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策略研究

2011-08-15 00:47
淄博师专论丛 2011年3期
关键词:文本评价老师

周 静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处,山东淄博255130)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培养、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课堂上学生学习活动做出适时适当的评价,引导、帮助学生,并调整、控制其后续学习行为,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因为教师即时睿智的评价是一种激励,一种引导,一种提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课堂即时评价的功能,有效地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质量,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评价策略:

一、激励性评价,诱之以“情”

新课标倡导激励性、肯定性的评价,因为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情感在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中起着调节、组织、导向和动力作用。这样的心理影响作用,在小学生的内心世界里更是如此。所以,小学的语文课堂上,对于学生每一次声情并茂的朗读、每一次富有见解的发言、每一个写作中的亮点,教师都应该与同学给予其肯定和激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其学习的动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逐步成为一种自觉有效、主动持久的学习行为方式,让他们学有所乐,学有所成。当然,倡导激励性评价并非一味地表扬和迁就学生,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仍然要勇于批评,将激励教育和挫折教育有机结合。当然,这样的教育要注意方法、方式,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原则,以关心、爱护和理解学生为出发点,以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和不打击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为前提,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为突破口。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没有哪个老师是把表扬用过了头的。”一个优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欣赏孩子的优点,放大孩子的优点。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表现,要善于进行多角度正面的评价,不应只局限于知识技能,更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同时,对于学生发言时的神态、声音、行为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也要加以鼓励。学生课文朗读得有感情,问题提得深刻,回答得精彩,教师不应吝啬“你真棒”、“你很出色”、“你太有水平了”等赞美性语言。著名特级教师孙双全赞美学生的艺术就非常耐人寻味:“你提的问题连老师也没有想到,是个小思想家!”“你与老师想到一块去了,你真是老师的知音啊!”这样的赞美体现了民主平等意识,充满了对孩子创造精神的呵护。在这样的激励下,孩子们兴趣盎然、兴致勃勃,敢于发言、乐于表达、浮想联翩,课堂教学的效果就必然很好。另外,作为教师“要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首先记住表现好的和表现差的学生的名字。直呼其名地表扬胜于不指名道姓的表扬,指名道姓地批评提醒,有时效果更好。”[1]笔者以为,记住孩子的名字,也是对孩子尊重的一种表现。

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鼓励。如果缺少了教师的鼓励和欣赏,这些学生的心理发展将受到影响。因为,在小孩子的情感世界里,如果一次没拿到奖状,有的孩子会产生伤心难过的情绪,他们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关注和赞扬。如果多次都没拿到奖状,他们就会认为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无济于事,都不如别人,从而破罐子破摔,放弃努力。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采用多元化奖励的办法,使每个孩子都能获奖。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特点来设奖项,这样既能起到鼓励作用,也可以彰显他们的个性。这样的鼓励不仅是教育的胜利,同样也是教育对情感的战胜。所以,笔者一直坚持这样的主张:教师的任何评价都应该是积极的,应该以能够调动、发掘孩子的潜能为准则。

国家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六部分“课程评价”中明确规定:“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正是“多一把尺子衡量,就会多一批优秀的学生。”对于小学教育来说,鼓励是一项最好的精神交流活动。

另外,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也要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结构和特点,多角度、多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提高认识,发展情感,形成价值观,开发与挖掘多元智力。

二、启发性评价,晓之以“理”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最重要的特点是学生唱主角。问题由学生提,答案由学生找,整个课堂是学生自己在探究,自己在发现,自己在解读。作为互动对话的CEO——教师来说,在课堂教学中要理性地对待学生的各种表现,合理、恰当地利用启发性的即时评价,让小学语文课堂在学生和教师的心灵碰撞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笔者以为,鼓励学生与文本对话,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要像孙双金老师那样,公开向学生宣称:“我喜欢爱提问题的学生,尤其喜欢提出不同问题的学生!”“谁提出问题我就表扬谁,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更要表扬谁。”“谁提出的问题连老师也答不上来,那我就拜谁为师。”试想,在如此这般的语言刺激和激发下,学生的小手怎能不高举?小嘴怎能不常开?课堂气氛怎能不热烈?学习热情怎能不高涨?

为了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富有个性的体验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当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话题,要随时加以鼓励;当学生的话题偏离文本时,要适时拨一拨;当学生的思维不深刻时,要不断地引一引,以精当的评语进行启迪。如看孙建锋老师上《最大的麦穗》一文,讨论苏格拉底要求弟子们干什么时,学生争着回答:“苏格拉底要求弟子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而弟子们却挑挑拣拣,总以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头,结果两手空空。”“苏格拉底要弟子把握机遇。”教师肯定了他们的体验,并启发学生围绕苏格拉底想告诉弟子们什么人生哲理来探讨答案,引导学生弄明白“在麦地里行走”是比喻什么?“寻找那最大的一穗”又是比喻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2](P211)通过教师的不断启发,让学生感悟到苏格拉底这样的引导是要启发弟子明白:人生在追求最大的目标时,还要善于把握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成功。

再如,一次语文课上,孩子们正在学习用拟人的方法造句。一位小男孩却一直在低头玩下节美术课要用的学具。这时,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走到这位同学身边摸摸他的脑袋,提醒他认真上课,可两三分钟后,他又故态复萌。课堂上,孩子们正在以“太阳”开头说拟人句,教师便请这位同学起来造句。他站了起来,不知所措。这时,教师对他说:“没想好吗?我帮帮你吧!太阳对我们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小朋友们要抓紧学习呀!”小男孩涨红了脸。“你先坐下想想,想好了再造句,好吗?”小男孩点了点头。一会儿,小男孩便高高地举起了手。这节课上,他再也没有玩美术学具。

通过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评价不仅应具有激励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启发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我们不能只简单地说“对”“好”,还要有具体地、指向明确地评价。这样的评价才是有效的,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课堂上,我们经常强调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但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读书,如何自学。他们往往读了课文一两遍后,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此时,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与评价。所以,对于那些会自学的学生,教师则不要简单地评价“会自学”;对于那些不会自学的学生,教师也不要生硬地批评“怎么不动笔呢?”而是一边巡视,一边评价:“某某同学遇到不认识的字,主动拜访字典大师。某某同学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勾出来。某某同学将自己读后的感受写下来。某某提出了不懂的问题。这些自学的办法都很好。”教师的评价既表扬了会自学的学生,又提示了那部分不会自学的学生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学习,指向明确、一举两得。

三、互动性评价,授之以“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完全开放自己,谦逊、平等地与学生交往,思考性地倾听。这个过程中包含着挖掘学生的智力优势,自我反省、自我更新,避免教师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理解。教师从深层次真切地感受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理解学生,并不断进行自我调适和重新建构。在此基础上,师生才能完成共同建构课堂的远景目标和具体的行为目标,才能寻求到解决课堂分歧和问题的途径,才能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实现积极的共同理解、共同进步,体现多样性的平等,实现课堂个体差异的平等评价。

“语文教学的学科性特点也决定了教学方式的丰富性、广阔性和可变性。假如没有评价对象(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介入,其评价只能是主观的,也必然是片面的。”[3]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也就是给学生评价自己、评价别人的权力。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活动的评价当然不能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尤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和解读是多元的。在对话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引导学生讲出自己的独特感悟,并相互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评价,从而分享彼此的思想、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做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如王崧舟老师在教《一夜的工作》时,引导学生体悟周恩来总理生活的简朴,一个学生答道:“我从‘一碟花生米’和‘花生米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看出周总理生活很简朴。”老师肯定他的回答,同时指出他对这个问题理解得不深刻,要求大家就这点谈谈看法。同学们纷纷给他补充,一个说:“值班室的同志送来的是一小碟花生米,你漏掉了‘小’字。‘一小碟’比‘一碟’更能说明花生米太少了。”另一学生说:“你将‘好像’一词漏掉了。课文是‘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这告诉我们当天因为多了作者,花生米已经比平时增加了,这说明平时周总理吃的花生米更少,这更反映出周总理生活的简朴。”接着,教师请那位同学把这句话朗读一遍,并请他谈谈感受。这个学生的回答,让我们感受到了其精神世界的升华。他说“周总理生活太简朴了,实在令人感动,并表示今后要认真读书。[4](P104)”

课堂教学评价是多元的,既有师生的对话,也有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不断的被评和互评中实现了不断地发展、成长。也许有人会质疑,学生能正确地评价自己与别人吗?尤其是一个一年级的孩子,他们才六岁左右,他们会评价吗?其实,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就能指着她喜爱的衣服说:“真漂亮!”一个两岁的男孩看见飞驰而过的轿车就会说:“它跑得真快呀!”所以,作为小学教师不必担心学生不会评价,而应该担心我们给学生的评价机会是否还太少。只要我们教给学生学习评价的方法,并让他们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实践,那么,学生就能学会评价,并在评价中获得发展。

我们可以采用“提供模式——老师指导”这样的方式来教学生学会评价。比如,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1+1”课堂评价模式,即评价时提出一个优点和一个改进建议,并且告诉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评价同学与自己。如孩子在写作时用上了“五彩缤纷”这个词语,老师评价:“我们刚学了这个词语,你就能灵活运用了,老师希望大家都要向你学习。”又如一个孩子在评价同学的朗读时说:“你读得很有感情,可是‘安’是前鼻音,可你读成后鼻音了,希望你下次改正。”针对这个孩子的评价,教师就要及时进行再评价:“你听得很专心,发现了他读错了字音。如果你能具体说说他读出了怎样的感情,并能学着他读一读就更好了。”从这两个例子中可以知道,在学生尝试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发挥示范和指导作用,还要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再评价。

经过这样的实践,学生逐渐养成评价自己与别人的习惯,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与别人,突破传统模式的限制,从不同的角度、层面进行评价,发现自己与别人的优点及不足并进行学习和改进。评价,就真正达到了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四、反思性评价,使之以“度”

反思是对话的灵魂。学生与文本及教师和同学的有效互动依赖于反思。文本和他人的思想不仅是其反思的对象,更重要的是对话者自身也应是反思的对象。没有反思,对话必定流于空泛和肤浅。

由于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是多元的,在民主、开放的氛围里,他们敢想敢说,所提出的问题或得出的结论有的是超越现实、脱离文本、没有价值的,有的是与文本的价值取向相矛盾的,甚至违背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这时,教师就不能无原则地迁就,不能无标准地盲目赞许。

反思性评价就是要通过理性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关于文本的探究与解读进行的回味和再思考,是分清自己对文本的探究与体验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思维。引导学生潜心阅读,深入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在头脑中对文本形成栩栩如生的形象,使自己的心灵受到感化。如听孙志刚老师教《南辕北辙》时,多数学生认为那个楚国人是一个愚蠢的人,楚国在南边,他却朝北走,而且很固执,不听朋友劝告。但有个学生却认为那个楚国人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很有主见。另一个学生也附和说:“那个楚国人很有独创精神,能一直朝自己的目标前进,因为地球是圆球形,他最终也能到达楚国。”这两位学生的解读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有点出乎意料。这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价值观,关系到学生成人的大问题。因此,孙志刚老师睿智地评价道:“你俩的见解与众不同,可大家想一想,到南边的楚国去是朝北走好还是朝南走好?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样引导学生反思,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南辕北辙”离目标越来越远,即使地球是圆的;他要想到达楚国,不知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和时间,也是不值得的;他不听别人正确的劝告,坚持错误,只能叫固执己见。

五、幽默性评价,导之以“趣”

德国学者雷曼麦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严肃的道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寓批评于幽默,其效果往往远胜于一本正经地批评或苦口婆心地劝戒,幽默是教育者最主要的助手。幽默的评价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它不仅能达到教育目的,还具有审美意味,让师生共享它所带来的轻松愉悦,并避免了一般批评所带来的压力和伤害等负面影响。笔者有幸听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的《小稻秧历险记》。一学生朗读“杂草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这句话时,声音很响亮。于老师幽默地说:“你没有完,要么你的抗毒能力强,要么我的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喷一点。”说完,于老师模仿着朝该生身上“嗤嗤“地喷了几下。引得学生大笑。那学生在笑声中也明白了应如何朗读这句话,便垂着头,小声地喘着气重读起来:“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这时于老师夸奖道:“好,掌声鼓励。这就是‘有气无力’”。这样巧妙风趣地评价,使课堂充盈着欢笑,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明白了道理。诙谐幽默的语言,既纠正了学生的偏差错误,达到了正确引导的目的,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感受,以激励为主,使每一次评价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情实意和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评价才能真正科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1] 于永正.于永正老师给新老师的20条贴心建议[EB/OL].百度文库网站.

[2][4] 于永正,詹明道主编.名师课堂经典细节(小学语文卷)[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3] 莫松飞.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J].成功教育,2008,(7).

猜你喜欢
文本评价老师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