中才能成为存在的无蔽显现。这样,就要求我们恢复语言的原初状态,将语言从陈旧的语法中解放出来,淡化和消解语言的逻辑功能,使语言的多义性、隐喻性以及意义的张力结构充分展开[4]85。

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的林幸谦,老早就对海德格尔的著作情有独钟,涉猎颇多。这里,我们不敢说林幸谦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自觉地实践了海德格尔的思想,但至少他已从大师那里寻找到资源,并对语言进行了不懈的除蔽、清场和创造的工作。翻开他的诗歌作品,几乎随处都可以找到这种努力的痕迹:

我们成为图腾

凝视愈发复杂的婚约佳期

印上官方的证书

冷冰冰的祝词

在仪式中踏向遍体鳞伤的水泽

把男女推向蜿蜒曲折的拱顶

开始萍水相逢的生活

隐喻深刻

铭写幸福婚姻的谱系

这是爱情的经典

最不道德

爱与婚姻的结合

——《婚姻注脚》

这虽然不是代表林幸谦诗歌创作的最好段落,但至少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林幸谦是一个对词语有着高度敏感和出色应用能力的诗人。这些词语所指涉的是什么似乎并不重要,因为它们自身的组合方式和递进方式已经形成了诡异的戏剧效果和叙事张力。林幸谦不动声色地选择了“图腾”“佳期”“证书”“仪式”“水泽”“拱顶”“谱系”“爱与婚姻”等词语,将我们引入男女通过婚姻结合的现场——伤感、死寂,隐约含有反讽的意味。这里,“遍体鳞伤”“萍水相逢”“最不道德”等将平常人们所期盼的完美婚姻完全解构了,诗人的内心一直在词语下面流动,似乎在谛听婚姻生活起伏所发出的声响。这是林幸谦较为惯用的手法,在非同寻常的甚至乖谬的词语组合中,隐藏着自己对生存之痛的清醒谛视后的内心挣扎,显示了诗人对于婚姻生活的悲观思考。

语言作为存在之域,首先是词语把我们带入一个新奇的世界之中。林幸谦的写作,由于对词语的出色运用,就具有一种奇特的感染力,即使是平常词语的组合也产生了陌生化效果。如“幻觉如废墟隐晦影如冰/暂居在杯中的长形/陷于长岛/融于烈酒的醇香/越久,越典范”(《长岛冰茶的人间》);“岁月在卡片上反抗生命的凡俗/流连如一道江水/像一群野兔虚构另一年春天的秘密”(《新春贺语》);“黑色显现绚丽的明天/路过诗人的年华/驿站选择在风暴中认同自己”(《诗人年轻时期的驿站》);“谎言如孤独的旅人孤立/纯色的情感不断死去/在月台之内车厢之外死亡”(《住在地下铁的女人》)……这里,不管是透过冰茶看世界、喟叹岁月飞逝,还是强调身份认同的困难以及爱如谎言的痛苦,在林幸谦的笔下,词语与词语的组合已经不仅仅是简单地敞向外部世界,更不仅是想象飞跃的结果,它更多的应该是指向语言本身,通过对词语进行适当的转换、拼接,甚至采取特殊的中断、错置,从而收到一种出人意料的效果。虽然这些诗句看起来显得阴冷坚硬,充满沧桑感,但我们不难从中读出林幸谦的生存智慧与悲悯情怀。现实如此残酷,人该如何生存?林幸谦通过“扭曲”词语向这个世界发出强有力的诘问。这样的诗歌,是一种杂语和混合,它所产生的想象空间却是巨大的,而且极具冲击力。

福柯在书面访谈录《真理与权力》中指出:“曾经是知识分子的神圣标志的写作的界限消失了,……作家的活动已不再处于事物的焦点。”[5]确实,我们不无悲哀地看到,在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物质世界愈来愈丰富、实用主义和工具理性占据统治地位的今天,诗人和作家早已不可避免地从中心滑向了边缘,昔日的辉煌一去不复返。作为学院诗人、学者的林幸谦,当然比较痛切地体会到这一点,于是他给当今的知识分子画了一幅素描:

黄昏临近的时候

知识的原乡成为惩罚的地带

凭道德,幻影单薄

追寻独立特行的知识分子

形象缓缓飘坠

流窜在边缘的核心

圣之时者

独行其道

无可无不可

视野摇摇晃晃

透过学院的形式

参与生命图景的救亡

流窜在文质彬彬的礼袍衣角

学堂如故

如人文化成

如知识界自我流放的放逐图

不动声色

——《知识分子》

这首诗词语组合固然充满着乖谬,但还是较为形象地展示了知识分子逐渐被放逐的过程,原来知识分子引以为豪的“知识原乡”“道德文章”“文质品德”等都已“不动声色”地滑落至边缘,在诗人心中激起了更深层次的悲痛。林幸谦20世纪60年代出生于马来西亚,作为华裔在大马故土接受了较为完整的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之后,抓住了机会回到台湾继续深造,读完硕士之后又漂泊到香港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留在香港浸会大学任教至今。在这种不断迁徙、再移民过程中,他感受到作为华裔即使回到了中华母体也不可能融进主流社会的放逐之痛。一方面,大马政府将华人看成是二等公民;另一方面,文化母体又将再移民过来的华人看成是外国人,导致林幸谦十分敏感于这种双重边缘的身份,而这些也自然而然地限制了林幸谦的诗歌思维,从而形成他的诗歌词语谱系的独特性。

在林幸谦的词语谱系中,许多习以为常的词语频繁出现:学院、讲堂、书院、墨水、文字、黑影、游子、星辰、月光、死亡、欢乐、篝火、生活、权力、欲望……在常人看来,这些大众化的词语很难有所作为,如何组合都难出新意,但林幸谦运用他奇特的想象和尖锐的理性,为这些词语开辟了新的空间。如果说诗是对事物的命名,那么林幸谦就是对这些词语进行了重新命名。如“我回到学院出卖荒野的美丽/踏上讲台/神授的粉笔破体而出/为长年病态的黑板进行漫长的心理分析”(《零度自画像》);“知识分子原有的姓名成为逃犯/暴雨与烈日/成为告别的主词”(《学者》);“一旦习惯了深海的磁场/就无法听见远方花色的倾诉”(《学院生活结束前的人物素描》);“文字像男人的手留下不可磨灭的空间/后设论文的规格和章节的笔画/把我进一步软禁在院子”(《博士候选人·篝火》);“点缀孤寂之居/宏伟的灯如愿以偿/夜动人,有了现代都市的气象/安居终成一首永无止境的诗章/落地后,阳光自尽身亡”(《诗质之城·海岸》);“现实的碑文刻在处女地上裸身示众/隐喻将自我借给弱肉强食的荒原/生活自我掏空/我们航向狂迷的旅程/用想象的柔情摧毁迷宫/青春将符码解构”(《青春牒呈·荒原》);“毁灭的另一个地址真的是爱吗/古老诗集的聚居地/如果丧失了意义的自由/权力还可以生活/还可以继续杜撰未完的遗稿吗”(《遗址》);“一场无暇的欲望,完美/在场中心下击/完美致命的一掷”(《诗人年轻时期的驿站》);“日子的肢体躺着/远离赤道/生活的关键词僵硬起来/明白了妥协的意义”(《失语的航道·失语》)等等。

这样的诗句举不胜举,以上所引足以说明林幸谦的词语谱系自成方圆。如果要给他的词语谱系进行分类的话,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观照学院生活的,一类是关于城市生活的。这两类都是林幸谦最熟悉的生活。在他的笔下,绝对不显得枯燥无味。原因在于平常的词语在具有自由意识和充满智慧的林幸谦那里发出了会心的微笑。林幸谦在漫不经心中完成对词语的想象边界的重新塑造,一切看起来不合常规,并且偏离语法,但不仅没有束缚和封闭词语的本真意义,反而向人们敞开了向词语深处延伸的可能性。这些词语组合起来很跳跃,既反常又合道,还具有格言警句色彩,有着对于沉闷现实生活进行刺激的野心,显得个性鲜明,我们不妨称之为林幸谦的语言风格。

如果林幸谦只是将自己的写作封闭在运用智慧对词语采取调侃和拆度,仅仅只是挖掘词语内部的辩证思维、思辨色彩的话,那么他和那些玩弄语言游戏的诗人就没有什么两样了。林幸谦的诗歌之所以自成特色而且有恒定的艺术追求,还在于他对“思”的准确把握上。“思”在海德格尔看来,就是我们将某物纳入我的本质呈现中,并保留它本真呈现的状态。林幸谦的诗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不正是他的生存状态以及人类最内在精神的本真呈现吗?

刘再复在给诗集《原诗》作序的时候指出:“林幸谦像卡夫卡似的,发现学院其实也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迷宫式的‘城堡’。”而且,“城堡的荒诞不仅存在校园内,还在校园外的整个城市中。林幸谦不仅叩问学院的意义,而且叩问城市的意义。”[6]这也就说明林幸谦已经深切地意识到了人类生存状态和“此在”的状态,在执著地寻觅思想和意义的踪迹。我们来看他的《零度自画像》中的一节:

我踏上查拉图斯特拉的桥梁

妄想破译当代

逐字逐城逐代

放牧不可译破的述愿诗

苦思任何大于二的自然数都是三个素数之和

我看见经典回到故宫寻找国语

痛悼学院的死亡

在此,作为知识分子的诗人为自己自画像时感到了巨大的虚空,尼采的悲观思想促使诗人更加深刻地反思自己的学院生活,在“痛悼学院死亡”的悲哀中鼓励知识分子尽快走出困境。类似的诗作还有前面引用的《学者》以及《学院》《书院之死》《漂泊的图书馆》《博士候选人》等等。最难得的是,林幸谦在切入当下最根本的生存处境和文化困惑之中,依然保持了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及文化责任感。如他在《浮世车站》中说:“地下成为雨林的天幕/有种淋漓尽致的痛快/我立足尘寰/来到九龙半岛/看乘客挥动艳黄色的毒蛰/像一群疯蝎子,黑黝黝/急于逃离铁路的追捕/和浮世的枯荣”。林幸谦打破语言逻辑,“地下”成为“天幕”,“逃离”和“追捕”等反常而合道的词语组合为诗人返回“诗与思”这更为原初的本质,为返回语言的具体性和诗意性作了不懈的努力。

林幸谦在面对被科学和理性分割得支离破碎的世界人生图景时,他以遗世独立的澄思,揭示了生命的谜底与存在的意义,活着也许不仅仅是为了活着,人还是应该活得尊严而自由。还是以海德格尔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吧:“于是,在我们通向思之路上,我们聆听着诗化的语词。然而,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有什么权利,有什么根据,在什么范围内在追寻思时牵扯到诗,而且是这位诗人的诗,这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当我们自己已踏上了思之路,我们才能解释这些问题。”[7]

注释:

①林幸谦《诗质之城》,载《原诗》,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99页。特别注明:本文以下所引的林幸谦诗作,都是出自《原诗》这本诗集,不再作注。

[1] 朱立立.原乡迷思与边陲叙述[J].人文杂志,2000(4):6.

[2] 痖弦.漂泊是我的美学[C]//林幸谦.诗体的仪式.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5-6.

[3] 谢有顺.词语的冲突及其缓解方式[J].当代作家评论,2001(1).

[4] 王岳川.语言转向与写作追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6).

[5] 福柯专访录[C]//东西方文化评论:第3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262-263.

[6] 刘再复.对学院与城市的诗化叩问[C]//林幸谦.原诗.香港: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1:V-VII.

[7] 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1220.

猜你喜欢
失语
脑卒中后失语病人进行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其语言功能恢复的疗效
集体道德“失语”与集体价值重构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失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强权下的失语者
初中作文“失语”现象探析
官员“失语”无异于“失位”
沉默的先知
从课堂“失语”现象中反思提问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